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粗的詞語釋義有誤的一項是

A.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泛舟:乘船游玩
B.(月)徘徊于斗牛之間——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C.擊空明兮溯流光——空明:月光下澄明的江水
D.倚歌而和之——倚歌:按著歌曲的聲調(diào)和節(jié)拍
B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加粗的詞語釋義有誤的一項是

[     ]

A.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泛舟:乘船游玩
B.(月)徘徊于斗牛之間——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C.擊空明兮溯流光——空明:月光下澄明的江水
D.倚歌而和之——倚歌:按著歌曲的聲調(diào)和節(jié)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問題。
 、偃尚缰,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谟谑秋嬀茦飞酰巯隙柚。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撸懈瓒椭。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厶K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縱一葦之所——如:動詞,往、到
B.倚而和之——歌:動詞,唱
C.舉酒客——屬:通“囑”,勸酒
D.擊空明兮溯流光——空明:形容詞作名詞,月光下的清波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壬戌秋——泣孤舟嫠婦
B.蘇子與客泛舟游赤壁之下——月出東山之上
C.不知其所止——倚歌和之
D.而不知所止——何為然也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蘇軾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時,曾兩次游覽黃州城外的赤壁,同時寫了膾炙人口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后赤壁賦》。
B.后人習慣把蘇軾所作的兩篇《赤壁賦》的前一賦稱為《前赤壁賦》,我們的課文選的就是這一篇。
C.這篇賦中作者談到的三國赤壁之戰(zhàn),周瑜破曹軍于赤壁,其地方就是黃州的赤壁!赌钆珛沙啾趹压拧芬辉~中也有這樣的明證,“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D.這篇賦在寫法上仍受傳統(tǒng)賦體的束縛,雖然流暢自然,如行云流水,豪邁奔放,但仍保持了押韻和駢偶句式等特點。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浙江省期末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
書何易于
孫樵
  何易于嘗為益昌令,縣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樸嘗乘春自上游,多從賓客歌酒,泛舟東下,直出益昌旁。至則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驚問狀。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蠶,隙不可奪。易于為屬令,當其無事,可以充役!贝淌放c賓客跳出舟,偕騎還去。
  益昌民多即山樹茶,利私自入。會鹽鐵官奏重榷籠筦,詔下所在不得為百姓匿。易于視詔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賦以毒民乎!”命吏劃去。吏爭曰:“天子詔‘所在不得為百姓匿’,今劃去,罪愈重。吏止死,明府公免竄海裔耶?”易于曰:“吾寧愛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爾曹!奔醋钥v火焚之。觀察使聞其狀,以易于挺身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喪,子弱業(yè)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輒出俸錢,使吏為辦。百姓入常賦,有垂白僂杖者,易于必召坐與食,問政得失。庭有競民,易于皆親自與語,為指白枉直。罪小者勸,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治益昌三年,獄無系民,民不知役。改綿州羅江令,其治視益昌。是時故相國裴公出鎮(zhèn)綿州,獨能嘉易于治。嘗從觀其政,道從不過三人,其察易于廉約如是。
  會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狀者,且曰:“天子設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于督賦如何”?曰:“止請貸期,不欲緊繩百姓,使賤出粟帛!薄岸揭廴绾?”曰:“度支費不足,遂出俸錢,冀優(yōu)貧民!薄梆伣o往來權(quán)勢如何?”曰:“傳符外一無所與!薄扒鼙I如何?”曰:“無盜。”樵曰:“余居長安歲聞給事中?紕t日某人為某縣得上下考由考得某官問其政則日某人能督賦先期而畢某人能督役省度交費某人當?shù)滥艿猛鶃磉_官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盜縣令得上下考者如此!币孛癫粚,笑去。
  樵以為當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為切。至如緩急補吏,則曰:吾患無以共治。膺命舉賢,則曰:吾患無以塞詔。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繼而言之,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注]①筅:同“管”。榷筅,指對某些物資實行專賣管理。②劃:同“鏟”。③常賦:指按規(guī)定要交納的賦稅,與臨時增收的苛捐雜稅相對。④傳符:古代官員、使者外出,按品級給券由各地驛站供應食宿、車馬。⑤膺命:承受皇帝詔命。
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百姓不耕即蠶,隙不可——奪:喪失,耽誤
B.矧其賦以毒民乎——厚:增加
C.改綿州羅江令,其治益昌——視:和……一樣
D.嘗從觀其政,從不過三人——道:道路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易于挺身為民——勇氣聞于諸侯
B.子弱業(yè)破不能具葬——縉紳而能不易其志
C.而易于考止中上,哉——來時甚急,去后
D.指白枉直——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此也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何易于親為刺史挽舟,是對刺史不理政務、游春擾民的否定與譴責,不卑不亢的回答顯示了他的人品、智慧和勇氣?v火焚詔一事則顯示了他的剛正與愛民。
B.本文還概述了何易于助民治喪、尊老問政、立遣競民、為政簡約等情況,使人物形象更趨完整、豐滿。
C.邑民責問孫樵何易于“考止中上”的原因,聽了孫樵的解釋,邑民心悅誠服,微笑著離去。
D.本文詳略交叉,虛實相應,事理相連,情理相生,將一個普通縣令的政績、遭遇放到全國官吏的橫斷面上來考察,放到漫漫歷史長河中來評述,平實樸素而又舉重若輕。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吾寧愛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爾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斜線(/)給文中加粗的部分斷句。
  余 居 長 安 歲 聞 給 事 中 校 考 則 日 某 人 為 某 縣 得 上 下 考 由 考 得 某 官 問 其 政 則 日 某 人 能 督 賦 先 期 而 畢 某 人 能 督 役 省 度 交 費 某 人 當 道 能 得 往 來 達 官 為 好 言 某 人 能 擒 若 干 盜 縣 令 得 上 下 考 者 如 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必修二高手語文粵教版 粵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太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NFA60?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1)

