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出對下面句中“十”“一”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 |
①騏驥一躍 ②用心一也 ③不能十步 ④駑馬十駕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全優(yōu)設計必修五語文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48
下面文段節(jié)選自《水滸傳》第十八回,閱讀后完成下題。
單說山寨里,宰了兩頭黃牛,十個羊,五個豬,大吹大擂筵席。眾頭領飲酒中間,晁蓋把胸中之事,從頭至尾,都告訴王倫等眾位。王倫聽罷,駭然了半晌;心內(nèi)躊躇,做聲不得;自己沉吟,虛作應答。筵宴至晚,席散,眾頭領送晁蓋等眾人關下客館內(nèi)安歇,自有來的人伏侍。晁蓋心中歡喜,對吳用等六人說道:“我們造下這等迷天大罪,那里去安身!不是這王頭領如此錯愛,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報!”吳用只是冷笑。晁蓋道:“先生何故只是冷笑?有事可以通知!眳怯玫溃骸靶珠L性直。你道王倫肯收留我們?兄長不看他的心,只觀他的顏色動靜規(guī)模!标松w道:“觀他顏色怎地?”吳用道:“兄長不見他早間席上與兄長說話倒有交情;次后因兄長說出殺了許多官兵捕盜巡檢,放了何濤,阮氏三雄如此豪杰,他便有些顏色變了,雖是口中答應,心里好生不然。若是他有心收留我們,只就早上便議定了坐位。杜遷,宋萬這兩個自是粗鹵的人,待客之事如何省得?只有林沖那人,原是京師禁軍教頭,大郡的人,諸事曉得,今不得已,坐了第四位。早間見林沖看王倫答應兄長模樣,他自便有些不平之氣,頻頻把眼瞅這王倫,心內(nèi)自已躊躇。我看這人,倒有顧盼之心,只是不得已。小生略放片言,教他本寨自相火并!”晁蓋道:“全仗先生妙策!碑斠蛊呷税残恕
次日天明,只見人報道:“林教頭相訪!”吳用便對晁蓋道:“這人來相探,中俺計了!逼邆人慌忙起來迎接,邀請林沖入到客館里面。吳用向前稱謝道:“夜來重蒙恩賜,拜擾不當!绷譀_道:“小可有失恭敬。雖有奉承之心,奈緣不在其位,望乞恕罪。”吳學究道:“我等雖是不才,非為草木,豈不見頭領錯愛之心,顧盼之意?感恩不淺!”晁蓋再三謙讓林沖上坐。林沖那里肯,推晁蓋上首坐了。林沖便在下首坐定。吳用等六人一帶坐下。晁蓋道:“久聞教頭大名,不想今日得會。”林沖道:“小人舊在東京時,與朋友交,禮節(jié)不曾有誤。雖然今日能夠得見尊顏,不得遂平生之愿,特地逕來陪話!标松w稱謝道:“深感厚意!眳怯帽銊訂柕溃骸小生舊日久聞頭領在東京時,十分豪杰,不知緣何與高俅不睦,致被陷害?后聞在滄州,亦被火燒了大軍草料場,又是他的計策,向后不知誰薦頭領上山?”林沖道:“若說高俅這賊陷害一節(jié),但提起,毛發(fā)植立!又不能報得此讎!來此容身,皆是柴大官人舉薦到此!眳怯玫溃骸安翊蠊偃,莫非是江湖上稱為小旋風柴進的么?”林沖道:“正是此人。”晁蓋道:“小可多聞人說柴大官人仗義疏財,接納四方豪杰,說是大周皇帝嫡派子孫,如何能彀會他一面也好!”吳用又對林沖道:“據(jù)這柴大官人,名聞寰海,聲播天下的人,教頭若非武藝超群,他如何肯薦上山?非是吳用過稱,理合王倫讓這第一位與頭領坐。此合天下公論,也不負了柴大官人的書信!绷譀_道:“承先生高談,只因小可犯下大罪,投奔柴大官人,非他不留林沖,誠恐負累他不便,自愿上山。不想今日去住無門,非在位次低微,只為王倫心術(shù)不準,語言不準,難以相聚!”吳用道:“王頭領待人接物,一團和氣,如何心地倒恁窄狹?”林沖道:“今日山寨幸得眾多豪杰到此相扶相助,似錦上添花,如旱苗得雨。此人只懷妒賢嫉能之心,但恐眾豪杰勢力相壓。夜來因見兄長所說眾位殺死官兵一節(jié),他便有些不然,就懷不肯相留的模樣,以此請眾豪杰來關下安歇。”吳用道:“既然王頭領有這般之心,我等休要待他發(fā)付,自投別處去便了。”林沖道:“眾豪杰休生見外之心。林沖自有分曉。小可只恐眾豪杰生退去之意,特來早早說知。今日看他如何相待。若這廝語言有理,不似昨日,萬事罷論;倘若這廝今朝有半句話參差時,盡在林沖身上!”晁蓋道:“頭領如此錯愛,俺弟兄皆感厚意!眳怯帽愕溃骸頭領為新弟兄面上倒與舊弟兄分顏。若是可容即容;不可容時,小生等登時告退。”林沖道:“先生差矣!古人有言:‘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窟@一個潑男女,腌畜生,終作何用!眾豪杰且請寬心!绷譀_起身別了眾人,說道:“少間相會!北娙讼嗨统鰜怼A譀_自上山去了。
1.解釋下面各句中加粗詞的含義。
(1)大吹大擂筵席________。
(2)有事可以通知________。
(3)兄長不看他的心,只觀他的顏色動靜規(guī)模________。
(4)雖是口中應答,心里好生不然________。
(5)我看這人,倒有顧盼之心________。
(6)理合王倫讓這第一位與頭領坐________。
(7)承先生高談,只因小可犯下大罪________。
(8)倘若這廝今朝有半句話參差時,盡在林沖身上________。
(9)頭領為新弟兄面上倒與舊弟兄分顏________。
2.吳用說林沖“我看這人,倒有顧盼之心,只是不得已”,他得出這個判斷的根據(jù)是什么?請你概括出來。
3.從吳用對晁蓋說的一段話來分析,吳用是怎樣一個人?
