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粗詞語古今異義完全一致的一項是

A、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B、郡縣逼迫,催臣上道
C、阮籍猖狂
D、將有事于西疇
B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5 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加粗詞語古今異義完全一致的一項是

[     ]

A、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B、郡縣逼迫,催臣上道
C、阮籍猖狂
D、將有事于西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湖北省期末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項脊軒志
【明】歸有光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shèn)漉(lù),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shǔn),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堦(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dài)諸父異爨(cuàn),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páo)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yù),  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眿炗衷唬骸叭赕ⅲ▃ǐ)在吾懷,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yīng)答!闭Z未畢,  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懷清臺;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qū)區(qū)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坎井之蛙何異?”
 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fù)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注】①爨:灶。②扃牖:關(guān)上窗戶。
。ㄟx自選修課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人民教育出版社)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每移,顧視無可置者 案:書桌
B.大母余日 過:路過,經(jīng)過
C.舊時欄楯,亦遂增 勝:美,光彩
D.后五年,吾妻來 歸:女子出嫁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又雜植蘭桂竹木庭 其制稍異
B.余稍修葺 庭中通南北
C.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是 汝姊在吾懷,呱呱
D.垣墻周庭,當南日 久之,能足音辨人
3.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第一段寫修葺后的項脊軒,既表現(xiàn)了作者喜悅之情、愉悅之感,又巧妙地引出了下文,與寫。
B.作者善于從日常生活中選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細節(jié)和場面,表現(xiàn)人物的風貌,寄托內(nèi)心的感情。事小情真,曲盡其妙。
C.文章最后一段,由亭亭如蓋的樹想到了人,睹物傷懷,物是人非,沒有一個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含蓄地抒發(fā)了喪妻的悲慟之情。
D.項脊軒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也是文章的描敘的重點。項脊軒的前后變化反映了作者家族的興衰,人事的變遷,寄托了作者對親人的深沉懷念之情。
4.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活題巧解巧練·高一語文(下) 題型:048

閱讀下文,回答后面問題。

  邴原十一歲而喪父,家貧,早孤。鄰有書舍,原過其旁而泣。師問曰:“童子何想?”原曰:“弧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則羨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心中惻然而為涕零也!睅熞喟г远鵀橹唬骸坝麜啥!”答曰:“無錢資!睅熢唬骸巴悠堄兄,我徒相教,不求資也。”于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jīng)》、《論語》。自在童齔之中,嶷然有異。及長,金玉其行。欲遠游學,詣安丘孫崧。崧辭曰:“君鄉(xiāng)里鄭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贬略唬骸班嵕龑W覽古今,博聞強識,鉤深致遠,誠學者之師模也。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說,誠可謂苦藥良針矣,然猶未達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規(guī)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豈可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謂仆以鄭為東家丘,君以仆為西家愚夫邪?”崧辭謝焉。又曰:“兗、豫之士,吾多所識,未有若君者;當以書相分。”原重其意,難辭之,持書而別。原心以為求師啟學,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書何為哉?乃藏書于家而行。

(《三國志》卷十一注)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師亦原之言而為之泣。(悲傷)

B.崧曰。(推托)

C.鄭君學覽古今,博聞強。(見識)

D.君舍之。(就)

(2)下列句子加粗的部分與現(xiàn)代漢語的意義完全不同的一項是

[  ]

A.夫書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惻然而為涕零也。

C.君鄉(xiāng)里鄭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原過其旁泣  子路拱

B.一則羨不孤  秦貪,負

C.豈可謂登山者不知海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蓋嘆酈元簡而笑李勃之陋也

D.當書相分  斧斤時入山林

(4)下列句子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

[  ]

A.(師)于是就遂書。

B.(師)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鄭君)而曰然者。

D.(原)又曰:“兗、豫之士,吾多所識,未有若君者,當以書相分!