下列句中加粗字與其他各項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  ]

A.

之二蟲又何

B.

嗚呼!孰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C.

小知不及大

D.

奚以其然也

(2)

下列各句文言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類的一項是

[  ]

A.

之二蟲又何知

B.

彼且奚適也

C.

《齊諧》者,志怪者也

D.

彼且惡乎待哉

(3)

下列句中加粗詞不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  ]

A.

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B.

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C.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D.

背負青天

(4)

下列句中加粗的“其”字意思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

化而為鳥,名為鵬(代詞,譯為“它的”,指鳥的)

B.

遠而無所至極邪(用在選擇句中,加強揣測語氣)

C.

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助詞,無義)

D.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負大舟也無力(代詞,譯為“它”,指水)

(5)

下面文學常識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

A.

杜牧,唐代詩人,字牧之,后世也稱他“杜樊川”。杜牧詩歌在晚唐詩壇獨樹一幟。人們將他和杜甫相比,因而稱他為小杜;又和李商隱齊名,他們又有“小李杜”之稱。

B.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其父蘇洵、其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蘇軾的詞題材廣泛,記游、懷古、贈答、送別、說理無不入詞,對嚴格的音律束縛也有所突破,促進了詞的發(fā)展,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C.

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明代著名古文家,“唐宋派”代表人物!俄椉管幹尽肥撬囊黄燎橹列缘纳⑽。

D.

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是繼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文汪洋恣肆,想像豐富,對后代影響極大!肚f子》是莊子一生心血的著作,分為內(nèi)篇、外篇和雜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廣東省惠陽高級中學2010-2011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段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封德彝,名倫,渤?と恕3,蕭薦封德彝于上皇(唐高祖),上皇以為中書令。及(唐太宗)即位,為左仆射,德彝為右仆射。議事已定,德彝數(shù)反于上前,由是有隙。時房玄齡、杜如晦新用事,皆疏蕭而親德彝,不能平,遂上封事論之,辭指寥落,由是忤旨。會與陳叔達忿爭于上前,庚辰,叔達皆坐不敬,免官。

  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對曰:“前世唯皇子及兄弟乃為王,自余非有大功,無為王者。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兩漢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給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為天子,所以養(yǎng)百姓也,豈可勞百姓以養(yǎng)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為縣公,惟有功者數(shù)人不降。

  上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德彝慚而退。

  御史大夫杜淹奏“諸司文案恐有稽失,請令御史就司檢校!鄙弦詥柗獾乱,對曰:“設官分職,各有所司。果有愆違,御史自應糾舉;若遍歷諸司,搜括疵,太為煩碎!毖湍弧I蠁栄停骸昂喂什粡驼搱(zhí)?”對曰:“天下之務,當盡至公,善則從之,德彝所言,真得大體,臣誠心服,不敢遂!鄙蠍傇唬骸肮雀髂苋缡,朕復何憂!”

  貞觀元年六月,辛巳,右仆射密明公封德彝薨。

(選自《資治通鑒·唐紀八》,有刪改)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德彝數(shù)反于上前,由是有  隔閡

B.

