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復句的類型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1)老人們都玩得很開心,更不必說孩子們了。
(2)因為他有豐富的知識做基礎,所以他的課上得精彩。
(3)縱然你不能親自來,總應該給我們打個電話吧。
(4)你這樣做太慢了,還不如他那樣做來得快。
(5)你這樣做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影響團結。

A.(1)遞進復句(2)因果復句(3)讓步復句(4)遞進復句(5)遞進復句
B.(1)遞進復句(2)因果復句(3)轉折復句(4)選擇復句(5)遞進復句
C.(1)遞進復句(2)因果復句(3)讓步復句(4)選擇復句(5)遞進復句
D.(1)遞進復句(2)因果復句(3)讓步復句(4)選擇復句(5)轉折復句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江西省紅色六校2012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敬畏之心與文化自覺

王學泰

  古人對文化什么態(tài)度?用現(xiàn)代的話說是有點“文化至上論”的。劉勰在《文心雕龍》開篇就寫道“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說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與“天地”一起誕生的啊。立為三,合而為一。也就是“道”。劉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經(jīng)天,天不變,道亦不變。跡種文化觀念來自儒家,自從“獨尊儒術”之后,它就占了主導地位。自古以來,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的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點神圣化,如說“倉頡造字”和“天雨粟,鬼夜哭”之類。

  古人不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視作民族凝聚紐帶。世界大多數(shù)地方依靠種族或宗都的認同作為民族凝聚紐帶的,而我們則主要靠文化。所謂“《春秋》之法,中國而夷禮則夷之;夷而中國則中國之”。就是說按照《春秋》大義: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國(中原王朝)之禮”,就按國人對待;如果你是“中國”人,用了“夷禮”,則按照“夷人”對待。可見是否進入中國文化成為判別人群歸屬的決定因素。在儒家看來,“禮”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擔荷道統(tǒng)自命,他們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說是以“道”化眾,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這樣我們就懂得了為什么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為什么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覺,他們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他們相信自己的事業(yè)是上通于天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思飄云物動,律中鬼神驚”這些名句就是這種意識生動的概括。

  然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以農業(yè)文明為背景的,可以說在地球上所有的農業(yè)文明中它是發(fā)展得最精致、最詳密、最完美的一個。然而,近百年來我們又處在社會轉型和革命振蕩之中。傳統(tǒng)文化因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環(huán),原有的敬畏心,自然會隨之衰減。上個世紀從60到70年代,極“左”思潮高漲,掃蕩文化運動一浪高過一浪。此時“文化”乃是一個負面詞匯了,傳統(tǒng)文化更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論敬畏!這時的傳統(tǒng)文化成為妖魔。

  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雖有根本改變,但并非“復舊”,而是被納入孔方兄的營壘。因此“讀經(jīng)熱”、“古董熱”、“收藏熱”,乃至種種弘揚“國粹”熱都不免與“賺錢熱”有或明或暗的瓜葛,與文化關系不大?吹揭环之,一款文玩,第一判斷都是“值多少錢”。過去被“政治的正確”打壓掃蕩,進而妖魔化;現(xiàn)在是被金錢任意驅使,日益庸俗化。兩者雖不同,對文化的蔑視則是一樣的。因此,現(xiàn)在人們干的許多事關文化的事,讓旁觀者看來最沒文化,大約都是金錢在當家作主的緣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說永恒不變、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態(tài)度,肇自孔孟的“道統(tǒng)”延續(xù)至今,F(xiàn)在我們努力建設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對“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們自然會與朱子有很大差別,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脫離本土資源也是不爭事實,特別是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那種質樸的精神、敬畏的態(tài)度是我們重建文化、進而形成文化自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人民日報》

(1)

下列說法不屬于“文化至上”的一項是

[  ]

A.

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B.

儒家的信徒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

C.

現(xiàn)在,我們正在努力建設的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

D.

司馬遷、曹丕等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

(2)

下列說法或行為,不屬于文化自覺行為的是

[  ]

A.

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

B.

曹丕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

C.

杜甫寫文章追求的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D.

朱熹認為對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態(tài)度。

(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

劉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為一,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

“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判別人群歸屬的唯一標準。

C.

將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對文化的蔑視,談不上對文化的敬畏。

D.

