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粗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發(fā)現(xiàn)
  非我也,也——年成
B、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也——快
  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致力
C、金礪則利——接近、靠近
  不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
D、風(fēng)雪嚴(yán)寒,數(shù)騎出——跟隨
  余自齊安舟行臨汝——去、前往
C
請?jiān)谶@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01 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加粗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發(fā)現(xiàn)
  非我也,也——年成
B、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也——快
  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致力
C、金礪則利——接近、靠近
  不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
D、風(fēng)雪嚴(yán)寒,數(shù)騎出——跟隨
  余自齊安舟行臨汝——去、前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高中新教材同步導(dǎo)學(xué)(高一·上) 題型:048

閱讀下文,解答文后問題。

  梁惠王①曰:“晉國②,天下莫強(qiáng)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壹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溽;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墒怪畦枰該榍爻畧(jiān)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溽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以王敵?故曰:‘仁者無敵!跽埼鹨桑 

  孟子見梁襄王③,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吾對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之?’”

  “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倭夯萃酰簯(zhàn)國時魏國國君,分元前369年至前319年在位。即位后八年,從安邑遷都大梁,所以叫梁惠王。

 、跁x國:這里指魏國。是梁惠王自稱本國。

 、哿合逋酰毫夯萃踔印9318至前296年在位。

1.下列句子加粗字的正確解釋和讀音是:

[  ]

然問曰 ②天下乎定?

A.①終于 z*
②怎么 w&
B.終于 z*
討厭 w)
C.①通“猝”,突然。c)
②討厭 w)
D.①通“猝”,突然。c)
②怎么 w&

2.對“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中的“入”“出”解釋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入:在國內(nèi) 出:在國外

B.入:對內(nèi) 出:對外

C.入:在家里 出:在外面

D.入:在家 出:外出

3.“其如是,孰能御之”中“御”字的詞義是:

[  ]

A.侍奉
B.抵擋
C.治理
D.使用

4.“彼奪其民時”的“彼”指代的是:

[  ]

A.那時候
B.魏國
C.秦、楚
D.國君

5.下列句中的“莫”與“天下莫強(qiáng)焉”中的“莫”字意義,用法不同的一項(xiàng)是:

[  ]

A.非劉豫州莫可以當(dāng)曹操者
B.愿早定大計(jì),莫用眾人之議也。
C.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D.天下莫不與也。

6.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

寡人恥之,愿比死者壹灑之

A.我為此感到羞恥,希望能替全體死難者雪恥復(fù)仇。

B.我為此感到羞恥,希望給死者以撫恤。

C.這是很羞慚的事,希望能替全體死難者雪恥復(fù)仇。

D.這是很羞慚的事,愿意給死者以撫恤。

7.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  ]

A.遠(yuǎn)看他不像個國君,到他跟前也看不出威嚴(yán)的樣子。

B.看他比不了別國的國君,跟隨他的人看不出有怕他的。

C.看他比不了別國的國君,到他跟前也看不出威嚴(yán)的樣子。

D.遠(yuǎn)看他不像個國君,跟隨他的人看不出有怕他的。

8.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

[  ]

A.如今天下為爭奪牧場,沒有不喜歡殺人的。

B.如今天下放牧的人,沒有不以殺人為手段的。

C.如今天下的國君,沒有不以殺人為手段的。

D.如今天下的國君,沒有不喜歡殺人的。

9.誠如是,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  ]

A.果真如此,百姓就會歸順?biāo),好像是水就要向下流,蓬勃興旺的局面誰能抵擋得住呢?

B.國君如此誠實(shí),百姓就會歸順?biāo)孟袷撬鸵蛳铝,蓬勃興旺的局面誰能抵擋得住呢?

C.果真如此,百姓就會歸順?biāo),好像水自然要向下流,蓬勃興旺的局面誰能抵擋得住呢?

D.國君如此誠實(shí),百姓就會歸順?biāo),好像水自然要向下流,精力充沛誰能抵擋得住呢?

10.下列說法與孟子主張不一致的一項(xiàng)是:

[  ]

A.國君應(yīng)愛民保民;反對一切使生靈涂炭的戰(zhàn)爭。

B.國君應(yīng)以仁政治理天下;反對嗜殺百姓。

C.梁惠王、梁襄王都在嗜殺者之列;應(yīng)以愛民保民為本。

D.國君愛民保民,百姓歸附,天下一統(tǒng),社會也就安定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013

閱讀下文,解答文后問題。

  梁惠王①曰:“晉國②,天下莫強(qiáng)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壹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溽;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墒怪畦枰該榍爻畧(jiān)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溽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以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見梁襄王③,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吾對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之?’”