叔達皆不敬,免官     因……被定罪

C.

果有違,御史自應糾舉   差錯、差失

D.

臣誠心服,不敢遂!   ″e誤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

皆疏蕭親德彝       驪山北構(gòu)西折,直走咸陽

B.

上皇欲強宗室鎮(zhèn)天下    垣墻周庭,當南日

C.

遍封宗子,天下利乎    蘇子與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D.

天下務,當盡至公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既白

(3)

下列對省略句成分的補充,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上皇以(封德彝)為中書令

B.

會(蕭)與陳叔達忿爭于上前

C.

(我)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

(諸司)果有愆違,御史自應糾舉

(4)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由于不滿蕭的獨斷專橫,極力拉攏巴結(jié)封德彝,最終使蕭得罪了皇上而被免官。

B.

上皇為了達到強大宗室、威震天下的目的,大肆冊封他的宗室,無論他們有功還是無功、年長還是年少。

C.

封德彝認為當時沒有值得推舉的奇才,所以很長時間沒有向太宗推薦人才,結(jié)果受到了太宗的批評而慚愧不已。

D.

御史大夫杜淹之所以不和封德彝爭辯該不該派“御史就司檢!钡氖虑,是因為他認為封德彝深得大體,令自己心悅誠服。

(5)

斷句和翻譯

(1)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語段斷句。

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德彝慚而退。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爵命既崇,多給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

②公等各能如是,朕復何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廣東省惠陽高級中學2010-2011學年高二第一次段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封德彝,名倫,渤?と。初,蕭薦封德彝于上皇(唐高祖),上皇以為中書令。及(唐太宗)即位,為左仆射,德彝為右仆射。議事已定,德彝數(shù)反于上前,由是有隙。時房玄齡、杜如晦新用事,皆疏蕭而親德彝,不能平,遂上封事論之,辭指寥落,由是忤旨。會與陳叔達忿爭于上前,庚辰,叔達皆坐不敬,免官。

  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孺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對曰:“前世唯皇子及兄弟乃為王,自余非有大功,無為王者。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兩漢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給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為天子,所以養(yǎng)百姓也,豈可勞百姓以養(yǎng)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為縣公,惟有功者數(shù)人不降。

  上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德彝慚而退。

  御史大夫杜淹奏“諸司文案恐有稽失,請令御史就司檢校!鄙弦詥柗獾乱停瑢υ唬骸霸O官分職,各有所司。果有愆違,御史自應糾舉;若遍歷諸司,搜括疵,太為煩碎!毖湍弧I蠁栄停骸昂喂什粡驼搱(zhí)?”對曰:“天下之務,當盡至公,善則從之,德彝所言,真得大體,臣誠心服,不敢遂。”上悅曰:“公等各能如是,朕復何憂!”

  貞觀元年六月,辛巳,右仆射密明公封德彝薨。

(選自《資治通鑒·唐紀八》,有刪改)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德彝數(shù)反于上前,由是有 隔閡

B.

叔達皆不敬,免官    因……被定罪

C.

果有違,御史自應糾舉  差錯、差失

D.

臣誠心服,不敢遂!  ″e誤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

皆疏蕭親德彝

驪山北構(gòu)西折,直走咸陽

B.

上皇欲強宗室鎮(zhèn)天下

垣墻周庭,當南日

C.

遍封宗子,天下利乎

蘇子與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D.

天下務,當盡至公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既白

(3)

下列對省略句成分的補充,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上皇以(封德彝)為中書令

B.

會(蕭)與陳叔達忿爭于上前

C.

(我)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

(諸司)果有愆違,御史自應糾舉

(4)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由于不滿蕭的獨斷專橫,極力拉攏巴結(jié)封德彝,最終使蕭得罪了皇上而被免官。

B.

上皇為了達到強大宗室、威震天下的目的,大肆冊封他的宗室,無論他們有功還是無功、年長還是年少。

C.

封德彝認為當時沒有值得推舉的奇才,所以很長時間沒有向太宗推薦人才,結(jié)果受到了太宗的批評而慚愧不已。

D.