4.下面是吳用對林沖說的話。請概括分析吳用這些話的用意。
(1)“我等雖是不才,非為草木,豈不見頭領錯愛之心,顧盼之意?感恩不淺!”
(2)“小生舊日久聞頭領在東京時,十分豪杰,不知緣何與高俅不睦,致被陷害?后聞在滄州,亦被火燒了大軍草料場,又是他的計策,向后不知誰薦頭領上山?”
(3)“據(jù)這柴大官人,名聞寰海,聲播天下的人,教頭若非武藝超群,他如何肯薦上山?非是吳用過稱,理合王倫讓這第一位與頭領坐。此合天下公論,也不負了柴大官人的書信!
(4)“王頭領待人接物,一團和氣,如何心地倒恁窄狹?”
(5)“既然王頭領有這般之心,我等休要待他發(fā)付,自投別處去便了!
(6)“頭領為新弟兄面上倒與舊弟兄分顏。若是可容即容;不可容時,小生等登時告退!
5.林沖為什么對晁蓋等人說“不得遂平生之愿”?請根據(jù)上下文加以分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題。
樂 書
宗 璞
多年以前,讀過一首《四時讀書樂》,現(xiàn)在只記得四句:“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薄白x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熏風!边@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讀書的樂境。
經(jīng)常讀書,接觸的都是別人的精華。讀書本身就是一件聰明的事,也是一件快樂的事。陶淵明說:“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苯鹗@讀到《西廂記》“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動得三日臥床不食不語。這都是讀書的至高境界。
我不是一個做學問的讀書人,讀書缺少嚴謹?shù)挠媱,常是興之所至。雖然不夠正規(guī),也算和書打了幾十年交道。我想,讀書有一個分—合—分的過程。
分就是要把各種書區(qū)分開來,也就是要有一個選擇的過程,F(xiàn)在書出得極多,有人形容,寫書的比讀書的還多,簡直成了災。我看見那些裝幀精美的書,總想著又有幾棵樹冤枉地獻身了。開卷有益可以說是一句完全過時的話。千萬不要讓那些假冒偽劣的“精神產(chǎn)品”侵蝕。即便是列入必讀書目的,也要經(jīng)過自己慎重選擇。有些書評簡直就是一種誤導,名實不符者極多,名實相悖者也有。當然可讀的書更多?偟恼f來,有的書可精讀,有的書可泛讀,有的書瀏覽一下即可。書經(jīng)過區(qū)分,選好了,讀時就要合。古人說讀書得間,就是要在字里行間得到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得到言語傳達不盡的意思。朱熹說讀書要“涵泳玩索,久之自有所見”,“涵泳”就是在水中潛行,也就是說必須入水,與水相合,才能了解水,得到滋養(yǎng)潤澤。王國維談讀書三境界,第三種境界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種豁然貫通,便是一種會心。古時有人自外回家,有了很大變化,人們議論,說他不是遇見了奇人,就是遇見了奇書。書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不過要使書真的為自己所用,就要從合中跳出來,再有一次分,把書中的理和自己掌握的理參照而行。雖然自己的理不斷受書中的理影響,卻總能用自己的理去衡量、判斷、實踐。
其實,這些都是廢話,每個人有自己的讀書法,平常讀書不一定都想得那么多,隨意翻閱也是一種快樂。因為從小在書堆中長大,磕頭碰腦都是書,有一陣子很為其困擾,曾寫了《恨書》、《賣書》等文,頗引關注。后來把這些朋友都安排到妥當或不甚妥當?shù)娜ヌ帲瑓s又覺得很為想念,眼皮子底下少了這一箱那一柜或索性亂堆著的書,確實失去了很多。原來走到房屋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接觸到各種宏論,感受到各種情感,這里那里還不時會冒出一個個小故事。雖然足不出戶,書把我的生活從時空上都拓展了。因為思念,曾想寫一篇《憶書》。近幾年來眼疾發(fā)展,幾乎不能視物,和書也久違了。幸好科學發(fā)達,經(jīng)治療后,忽然又看見了世界,也看見經(jīng)過整頓后書柜里的書。我拿起幾部特別喜愛的線裝書撫摩著,一部《東坡樂府》,一部《李義山詩集》,一部《世說新語》,還有一部《溫飛卿詩集》,字特別大,我隨手翻到“搗麝成塵香不滅,拗蓮作寸絲難絕”,不覺一驚,現(xiàn)在哪里還有這樣的真誠和執(zhí)著呢。
寒暑交替,我們的忙總無變化,忙著做各種有意義和無意義的事。我和老伴現(xiàn)在最大的快樂就是每晚在一起讀書,其實是他念給我聽。朋友們稱贊他的聲音厚實有力,我通過這聲音得到書的內(nèi)容,更覺得豐富。書房中有一副對聯(lián):“把酒時看劍,焚香夜讀書!我們也焚香,不過不是名貴的龍涎香,而是最普通的蚊香,以免蚊蟲騷擾。古人焚香或也有這個用處?
四時讀書樂,另兩時記不得了。乃另謅了兩句,曰:“讀書之樂何處尋?秋水文章不染塵。”“讀書之樂樂融融,冰雪聰明一卷中!绷某浣Y(jié)尾。
(略有改動)
下列對這篇散文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作者引用《四時讀書樂》中的詩句作為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使首尾呼應,文章結(jié)構(gòu)顯得十分完整。
B.作者認為,讀書有一個分—合—分的過程,不過要使書真的為自己所用,就定要活學活用。
C.文章提到曾寫《恨書》、《賣書》、《憶書》等文,表達了作者對賣書的悔恨及對書的思念之情。
D.對聯(lián)“把酒時看劍,焚香夜讀書”運用對偶修辭格寫出了讀書的快樂心情,亦使文章典雅脫俗。
E.本文語言純樸雅致,讀之如同品味一杯清淡甘醇的新茶,慢慢為其內(nèi)在的真情實感所吸引。
閱讀文章第四段,簡要概括“分—合—分”的讀書過程。
結(jié)合文章,解說下面這句話的含義及作用。
我們也焚香,不過不是名貴的龍涎香,而是最普通的蚊香,以免蚊蟲騷擾。古人焚香或也有這個用處?