  “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倭夯萃酰簯(zhàn)國時魏國國君,分元前369年至前319年在位。即位后八年,從安邑遷都大梁,所以叫梁惠王。

  ②晉國:這里指魏國。是梁惠王自稱本國。

 、哿合逋酰毫夯萃踔。公元前318至前296年在位。

1.下列句子加粗字的正確解釋和讀音是:

[  ]

然問曰 ②天下乎定?

A.①終于 z*
②怎么 w&
B.終于 z*
討厭 w)
C.①通“猝”,突然。c)
②討厭 w)
D.①通“猝”,突然。c)
②怎么 w&

2.對“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中的“入”“出”解釋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入:在國內(nèi) 出:在國外

B.入:對內(nèi) 出:對外

C.入:在家里 出:在外面

D.入:在家 出:外出

3.“其如是,孰能御之”中“御”字的詞義是:

[  ]

A.侍奉
B.抵擋
C.治理
D.使用

4.“彼奪其民時”的“彼”指代的是:

[  ]

A.那時候
B.魏國
C.秦、楚
D.國君

5.下列句中的“莫”與“天下莫強(qiáng)焉”中的“莫”字意義,用法不同的一項(xiàng)是:

[  ]

A.非劉豫州莫可以當(dāng)曹操者
B.愿早定大計(jì),莫用眾人之議也。
C.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D.天下莫不與也。

6.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

寡人恥之,愿比死者壹灑之

A.我為此感到羞恥,希望能替全體死難者雪恥復(fù)仇。

B.我為此感到羞恥,希望給死者以撫恤。

C.這是很羞慚的事,希望能替全體死難者雪恥復(fù)仇。

D.這是很羞慚的事,愿意給死者以撫恤。

7.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  ]

A.遠(yuǎn)看他不像個國君,到他跟前也看不出威嚴(yán)的樣子。

B.看他比不了別國的國君,跟隨他的人看不出有怕他的。

C.看他比不了別國的國君,到他跟前也看不出威嚴(yán)的樣子。

D.遠(yuǎn)看他不像個國君,跟隨他的人看不出有怕他的。

8.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

[  ]

A.如今天下為爭奪牧場,沒有不喜歡殺人的。

B.如今天下放牧的人,沒有不以殺人為手段的。

C.如今天下的國君,沒有不以殺人為手段的。

D.如今天下的國君,沒有不喜歡殺人的。

9.誠如是,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  ]

A.果真如此,百姓就會歸順?biāo),好像是水就要向下流,蓬勃興旺的局面誰能抵擋得住呢?

B.國君如此誠實(shí),百姓就會歸順?biāo),好像是水就要向下流,蓬勃興旺的局面誰能抵擋得住呢?

C.果真如此,百姓就會歸順?biāo),好像水自然要向下流,蓬勃興旺的局面誰能抵擋得住呢?

D.國君如此誠實(shí),百姓就會歸順?biāo),好像水自然要向下流,精力充沛誰能抵擋得住呢?

10.下列說法與孟子主張不一致的一項(xiàng)是:

[  ]