當下,我們應該學習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的質樸精神和敬畏態(tài)度,進行文化重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敬畏之心與文化自覺

王學泰

    古人對文化什么態(tài)度?用現(xiàn)代的話說是有點“文化至上論”的。劉勰在《文心雕龍》開篇就寫道“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說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與“天地”一起誕生的啊。而且他還洋洋灑灑地寫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們與“肇自太極”的人之文,鼎立為三,合而為一。它也就是“道”。劉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經(jīng)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這種文化觀念來自儒家,自從“獨尊儒術”之后,它就占了主導地位。自古以來,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點神圣化,如說“倉頡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之類。

    古人不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視作民族凝聚紐帶。世界大多數(shù)地方依靠種族或宗教的認同作為民族凝聚紐帶的,而我們則主要靠文化。所謂“《春秋》之法,中國而夷禮則夷之;夷而中國則中國之”。就是說按照《春秋》大義: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國(中原王朝)之禮”,就按國人對待;如果你是“中國”人,用了“夷禮”。則按照“夷人”對待?梢娛欠襁M入中國文化成為判別人群歸屬的決定因素。在儒家看來,“禮”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擔荷道統(tǒng)自命,他們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說是以“道”化眾,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這樣我們就懂得了為什么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為什么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亨”。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覺,他們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他們相信自己的事業(yè)是上通于天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思飄云物動,律中鬼神驚”這些名句就是這種意識生動的概括。

    然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以農業(yè)文明為背景的,可以說在地球上所有的農業(yè)文明中它是發(fā)展得最精致、最詳密、最完美的一個。然而,近百年來我們又處在社會轉型和革命振蕩之中。傳統(tǒng)文化因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環(huán),原有的敬畏心,自然會隨之衰減。上個世紀從60到70年代,極“左”思潮高漲,掃蕩文化運動一浪高過一浪。此時“文化”乃是一個負面詞匯了,傳統(tǒng)文化更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論敬畏!這時的傳統(tǒng)文化成為妖魔。

    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雖有根本改變,但井非“復舊”,而是被納入孔方兄的營壘。因此“瀆經(jīng)熱”、“古董熱”、“收藏熱”,乃至種種弘揚“國粹”熱都不免與“賺錢熱”有或明或暗的瓜葛,與文化關系不大?吹揭环之,一款文玩,第一判斷都是“值多少錢”?過去被“政治的正確”打壓掃蕩,進而妖魔化;現(xiàn)在足被金錢任意驅使,日益庸俗化。兩者雖不同,對文化的蔑視則是一樣的。因此,現(xiàn)在人們干的許多事關文化的事,讓旁觀者看來最沒文化。大約都是金錢在當家作主的緣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說永恒不變、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態(tài)度,肇自孔孟的“道統(tǒng)”延續(xù)至今,F(xiàn)在我們努力建設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對“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們自然會與朱子有很大差別,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脫離本土資源也是不爭事實,特別是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那種質樸的精神、敬畏的態(tài)度是我們重建文化、進而形成文化自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選自《人民日報》2008年I0月6日16版)

下列說法不屬于“文化至上”的一項是             (    )

    A.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B.儒家的信徒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

    C.司馬遷、曹丕等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

    D.現(xiàn)在,我們正在努力建設的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

下列說法或行為,不屬于文化自覺行為的是     (    )

    A.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

    B.曹丕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

    C.李白寫文章追求的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D.朱熹認為對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態(tài)度。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劉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為  ,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判別人群歸屬的唯一標準。