(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邴原童年喪父,家境貧寒,因而時常感傷哭泣。

B.邴原舍鄭君而求學于孫崧,是因為孫崧的學問更大。

C.邴原認為孫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樣誤解了自己。

D.邴原把書藏在家里不讀,是因為他對求學有更深的認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必修一導(dǎo)練語文(蘇教) 蘇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宗元少聰警絕眾,尤精西漢、詩騷。下筆構(gòu)思,與古為侔。精裁密致,燦若珠貝。當時流輩咸推之。登進士第,應(yīng)舉宏辭,授校書郎、藍田尉。貞元十九年,為監(jiān)察御史。

  順宗繼位,王叔文、韋執(zhí)誼用事,尤奇待宗元。與監(jiān)察呂溫密引禁中,與之圖事。轉(zhuǎn)尚書禮部員外郎。叔文欲大用之,會居位不久,叔文敗。與同輩七人俱貶。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為永州司馬。既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湮厄,蘊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為騷文十數(shù)篇,覽之者為之凄惻。

  元和十年,例移為柳州刺史。時郎州司馬劉禹錫得播州刺史,制書下,宗元謂所親曰:“禹錫有母年高,今為郡蠻方,西南絕域,往復(fù)萬里,如何與母偕行?如母子異方,便為永訣。吾與禹錫為執(zhí)友,胡忍見其若是?”即草奏章,請以柳州授禹錫,自往播州。會裴度亦奏其事,禹錫終易連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質(zhì)錢,過期則沒入錢主。宗元革其鄉(xiāng)法,其已沒者,仍出私錢贖之,歸其父母。江嶺間為進士者,不遠千里皆隨宗元師法,凡經(jīng)其門,必為名士。著述之盛,名動于時,時號“柳州”云。有文卷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時年四十七。觀察使裴行立為營護其喪及妻子還于京師,時人義之。

(1)

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當時流輩咸之   推:推舉。

B.

竄逐      罹:遭受。

C.

轉(zhuǎn)尚書禮部員外郎  轉(zhuǎn):調(diào)任。

D.

移為柳州刺史   例:按舊例。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

蘊騷人郁悼

同姓也

B.

下筆構(gòu)思,古為侔

微斯人,吾誰

C.

柳州授禹錫

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

D.

宗元謂親曰

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

(3)

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柳宗元的為人及其才學的一組是

①下筆構(gòu)思,以古為侔

②與同輩七人俱貶

③既罹竄逐,涉履蠻瘴

④寫情敘事,動必以文

⑤請以柳州授禹錫,自往播州

⑥著述之盛,名動于時

[  ]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4)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或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柳宗元從小就很有才華,擅長寫西漢體式的詩文,精心構(gòu)思,文采斐然。

B.

柳宗元在王叔文掌權(quán)時期,曾被引入宮禁商議大事,不久王叔文失敗,柳宗元等七人被貶逐。

C.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時,當?shù)赜杏萌俗鞯盅航桢X的陋俗,如果過期未能還錢,抵押的人就被錢主沒收為奴婢,柳宗元革除這種陋俗,并自己出錢將這些人贖回,送還他們的父母。

D.

作者十分贊賞柳宗元在文學上的才華,而對柳宗元在政治上的才華沒有表現(xiàn)出來就遭貶深表同情,對此十分憤慨。

(5)

將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既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湮厄,蘊騷人之郁悼,寫情敘事,動必以文。

(2)吾與禹錫為執(zhí)友,胡忍見其若是?

(3)江嶺間為進士者,不遠千里皆隨宗元師法,凡經(jīng)其門,必為名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安徽省宣城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二次(5月)月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終軍,字子云,濟南人也。少好學,以辯博能屬文聞于郡中。年十八,選為博士弟子。至府受遺,太守聞其有異材,召見軍。甚奇之,與交結(jié)。軍揖太守而去,至長安上書言事。武帝異其文,拜軍為謁者給事中。

  元鼎中,博士徐偃使風俗。偃矯制①,使膠東、魯國鼓鑄鹽鐵。還,奏事,徙為太常丞。御史大夫張湯劾偃矯制大害,法至死。偃以為《春秋》之義,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萬民,專之可也。湯以致其法,不能詘其義。有詔下軍問狀,軍詰偃曰:古者諸侯國異俗分,百里不通,時有聘會之事,安危之勢,呼吸成變,故有不受辭造命專己之宜;今天下為一,萬里同風,故《春秋》‘王者無外’。偃巡封域之中,稱以出疆,何也?且鹽鐵,郡有余臧,正二國廢,國家不足以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萬民為辭,何也?偃直矯作威福,以從民望,干名采譽,此明圣所必加誅也。偃窮詘。

