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已知某純堿樣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鈉,為測定樣品中純堿的質(zhì)量分數(shù),甲、乙兩組分別采用不同方法。
Ⅰ、甲組用下圖裝置通過測定氣體質(zhì)量再計算出純堿的質(zhì)量分數(shù)。

其主要步驟如下:
①按圖組裝儀器并檢查氣密性;
②稱取m克試樣放入錐形瓶中加適量蒸餾水使之完全溶解;
③稱量裝置D中裝有堿石灰的U形管質(zhì)量是a1克;
④從分液漏斗中慢慢滴加20%的稀硫酸
⑤從導管a中緩緩鼓入空氣;
⑥再次稱量裝置D中裝有堿石灰的U形管質(zhì)量;
⑦重復⑤和⑥的操作,直到裝置D中U形管質(zhì)量基本不變,測得質(zhì)量為a2克。
試回答相關問題:
⑴A裝置中最好裝______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裝置C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④中,從分液漏斗中慢慢滴加20%的稀硫酸直至觀察到_______為止,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沒有步驟⑤會使測定結果_______(偏大或偏小);
(5)E裝置中堿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裝置B中分液漏斗內(nèi)的稀硫酸不能換成濃鹽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組用生成沉淀的方法來測定純堿(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稱取12.5克樣品加入107.2克的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得到的沉淀干燥后為19.7克和一定量濾液(設沒有損失),試計算①樣品中純堿的質(zhì)量分數(shù);②濾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寫過程5分)
Ⅰ⑴氫氧化鈉溶液、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⑵干燥氣體或吸收水分
⑶不再冒氣泡、Na2CO3+ H2SO4=Na2SO4+H2O+CO2
⑷偏小
⑸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進入U形管影響實驗
(6)濃鹽酸易揮發(fā)使二氧化碳中HCl氣體影響實驗結果
Ⅱ(1)84.8%(2)13.6%
解:(1)由題意可知我們是通過測定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來測定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的,所以要排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干擾實驗結果,而在A中裝了堿性溶液來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故A裝置中最好裝:氫氧化鈉溶液,目的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裝置C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
(3)硫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步驟④中,從分液漏斗中慢慢滴加20%的稀硫酸直至觀察到不再冒泡為止,說明反應進行完畢,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
(4)為了減小實驗誤差而采取了鼓入空氣的方法,把殘留在裝置B中二氧化碳全部由D中堿石灰吸收,實驗結果更準確.若沒有步驟⑤會使殘留在裝置B中二氧化碳不全部由D中堿石灰吸收,測定結果偏小;
(5)如果D裝置直接與外界空氣相連通,則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會進入D裝置而對測定結果產(chǎn)生影響,所以裝置E的作用則是防止空氣中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入裝置D中.
(6)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所以裝置B中分液漏斗內(nèi)的稀硫酸不能換成濃鹽酸的理由是:濃鹽酸易揮發(fā)使二氧化碳中氯化氫氣體影響實驗結果;
Ⅱ:解:設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為x,生成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y.
Na2CO3+BaCl2=BaCO3↓+2NaCl
106          197    117
x            19.7g   y
106 x ="197" 19.7g
x=10.6g
樣品中純堿的質(zhì)量分數(shù)="10.6g" 12.5g ×100%=84.8%
197 19.7g ="117" y
y=11.7g
濾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11.7g+12.5g-10.6g" 12.5g+107.2g-19.7g ×100%=13.6%
答:樣品中純堿的質(zhì)量分數(shù)84.8%,濾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13.6%.
故答案為:(1)氫氧化鈉;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2)吸收水分;
(3)不再冒泡;Na2CO3+H2SO4=Na2SO4+H2O+CO2↑;
(4)偏;
(5)防止空氣中CO2和水蒸氣進入D中;
(6)濃鹽酸易揮發(fā)使二氧化碳中氯化氫氣體影響實驗結果;
Ⅱ:①84.8%;②13.6%.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甲同學認為打開K1、關閉K2時,利用I、Ⅱ裝置,可進行的實驗是                                        。
(2)乙同學認為利用Ⅰ、Ⅲ裝置可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關閉K、K1、K2,用凸透鏡引燃B中的白磷,待冷卻后打開K2,整個實驗過程中的現(xiàn)象是                                     。
(3)丙同學認為可以利用Ⅰ、Ⅲ裝置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
①若要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水發(fā)生反應,應向燒杯的水中加入            ;
②若廣口瓶B中盛放二氧化碳,A中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燒杯中盛放稀鹽酸,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發(fā)生反應的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化學實驗技能考試中,有一題目是鑒別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小紅等幾位同學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⑴寫出試管②中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⑵實驗結束后,小紅同學將①、②兩支試管中的廢液倒入同一個干凈的燒杯中,看到廢液渾濁,就對廢液進行了過濾,小紅等幾位同學對濾液的成分又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濾液中除水外還含有哪些物質(zhì)?
【猜想】 小紅認為:只含氫氧化鈉;
小亮認為:可能含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你認為還可能是                         (寫一種猜想)。
【實驗設計】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證明你的猜想正確。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樣品于試管中,                                   
                     __.
 