    C.上個世紀將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對文化的蔑視,談不上對文化的敬畏。

D.當下,我們應該學習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的質樸精神和敬畏態(tài)度,進行文化重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山東省聊城市2010屆高三一模(語文)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敬畏之心與文化自覺
王學泰
古人對文化什么態(tài)度?用現(xiàn)代的話說是有點“文化至上論”的。劉勰在《文心雕龍》開篇就寫道“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說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與“天地”一起誕生的啊。而且他還洋洋灑灑地寫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們與“肇自太極”的人之文,鼎立為三,合而為一。它也就是“道”。劉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經(jīng)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這種文化觀念來自儒家,自從“獨尊儒術”之后,它就占了主導地位。自古以來,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點神圣化,如說“倉頡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之類。
古人不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視作民族凝聚紐帶。世界大多數(shù)地方依靠種族或宗教的認同作為民族凝聚紐帶的,而我們則主要靠文化。所謂“《春秋》之法,中國而夷禮則夷之;夷而中國則中國之”。就是說按照《春秋》大義: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國(中原王朝)之禮”,就按國人對待;如果你是“中國”人,用了“夷禮”。則按照“夷人”對待?梢娛欠襁M入中國文化成為判別人群歸屬的決定因素。在儒家看來,“禮”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擔荷道統(tǒng)自命,他們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說是以“道”化眾,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這樣我們就懂得了為什么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為什么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亨”。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覺,他們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他們相信自己的事業(yè)是上通于天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思飄云物動,律中鬼神驚”這些名句就是這種意識生動的概括。
然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以農業(yè)文明為背景的,可以說在地球上所有的農業(yè)文明中它是發(fā)展得最精致、最詳密、最完美的一個。然而,近百年來我們又處在社會轉型和革命振蕩之中。傳統(tǒng)文化因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環(huán),原有的敬畏心,自然會隨之衰減。上個世紀從60到70年代,極“左”思潮高漲,掃蕩文化運動一浪高過一浪。此時“文化”乃是一個負面詞匯了,傳統(tǒng)文化更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論敬畏!這時的傳統(tǒng)文化成為妖魔。
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雖有根本改變,但井非“復舊”,而是被納入孔方兄的營壘。因此“瀆經(jīng)熱”、“古董熱”、“收藏熱”,乃至種種弘揚“國粹”熱都不免與“賺錢熱”有或明或暗的瓜葛,與文化關系不大。看到一幅字畫,一款文玩,第一判斷都是“值多少錢”?過去被“政治的正確”打壓掃蕩,進而妖魔化;現(xiàn)在足被金錢任意驅使,日益庸俗化。兩者雖不同,對文化的蔑視則是一樣的。因此,現(xiàn)在人們干的許多事關文化的事,讓旁觀者看來最沒文化。大約都是金錢在當家作主的緣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說永恒不變、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態(tài)度,肇自孔孟的“道統(tǒng)”延續(xù)至今,F(xiàn)在我們努力建設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對“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們自然會與朱子有很大差別,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脫離本土資源也是不爭事實,特別是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那種質樸的精神、敬畏的態(tài)度是我們重建文化、進而形成文化自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選自《人民日報》2008年I0月6日16版)
【小題1】下列說法不屬于“文化至上”的一項是           (   )

A.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B.儒家的信徒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
C.司馬遷、曹丕等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
D.現(xiàn)在,我們正在努力建設的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
【小題2】下列說法或行為,不屬于文化自覺行為的是    (   )
A.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
B.曹丕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
C.李白寫文章追求的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D.朱熹認為對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態(tài)度。
【小題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劉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為,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判別人群歸屬的唯一標準。
C.上個世紀將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對文化的蔑視,談不上對文化的敬畏。
D.當下,我們應該學習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的質樸精神和敬畏態(tài)度,進行文化重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敬畏之心與文化自覺

王學泰

古人對文化什么態(tài)度?用現(xiàn)代的話說是有點“文化至上論”的。劉勰在《文心雕龍》開篇就寫道“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說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與“天地”一起誕生的啊。而且他還洋洋灑灑地寫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們與“肇自太極”的人之文,鼎立為三,合而為一。它也就是“道”。劉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經(jīng)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這種文化觀念來自儒家,自從“獨尊儒術”之后,它就占了主導地位。自古以來,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點神圣化,如說“倉頡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之類。

古人不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視作民族凝聚紐帶。世界大多數(shù)地方依靠種族或宗教的認同作為民族凝聚紐帶的,而我們則主要靠文化。所謂“《春秋》之法,中國而夷禮則夷之;夷而中國則中國之”。就是說按照《春秋》大義: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國(中原王朝)之禮”,就按國人對待;如果你是“中國”人,用了“夷禮”,則按照“夷人”對待?梢娛欠襁M入中國文化成為判別人群歸屬的決定因素。在儒家看來,“禮”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擔荷道統(tǒng)自命,他們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說是以“道”化眾,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這樣我們就懂得了為什么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為什么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覺,他們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他們相信自己的事業(yè)是上通于天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思飄云物動,律中鬼神驚”這些名句就是這種意識生動的概括。

然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以農業(yè)文明為背景的,可以說在地球上所有的農業(yè)文明中它是發(fā)展得最精致、最詳密、最完美的一個。然而,近百年來我們又處在社會轉型和革命振蕩之中。傳統(tǒng)文化因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環(huán),原有的敬畏心,自然會隨之衰減。上個世紀從60到70年代,極“左”思潮高漲,掃蕩文化運動一浪高過一浪。此時“文化”乃是一個負面詞匯了,傳統(tǒng)文化更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論敬畏!這時的傳統(tǒng)文化成為妖魔。