文章第二段中作者說,“陶淵明說:‘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鹗@讀到《西廂記》‘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動得三日臥床不食不語。這都是讀書的至高境界!闭埬愀鶕(jù)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談談你對“讀書的至高境界”的體會。(200字左右)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試題。
南宋時,金國的作者就嫌宋詩“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連他們里面都有人覺得“不已甚乎!’從此以后,宋詩也頗嘗過世態(tài)炎涼或者市價漲落的滋味。在明代,蘇平認為宋人的近體詩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還有毛病,李攀龍甚至在一部從商周直到本朝詩歌的選本里,把明詩直接唐詩,宋詩半個字也插不進。在晚清,“同光體”提倡宋詩,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詩人就此身價十倍,黃庭堅的詩集賣過十兩銀子一部的辣價錢。這些舊事不必多提,不過它們包含一個教訓,使我們明白:批評該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適當?shù)谋壤。假如宋詩不好,就不用選它,但是選了宋詩并不等于有義務或者權(quán)利來把它說成頂好、頂頂好、無雙第一,模仿舊社會里商店登廣告的方法,害得文學批評里數(shù)得清的幾個贊美字眼兒加班兼職、力竭聲嘶的趕任務。整個說來,宋詩的成就在元詩、明詩之上,也超過了清詩。我們可以夸獎這個成就,但是無須夸張、夸大它。
據(jù)說古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在東宮的時候,每聽到他父王在外國打勝仗的消息,就要發(fā)愁,生怕全世界都給他老子征服了,自己這樣一位英雄將來沒有用武之地。緊跟著偉大的詩歌創(chuàng)作時代而起來的詩人準有類似的感想。當然,詩歌的世界是無邊無際的,不過,前人占領的疆域愈廣,繼承者要開拓版圖,就得配備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遼遠,否則他至多是個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業(yè)之君。所以,前代詩歌的造詣不但是傳給后人的產(chǎn)業(yè),而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向后人挑釁,挑他們來比賽,試試他們能不能后來居上、打破記錄,或者異曲同工、別開生面。假如后人沒出息,接受不了這種挑釁,那末這筆遺產(chǎn)很容易貽禍子孫,養(yǎng)成了貪吃懶做的膏粱紈绔。有唐詩作榜樣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戳诉@個好榜樣,宋代詩人就學了乖,會在技巧和語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時,有了這個好榜樣,他們也偷起懶來,放縱了摹仿和依賴的惰性。瞧不起宋詩的明人說它學唐詩而不像唐詩,這句話并不錯,只是他們不懂這一點不像之處恰恰就是宋詩的創(chuàng)造性和價值所在。明人學唐詩是學得來惟肖而不惟妙,像唐詩而又不是唐詩,缺乏個性,沒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詩”、“贗古”、“優(yōu)孟衣冠”等等綽號。宋人能夠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長了,疏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險開荒,沒有去發(fā)現(xiàn)新天地。用宋代文學批評的術(shù)語來說,憑借了唐詩,宋代作者在詩歌的“小結(jié)里”方面有了很多發(fā)明和成功的嘗試,譬如某一個意思寫得比唐人透徹,某一個字眼或句法從唐人那里來而比他們工穩(wěn),然而在“大判斷”或者藝術(shù)的整個方向上沒有什么特著的轉(zhuǎn)變,風格和意境雖不寄生在杜甫、韓愈、自居易或賈島、姚合等人的身上,總多多少少落在他們的勢力圈里。(節(jié)選自錢鐘書《〈宋詩選注〉序》)
1.文中所舉事例,不屬于宋詩也頗嘗過“市價漲落的滋味”的一項是
A.金國的作者嫌宋詩“衰于前古”。
B.明代人蘇平對宋人近體詩的看法。
C.李攀龍選上古至明代詩歌時的做法。
D.晚清“同光體”詩人對宋詩的態(tài)度。
2.對文中畫線句子中的“大幸”、“大不幸”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大幸“指的是唐代詩人給宋代詩人開拓了寬廣的創(chuàng)作領域,“大不幸”指的是宋代詩人無法在唐代詩人的基礎上再去開拓。
B.宋代詩人有接受挑戰(zhàn)的機會是“大幸”,而在挑戰(zhàn)中難以打破唐代詩人創(chuàng)造的記錄,又是宋代詩人的“大不幸”。
C.“大幸”指的是宋代詩人以唐代詩人為榜樣并在此基礎上可以有更好的發(fā)展,“大不幸”是唐詩的超越之難和宋人因模仿和依賴產(chǎn)生了惰性。
D.能夠模仿唐代詩人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宋代詩人的“大幸”,而唐代詩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使宋人難以超越又是宋人的“大不幸”。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選宋詩的問題上,作者認為不好的詩歌就不選,選上的也無須過分夸大。
B.從整體創(chuàng)作成就上看,作者認為宋詩雖不及唐詩,卻在元、明、清詩之上。
C.明詩之所以不如宋詩,是因為它在學唐詩時學得外表十分相像卻缺乏個性。
D.與明詩比,宋詩的創(chuàng)造性和價值就在于它的那一點學唐詩又不像唐詩之處。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老 廚 師
帕烏斯托夫斯基【俄羅斯】
(1)一七八六年一個冬天的傍晚,維也納城郊的一間小木屋里,一位失明的老人,杜恩伯爵夫人從前的廚師快要死了。幾年前,這位廚師被爐子的熱氣熏瞎了眼。從那時起,伯爵夫人的管家就讓他住到這間崗棚里,偶爾想起時才給他幾個佛羅倫①。
(2)廚師和他女兒瑪麗亞住在一起,她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小屋里全部家什只有一張床、幾條瘸腿的板凳、一張笨重的桌子、滿是裂紋的瓷碟和瑪麗亞的惟一財產(chǎn)——一架撥弦古鋼琴②。
(3)瑪麗亞給他臨終的老父親擦過身,穿上冰涼干凈的襯衫,這時老人說:“我從來不喜歡神甫和修道士。我不能請牧師聽懺悔,但是臨終前我要凈化一下我的心靈!