  初,軍從濟南當詣博士,步入關(guān),關(guān)吏予軍②。軍問:以此何為?吏曰:復(fù)傳③,還當以合符。軍曰:大丈夫西游,終不復(fù)傳還。而去。軍為謁者,使行郡國,建節(jié)東出關(guān),關(guān)吏識之,曰:此使者前棄生也。

  當發(fā)使匈奴,軍自請曰:軍無橫草功,得列宿衛(wèi),食祿五年。邊境時有風塵之警,臣宜堅執(zhí)銳,當矢石,啟前行。駑下不習金革之事,今聞將遣匈奴使者,臣愿盡精厲氣,奉佐明使,畫吉兇于單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④,不足以一方之任,竊不勝憤懣。詔問畫吉兇之狀,上奇軍對,擢為諫大夫。

  南越與漢和親,乃遣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nèi)諸侯。軍自請:愿受長纓,必南越王而致之闕下。軍遂往說越王,越王聽許,請舉國內(nèi)屬。越相呂嘉不欲內(nèi)屬,發(fā)兵攻殺其王及漢使者,皆死。軍死時年二十余,故世謂之終童。

(選自《漢書》,有刪節(jié))

[注]①制:帝王的命令。②繻:xū,古時出入關(guān)卡的憑證,用帛制成。③傳:zhuàn,憑證。④孤于外官:孤,遠;外官,指使者之職。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博士徐偃使風俗    行:巡察

B.

臣宜堅執(zhí)銳      被:披、穿

C.

不足以一方之任    亢:對抗

D.

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羈:束縛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①以辯博能屬文聞郡中    、谇矣谷松行咧,況將相乎

B.

復(fù)傳,還當以合符     、趩斡谑沽曛梁I希武置酒設(shè)樂

C.

①此使者前棄繻生也     、谝姺死,重負國

D.

①軍無橫草功        、陲椧宰纳烬旞B獸

(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終軍年少時以口才好、知識廣博而聞名,正因為他通曉《春秋》,才能發(fā)現(xiàn)徐偃解經(jīng)的破綻,同時他的能言善辯在駁斥徐偃狡辯時也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B.

徐偃出使外國時,假托皇帝的命令,獨斷專行,事發(fā)后對張湯的彈劾巧言狡辯。終軍審理此案,接連詰問,使徐偃理屈詞窮,最終承認自己有罪該死。

C.

當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時,終軍表示:自己過去沒有什么功勞,現(xiàn)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當好使者的助手,出謀劃策,趨吉避兇。

D.

南越和漢朝和親,終軍成功地完成了說服南越王的任務(wù),可是由于南越宰相呂嘉不愿意歸順漢朝,出動軍隊殺害南越王以及漢朝使者,年僅二十多歲的終軍也不幸遇難。

(4)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而以安社稷存萬民為辭,何也?