A.國君應(yīng)愛民保民;反對一切使生靈涂炭的戰(zhàn)爭。

B.國君應(yīng)以仁政治理天下;反對嗜殺百姓。

C.梁惠王、梁襄王都在嗜殺者之列;應(yīng)以愛民保民為本。

D.國君愛民保民,百姓歸附,天下一統(tǒng),社會也就安定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景公之時,霖雨十有七日。公飲酒,日夜相繼。晏子請發(fā)乘于民,三請,不見許。公命柏遽巡國,致能歌者。晏子聞之,不說,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見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壞室鄉(xiāng)有數(shù)十,饑氓里有數(shù)家,百姓老弱,凍寒不得短褐,饑餓不得糟,敝撤無走,四顧無告。而君無恤,曰夜飲酒,令國致樂不已。馬食府粟,狗饜芻豢,三室之妾俱足桀肉。狗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窮而無告,無樂有上矣;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嬰隨百官,使民饑餓窮約而無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嬰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請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從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趨駕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盡于氓,任器存于陌。公照,及之康內(nèi)。公下車從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棄不援,寡人不是以有約也,夫子不顧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請率齊國之粟米財(cái)貨,委之百姓,多寡輕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稟巡氓,家有布縷之本而絕食者,使有終月之委;絕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無委積之氓,與之薪橑,使足以畢霖而。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財(cái)乏者,三日而畢。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攢肉撤酒。三日,吏告畢上:貧氓萬七千家,用粟九十七萬種,薪橑萬三千乘;壞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內(nèi)退食,琴瑟不張,鐘鼓不陳。晏子請左右與以歌舞娛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釋:①任器:裝粟米的容器②數(shù)量:艱難的樣子③樂:喜歡、樂意④康:大路
1.下列語句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能歌者 致:使……到來
B.行見公曰   徒: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 逮:趕上
D.之百姓 委:任命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粗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三請,不許       徒行公曰
B.令國致樂不       狗馬室妾,不厚乎
C.公驅(qū),及康內(nèi)     愿夫子幸存寡人
D.晏子返           斷其喉,盡其肉,
3.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bǔ)出的文字,被出后句子意思不符號原文的一項(xiàng)是(    )
A.(但)無樂有上矣。
B.(景公)令趨駕追晏子其家。
C.惟夫子之令(是聽)。
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4.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晏子愛民愛國的一組是(    )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
③請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攢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畢上。
⑥晏子請左右與以歌舞娛君者退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5.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會對統(tǒng)治者不滿。
B.景公是一位從諫如流、知錯就改的開明君主。
C.景公降尊紆貴,并以社稷百姓的名義追回了晏子。
D.晏子愛民愛國,為了勸諫景公不惜放棄自己的官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景公之時,霖雨十有七日。公飲酒,日夜相繼。晏子請發(fā)乘于民,三請,不見許。公命柏遽巡國,致能歌者。晏子聞之,不說,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見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壞室鄉(xiāng)有數(shù)十,饑氓里有數(shù)家,百姓老弱,凍寒不得短褐,饑餓不得糟,敝撤無走,四顧無告。而君無恤,曰夜飲酒,令國致樂不已。馬食府粟,狗饜芻豢,三室之妾俱足桀肉。狗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窮而無告,無樂有上矣;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嬰隨百官,使民饑餓窮約而無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嬰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請身而去,遂走而出。公從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趨駕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盡于氓,任器存于陌。公照,及之康內(nèi)。公下車從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棄不援,寡人不是以有約也,夫子不顧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請率齊國之粟米財(cái)貨,委之百姓,多寡輕重,惟夫子之令!彼彀萦谕尽j套幽朔。命稟巡氓,家有布縷之本而絕食者,使有終月之委;絕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無委積之氓,與之薪橑,使足以畢霖而。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財(cái)乏者,三日而畢。后者,若不用令之罪。公出舍,攢肉撤酒。三日,吏告畢上:貧氓萬七千家,用粟九十七萬種,薪橑萬三千乘;壞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內(nèi)退食,琴瑟不張,鐘鼓不陳。晏子請左右與以歌舞娛君者退之。(取材于《晏子春秋》)注釋: ①任器:裝粟米的容器 ②數(shù)量:艱難的樣子③樂:喜歡、樂意 ④康:大路
1.下列語句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能歌者 致:使……到來
B.行見公曰   徒: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 逮:趕上
D.之百姓 委:任命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粗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三請,不許       徒行公曰
B.令國致樂不       狗馬室妾,不厚乎
C.公驅(qū),及康內(nèi)     愿夫子幸存寡人
D.晏子返           斷其喉,盡其肉,
3.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bǔ)出的文字,被出后句子意思不符號原文的一項(xiàng)是(     )
A.(但)無樂有上矣。
B.(景公)令趨駕追晏子其家。
C.惟夫子之令(是聽)。
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4.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晏子愛民愛國的一組是(     )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
③請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攢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畢上。
⑥晏子請左右與以歌舞娛君者退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5.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會對統(tǒng)治者不滿。
B.景公是一位從諫如流、知錯就改的開明君主。
C.景公降尊紆貴,并以社稷百姓的名義追回了晏子。
D.晏子愛民愛國,為了勸諫景公不惜放棄自己的官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甘肅省蘭州一中2011-2012學(xué)年高二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文言文閱讀

  景公之時,霖雨十有七日。公飲酒,日夜相繼。晏子請發(fā)粟于民,三請,不見許。公命柏遽巡國,致能歌者。晏子聞之,不說,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見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壞室鄉(xiāng)有數(shù)十,饑氓里有數(shù)家,百姓老弱,凍寒不得短褐,饑餓不得糟糠,敝撤②無走,四顧無告。而君不恤,日夜飲酒,令國致樂不已。馬食府粟,狗饜芻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狗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窮而無告,無樂③有上矣;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嬰隨百官,使民饑餓窮約而無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嬰之罪大矣!痹侔莼,請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從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趨駕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盡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驅(qū),及之康④內(nèi)。公下車從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棄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約也,夫子不顧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請奉齊國之粟米財(cái)貨,委之百姓,多寡輕重,惟夫子之令!彼彀萦谕。晏子乃返。命稟巡氓,家有布縷之本而絕食者,使有終月之委;絕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無委積之氓,與之薪橑,使足以畢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財(cái)乏者,三日而畢。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損肉撤酒。三日,吏告畢上:貧氓萬七千家,用粟九十七萬鐘,薪橑萬三千乘;壞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內(nèi)退食,琴瑟不張,鐘鼓不陳。晏子請左右與以歌舞娛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釋:①任器:裝粟米的容器;②敝撤:艱難的樣子;③樂:喜歡、樂意;④康:大路

(1)

下列語句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能歌者   致:使……到來

B.