(4)“你到街上去,”老人又說,“把碰到的第一個人請到家里來,聽取一個臨終人的懺悔吧。我想誰也不會拒絕你的。”
(5)街上空無一人。風把落葉刮得滿街跑,昏暗的天空落下冰冷的雨點。
(6)瑪麗亞等了很久,才遇到一位陌生人。她用顫抖的聲音向他轉(zhuǎn)述了父親的請求。
(7)“好吧,”那人平靜地說 ,“我雖然不是神甫,但沒關系。走吧。”
(8)他倆進到屋里。這個陌生人麻利地把凳子拉到床邊,坐下來,俯下身,愉快地注視了一下臨終人的面孔。
(9)“您說吧!”他說,“也許我不是用上帝賦予的權(quán)力,而是用我所從事的藝術(shù)的力量,讓您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輕松下來,并卸下您心靈上的重負!
(10)“我干了一輩子活兒,直到雙目失明,”老人小聲說,并把陌生人的一只手拉到自己身邊!案苫顑旱娜耸菦]工夫去犯罪的。我的妻子,她叫瑪爾塔,她害上肺病以后,醫(yī)生給她開了許多種貴重的藥品,還叮囑要給她吃鮮奶油和無花果,喝滾熱的紅酒,我于是從杜恩伯爵夫人的一套茶具中偷了一只小小的金盤子,把它砸成碎塊賣了,F(xiàn)在回想起這件事心里很難過,我對女兒隱瞞了這件事,一直教育她,別人的東西一點也不要動。”
(11)“伯爵夫人的仆人中有人為這事受到牽連嗎?”陌生人問。
(12)“我發(fā)誓,先生,絕對沒有,”老人回答說,哭起來!耙俏抑傈S金救不了我的瑪爾塔,我怎么會去偷呢!”
(13)“那好,約翰·梅耶,”陌生人說,把一只手放在老人失明的雙眼上,“您在人們面前沒有罪。您所做的,說不定還該算是您對愛情奉獻的壯舉!
(14)“阿門!”老人小聲說。
(15)“現(xiàn)在您告訴我您最后的心愿吧!
(16)“我希望有人能照顧瑪麗亞!
(17)“這由我來做。您還希望什么呢?”
(18)這時,即將逝去的老人突然露出微笑,大聲說:“我希望能再一次看見瑪爾塔,像我年輕時看到她那樣。我想看見太陽,看見這座古老的花園百花盛開的春天!
(19) “好吧,”陌生人說著站起來,走到撥弦古鋼琴旁邊,坐到鋼琴前的凳子上。急促的琴聲突然從崗棚里飄散開來,仿佛千百顆玉珠散落到地上。
(20)“聽吧,”陌生人說,“一邊聽,一邊看。”
(21)“我看見了,先生!”老人說著,從床上微微欠起身來!拔铱匆姾同敔査嘤龅哪且惶炝耍翘焖驗殡y為情,打破了牛奶罐。那是冬天,在山里。天空像湛藍的玻璃一樣透明,瑪爾塔笑了。她笑了。”陌生人彈奏著,一邊望著黑洞洞的窗口!艾F(xiàn)在呢?”他問,“您看見什么了嗎?”
(22)老人默默地諦聽著。
(23)“難道您沒有看見,”陌生人一面彈奏,一面匆促地說,“夜由黑變藍,之后由藍變成蔚藍嗎?暖融融的陽光已經(jīng)從什么地方的上空投射下來,您家這些古樹的樹枝上已經(jīng)綻開了白色的花朵。依我看,那是蘋果樹上的花。您看,第一道陽光已經(jīng)投射到石砌的圍墻上,把圍墻曬暖了,上邊直冒熱氣。可能是浸透著融雪的青苔水氣正在蒸發(fā)吧。天空變得更高,更藍,更美了,鳥兒已經(jīng)成群地從古老的維也納上空往北飛去了!
(24)“這些我全都看見了,”老人喊道。老人倒在枕頭上,急促地喘息起來,雙手在被子上摸索。他喘吁吁地說:“我像許多年前一樣清楚地看到了一切。但是我不能不知道……你的名字就死去。名字!”“我叫沃爾夫康·亞馬德·莫扎特,”陌生人回答說。瑪麗亞離開床邊,雙膝幾乎觸到地,向這位偉大的音樂家深深施禮。
(25)當她直起腰來時,老人已經(jīng)死了。窗外已是朝霞滿天,灑滿濕潤雪花的花園沐浴在霞光中。
1940年
①佛羅倫,舊時佛羅倫薩的金幣或銀幣,后來在歐洲很多國家通用。
②撥弦古鋼琴,十六至十八世紀一種有鍵撥弦樂器,是鋼琴的前身。
(選自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短篇小說經(jīng)典100篇》,2003年7月第1版,曹蘇玲譯。有刪節(jié)。)
結(jié)合全文理解,小說的開篇交待故事發(fā)生在冬天、老廚師眼瞎的原因及其被棄置于崗
棚有何用意?
