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甲、乙兩同學在學完酸的化學性質后,做了如下實驗:
【觀察與討論1】甲同學在做實驗時觀察到的明顯現(xiàn)象是懸濁液變澄清.再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觀察與討論2】乙同學在做實驗時開始沒有觀察到氣泡產(chǎn)生,于是對碳酸鈉能否與鹽酸反應表示懷疑.甲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在碳酸鈉溶液中滴加少量稀鹽酸,先發(fā)生反應Na2CO3+HCl=NaCl+NaHCO3,繼續(xù)滴加稀鹽酸,再發(fā)生反應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甲同學認為,乙同學實驗時還應繼續(xù)滴加稀鹽酸,才能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已知NaHCO3溶液呈堿性).
【觀察與討論3】甲同學先將廢液緩慢倒入一潔凈的廢液杯中,乙同學在觀察到氣泡產(chǎn)生后,也將實驗廢液緩慢倒入該廢液杯中,沒有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為了處理實驗后產(chǎn)生的廢液,甲、乙同學決定對廢液杯中最終廢液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最終廢液中含有什么溶質?
【猜想與假設】猜想1:廢液中含有NaHCO3、CaCl2、NaCl三種溶質.
猜想2:廢液中含有CaCl2、NaCl、HCl(寫化學式)三種溶質.
猜想3:廢液中含有…溶質.
【實驗與結論】甲、乙同學為了驗證猜想,進行了如下實驗:
甲同學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
乙同學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藍色.
猜想2(填“1”或“2”或“3”)正確.
【交流與反思】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要考慮反應物是否剩余.

分析 氫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能生成氯化鈣和水;如果物質之間恰好完全反應時,廢液中含有氯化鈣和氯化鈉;如果稀鹽酸過量時,廢液中含有氯化鈣、氯化鈉和氯化氫;如果稀鹽酸不足,廢液中含有碳酸氫鈉、氯化鈣和氯化鈉;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判斷廢液中溶質的組合情況.

解答 解:甲同學在做實驗時觀察到的明顯現(xiàn)象是懸濁液變澄清.故答案為:懸濁液變澄清.
如果稀鹽酸過量時,廢液中含有氯化鈣、氯化鈉和氯化氫,故填:CaCl2、NaCl、HCl;
甲同學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鹽酸,無氣泡產(chǎn)生,說明溶液中不含有碳酸氫鈉;乙同學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色,說明溶液中含有氯化氫.由以上分析可知,猜想2正確.
故填:2.
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要考慮反應物是否剩余,故填:反應物是否剩余.

點評 實驗現(xiàn)象是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xiàn),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為揭示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質奠定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化學實驗小組在實驗室中對一燒杯渾濁的河水進行了凈化.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先向燒杯中加入適量明礬粉末.這是利用明礬溶于水后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的吸附,使懸浮于水中的固體雜質沉降于水,屬于物理變化(物理或化學)
(2)然后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異味,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4)最后進行蒸餾,所得蒸餾水屬于軟水(填“硬水”或“軟水”),可以用肥皂水來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動,使用的液體M和固體N可能是( �。�
①稀鹽酸和石灰石;    ②稀硫酸和鋅;
③水和氫氧化鈉;      ④水和生石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用元素符號填空:
①氬元素Ar      ②3個鎂離子3Mg2+
③氮氣N2    ④7個銀原子7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填表:
  化學符號H2    2N   2Mg2+2SO42-
  表示意義 1個氫分子2個氮原子2個鎂離子2個硫酸根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在利用冷卻熱飽和溶液來制備硫酸銅晶體的實驗中需用到的儀器是(  )
A.燒杯B.蒸發(fā)皿C.天平D.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物質,在空氣里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質量減少的是( �。�
A.濃鹽酸B.氫氧化鈉溶液C.氫氧化鈉固體D.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物質
反應前的質量(g)20508030
反應后的質量(g)010050x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發(fā)生的反應是分解反應B.x的值是30
C.發(fā)生的反應是化合反應D.丁可能是此反應的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操作正確的是(  )
A.
液體讀數(shù)
B.
滴加液體
C.
  加熱固體
D.
傾倒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