(2)軍遂往說越王,越王聽許,請舉國內(nèi)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湖南省月考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瘞旅文
王陽明
  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仆,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予從籬落間望見之;陰雨昏黑,欲就問訊北來事,不果。明早,遣人覘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蜙坡來,云:”一老人死坡下,傍兩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傷哉!”薄暮,復(fù)有人來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痹兤錉,則其子又死矣。明日,復(fù)有人來云:”見坡下積尸三焉!眲t其仆又死矣。嗚呼,傷哉!
  念其暴骨無主,將二童子持畚鍤往瘞之,二童子有難色然。予曰:”噫!吾與爾猶彼也!”二童閔然涕下,請往。就其傍山麓為三坎,埋之。又以只雞、飯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嗚呼,傷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龍場驛丞余姚王守仁也。吾與爾皆中土之產(chǎn),吾不知爾郡邑,爾烏乎來為茲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鄉(xiāng),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竄逐而來此,宜也。爾亦何辜乎?聞爾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爾率妻子躬耕,可有也;胡為乎以五斗而易爾七尺之軀;又不足,而益以爾子與仆乎?嗚呼,傷哉!
  爾誠戀茲五斗而來,則宜欣然就道;胡為乎吾昨望見爾容,蹙然蓋不勝其憂者?夫沖冒霜露,扳援崖壁,行萬峰之頂,饑渴勞頓,筋骨疲憊;而又瘴癘侵其外,憂郁攻其中,其能以無死乎?吾固知爾之必死,然不謂若是其速,又不謂爾子、爾仆,亦遽然奄忽也!皆爾自取,謂之何哉?
  吾念爾三骨之無依,而來瘞耳,乃使吾有無窮之愴也!嗚呼,傷哉!縱不爾瘞,幽崖之狐成群,陰壑之虺如車輪,亦必能葬爾于腹,不致久暴露爾。爾既已無知,然吾何能為心乎?自吾去父母鄉(xiāng)國而來此,三年矣,歷瘴毒而茍能自全,以吾未嘗一日之戚戚也。今悲傷若此,是吾為爾者重,而自為者輕也。吾不宜復(fù)為爾悲矣!吾為爾歌,爾聽之!” 
  歌曰:‘連峰際天兮,飛鳥不通。游子懷鄉(xiāng)兮,莫知西東。莫知西東兮,維天則同。異域殊方兮,環(huán)海之中。達觀隨寓兮,莫必予宮;曩饣曩,無悲以恫!吾茍死于茲兮,率爾子仆,來從予兮!吾與爾遨以嬉兮,驂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鄉(xiāng)而噓唏兮!爾安爾居兮,無為厲于茲墟兮!’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明早,遣人之,已行矣。                覘:探視,窺探
B、亦遽然奄忽也!                   奄忽:疾速,這里指死亡
C、紫彪而乘文螭兮四                  驂:獨轅車所駕的三匹馬
D、無為于茲墟兮!                     厲:厲鬼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有吏目云自京來                        求人可使報秦
B、不足,益以爾子與仆乎?                士不敢彎弓報怨
C、爾誠戀茲五斗而來,宜欣然就道          其培之也,若不過焉不及
D、使吾有無窮之愴也!                  設(shè)九賓于廷,臣敢上璧
3、請用”/”給下列文段斷句。
縱不爾瘞幽崖之狐成群陰壑之虺如車輪亦必能葬爾于腹不致久暴露爾爾既已無知然吾何能為心乎
4、呂思勉評價《瘞旅文》”自心情中流出,頗見真摯也”全文流露出作者哪些真摯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 古者重去其鄉(xiāng),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竄逐而來此,宜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歷瘴毒而茍能自全,以吾未嘗一日之戚戚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達觀隨寓兮,莫必予宮;曩饣曩猓瑹o悲以恫!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8屆寧夏銀川一中高三年級第六次月考測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題。

  宗愨,字元干,南陽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炳曰:“汝不富貴,即破我家矣!毙置谌⑵蓿既腴T,夜被劫。愨年十四,挺身拒賊,賊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時天下無事,士人并以文義為業(yè),炳素高節(jié),諸子群從皆好學,而愨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xiāng)曲所稱。

  江夏王義恭為征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愨隨鎮(zhèn)廣陵。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①,愨自奮請行。義恭舉愨有膽勇,乃除振武將軍,為安西參軍蕭景憲軍副,隨交州刺史檀和之圍區(qū)粟城②。林邑遣將范毗沙達來救區(qū)粟,和之遣偏軍拒之,為賊所敗。又遣愨,愨乃分軍為數(shù)道,偃旗潛進,討破之,拔區(qū)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陽邁傾國來拒,以具裝被象,前后無際,士卒不能當。愨曰:“吾聞師子③威服百獸!蹦酥破湫,與象相御,象果驚奔,眾因漬散,遂克林邑。收其異寶雜物,不可勝計。愨一無所取,衣櫛蕭然,文帝甚嘉之。

  三十年,孝武伐元兇,以愨為南中郎咨議參軍,領(lǐng)中兵。孝武即位,以為左衛(wèi)將軍,封洮陽侯。孝建中,累遷豫州刺史,監(jiān)五州諸軍事。先是,鄉(xiāng)人庾業(yè),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賓客;而愨至,設(shè)以菜菹粟飯,謂客曰:“宗軍人,慣啖粗食!睈庵嘛柖。