答:① 交待故事發(fā)生在冬天的用意:
②交待老廚師眼瞎及被棄置于崗棚的用意:
根據(jù)第4、第10段的描寫,并關注加點詞,簡要分析老廚師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
小說高潮終結(jié)在哪一段?并闡明判斷的依據(jù)。
作為崇尚浪漫主義的抒情大師帕烏斯托夫斯基曾這樣評價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大師莫泊!八俸粑覀兿蚝翁幦ィ克麕ьI人們向何處去?他做過什么承諾?……倘使莫泊桑的作品多一些同情,他會作為善良的化身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帕烏斯托夫斯基認為莫泊桑展示了這個世界的苦難與人性的丑惡,卻沒有給生活在苦難與丑惡的世界中的人以出口、以救贖。小說《老廚師》卻借“莫扎特”之口道出了這樣一句話——“我用我所從事的藝術(shù)的力量,讓您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輕松下來,并卸下您心靈上的重負!
你認同帕烏斯托夫斯基的這一主張嗎?你可以認同也可以反對,請援引文學或藝術(shù)史上的經(jīng)典事件闡明自己的觀點。(不少于70字)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試題。
盲者說
清??戴名世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①術(shù),善鼓琴。鄰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幾何矣?”曰:“年十五矣!薄耙院螘r而眇?”曰:“三歲耳!薄叭粍t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趨。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宮室之宏麗,無乃甚可悲矣乎?吾方以為吊也!”
盲者笑曰:“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盡盲也。夫盲者曷嘗盲哉?吾目雖不見,而四肢百體均自若也,以目無妄動焉。其于人也,聞其音而知其姓氏;審其語而知其是非。其行也,度其平陂以為步之疾徐,而亦無顛危之患。入其所精業(yè),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務;不用其力于無益之為,出則售其術(shù)以飽其腹。如是者久而習之,吾無病于目之不見也。今夫世之人,喜為非禮之貌,好為無用之觀。事至而不能見,見而不能遠;賢愚之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釋,利害之來不能審,治亂之故不能識;詩書之陳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終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倀倀焉躓且蹶而不之悟,卒蹈于羅、入于陷阱者往往而是。夫天之愛人甚矣,予之以運動知識之具,而人失其所以予之之意,輒假之以陷溺其身者,豈獨目哉!吾將謂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趨,天下其誰非盲也?盲者獨余邪?余方且睥睨顧盼,謂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吾方轉(zhuǎn)而為子悲為子吊也!
某生無以答。間詣余言,余聞而異之,曰:“古者瞽②、史教誨,師箴,瞍賦,矇誦,若晉之師曠、鄭之師慧是也。茲之盲者,獨非其倫耶?”為記其語,庶使覽之者知所愧焉。
[注]①日者:占卜。②瞽:“瞽”即太師,掌管音樂,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稱“瞽”。
8.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審其語而知其是非 審:判斷,辨別
B.而亦無顛危之患危:危險,禍害
C.間詣余言詣:拜訪,探問
D.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為盲第:只,僅止
9.下列加點虛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天下其誰非盲也其孰能譏之乎
B.出則售其術(shù)以飽其腹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C.而不知不盲者之盡盲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D.聞其音而知其姓氏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10.下列選項中全都表現(xiàn)“不盲者之盡盲”的一項是()
①其行也,度其平陂以為步之疾徐②出則售其術(shù)以飽其腹
③詩書之陳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終日睹之而不得其意
④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趨⑤事至而不能見,見而不能遠
⑥天之愛人甚矣,予之以運動知識之具,而人失其所以予之之意
A.①③⑥B.③④⑤C.①④⑥D(zhuǎn).②③⑤
11.下列對本文分析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A.盲者說聞音知姓氏,審語知是非,目的在強調(diào)觀察世界應該舉一反三,學會推理。
B.盲者說,看世人一眼都是對他自己的一種侮辱,這表現(xiàn)了作者強烈的憤世嫉俗之情。
C.文中說的瞍、矇都是指盲人樂師。在古代,這些盲人樂師負有誦詩訓導的任務,而師曠、師慧則是他們中的突出代表。
D.本文借盲者之言,諷刺世俗賢愚不辨、利害不審、倒行逆施、腐敗墮落而不能自 拔,可作寓言讀,也可作雜文讀。
12.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①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
②為記其語,庶使覽之者知所愧焉。
13.用“/”給下面劃線的部分斷句。
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題。(共15分)
生命的兩萬天該留點什么
吳志翔
時鐘嘀嗒嘀嗒地走著,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
不知從哪一天起,我們開始對自己的年齡敏感起來。20歲以前,總覺得還沒有進入生活,但今天回過頭看,偏偏又覺得那時候的故事最多,記憶最飽和。日歷一頁頁地翻著,年齡無生息地長著,偶爾翻翻舊照片,會驚異于那雙滿是稚氣的大眼睛曾經(jīng)屬于我!忽然間,我們似乎意識到,許多東西在不經(jīng)意中已經(jīng)永遠湮沒在黑暗中了。在成長的同時,我們也失落了渴盼成長的心情。
我曾經(jīng)好多次向朋友們問過同一個問題:“人一般能活多少天?憑你的感覺盡快報個數(shù)字出來。”
“10萬天!”
“20萬天!”
幾乎每個人的聲音都響亮而充滿自信。然而我卻告訴他們,人的生命實際只有兩萬多天。起初,沒有一個人相信我的話,說:“是不是少了一個零?”經(jīng)過一番計算之后,朋友們深深地嘆嘆息了:“怎么?人生如此短暫!”
天黑下來了,我擰亮臺燈。時鐘嘀嗒嘀嗒地走著,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我打開一本書,米蘭·昆德拉正在說:“我討厭聽我的心臟的跳動;它是一個無情的提示,提醒我生命的分分秒秒都被點著數(shù)!笨墒俏覜]法不聽,正如我們沒法拒絕兩萬多個日子一個個溜走;我的心臟沒法不跳動,正如樹葉在秋天里沒法不飄落。心臟停止跳動,那便是我們的末日。我平靜地想:我們怎樣才能在最后走進墳墓之前沒有遺憾?這個問題非常接近那段我們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語錄:“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
這個時代已經(jīng)不可能只存在一種聲音,也失去了響亮的壓倒一切的“黃鐘大呂”。當年奉為圭臬的東西今天或許被扔進了垃圾箱。人們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瑣細欲望,為物質(zhì)和肉體急急奔忙。人們拋棄了一個英雄的時代,繼而也拋棄了英雄所具有的精華。沒有了殉道者般的神圣和信仰,沒有了朝圣者般的堅忍與頑強,沒有了大愛,沒有了大恨,沒有了大悲,也沒有了大喜!