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雖有根本改變,但并非“復舊”,而是被納入孔方兄的營壘。因此“讀經(jīng)熱”、“古董熱”、“收藏熱”,乃至種種弘揚“國粹”熱都不免與“賺錢熱”有或明或暗的瓜葛,與文化關系不大。看到一幅字畫,一款文玩,第一判斷都是“值多少錢”?過去被“政治的正確”打壓掃蕩,進而妖魔化;現(xiàn)在是被金錢任意驅使,日益庸俗化。兩者雖不同,對文化的蔑視則是一樣的。因此,現(xiàn)在人們干的許多事關文化的事,讓旁觀者看來最沒文化,大約都是金錢在當家作主的緣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說永恒不變、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態(tài)度,肇自孔孟的“道統(tǒng)”延續(xù)至今,F(xiàn)在我們努力建設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對“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們自然會與朱子有很大差別,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脫離本土資源也是不爭事實,特別是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那種質樸的精神、敬畏的態(tài)度是我們重建文化、進而形成文化自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選自《人民日報》(2008年10月6日16版)

下列說法不屬于“文化至上”的一項是(  )

A.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B.儒家的信徒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

C.司馬遷、曹丕等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

D.現(xiàn)在,我們正在努力建設的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

下列說法或行為,不屬于文化自覺行為的是(  )

A.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

B.曹丕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

C.杜甫寫文章追求的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D.朱熹認為對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態(tài)度。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劉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為一,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判別人群歸屬的唯一標準。

C.上個世紀將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對文化的蔑視,談不上對文化的敬畏。

D.當下,我們應該學習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的質樸精神和敬畏態(tài)度,進行文化重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濟寧市實驗中學高二第一次模塊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
敬畏之心與文化自覺
古人對文化什么態(tài)度?用現(xiàn)代的話說是有點“文化至上論”的。劉勰在《文心雕龍》開篇就寫道“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說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與“天地”一起誕生的啊。而且他還洋洋灑灑地寫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們與“肇自太極”的人之文,鼎立為三,合而為一。它也就是“道”。劉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經(jīng)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這種文化觀念來自儒家,自從“獨尊儒術”之后,它就占了主導地位。自古以來,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點神圣化,如說“倉頡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之類。
古人不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視作民族凝聚紐帶。世界大多數(shù)地方依靠種族或宗教的認同作為民族凝聚紐帶的,而我們則主要靠文化。所謂“《春秋》之法,中國而夷禮則夷之;夷而中國則中國之”。就是說按照《春秋》大義: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國(中原王朝)之禮”,就按國人對待;如果你是“中國”人,用了“夷禮”。則按照“夷人”對待?梢娛欠襁M入中國文化成為判別人群歸屬的決定因素。在儒家看來,“禮”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擔荷道統(tǒng)自命,他們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說是以“道”化眾,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這樣我們就懂得了為什么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為什么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覺,他們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他們相信自己的事業(yè)是上通于天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思飄云物動,律中鬼神驚”這些名句就是這種意識生動的概括。
然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以農業(yè)文明為背景的,可以說在地球上所有的農業(yè)文明中它是發(fā)展得最精致、最詳密、最完美的一個。然而,近百年來我們又處在社會轉型和革命振蕩之中。傳統(tǒng)文化因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環(huán),原有的敬畏心,自然會隨之衰減。上個世紀從60到70年代,極“左”思潮高漲,掃蕩文化運動一浪高過一浪。此時“文化”乃是一個負面詞匯了,傳統(tǒng)文化更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論敬畏!這時的傳統(tǒng)文化成為妖魔。
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雖有根本改變,但并非“復舊”,而是被納入孔方兄的營壘。因此“瀆經(jīng)熱”、“古董熱”、“收藏熱”,乃至種種弘揚“國粹”熱都不免與“賺錢熱”有或明或暗的瓜葛,與文化關系不大?吹揭环之,一款文玩,第一判斷都是“值多少錢”?過去被“政治的正確”打壓掃蕩,進而妖魔化;現(xiàn)在是被金錢任意驅使,日益庸俗化。兩者雖不同,對文化的蔑視則是一樣的。因此,現(xiàn)在人們干的許多事關文化的事,讓旁觀者看來最沒文化。大約都是金錢在當家作主的緣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說永恒不變、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態(tài)度,肇自孔孟的“道統(tǒng)”延續(xù)至今,F(xiàn)在我們努力建設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對“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們自然會與朱子有很大差別,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脫離本土資源也是不爭事實,特別是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那種質樸的精神、敬畏的態(tài)度是我們重建文化、進而形成文化自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小題1】下列說法不屬于“文化至上”的一項是(   )

