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前者是純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糖水、白酒
B.鐵礦石、氧氣
C.冰水混合物、鹽水
D.氮氣、氧氣

【答案】C
【解析】解:A、糖水、白酒都是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B、鐵礦石屬于混合物,氧氣屬于純凈物中的單質(zhì),故選項錯誤;
C、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屬于純凈物,鹽水屬于混合物,故選項正確;
D、氮氣、氧氣都屬于純凈物中的單質(zhì),故選項錯誤;
故選C
【考點精析】認真審題,首先需要了解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純凈物是由同一種物質(zhì)組成的物質(zhì).它包括單質(zhì)和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zhì)組成的物質(zhì).混合物也可以由單質(zhì)組成,如氫氣和氧氣在一起,就是由單質(zhì)組成的混合物.總之混合物里至少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b
(2)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為 , 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填字母),若得到較純凈的氧氣,選擇的收集裝置是(填字母).
(3)選用BC裝置制取氧氣,反應(yīng)的符號表達式為 . B裝置中長頸漏斗下端管口需伸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利用C裝置收集氧氣,證明集氣瓶已充滿的方法是 . 實驗過程中,某同學(xué)由于動作太慢,氧氣還沒有收集滿,錐形瓶內(nèi)的反應(yīng)就已經(jīng)停止.若想集滿這瓶氧氣,在不拆卸裝置的前提下,你的解決方法是
(4)氨氣是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制取氨氣的裝置組合是(填字母).
某化學(xué)實驗小組利用F裝置收集氨氣,并探究氨氣的性質(zhì)(部分儀器已略去).

①收集氨氣時,氨氣的進氣口是(填“a”或“b”).
②收集氨氣一段時間后,打開F裝置中的止水夾,觀察到燒瓶內(nèi)產(chǎn)生了噴泉,說明氨氣具有的性質(zhì)是
③為防止環(huán)境污染,①~④裝置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氣的是(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熱電廠燒煤發(fā)電過程中產(chǎn)生的煙氣含有大量的SO2 , 某石膏板企業(yè)用“堿﹣石灰﹣石膏(CaSO42H2O)”的方法使煙氣脫硫從而生成石膏,其流程如圖.

(1)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為了(填序號);
A.減緩溫室效應(yīng)
B.減少酸雨形成
C.防止破壞臭氧層
(2)操作a的名稱,氧化塔通入的氣體A是;(氧氣、氮氣、二氧化碳)
(3)寫出制堿釜中反應(yīng)的符號表達式;
(4)該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操作中,能鑒別空氣和氧氣二瓶氣體的是(
A.插入帶火星的木條
B.觀察氣體顏色
C.聞氣體的氣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正確量取10mL雙氧水,應(yīng)選用的一組儀器是(
①50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膠頭滴管.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只有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開始政府免費給學(xué)生配送牛奶以增強學(xué)生的體質(zhì),其中主要的礦物質(zhì)有鈣120毫克,磷93毫克,鐵0.2毫克,這里的鈣、磷、鐵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金屬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H、O、C、Ca四種元素中,選擇適當?shù)脑亟M成符合要求的化學(xué)用語: ①能做建筑材料的鹽是②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小的氧化物③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氣體是④具有可燃性的氣體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紫甘藍是大眾愛吃的蔬菜,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變紅色,遇堿性溶液變藍色,在涼拌紫甘藍絲時,觀察到菜絲變成紅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種調(diào)味品(
A.食鹽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 要求的是( )
A.推廣利用太陽能
B.家庭電器長期處于待機狀態(tài)
C.提倡使用節(jié)能技術(shù)和節(jié)能產(chǎn)品
D.盡量乘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