于是,我想到一個人,半個世紀以前,他在《生命的路》中寫道:“自然賦予人們的不調(diào)和還很多,然而生命絕不因此回頭。”這個人就是魯迅,他追索的是大生命。他“為了肩起黑暗的閘門而擁有一顆黑暗的心”,他“是現(xiàn)代中國最痛苦的靈魂”,不管怎樣,他都是一個戰(zhàn)士?梢杂星f個陶淵明、蘇東坡,可以有數(shù)不清的林語堂、梁實秋,但是魯迅,只有一個。
一種堅挺、鮮亮的人格精神在今天是極其稀罕的。
幾天前,重讀小說《北方的河》,我再一次被感動。瞧那個人,他堅定地站著!他有一種足以震懾群生的氣度,他的硬朗的質(zhì)地是對眾多聰明人的嘲諷,他的沉默和鐵一般的冷峻令機會主義者心驚。那個人,他是來自歐亞大陸高緯度的堅硬的風,他有信仰,“信仰,你這純鋼百煉的處女!”
還有海子,質(zhì)樸而清亮的海子。這位詩人沒有活滿1萬天,但他永遠保持了純潔。他“站在太陽痛苦的光芒上”,復活了。
“詩意是人的棲居必備的基本能力!焙5赂駹栂铝诉@樣的斷語。這詩意,動物不會有,它是我們?nèi)祟惖募Z食。
夜深了,時鐘依然嘀嗒嘀嗒地走著,我聽到自己的心臟跳動的聲音。我合上眼睛,看到了這樣一幅幅圖景:魯迅在夜里一邊咳嗽,一邊寫文章,燈光昏黃,“愛夜的人于是領受了夜所給予的光明”;弗朗茨·卡夫卡徹夜寫完自傳體小說《判決》,完成了與自己靈魂的對話,“我的心臟周圍隱隱作痛”;馬賽爾·普魯斯特從35歲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門窗緊閉,房間里點著蠟燭,《追憶似水年華》成為他惟一的安慰;張承志做著“靜夜功課”,午夜時分,他點燃一支煙,紀念夜與黎明相連的瞬間……
這群孤獨的人,這群飽滿的靈魂!
我懷著美感想他們,并不意味著我們的青春必須苦難重重。我不希望青春被某一種方式囚禁,它應該是絢爛的,完全放開的;我不希望在20多年的歲月里永遠背著沉重的十字架,有人背它只是為了別人可以不背它。
我想說的只是:哪怕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狹小,越來越平庸,也別讓我們精神的花朵在春天枯萎;哪怕我們四面楚歌,也別忘記保持自己尊貴驕傲的呼吸。
(選自《心靈后花園》,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章多次寫到時鐘“嘀嗒嘀嗒地走著”,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jù)文意,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在最后走進墳墓之前,沒有遺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jié)合全文,試分析畫線句“我不希望青春被某一種方式囚禁,它應該是絢爛的,完全開放的”的深刻含義。
答:
下面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A.文章寫“我”告訴人們,人的生命實際只有兩萬多天,其目的是說明時光易逝,
生命短暫,要珍惜美好的年華,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物質(zhì)財富。
B.作者由當前人的生存狀態(tài)回溯過去,點明魯迅、海子、卡夫卡等人擁有精神感
召的力量,思路開闊。
C.文章主要運用了反復、比喻、引用等修辭手法,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
D.作者對“人們拋棄了一個英雄的時代,繼而也拋棄了英雄所具有的精華”,進
行了無情的鞭撻和批判。
E.文章“形散而神聚”,不說教,無指責,卻讓人無法輕松,并在讀后能夠進行深刻的思考。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
燈影書香
許壽裳在一篇記述魯迅居京生活的文字里,提到西三條胡同寓所的壁上,掛有一副喬大壯所書的集騷句對聯(lián),文云:“望崦嵫而勿迫,恐鵜之先鳴!”他說這是魯迅先生“表明格外及時努力,用以自勵之意”。
這對聯(lián)掛得很有意思;但要像魯迅那樣的人掛起來才能名副其實,如果讓我輩來用,就不免妄了。
多年前,我也動過一回心念,擬請能寫好字的朋友給我寫一副對聯(lián)。當時選定的聯(lián)語是這么說的:“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边@好像是陸劍南的詩句吧?但那意境的確完全符合自己當時的生活趣味。斗室中,書刊雜亂,上下堆積。每到天黑,就埋頭書堆,對著不怎樣明亮的燈光,常常一泡就泡到了深夜里。
要說一燈如豆。當然是極其夸張的,但由于夜深了,燈色也深了,日間浮動的心境,至此也顯得分外的深沉。臨案讀書,那燈豆的情味,擬之紅豆的惹人相思,恐怕也不為過。就這樣,自己覺得個中天地異常的廣闊,毫無遺憾地安于一段相當長久的時間。