A.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B.儒家的信徒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
C.司馬遷、曹丕等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
D.現(xiàn)在,我們正在努力建設的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
【小題2】下列說法或行為,不屬于文化自覺行為的是(   )
A.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
B.曹丕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
C.李白寫文章追求的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D.朱熹認為對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態(tài)度。
【小題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劉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為一,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判別人群歸屬的唯一標準。
C.上個世紀將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對文化的蔑視,談不上對文化的敬畏。
D.當下,我們應該學習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的質樸精神和敬畏態(tài)度,進行文化重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3屆山東省濟寧市高二第一次模塊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
敬畏之心與文化自覺
古人對文化什么態(tài)度?用現(xiàn)代的話說是有點“文化至上論”的。劉勰在《文心雕龍》開篇就寫道“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說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與“天地”一起誕生的啊。而且他還洋洋灑灑地寫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們與“肇自太極”的人之文,鼎立為三,合而為一。它也就是“道”。劉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經(jīng)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這種文化觀念來自儒家,自從“獨尊儒術”之后,它就占了主導地位。自古以來,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點神圣化,如說“倉頡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之類。
古人不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視作民族凝聚紐帶。世界大多數(shù)地方依靠種族或宗教的認同作為民族凝聚紐帶的,而我們則主要靠文化。所謂“《春秋》之法,中國而夷禮則夷之;夷而中國則中國之”。就是說按照《春秋》大義: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國(中原王朝)之禮”,就按國人對待;如果你是“中國”人,用了“夷禮”。則按照“夷人”對待。可見是否進入中國文化成為判別人群歸屬的決定因素。在儒家看來,“禮”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擔荷道統(tǒng)自命,他們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說是以“道”化眾,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這樣我們就懂得了為什么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為什么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覺,他們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他們相信自己的事業(yè)是上通于天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思飄云物動,律中鬼神驚”這些名句就是這種意識生動的概括。
然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以農業(yè)文明為背景的,可以說在地球上所有的農業(yè)文明中它是發(fā)展得最精致、最詳密、最完美的一個。然而,近百年來我們又處在社會轉型和革命振蕩之中。傳統(tǒng)文化因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環(huán),原有的敬畏心,自然會隨之衰減。上個世紀從60到70年代,極“左”思潮高漲,掃蕩文化運動一浪高過一浪。此時“文化”乃是一個負面詞匯了,傳統(tǒng)文化更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論敬畏!這時的傳統(tǒng)文化成為妖魔。
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雖有根本改變,但并非“復舊”,而是被納入孔方兄的營壘。因此“瀆經(jīng)熱”、“古董熱”、“收藏熱”,乃至種種弘揚“國粹”熱都不免與“賺錢熱”有或明或暗的瓜葛,與文化關系不大。看到一幅字畫,一款文玩,第一判斷都是“值多少錢”?過去被“政治的正確”打壓掃蕩,進而妖魔化;現(xiàn)在是被金錢任意驅使,日益庸俗化。兩者雖不同,對文化的蔑視則是一樣的。因此,現(xiàn)在人們干的許多事關文化的事,讓旁觀者看來最沒文化。大約都是金錢在當家作主的緣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說永恒不變、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態(tài)度,肇自孔孟的“道統(tǒng)”延續(xù)至今,F(xiàn)在我們努力建設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對“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們自然會與朱子有很大差別,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脫離本土資源也是不爭事實,特別是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那種質樸的精神、敬畏的態(tài)度是我們重建文化、進而形成文化自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1.下列說法不屬于“文化至上”的一項是(   )

A.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B.儒家的信徒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

C.司馬遷、曹丕等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

D.現(xiàn)在,我們正在努力建設的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

2.下列說法或行為,不屬于文化自覺行為的是(   )

A.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

B.曹丕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

C.李白寫文章追求的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D.朱熹認為對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態(tài)度。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劉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為一,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判別人群歸屬的唯一標準。