  至是業(yè)為愨長史,帶梁郡,愨待之甚厚,不以前事為嫌。

  大明三年,竟陵王誕據(jù)廣陵反,愨表求赴討,乘驛詣都,面受節(jié)度;上停輿慰勉。愨聳躍數(shù)十,左右顧盼,上壯之。及行,隸車騎大將軍沈慶之。初,誕誑其眾云:“宗愨助我!奔皭庵粒S馬繞城呼曰:“我宗愨也!”事平,入為左衛(wèi)將軍。五年,從獵墮馬,腳折不堪朝直,以為光祿大夫,加金紫。愨有佳?斑M御,官買不肯賣,坐免官。明年,復(fù)職。廢帝即位,為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贈征西將軍,謚曰肅侯。

(《宋書-宗愨傳》,有刪節(jié))

  注:①林邑:今古城,在越南中部;

 、趨^(qū)粟城:地名,吉林邑國城名;

 、蹘熥樱和ā蔼{子”。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故不為鄉(xiāng)曲所  稱:稱贊

B.

義恭愨有膽勇  舉:選舉

C.

文帝甚之  嘉:贊賞

D.

車騎大將軍沈慶之  隸:隸屬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B.

C.

D.

(3)

以下六個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宗愨勇武的一組是

①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②愨年十四,挺身拒賊

③愨自奮請行

④愨乃分軍為數(shù)道,偃旗潛進

⑤愨一無所取,衣櫛蕭然

⑥愨聳躍數(shù)十,左右顧盼

[  ]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4)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宗愨年少志大。叔父問他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但他不愿“以文義為業(yè)”,平時縱任意氣,喜歡武藝,因此鄉(xiāng)里人對其并不贊賞。

B.

宗愨作戰(zhàn)有勇有謀。元嘉年間,征伐林邑,宗愨自告奮勇請求參加,在作戰(zhàn)中善于思考,仿制獅子形狀大破敵軍“大象陣”,戰(zhàn)功顯赫。

C.

宗愨同鄉(xiāng)庚業(yè)家甚富有,招待客人多用美味佳肴,而對宗愨卻只是酸菜、糙米飯。宗愨任豫州刺史后,不計前嫌,反而舉薦他任長史。

D.

宗愨不僅廉潔,而且耿直。攻取林邑,而對珍奇異寶,他一無所。还俑I他的“佳!边M貢皇上,他執(zhí)意不肯,并因此獲罪被免去官職。

(5)

把文言文段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林邑遣將范毗沙達來救區(qū)粟,和之遣偏軍拒之,為賊所敗。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愨表求赴討,乘驛詣都,面受節(jié)度;上停輿慰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愨有佳?斑M御,官買不肯賣,坐免官。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4全國各省市高考模擬試題匯編·語文 題型:048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題。

邴原十一歲而喪父,家貧,早孤。鄰有書舍,原過其旁而泣。師問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則羨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心中惻然而為涕零也!睅熞喟г远鵀橹,曰:“欲書可耳!”答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茍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資也。” 于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jīng)》、《論語》。自在童齔之中,嶷然有異。及長,金玉其行。欲遠游學,詣安丘孫崧。崧辭曰:“君鄉(xiāng)里鄭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鄭君學覽古今,博聞強識,鉤深致遠,誠學者之師模也。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說,誠可謂苦藥良針矣,然猶未達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規(guī)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豈可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謂仆以鄭為東家丘,君以仆為西家愚夫邪?”崧辭謝焉。又曰:“兗、豫之士,吾多所識,未有若君者;當以書相分!痹仄湟猓y辭之,持書而別。原心以為求師啟學,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書何為哉?乃藏書于家而行。(《三國志》卷十一注)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師亦原之言而為之泣! “В罕瘋

B.崧曰!        ∞o:推托

C.鄭君學覽古今,博聞強!∽R:見識

D.君舍之!       ∧耍壕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部分與現(xiàn)代漢語的意義完全不同的一項是

[  ]

A.夫書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惻然而為涕零也。

C.君鄉(xiāng)里鄭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原過其旁泣。

  子路拱立。

B.一則羨不孤。

  秦貪,負強。

C.豈可謂登山者不知海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

  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陋也。

D.當書相分。

  斧斤時入山林。

4.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

[  ]

A.(師)于是遂就書。

B.(師)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鄭君)而曰然者。

D.(原)又曰:“兗、豫之士,吾多所識,未有若君者;當以書相分!