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猜想正確
【實驗分析】小亮同學針對自己的猜想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取樣于試管中,滴入幾滴稀鹽酸
沒有氣泡產(chǎn)生
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你認為小亮同學對實驗結果判斷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9分)某同學使用下圖5-1所示裝置,試驗一氧化碳與氧化鐵的反應。

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該實驗的目的是                                  。
(2)有下列實驗步驟:①加熱;②通人一氧化碳,請用上述實驗步驟的標號填空。實驗開始時,應先    ;然后    。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A裝置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           ;說明有   生成。
B裝置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                    說明有          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磷(包括紅磷和白磷)是初中化學實驗中經(jīng)常使用的物質(zhì),化學小組的同學以“磷的燃燒”為主題設計并整理了以下三組實驗,請你參與完成:
(1)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實驗Ⅰ和Ⅱ裝置中,能完成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是(填序號)          。紅磷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探究物質(zhì)燃燒的條件:

①通過實驗Ⅰ得到:可燃物燃燒的必備條件是            ;
②改進后的裝置Ⅱ中可看到的現(xiàn)象是           。
③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裝置Ⅲ所示),結果觀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觀,則大試管所裝氣體可能是          
(3)利用如右圖所示裝置探究化學反應過程中物質(zhì)總質(zhì)量的變化:實驗過程氣球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4分)張南同學為了驗證Na2CO3溶液中的碳酸根離子,做了如下實驗。操作如下:

①向一支試管中加入約3mL的Na2CO3溶液,并滴入2滴酚酞試液,振蕩試管,溶液呈均勻的紅色;
②再向此試管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溶液顏色由紅色恰好變?yōu)闊o色。
[提出問題]為什么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不產(chǎn)生氣泡?
[猜想與假設](提示:試劑沒有問題)
①Na2CO3溶液和稀鹽酸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
②Na2CO3溶液和稀鹽酸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③Na2CO3溶液和稀鹽酸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的產(chǎn)物不是二氧化碳。
資料:①此Na2CO3溶液的pH 約為11,NaHCO3溶液的pH約為8;
②NaHCO3在水溶液中受熱不分解;
③酚酞試液在pH≥10時的溶液為紅色,在pH≤8.2時溶液為無色;
[設計方案及實驗]經(jīng)過討論大家首先否定了猜想①,其理由是。
對方案②和③進行研究,決定進行如下實驗,首先把上述反應后的溶液分裝成3支試管。請完成下列表格。

[解釋與結論]張南同學開始時的實驗,即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沒有看到氣泡的原因是(寫方程式)。
[反思與應用](1)在不另取其他試劑的情況下,能夠鑒別碳酸鈉溶液和稀鹽酸兩種溶液嗎?(填“能’”或“不能”)。(2)有些化學反應的產(chǎn)物與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陽陽同學利用改進的稀釋濃硫酸的實驗裝置來完成一個趣味實驗。他將一定質(zhì)量的鎂帶放入裝置中,向A中加入適量的稀鹽酸。A的名稱是        ,在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過程中,他能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用理化知識解釋他在“U”型管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7分)實驗室用鹽酸和鋅粒制取氫氣時,由于鹽酸的揮發(fā)性,在得到的氫氣中常常含有一定量的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在實驗室可用下圖裝置除去其中的雜質(zhì)而得到較純凈的氫氣。

其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                                                       
(2)制取干燥的氫氣時,裝置的導管正確連接順序是(填字母):
                      ;其中C裝置的作用是:                        。.
(3)收集干燥的氫氣應選擇的方法是:___                   (填“排水集氣法”、
“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中之一)。
(4)用裝置A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下圖是同學們探究過的幾個重要實驗,仔細觀察,回答下列問題:

( l )圖 1 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紅磷燃燒的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熱和                                。排除了氣密性不好等因素外,過量紅磷燃燒熄滅后集氣瓶內(nèi)            (填”“仍有”或“沒有”)殘余的氧氣。
( 2 )圖 2 是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 ① 銅片上的自磷燃燒,水中的戶磷不燃燒,可得出的燃燒條件之一是                                        ; ② 銅片上的自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可得出的燃燒條件之一是                           
(3)某同學按右圖裝置對質(zhì)量守恒定律進行實驗探究,反應前天平平衡,然后將稀鹽酸倒入燒杯中與碳酸鈉充分反應后,再稱量,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針向    偏轉(zhuǎn)(填“左”或“右”)。該反應    質(zhì)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反應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      ;(填序號)

①原子種類        ②原子數(shù)目       ③分子種類  
④分子數(shù)目        ⑤元素種類       ⑥物質(zhì)種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