C.上個世紀將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對文化的蔑視,談不上對文化的敬畏。

D.當下,我們應該學習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的質樸精神和敬畏態(tài)度,進行文化重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2011學年度福建省福州八縣(市)一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
敬畏之心與文化自覺
王學泰
古人對文化持什么態(tài)度?用現(xiàn)代的話說是有點“文化至上論”的。自古以來,凡是儒家經(jīng)籍以及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等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點神圣化。
古人不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視作民族凝聚的紐帶。世界上大多數(shù)地方是把種族或宗教認同作為民族凝聚的紐帶的,而我們則主要靠文化。儒家的信徒以擔荷道統(tǒng)自命,他們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說是以“道”化眾,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這樣我們就懂得了為什么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為什么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覺性,他們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他們相信自己的事業(yè)是上通于天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思飄云物動,律中鬼神驚”這些名句就是這種意識的生動概括。
然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以農業(yè)文明為背景的,可以說在地球上所有的農業(yè)文明中它是發(fā)展得最精致、最詳密、最完美的一個。然而,近百年來我們又處在社會轉型和革命動蕩之中。傳統(tǒng)文化因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環(huán),原有的敬畏之心,自然會隨之衰減。20世紀從60年代到70年代,極“左”思潮高漲,掃蕩文化運動一浪高過一浪。此時的“文化”乃是一個負面詞匯,傳統(tǒng)文化更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論敬畏!這時的傳統(tǒng)文化成了妖魔。
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雖有根本的改變,但并非“復舊”,而是被納入孔方兄的營壘。因此“讀經(jīng)熱”、“古董熱”、“收藏熱”,乃至種種弘揚“國粹熱”都不免與“賺錢熱”有或明或暗的瓜葛,與文化的關系不大。看到一幅字畫,一款文玩,第一判斷就是值多少錢。過去被“政治的正確”打壓掃蕩,進而妖魔化;現(xiàn)在是被金錢任意驅使,日益庸俗化。兩者雖不同,但對文化的蔑視則是一樣的。因此,現(xiàn)在人們干的許多有關文化的事,讓旁觀者看來最沒文化,大約都是金錢在當家作主的緣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說的永恒不變、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態(tài)度,肇自孔孟的“道統(tǒng)”才延續(xù)至今,F(xiàn)在我們努力建設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對“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們自然會與朱子有很大差別,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脫離本土資源也是不爭事實,特別是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那種質樸的精神、敬畏的態(tài)度是我們重建文化、進而形成文化自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小題1】下列對文中作者所說的“敬畏之心”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指儒家經(jīng)籍以及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等有著敬重之心與尊重之心。
B.指對傳統(tǒng)文化中以“道”化眾的文化的制造與傳播。
C.指對最精致、最詳密、最完美的農業(yè)文化的“復舊”與再創(chuàng)造。
D.指在文化重建中,對傳統(tǒng)文化應該懷有的敬重與傳承之心。
【小題2】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古人對待文化的態(tài)度除了尊重與敬畏之外,甚至將其神圣化。
B.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儒家信徒以“行道”為終極目標,使人人得到文化的熏沐。
C.近百年來,我國處于社會轉型和革命震蕩之中,傳統(tǒng)文化有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D.作者所說的對文化的“敬畏之心”與朱熹所說的“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有著很大差別。
【小題3】在中國現(xiàn)當代,有兩種對傳統(tǒng)文化不敬畏的行為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年度福建省福州八縣(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

敬畏之心與文化自覺

   王學泰

古人對文化持什么態(tài)度?用現(xiàn)代的話說是有點“文化至上論”的。自古以來,凡是儒家經(jīng)籍以及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等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點神圣化。

古人不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視作民族凝聚的紐帶。世界上大多數(shù)地方是把種族或宗教認同作為民族凝聚的紐帶的,而我們則主要靠文化。儒家的信徒以擔荷道統(tǒng)自命,他們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說是以“道”化眾,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這樣我們就懂得了為什么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為什么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覺性,他們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他們相信自己的事業(yè)是上通于天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思飄云物動,律中鬼神驚”這些名句就是這種意識的生動概括。

然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以農業(yè)文明為背景的,可以說在地球上所有的農業(yè)文明中它是發(fā)展得最精致、最詳密、最完美的一個。然而,近百年來我們又處在社會轉型和革命動蕩之中。傳統(tǒng)文化因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環(huán),原有的敬畏之心,自然會隨之衰減。20世紀從60年代到70年代,極“左”思潮高漲,掃蕩文化運動一浪高過一浪。此時的“文化”乃是一個負面詞匯,傳統(tǒng)文化更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論敬畏!這時的傳統(tǒng)文化成了妖魔。