御史大夫杜淹之所以不和封德彝爭辯該不該派“御史就司檢校”的事情,是因為他認為封德彝深得大體,令自己心悅誠服。

(5)

斷句和翻譯

(1)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語段斷句。

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德彝慚而退。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爵命既崇,多給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

②公等各能如是,朕復何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高二語文(上冊) 題型:048

閱讀下文,回答后面問題。

思舊賦并序

向 秀

  余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①。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后各以事見法。嵇博綜技藝②,于絲竹特妙;臨當就命,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余逝將西邁③,經(jīng)其舊廬。于時日薄虞淵④,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fā)聲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嘆,故作賦云。

  將命適于遠京兮,遂旋反而北徂⑤。濟黃河以汎舟兮⑥,經(jīng)山陽之舊居。瞻曠野之蕭條兮,息余駕乎城隅。踐二子之遺跡兮,歷窮巷之空廬。

  嘆《黍離》之愍兮⑦,悲《麥秀》于殷墟⑧。惟古昔以懷今兮,心徘徊以躊躇。棟宇存而弗毀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嘆黃犬而長吟⑨;悼嵇生之水辭兮,________。托運遇于領(lǐng)會兮,寄余命于寸陰。

  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尋。停駕言其將邁兮⑩,遂援翰而寫心。

 、倬又梗鹤√。

 、诓,多;綜,集、合。

 、凼牛簩,助詞,無義。

  ④虞淵:古時相傳日入的地方。

  ⑤徂:往。

  ⑥汎:同“泛”

 、摺妒螂x》:《詩經(jīng)·王風》中的一首詩。說周王朝東遷洛陽后,周大夫看到故都宗廟宮室都長了禾黍,傷感而作此詩!绊蓖皯憽薄

 、唷尔溞恪罚夯咏(jīng)過殷代的故都,見宮室毀壞,生了禾黍,很悲傷,作《麥秀歌》。

 、崂钏贡磺囟捞幩狼皩ζ渥诱f:“吾欲與若復率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庋浴⑵,都是助詞,沒有實在意義。

1.仔細閱讀序文,然后在第4章的橫線處填寫上與分號前一句相對應的句子(共六字)(4分)

□□□□□□□

2.對下列各句中加粗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人并有不羈之才

后各以事見法

③經(jīng)舊廬

逝將西邁

[  ]

A.三個“其”字都是指代嵇康、呂安,都作主語,④句中的“余”字指代作者向秀。

B.①、③句中的“其”都指代嵇康、呂安,②句中的“其”字譯為“大概”,是副詞,④句中的“余”字是“剩余時間”。

C.①句中的“其”是指示代詞;②句中的“其”字是代詞,作主語;③句中的“其”字的是代詞,作定語;④句中的“余”字是代詞,代作者向秀。

D.①、②、③句的“其”字和④句中的“余”字都是人稱代詞。

3.對下列各句的句式判斷有誤的一項是(2分)

[  ]

A.“鄰人有吹笛者”,是定語后置句。

B.“其后各以事見法”,是被動句。

C.“形神逝其焉如”,是賓語前置句。

D.“將命適于遠京兮”,是省略句。

4.與例句中加粗詞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例句:追思曩昔游宴之。

[  ]

A.然嵇志遠而

B.大行不顧細謹

C.嘆《黍離》之周兮

D.大王必欲

5.與例句中加粗的詞用法不同的一項是(2分)

例句:余駕乎城隅

[  ]

A.序八州而同列

B.匈奴七百余里

C.今毆民而之農(nóng)

D.余命于寸陰

6.分別選出下列譯文中正確的項。(4分)

①踐二子之遺跡兮,歷窮巷之空廬。

[  ]

A.(曾經(jīng))跟著嵇康、呂安來到他們前人留下來的地方啊,窮巷中的空房子已經(jīng)成了歷史的陳跡。

B.踏著他們二人留下的足跡啊,經(jīng)過沒有居住的空房窮巷。

C.(曾經(jīng))跟著嵇康、呂安留下的足跡,走遍了巷中的無人的房子。

D.踏著他們二人留下的足跡啊,走遍了巷中無人住的房子。

②惟古昔以懷今兮,心徘徊以躊躇。

[  ]

A.只有古時的人才值得今人懷念啊,我的思緒躑躅不前(因為眼前太黑暗)

B.追思往昔而懷今日啊,我的心躊躇而徘徊不前。

C.只有古時的人才值得今人懷念,我的心躊躇而徘徊不前。

D.追思往昔而懷今日啊,我的思緒躑躅不前(因為眼前太黑暗)

7.下面是對《思舊賦并序》的分析,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全賦分兩部分。一是序,寫了作《思舊賦》的原因;二是賦本身,作品雖短,卻清晰地表露作者傷逝思舊的情感,直敘了司馬氏統(tǒng)治集團的兇狠殘暴。

B.全賦寫作的最大特點是簡煉含蓄。作者對友人懷念之情的表露和自己傷逝之情的描寫,集中在了“棟宇存而弗毀兮,形神逝其焉如?”一句中。

C.正文共四章,第一章是對“經(jīng)其舊廬”情景的描述;第二章是對“形神逝其焉如”進行沉痛追憶;第三章用李斯臨刑的典故,替嵇康傾吐那琴中的寄寓的感情;第四章寫“妙聲絕而復尋”,暗示文人志士是殺不完的!

