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9.純堿是化學工業(yè)生產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
反應原理:NaCl+H2O+NH3+CO2═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
已知:常溫下氨氣極易溶于水,1體積水大約可以溶解700體積的氨氣;二氧化碳可溶于水,1體積水大約可以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
某課外活動小組模擬工業(yè)流程來制備純堿,實驗裝置、所需實驗藥品和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步驟
(1)搭好裝置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2)中間的燒瓶中加入20mL飽和食鹽水,并將其浸入冰水中; D中加入足量生石灰固體,E中加入足量濃氨水,利用該方法制取氨氣的原理是氧化鈣溶于水放熱,降低氨氣的溶解度(寫一點即可),根據該原理,生石灰也可以用氫氧化鈉固體代替;B中加入足量碳酸鈣粉末,A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可分多次加入),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O3+H2SO4═CaSO4+H2O+CO2↑,選擇用稀硫酸而不用稀鹽酸的理由是鹽酸易揮發(fā)                                                      
(3)制備NaHCO3:先打開彈簧夾K2(填K1或K2),使對應一側燒瓶中生成的氣體進入飽和食鹽水,大約20分鐘左右時,再打開另一個彈簧夾,使其一側的燒瓶中生成的氣體進入飽和食鹽水,大約5分鐘即有渾濁出現(xiàn),約15分鐘出現(xiàn)大量白色固體.這種氣體通入先后順序的目的是先通入氨氣使溶液顯堿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在該實驗過程中,中間的燒瓶浸入冰水中的目的:吸收更多的氣體,降低碳酸氫鈉的溶解度.
(4)制備純堿:欲得到純堿,上述實驗結束后,將固體過濾、洗滌后,還需進行的操作是加熱;若將制得的純堿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并將生成的氣體全部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溶液質量增加0.88g,則步驟(3)中制得的NaHCO3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分析 (1)凡是有氣體參加或產生的實驗,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以防裝置漏氣影響實驗結果;
(2)氧化鈣、氫氧化鈉溶于水都放熱;
稀硫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硫酸鈣、水和二氧化碳;
鹽酸易揮發(fā);
(3)實驗過程中,應該先通入氨氣使溶液顯堿性,后通入二氧化碳,這樣有利于對二氧化碳的吸收;
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降低而增大,碳酸氫鈉的溶解度隨著溫度降低而減。
(4)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數(shù)據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計算.

解答 解:(1)搭好裝置并檢查裝置氣密性,以防裝置漏氣影響實驗結果.
故填:檢查裝置氣密性.
(2)利用該方法制取氨氣的原理是氧化鈣溶于水放熱,降低氨氣的溶解度;
根據該原理,生石灰也可以用氫氧化鈉固體代替;
B中加入足量碳酸鈣粉末,A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硫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硫酸鈣、水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H2SO4═CaSO4+H2O+CO2
,選擇用稀硫酸而不用稀鹽酸的理由是鹽酸易揮發(fā),會導致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氫氣體.
故填:氧化鈣溶于水放熱,降低氨氣的溶解度;氫氧化鈉;CaCO3+H2SO4═CaSO4+H2O+CO2↑;鹽酸易揮發(fā).                                                      
(3)制備NaHCO3時,先打開彈簧夾 K2,使對應一側燒瓶中生成的氣體進入飽和食鹽水,大約20分鐘左右時,再打開另一個彈簧夾,使其一側的燒瓶中生成的氣體進入飽和食鹽水,大約5分鐘即有渾濁出現(xiàn),約15分鐘出現(xiàn)大量白色固體.這種氣體通入先后順序的目的是先通入氨氣使溶液顯堿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在該實驗過程中,中間的燒瓶浸入冰水中的目的是:吸收更多的氣體,降低碳酸氫鈉的溶解度.
故填:K2;先通入氨氣使溶液顯堿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吸收更多的氣體,降低碳酸氫鈉的溶解度.
(4)設步驟(3)中制得的NaHCO3的質量為x,
由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a2CO3+H2SO4═Na2SO4+H2O+CO2↑可知,2NaHCO3~CO2↑,
2NaHCO3~CO2↑,
168             44
x              0.88g
$\frac{168}{x}$=$\frac{44}{0.88g}$,
x=3.36g,
答:步驟(3)中制得的NaHCO3的質量是3.36g.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有關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鎂帶燃燒,發(fā)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色固體
B.鐵釘與稀鹽酸反應,銀白色固體逐漸減少至消失,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
C.氫氧化鈉溶液與氯化鐵溶液混合,產生紅褐色沉淀
D.甲烷燃燒產生明亮的藍色火焰,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稀釋濃硫酸B.
讀液體體積
C.
   引燃酒精燈
D.
        檢查氣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計算下列物質的化學式量:
CO2                  Ca(OH)2                  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質.
(1)下列物質,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D(填序號).
A.碘B.泥沙C.汽油        D.白糖
(2)用圖甲裝置進行電解水的實驗,若a中收集到10mL氧氣,則b中收集到大約20mL的氫氣.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3)飲用酸堿度過大或硬度過大的水都不利于人體健康.硬水是指含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在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區(qū)分硬水和軟水,可通過煮沸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
(4)愛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明的責任和義務,下列行為不可取的是BD(填序號).
A.洗菜水用來沖廁所           B.工業(yè)廢水直接排入河里
C.澆灌草地時采用噴灌和滴灌    D.用自來水不間斷的為西瓜沖水降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推理法是總結化學學習規(guī)律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B.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不一定是酸溶液
C.高錳酸鉀和錳酸鉀組成元素相同,化學性質也相同
D.有機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海洋中蘊含豐富的資源.
(1)海水淡化是解決淡水資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淡化的是D(填字母序號);
A.濾紙過濾    B.吸附    C.沉降    D.蒸餾
(2)從海水中提煉出來的重水(D2O)可作原子能反應堆中的減速劑和傳熱介質,重水中重氫原子(D)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則重水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80%;
(3)利用海水制取純堿和金屬鎂的流程如圖所示,試回答問題:

①1925年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創(chuàng)立了聯(lián)合制堿法,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fā)展,其第Ⅲ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②步驟Ⅴ中所加試劑是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小文同學利用長柄W形玻璃管,完成了課本上多個化學實驗.
(1)燃燒條件的探究與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粗略測定
①燃燒條件的探究:在如圖1所示裝置(省略夾持儀器,下同)中,向W形玻璃管中放入足量紅磷和白磷,塞好橡皮塞,關閉活塞,然后將其放入80℃的熱水中,觀察到紅磷不燃燒而白磷燃燒,說明可燃物發(fā)生燃燒應具備的條件是可燃物的溫度必須達到著火點.
②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粗略測定:為減小測量誤差,待火焰熄滅后,將玻璃管冷卻至室溫,再打開活塞.
(2)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

①甲酸(HCOOH)在熱濃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HCOOH$\frac{\underline{\;濃硫酸\;}}{△}$H2O+CO↑;.
②實驗時,A處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紅棕色粉末變成黑色粉末.
(3)探究微粒的性質
向玻璃管左端加入試劑X,觀察到無色酚酞試液變紅,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試劑X可能是濃氨水,該裝置的優(yōu)點有裝置簡單(答1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請你根據所學的知識,結合下面材料回答:
材料一:神舟十一號飛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發(fā)射升空(如圖1).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神舟十一號飛船將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tǒng)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y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此外,神舟十一號飛船2名航天員(如圖2)計劃在天宮二號駐留30天,加上獨立飛行的3天,總飛行時間增加到33天,這將是我國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
材料二: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2016年8月21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主體育場是馬拉卡納體育場(如圖)落下帷幕.中國隊以26金,18銅,26銀列舉獎牌榜的第三位.

(1)神舟十一號可提供近百種航天食品,食譜周期達到五天,膳食結構也更加科學,以滿足航天員在軌飛行期間的能量攝入和他們的營養(yǎng)需求.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維生素的是BD(填字母).
A.脫水米飯   B.凍干水果C.魚香肉絲  D.脫水蔬菜
(2)發(fā)射“神舟十一號”的長征2F運載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學式為C2H8N2),氧化劑是四氧化二氮(化學式為N2O4),當它們點燃完全發(fā)生反應后,生成三種新物質,分別為空氣中最多的氣體成分和光合作用所需的兩種物質,請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C2H8N2+2N2O4$\frac{\underline{\;點燃\;}}{\;}$3N2+2CO2+4H2O.
(3)里約奧運會消耗大量材料.下列使用金屬材料的是①②③(填序號).
①使用金銀和銅等制作獎牌   ②使用鋁合金制作奧運火炬
③使用鋼鐵建造主體育場     ④使用滌綸(的確良)制作運動服裝
(4)里約奧運會上,俄羅斯選手深受興奮劑困擾,多位運動員因尿檢陽性被取消名次或比賽資格.其中一種興奮劑的化學式為C20H26O2,下列關于興奮劑的說法正確的是C
A、該興奮劑屬于氧化物
B、該興奮劑是由多種原子構成的化合物
C、該興奮劑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
D、該興奮劑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0: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