后來呢,雖然終于給現(xiàn)實轟了出來,不再困守于昔日的書堆了,但對那深燈之下,一卷在手的情思,仿佛總還有點“剪不斷”的余緒似的。
本來,只要還有時間的余裕,廣讀點書也是好事。問題在對書籍必須知所取舍。黃山谷云:“擘書覆瓿,裂史黏窗,誰不惜之?”我看未必盡然,天下有許多壞書、劣史,擘以覆瓿,裂以黏窗,可惜的是在瓿在窗,而不在書在史。因為它其實是玷污了瓿,褻瀆了窗的。至于如趙季仁所持的平生三愿:一愿識盡世間好人,二愿讀盡世間好書,三愿看盡世間好山水。只要他對“好”字的字義下的允當,則陳眉公所稱“讀書者當作此觀”云云,也還是可加首肯的。
正因為世界上好書甚多,讀之難盡,則勞生有涯,便覺得有時偷得一時半刻,局促在斗室之中,埋頭于深燈底下,那種樂趣是無窮的,那種辛勞也是值得的。
[注]“望崦嵫而勿迫,恐鵜之先鳴!”集自《離騷》。“崦嵫”神話中太陽所入之山,“鵜”即杜鵑,鳴時百花皆謝,這兩句詩有抓緊時光,及時努力之意。
1. 下列對這篇散文理解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 這篇散文多處恰切地引用前人詩文,豐富了內(nèi)容,增添了文采。
B. 作者十分欣賞魯迅居京寓所壁上的對聯(lián),但認為今天之人不配使用。
C. 文中所引黃山谷的話,是對玷污了瓿,褻瀆了窗的壞書、劣史的有力批判。
D. 作者是一個書癡,深諳讀書之味,知道讀書之樂,應任由個人體會。
E. 作者并不一味主張讀書,好書甚多,勞生有涯,讀之難盡,故須知所取舍。
2. 文章開頭為什么從魯迅書房的一副對聯(lián)寫起?(4分)
3. 從文中看,作者為什么喜歡挑燈夜讀?(6分)
4. 從文中看,作者為什么主張“對書籍必須知所取舍”?(4分)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內(nèi)容,完成下面4題
耽于美麗
張麗鈞
(1)那天去晨練,發(fā)現(xiàn)公園里的芍藥開了。原本設計的跑步線路是經(jīng)芍藥園,穿竹林,繞煙雨湖跑兩圈。但是,一顆心,硬是讓那盛開的芍藥給黏住了。便跟自己談判:圍芍藥園跑十圈,差不多也抵了繞煙雨湖跑兩圈了……就這么著吧!可是,跑起來的時候,卻一眼一眼的看著那灼灼的芍藥,心竟落英般飄飛著諸如“庭前芍藥妖無格”“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之類的詩句,意亂情迷得再也顧不得去記取究竟跑到第幾圈了。
(2)差不多總是這樣的,耽于途中的美麗,聽任這顆心一次次用“路過”的潮水跋扈地漫過了“到達”的堤岸。那一年游長白山,在去往天池的路上,為了拍張理想的不畏寒苦的牛皮杜鵑,我掉了隊,頗費了一番周折才與導游聯(lián)系上,見面后那女孩劈頭就沖我嚷道:“破牛皮杜鵑有啥好照的!天池才是今天的精華景點,知道不?”
(3)也想過不由分說地舍棄了這途中無謂的盤桓,畢竟,心已然暗許給了遠方。但是,當我被無意中擊中我的箭簇猝然擊中,傾倒,成了我唯一的選擇。
(4)說起來,我應該算是個“目的地”的信徒吧,并且,我一心向往著過極度理性的生活,特別欣賞自己目視前方心無旁騖昂首前行的樣子。然而,我身體里隱匿著另一個可怕的我,這個“我”的拿手好戲就是縱寵那顆拋棄了目的、違逆了理性、執(zhí)拗的耽于美麗的心。
(5)“美麗呀,倒影在心房;美麗呀,淚珠掛腮上;美麗呀,花兒吐芬芳;美麗呀,你讓我慌張……”真喜歡陳數(shù)演唱的這首“美麗”。沉溺的心,有時竟會莫名地跟著那“慌張”慌張起來。
(6)“美是邂逅所得”,這話是川端康成說的。我曾經(jīng)誦經(jīng)般一遍遍地默誦這個句子,喜歡到心痛。那天走進一個語文老師的課堂,恰好講到了這個句子,我突然臉熱心跳,仿佛被教室里所有的人倏然窺破了心底的秘密。語文老師引導學生賞析這個句子,只見他循循善誘地向大家發(fā)問道:“同學們,你們有沒有過《美是邂逅所得》的人生體驗呢?”大家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舉手回答。我坐在這些閱歷尚淺的孩子中間,無意去怨責他們對美的盲視,只是在心中悄然回答了老師提出的問題。
(7)一樣的東西,只有入了心,才能真正入眼,要不怎會有視而不見、熟視無睹這樣的說法呢?而能入心入眼的東西,一定是因為那心與眼虛位以待良久了吧?邂逅美麗,其實是邂逅了熱愛美麗的自己。
(8)不期然的美麗最容易攫住傾慕美的心。明白了這一點,你就不會怪我何以屢屢被目的地以外的美麗羈絆住了前行的腳步。人生在世,目的固然重要,但有暇分心旁顧,且于這分心旁顧中更愛了這不斷給予我們苦痛給予我們驚喜的人間,這,也算得上是不淺的福分了吧?
作者在開頭詳細地描述了自己去晨練偶遇芍藥開了的經(jīng)歷,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作者說“邂逅美麗,其實是邂逅了熱愛美麗的自己”,請分析這句話的含義。
作者說人生在世,目的固然重要,但有暇分心旁顧,且于這分心旁顧中更愛了這不斷給予我們苦痛給予我們驚喜的人間。你怎樣看待這種人生態(tài)度?