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雖有根本的改變,但并非“復舊”,而是被納入孔方兄的營壘。因此“讀經(jīng)熱”、“古董熱”、“收藏熱”,乃至種種弘揚“國粹熱”都不免與“賺錢熱”有或明或暗的瓜葛,與文化的關系不大。看到一幅字畫,一款文玩,第一判斷就是值多少錢。過去被“政治的正確”打壓掃蕩,進而妖魔化;現(xiàn)在是被金錢任意驅使,日益庸俗化。兩者雖不同,但對文化的蔑視則是一樣的。因此,現(xiàn)在人們干的許多有關文化的事,讓旁觀者看來最沒文化,大約都是金錢在當家作主的緣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說的永恒不變、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態(tài)度,肇自孔孟的“道統(tǒng)”才延續(xù)至今,F(xiàn)在我們努力建設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對“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們自然會與朱子有很大差別,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脫離本土資源也是不爭事實,特別是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那種質樸的精神、敬畏的態(tài)度是我們重建文化、進而形成文化自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作者所說的“敬畏之心”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指儒家經(jīng)籍以及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等有著敬重之心與尊重之心。

B.指對傳統(tǒng)文化中以“道”化眾的文化的制造與傳播。

C.指對最精致、最詳密、最完美的農業(yè)文化的“復舊”與再創(chuàng)造。

D.指在文化重建中,對傳統(tǒng)文化應該懷有的敬重與傳承之心。

2.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古人對待文化的態(tài)度除了尊重與敬畏之外,甚至將其神圣化。

B.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儒家信徒以“行道”為終極目標,使人人得到文化的熏沐。

C.近百年來,我國處于社會轉型和革命震蕩之中,傳統(tǒng)文化有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D.作者所說的對文化的“敬畏之心”與朱熹所說的“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有著很大差別。

