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香坊區(qū)二模)下圖是廚房里一些常見的物質.請利用圖中所給的物質回答問題:

(1)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堿性的固體;
(2)常用作調味品的物質是;
(3)瞬房洗滌劑常用于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其除油污的原理是;
(4)主要成分含鐵的是.
【答案】分析:熟悉物質的性質是解決這類題的關鍵.物質的性質決定它的用途,用途反映物質的性質.純堿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堿性,食鹽和食醋因為有咸味和酸味所以常做調味品,洗滌劑去污原理是利用乳化作用,菜刀用鋼鐵做是利用鋼鐵的硬度大.
解答:解:(1)因為純堿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堿性,故答案為:純堿
(2)食鹽和食醋因為有咸味和酸味所以常做調味品,答案為:食鹽和食醋
(3)瞬房洗滌劑除油污的原理是利用乳化作用,將油污與洗滌劑結合,使油污與餐具分開,答案為:廚房洗滌劑具有乳化功能,將油污乳化成小液滴,不聚成大油珠,隨水流走
(4)因為鋼鐵具有硬度大,價格便宜的特點,所以常用來做刀具,故答案為:菜刀
點評:同學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多注意觀察,多思考,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考化學模擬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0?香坊區(qū)二模)在宏觀一微觀一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汽車尾氣是造
成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車排氣管內(nèi)安裝“催化轉換器”便可以將汽車尾氣轉
換成無毒的氣體.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下圖為氣體轉換的微觀模擬過程,請依據(jù)圖示回答問題:

(1)從宏觀上看,A和D兩種物質在組成上的相同點是;
(2)上述變化中,參加反應的B物質和生成的C物質問的質量比是;
(3)請你從微觀角度說明該變化的化學反應實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考化學模擬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0?香坊區(qū)二模)下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現(xiàn)將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1℃升溫到t2℃.下列有關t2℃時的溶液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實驗中學二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0?香坊區(qū)二模)下列對一些事實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事實解釋
A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BH2O2能殺菌消毒,而H2O不能兩種物質的分子構成不同
C溫度計中的水銀熱脹冷縮原子的大小發(fā)生改變
D濕衣服在陽光下易晾干受熱時分子運動速度率加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香坊區(qū)二模)在一次課外活動中,某實驗小組從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廢液(假設石灰石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不與其他物質反應)回收氯化鈣溶液,小組成員欲將固體和液體分離可采用一方法.小組成員取兩分等質量濾液,向其中一份加入碳酸鈣粉末無明顯現(xiàn)象;再向另一份中加入50g的碳酸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后.震蕩、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到lOg白色固體和84.4g濾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題中生成沉淀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
(2)根據(jù)題意列出求解參加反應的碳酸鈉的質量(x)的比例式______;
(3)廢液中氯化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______;
(4)若要用回收的氯化鈣溶液配置100g溶質質量分數(shù)15%的氯化鈣溶液,需要回收的氯化鈣溶液的質量是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0?香坊區(qū)二模)下圖為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探究酸、堿溶液使酚酞溶液變色的實驗.

通過實驗能獲得的結論是
(1).
實驗完畢后同學們將所有廢液倒入一只空的廢液缸中,發(fā)現(xiàn)廢液混合后得到的是無色液體,這一現(xiàn)象引起了該實驗小組同學的注意,為了解以上三種物質之間的反應情況,他們決定取廢液缸中的無色液體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不考慮酚酞)?
(2)猜想與假設:大家討論后,甲認為:廢液缸中無色液體的溶質可能是NaCl、CaCl2、HCl:乙同學認為也可能是,他這樣猜想的理由是.
查閱資料:氯化鈣和氯化鈉的水溶液呈中性.
制定計劃:甲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想是正確,完成以下實驗探究.
實驗設計:取廢液缸中液體樣品,向其中滴加硝酸銀溶液,振蕩;
現(xiàn)  象:產(chǎn)生白色沉淀
結  論:無色液體的溶質是NaCl、CaCl2、HCl
(3)交流評價:請你評價甲同學由實驗現(xiàn)象獲得的結論是否正確,并泌明理由.
正確或錯誤理由
甲同學
(4)拓展應用:若經(jīng)過實驗證明乙的猜想是對的,清你設計實驗來證明乙的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