聯(lián)系全文,概括寫出本文的主旨。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試題。
怒江的開發(fā)與環(huán)保
受自然條件限制,怒江一直以窮山惡水著稱。為促進旅游,有人用神奇、壯觀等詞句包裝怒江,但怒江的貧窮落后并沒有因此發(fā)生改變。怒江作為旅游景點,蜻蜓點水似的觀光游覽是一回事,定居生活則是另一回事。其他資源匱乏唯有水能資源豐富的怒江,開發(fā)水電是擺脫貧困,實現(xiàn)發(fā)展的一次機會。不開發(fā)水電,怒江永遠只是一條神奇美麗的貧困峽谷。
反對建壩者提出,要保住中國最后的生態(tài)江河,指出美國都在廢壩,中國也應廢壩和少建大壩。我認為環(huán)保一定要結(jié)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標準。
江河是否為生態(tài)江河,有無水壩可以作為判斷標準,但把它作為唯一標準未免偏頗。淮河沒有水壩,其污染不堪入目。美國廢壩不能成為中國反對建壩的理由,大壩為中國能源短缺所作的貢獻功不可沒。作為世界“老大”的美國,人口僅2.5億人,卻消耗著世界上相當比例的能源。經(jīng)過100多年的建設,美國電能供應充裕,供大于求,拆掉一些大壩很正常。在電力供應不足的20世紀30——40年代美國人從未拆壩。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強國日本,國土有河就有壩,全國有近3000座大壩。如果大壩真的有各種問題,精明的日本人為什么不拆壩?
我認為不論保護環(huán)境,還是保護人類文化,應該結(jié)合現(xiàn)行生活狀態(tài)考慮。鄉(xiāng)村山區(qū)少有機器和污染,環(huán)境很好,現(xiàn)代城市喧囂嘈雜,車水馬龍,環(huán)境極差,但人們對現(xiàn)代都市生活趨之若鶩。石器文化、青銅器文化都是人類文化的形態(tài),卻沒有人愿意為保存這些文化去過那個時代的生活。反對建設者全都住在大都市,出行乘飛機、坐火車、通訊用手機,寫稿用電腦,F(xiàn)代交通工具污染空氣,制造噪音,手機形成電波污染,電腦在生產(chǎn)制造過程中消耗大量物質(zhì)和能源,它們對環(huán)境全有不利影響,而少有人拒絕使用。大家對這些現(xiàn)代化工具的取舍采取了“適度原則”。在怒江建壩問題上是否也應該采用同樣的“適度原則”呢?
環(huán)保理念在中國時間不長,激情環(huán)保人士為提高國民的環(huán)保意識奔走呼吁,功不可沒。但在部分環(huán)保人士中,環(huán)保出現(xiàn)了“貴族化傾向”。不考慮中國現(xiàn)實,到一個貧窮地區(qū),指責當?shù)厝瞬辉摽硺錈,不該修公路,不應過度放牧,這些活動統(tǒng)統(tǒng)不環(huán)保,卻又不能為當?shù)厝罕娞峁┣袑嵖尚械慕鉀Q辦法,高談闊論之后返回都市繼續(xù)過消耗能源比鄉(xiāng)村多,污染環(huán)境比鄉(xiāng)村大的現(xiàn)代生活。
環(huán)保要關注人的生存發(fā)展,發(fā)展要盡量減少對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的干擾破壞。二者矛盾不可調(diào)和時,人的生存發(fā)展要優(yōu)先考慮。在怒江流域還處于“民以食為天”的階段,我認為還是發(fā)展在前,保護在后,環(huán)保的力度只能伴隨經(jīng)濟實力的增長而增長,這是世界各國發(fā)展工業(yè)化實踐中出現(xiàn)的共同規(guī)律。
所有的人都向往過上物質(zhì)充裕的生活,這是推動人類科學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原始動力。如果怒江流域的脫貧發(fā)展不能實現(xiàn),幾十萬人空著肚子守著美麗怒江,保護中國最后的生態(tài)江河終極意義何在?
作為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我希望看到怒江自由地奔流。作為一個以人為本,注重用全面和彼此聯(lián)系的觀點思考問題的學人,我希望怒江能被開發(fā),為國家建設提供能源,為當?shù)厝嗣裨旄!?/p>
下列說法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項是 ( )
A.神奇、壯觀等詞語只是人們?yōu)榱舜龠M旅游而對作為景點的怒江使用的包裝性用語,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
B.作者認為,開發(fā)水電對于其他資源匱乏唯有水能資源豐富的怒江來說,是擺脫貧窮落后局面的一次機會。
C.反對建壩者響應美國人拆掉大壩以保護環(huán)境的呼吁,力主為了保住我國最后的生態(tài)河流,怒江應停止建壩。
D.作者認為,在修建大壩是否破壞環(huán)境這一問題上,美國和日本所持的標準不同,令人難以判斷是非曲直。
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意圖的一項是 ( )
A.中國人不能唯美國人馬首是瞻,美國人的標準并非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標準。
B.在建壩問題上,美國人前后做法不一,是因為美國對能源的需求發(fā)生了變化。
C.環(huán)保人士對貧困地區(qū)人民為改善生活所做的努力的批評,是“貴族化傾向”的表現(xiàn)。
D.環(huán)境保護的力度是與經(jīng)濟實力成正比的,環(huán)保時不能無視這一世界共同規(guī)律。
下列論據(jù)或說法不支持本文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 )
A.前去怒江的游客主要是徒步、探險、漂流、攝影、自駕車旅游等特殊群體,怒江在促進旅游以來,一直沒有出現(xiàn)過游客大量進入的熱潮,旅游產(chǎn)生的效益極少。
B.從國內(nèi)外經(jīng)驗看,不是所有的資源開發(fā)都能帶動落后地區(qū)發(fā)展。生態(tài)脆弱—特殊價值地區(qū)尤其不能走片面資源發(fā)展道路,否則很容易造成資源的不可替代價值的破壞,斷送該地更美好的前景。
C.怒江地區(qū)鳥類物種主要分布于1000~2500米的海拔高度,大樹杜鵑則分布于高黎貢山西坡騰沖縣界頭鄉(xiāng)大塘村河頭海拔2500米的山麓,而大壩的高程被限制在海拔1570米。
D.由于農(nóng)村能源結(jié)構(gòu)單一,百姓只有靠砍伐樹木來滿足基本的燃料需求,怒江居民每年大約消耗薪柴50萬立方米,對森林壓力非常大。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