3.在中國現(xiàn)當代,有兩種對傳統(tǒng)文化不敬畏的行為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江西省期末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敬畏之心與文化自覺
王學泰
  古人對文化什么態(tài)度?用現(xiàn)代的話說是有點“文化至上論”的。劉勰在《文心雕龍》開篇就寫道“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說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與“天地”一起誕生的啊。而且他還洋洋灑灑地寫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們與“肇自太極”的人之文,鼎立為三,合而為一。它也就是“道”。劉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經(jīng)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這種文化觀念來自儒家,自從“獨尊儒術”之后,它就占了主導地位。自古以來,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點神圣化,如說“倉頡造字”和“天雨粟,鬼夜哭”之類。
  古人不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視作民族凝聚紐帶。世界大多數(shù)地方依靠種族或宗教的認同作為民族凝聚紐帶的,而我們則主要靠文化。所謂“《春秋》之法,中國而夷禮則夷之;夷而中國則中國之”。就是說按照《春秋》大義: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國(中原王朝)之禮”,就按國人對待;如果你是“中國”人,用了“夷禮”,則按照“夷人”對待。可見是否進入中國文化成為判別人群歸屬的決定因素。在儒家看來,“禮”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擔荷道統(tǒng)自命,他們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說是以“道”化眾,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這樣我們就懂得了為什么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為什么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覺,他們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他們相信自己的事業(yè)是上通于天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思飄云物動,律中鬼神驚”這些名句就是這種意識生動的概括。
  然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以農業(yè)文明為背景的,可以說在地球上所有的農業(yè)文明中它是發(fā)展得最精致、最詳密、最完美的一個。然而,近百年來我們又處在社會轉型和革命振蕩之中。傳統(tǒng)文化因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環(huán),原有的敬畏心,自然會隨之衰減。上個世紀從60到70年代,極“左”思潮高漲,掃蕩文化運動一浪高過一浪。此時“文化”乃是一個負面詞匯了,傳統(tǒng)文化更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論敬畏!這時的傳統(tǒng)文化成為妖魔。
  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雖有根本改變,但并非“復舊”,而是被納入孔方兄的營壘。因此“讀經(jīng)熱”、“古董熱”、“收藏熱”,乃至種種弘揚“國粹”熱都不免與“賺錢熱”有或明或暗的瓜葛,與文化關系不大?吹揭环之,一款文玩,第一判斷都是“值多少錢”。過去被“政治的正確”打壓掃蕩,進而妖魔化;現(xiàn)在是被金錢任意驅使,日益庸俗化。兩者雖不同,對文化的蔑視則是一樣的。因此,現(xiàn)在人們干的許多事關文化的事,讓旁觀者看來最沒文化,大約都是金錢在當家作主的緣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說永恒不變、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態(tài)度,肇自孔孟的“道統(tǒng)”延續(xù)至今,F(xiàn)在我們努力建設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對“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們自然會與朱子有很大差別,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脫離本土資源也是不爭事實,特別是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那種質樸的精神、敬畏的態(tài)度是我們重建文化,進而形成文化自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選自《人民日報》
1.下列說法不屬于“文化至上”的一項是(     )
A.現(xiàn)在,我們正在努力建設的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
B.儒家的信徒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
C.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D.司馬遷、曹丕等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
2.下列說法或行為,不屬于文化自覺行為的是(     )
A.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
B.朱熹認為對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態(tài)度。
C.杜甫寫文章追求的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D.曹丕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劉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為一,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將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對文化的蔑視,談不上對文化的敬畏。
C.“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判別人群歸屬的唯一標準。
D.當下,我們應該學習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的質樸精神和敬畏態(tài)度,進行文化重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山東省聊城市2010屆高三一模(語文)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敬畏之心與文化自覺
王學泰
古人對文化什么態(tài)度?用現(xiàn)代的話說是有點“文化至上論”的。劉勰在《文心雕龍》開篇就寫道“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說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與“天地”一起誕生的啊。而且他還洋洋灑灑地寫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們與“肇自太極”的人之文,鼎立為三,合而為一。它也就是“道”。劉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經(jīng)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這種文化觀念來自儒家,自從“獨尊儒術”之后,它就占了主導地位。自古以來,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點神圣化,如說“倉頡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之類。
古人不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視作民族凝聚紐帶。世界大多數(shù)地方依靠種族或宗教的認同作為民族凝聚紐帶的,而我們則主要靠文化。所謂“《春秋》之法,中國而夷禮則夷之;夷而中國則中國之”。就是說按照《春秋》大義: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國(中原王朝)之禮”,就按國人對待;如果你是“中國”人,用了“夷禮”。則按照“夷人”對待?梢娛欠襁M入中國文化成為判別人群歸屬的決定因素。在儒家看來,“禮”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擔荷道統(tǒng)自命,他們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說是以“道”化眾,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這樣我們就懂得了為什么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為什么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亨”。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覺,他們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他們相信自己的事業(yè)是上通于天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思飄云物動,律中鬼神驚”這些名句就是這種意識生動的概括。
然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以農業(yè)文明為背景的,可以說在地球上所有的農業(yè)文明中它是發(fā)展得最精致、最詳密、最完美的一個。然而,近百年來我們又處在社會轉型和革命振蕩之中。傳統(tǒng)文化因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環(huán),原有的敬畏心,自然會隨之衰減。上個世紀從60到70年代,極“左”思潮高漲,掃蕩文化運動一浪高過一浪。此時“文化”乃是一個負面詞匯了,傳統(tǒng)文化更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遑論敬畏!這時的傳統(tǒng)文化成為妖魔。
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雖有根本改變,但井非“復舊”,而是被納入孔方兄的營壘。因此“瀆經(jīng)熱”、“古董熱”、“收藏熱”,乃至種種弘揚“國粹”熱都不免與“賺錢熱”有或明或暗的瓜葛,與文化關系不大。看到一幅字畫,一款文玩,第一判斷都是“值多少錢”?過去被“政治的正確”打壓掃蕩,進而妖魔化;現(xiàn)在足被金錢任意驅使,日益庸俗化。兩者雖不同,對文化的蔑視則是一樣的。因此,現(xiàn)在人們干的許多事關文化的事,讓旁觀者看來最沒文化。大約都是金錢在當家作主的緣故。
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說永恒不變、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態(tài)度,肇自孔孟的“道統(tǒng)”延續(xù)至今。現(xiàn)在我們努力建設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對“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們自然會與朱子有很大差別,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脫離本土資源也是不爭事實,特別是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那種質樸的精神、敬畏的態(tài)度是我們重建文化、進而形成文化自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選自《人民日報》2008年I0月6日16版)
1.下列說法不屬于“文化至上”的一項是           (   )

A.凡是與儒家經(jīng)籍有關、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禮樂詩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

B.儒家的信徒無論從政,還是“立言”,其終極目的就是“行道”。

C.司馬遷、曹丕等把創(chuàng)造文化和傳播文化視作安身立命的基礎。

D.現(xiàn)在,我們正在努力建設的法治社會,這也包含著文化重建。

2.下列說法或行為,不屬于文化自覺行為的是    (   )

A.司馬遷把自己堅持在屈辱下生存寫作《史記》看得“重于泰山”。

B.曹丕說寫作文章是“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

C.李白寫文章追求的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D.朱熹認為對文化要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態(tài)度。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劉勰把人文、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者合而為,突出了人文的重要性。

B.“禮”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判別人群歸屬的唯一標準。

C.上個世紀將文化妖魔化和庸俗化都是對文化的蔑視,談不上對文化的敬畏。

D.當下,我們應該學習傳統(tǒng)的文人士大夫的質樸精神和敬畏態(tài)度,進行文化重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