【題目】小明根據(jù)如圖所示的信息,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CO)化學式寫成“Co” 的原因.下列針對 CO 和 Co 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鈷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 58.93g ②Co 表示金屬元素③CO 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④CO 和 Co 都含有碳元素.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②③④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實驗室常見的制取和收集氣體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或b儀器的名稱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選用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下同),發(fā)生反應的表達式為________;
(3)實驗室里欲使用類似過氧化氫制氧氣的方法制取一種氣體,該氣體密度小于空氣且難溶于水,選用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是________;
(4)某同學在氯酸鉀中混入少量高錳酸鉀,加熱時發(fā)現(xiàn)氯酸鉀分解速率大大加快。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裝置有洗氣、儲氣等用途.在醫(yī)院給病人輸氧氣時,也利用了類似的裝置,并在裝置中盛放大約半瓶蒸餾水.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B連接病人吸氧氣的塑膠管
B.導管B連接供給氧氣的鋼瓶導管
C.該裝置可用來觀察輸出氧氣的速度
D.該裝置可以潤濕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乙烯利(化學式為C2H6ClO3P)是一種優(yōu)質(zhì)高效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具有促進果實成熟等效應。下列有關乙烯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乙烯利是一種氧化物
B. 每個乙烯利分子中含有13個原子
C. 乙烯利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46.2%
D. 乙烯利中碳、氫、氯、氧、磷五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2:6: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研發(fā)出由二氧化碳高效轉(zhuǎn)化為甲醇(CH3OH)的新技術。
(1) 若該技術廣泛應用,可把排放的CO2轉(zhuǎn)化為甲醇,則能緩解______(填序號)。
A 酸雨 B 溫室效應 C 白色污染
(2) 甲醇可被氧氣氧化,其反應為:2CH3OH+O2 2X+2H2O,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
類比乙醇的燃燒,寫出甲醇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3) 若44gCO2全部轉(zhuǎn)化為CH3OH,且反應中其它物質(zhì)均不含碳元素,可生成CH3OH的質(zhì)量為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B.加 熱 氯 酸 鉀 制 取氧氣,a 中沒有 加催化劑,b 中加 入催化劑
C.加熱高錳酸鉀 制取氧氣,生成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隨時 間的變化
D.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打開止水夾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豆?jié){被稱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異黃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關于異黃銅的說法正確的
A. 異黃酮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12
B. 異黃酮由15個碳原子、5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gòu)成
C. 異黃酮C中C、H、O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5:10:2
D. 異黃酮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你結(jié)合下圖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Ⅰ_____Ⅱ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應該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____(填裝置序號),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若用E裝置收集氧氣,當實驗結(jié)束時,某同學先熄滅了酒精燈,忘記將導管從水中取出,在水未進入導管之前,可采取的補救措施有:_____。若用C裝置來收集氧氣時發(fā)現(xiàn)水槽中水變紫紅色,其可能原因是_____;
(3)實驗室可選用B裝置,也可選用G裝置用作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G裝置與B裝置相比,明顯的優(yōu)點是_____。多孔隔板上應放的藥品名稱為_____,若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則應從_____(填左或右)側(cè)進氣,檢驗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檢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實驗室里若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反應制氧氣,該實驗_____(填“能”或“不能”)選用G裝置來達到上述優(yōu)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四硫化鈉(Na2S4)固體可替代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資料:四硫化鈉(Na2S4)與氧氣、水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固體硫(S)和易溶于水的氫氧化鈉(NaOH)。反應原理為:
[實驗過程]
(I)取足量的四硫化鈉固體加入試管中,再加入適量的水,迅速塞緊橡膠塞,充分振蕩。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記錄數(shù)據(jù)h1(如圖所示)。
(2)將該試管插入水中(如圖所示),拔下橡膠塞,觀察到_____時,塞緊橡膠塞。將試管取出,倒轉(zhuǎn)過來,測量液面至橡膠塞下沿的距離,記錄數(shù)據(jù)h2。理論上h1:h2=_____.
(3)按照(1)和(2)再重復實驗2次。3次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h1/cm | 12.0 | 12.4 | 12.5 |
h2/cm | 9.7 | 9.9 | 10.2 |
根據(jù)第2次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_____%(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