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邴原童年喪父,家境貧寒,因而時常感傷哭泣。

B.邴原舍鄭君而求學于孫崧,是因為孫崧的學問更大。

C.邴原認為孫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樣誤解了自己。

D.邴原把書藏在家里不讀,是因為他對求學有更深的認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問題。

  邴原十一歲而喪父,家貧,早孤。鄰有書舍,原過其旁而泣。師問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則羨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心中惻然而為涕零也!睅熞喟г远鵀橹,曰;“欲書可耳!”答曰:“無錢資!睅熢唬骸巴悠堄兄,我徒相教,不求資也!庇谑撬炀蜁。一冬之間,誦《孝經(jīng)》、《論語》。自在童齔之中,嶷然有異。及長,金玉其行。欲遠游學,詣安丘孫崧。崧辭曰:“君鄉(xiāng)里鄭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鄭君學覽古今,博聞強識,鉤深致遠,誠學者之師模也。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說,誠可謂苦藥良針矣,然猶未達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規(guī)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豈可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謂仆以鄭為東家丘,君以仆為西家愚夫邪?”崧辭謝焉。又曰:“兗、豫之士,吾多所識,未有若君者;當以書相分!痹仄湟,難辭之,持書而別。原心以為求師啟學,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書何為哉?乃藏書于家而行。

  (《三國志》卷十一注)

1)對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師亦原之言而為之泣! “В罕瘋

B.崧曰!         辭:推托

C.鄭君學覽古今,博聞強  識:見識

D.君舍之!       ∧耍壕

2)下列句子中加線的部分與現(xiàn)代漢語的意義完全不同的一項是( )

A.夫書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惻然而為涕零也。

C.君鄉(xiāng)里鄭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4)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

A.(師)于是遂就書。

B.(師)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鄭君)而曰然者。

D.(原)又曰:“兗、豫之士,吾多所識,未有若君者;當以書相分。”

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邴原童年喪父,家境貧寒,因而時常感傷哭泣。

B.邴原舍鄭君而求學于孫崧,是因為孫崧的學問更大。

C.邴原認為孫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樣誤解了自己。

D.邴原把書藏在家里不讀,是因為他對求學有更深的認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問題。

  邴原十一歲而喪父,家貧,早孤。鄰有書舍,原過其旁而泣。師問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則羨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心中惻然而為涕零也!睅熞喟г远鵀橹,曰;“欲書可耳!”答曰:“無錢資!睅熢唬骸巴悠堄兄,我徒相教,不求資也。”于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jīng)》、《論語》。自在童齔之中,嶷然有異。及長,金玉其行。欲遠游學,詣安丘孫崧。崧辭曰:“君鄉(xiāng)里鄭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贬略唬骸班嵕龑W覽古今,博聞強識,鉤深致遠,誠學者之師模也。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說,誠可謂苦藥良針矣,然猶未達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規(guī)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豈可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謂仆以鄭為東家丘,君以仆為西家愚夫邪?”崧辭謝焉。又曰:“兗、豫之士,吾多所識,未有若君者;當以書相分!痹仄湟,難辭之,持書而別。原心以為求師啟學,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書何為哉?乃藏書于家而行。

  (《三國志》卷十一注)

1)對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師亦原之言而為之泣。  哀:悲傷

B.崧曰。          辭:推托

C.鄭君學覽古今,博聞強  識:見識

D.君舍之!       ∧耍壕

2)下列句子中加線的部分與現(xiàn)代漢語的意義完全不同的一項是(。

A.夫書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惻然而為涕零也。

C.君鄉(xiāng)里鄭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4)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 )

A.(師)于是遂就書。

B.(師)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鄭君)而曰然者。

D.(原)又曰:“兗、豫之士,吾多所識,未有若君者;當以書相分!

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邴原童年喪父,家境貧寒,因而時常感傷哭泣。

B.邴原舍鄭君而求學于孫崧,是因為孫崧的學問更大。

C.邴原認為孫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樣誤解了自己。

D.邴原把書藏在家里不讀,是因為他對求學有更深的認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