D.全文篇幅短小,情意深長,感情真切,意在言外,不愧是一篇抒情佳作。

8.將下面八個句子搭配成四個駢偶句:(2分)

①鳥無聲兮山寂寂

②叱咤則風云變色

③落霞與孤鶩齊飛

④夜正長兮風漸漸

⑤志意修則驕富貴

⑥暗嗚則山岳崩頹

⑦道義重則輕王侯

⑧秋水共長天一色

( 。┖停ā 。 ( 。┖停ā 。

( 。┖停ā 。 ( 。┖停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專項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李白詩集》后序
[宋]曾鞏
  《李白詩集》二十卷,舊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雜著六十篇者,知制誥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廣也。次道既以類廣白詩,自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書,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
  蓋白蜀郡人,初隱岷山,出居襄漢之間,南游江淮,至楚觀云夢。云夢許氏者,高宗時宰相圉師之家也,以女妻白,因留云夢者三年。去之齊魯,居徂徠山竹溪。入?yún),至長安,明皇聞其名,召見以為翰林供奉,頃之不合去。北抵趙、魏、燕、晉,西抵歧、邠,歷商於,至洛陽,游梁最久。復之齊魯,南浮淮泗,再入?yún),轉(zhuǎn)徙金陵,上秋浦、潯陽。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反,明年明皇在蜀,永王鱗節(jié)度東南,白時臥廬山,璘迫致之。璘軍敗丹陽,白奔亡至宿松,坐系潯陽獄。宣撫大使崔渙與御史中丞宋若思驗治白,以為罪薄宜貰,而若思軍赴河南,遂釋白囚,使謀其軍事,上書肅宗,薦白材可用,不報。是時,白年五十有七矣。乾元元年,終以污璘事長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峽江,至巫山,以赦得釋。憩岳陽、江夏,久之復如潯陽,過金陵,徘徊于歷陽、宣城二郡。其族人陽冰為當涂令,白過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時寶應元年也。其始終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詩書所自敘可考者也。
  范傳正為白墓志,稱白“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遏勝景,終年不移”,則見于白之自敘者,蓋亦其略也!杜f史》稱白山東人,為翰林待詔,又稱永王璘節(jié)度揚州,白在宣城謁見,遂辟為從事。而《新書》又稱白流放夜郎,還潯陽,坐事下獄。宋若思釋之者,皆不合于白之自敘。蓋史誤也。
  白之詩,連類引義,雖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辭閎肆雋偉,殆騷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舊史》稱“白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余以為實錄。而《新書》不著其語,故錄之,使覽者得詳焉。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知制誥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也——廣:增補
B.以女白——妻:嫁給
C.系潯陽獄——坐:因為
D.上書肅宗,薦白材可用,不——報:回復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成四組,全部體現(xiàn)作者重新編輯《李白詩集》或?qū)懴逻@篇序文原因的一組是(     )
①《李白詩集》二十卷,……知制誥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廣也
②次道既以類廣白詩,自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
③其始終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詩書所自敘可考者也
④白之詩,連類引義,……近世所未有也
⑤《新書》又稱白流放夜郎,……,皆不合于白之自敘
⑥《舊史》稱“……”,余以為實錄。而《新書》不著其語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白詩集》原有七百七十六篇,后經(jīng)宋次道增補,成為一千零一篇,雜著六十篇。作者就是在宋次道編本的基礎(chǔ)上予以重新排序編訂的。
B.李白是唐代蜀郡人,曾經(jīng)隱居山中,后來廣泛游歷,先后到過荊楚、齊魯、洛陽、潯陽、宿松等地,有時“一日千里”有時“終年不移”。
C.在安史之亂中,李白曾經(jīng)在永王李磷帳下為幕僚,也正因此被流放夜郎。遇赦回到潯陽,又因故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是宋若思最終釋放了他。
D.李白的詩,雖然大多都不符合當時詩歌創(chuàng)作的法度、規(guī)范,但其詩詞句博大奔放,雋永奇?zhèn),表現(xiàn)出奔逸的才氣,宏偉奔放的志向氣概。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余得其書,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始終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詩書所自敘可考者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