行見公曰  徒:步行

C.

令柏氓   巡:巡視,往來視察

D.

之百姓   委:任命

(2)

下列語句中加粗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

三請,不許   君子機(jī)

B.

兼于而不能逮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C.

金      二蟲又何知

D.

歌舞娛君者   聊乘化歸盡

(3)

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晏子愛民愛國的一組是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

③請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損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畢上。

⑥晏子請左右以歌舞娛君者退之。

[  ]

A.

①②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⑥

D.

③④⑥

(4)

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齊景公在國內(nèi)連續(xù)下了十七天大雨的情況下,只知飲酒作樂,不恤民情。

B.

景公是一個從諫如流、知錯就改的開明君主。

C.

景公降尊紆貴,并以社稷百姓的名義追回了晏子。

D.

晏子為民請命,為了勸諫景公不惜放棄自己的官位,用自家的財(cái)物救助受災(zāi)百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6高等學(xué)校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北京卷)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題。

  景公之時,霖雨十有七日。公飲酒,日夜相繼。晏子請發(fā)乘于民,三請,不許。公命柏遽國,能歌者。晏子聞之,不說,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壞室鄉(xiāng)有數(shù)十,饑氓里有數(shù)家,百姓老弱,凍寒不得短褐,饑餓不得糟,敞撤無走,四顧無告。而君無恤,曰夜飲酒,今國致樂不。馬食府粟,狗履芻秦,三室之妾俱足桀肉。狗馬室妾,不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窮而無告,無樂有上矣;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嬰隨百官,使民饑餓窮約而無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嬰之罪大矣!痹侔莼祝埳矶,遂走而出。

  公從之,兼于涂而不能令趨駕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盡于氓,任器存于陌。公照,及康內(nèi)。公下車從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棄不援,寡人不是以有約也,夫子不顧社稷百姓乎?愿夫子幸存寡人。寡人請率齊國之粟米財(cái)貨,之百姓,多寡輕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返。命稟巡氓,家有布縷之本而絕食者,使有終月之委;絕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無委積之氓,與之薪撩,使足以畢霖而。令拍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財(cái)乏者,三日而畢。手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攢肉撤酒。三日,吏告畢上:貧氓萬七千家,用粟九十七萬種,薪撩萬三千乘;壞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內(nèi)奶食,琴瑟不張,鐘鼓不陳。晏子請左右與以歌弊娛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釋:①任器:裝粟米的容器、跀(shù)量:艱難的樣子 ③樂:喜歡、樂意 ④康:大路

(1)

下列語句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能歌者    致:使……到來

B.

行見公曰   徒:步行

C.

兼于涂而不能 逮:趕上

D.

之百姓    委:任命

(2)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粗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

B.

C.

D.

(3)

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bǔ)出的文字,被出后句子意思不符號原文的一項(xiàng)是

[  ]

A.

(但)無樂有上矣。

B.

(景公)令趨駕追晏子其家。

C.

惟夫子之令(是聽)。

D.

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4)

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晏子愛民愛國的一組是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

③請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損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畢上。

⑥晏子請左右與以歌舞娛君者退之。

[  ]

A.

①②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⑥

D.

③④⑥

(5)

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會對統(tǒng)治者不滿。

B.

景公是一位從諫如流、知錯就改的開明君主。

C.

景公降尊紆貴,并以社稷百姓的名義追回了晏子。

D.

晏子愛民愛國,為了勸諫景公不惜放棄自己的官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北京高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5題。
  景公之時,霖雨十有七日。公飲酒,日夜相繼。晏子請發(fā)乘于民,三請,不見許。公命柏遽國,致能歌者。晏子聞之,不說,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見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壞室鄉(xiāng)有數(shù)十,饑氓里有數(shù)家,百姓老弱,凍寒不得短褐,饑餓不得糟,敞撤無走,四顧無告。而君無恤,曰夜飲酒,今國致樂不已。馬食府粟,狗履芻秦,三室之妾俱足桀肉。狗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窮而無告,無樂有上矣;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嬰隨百官,使民饑餓窮約而無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嬰之罪大矣!痹侔莼,請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從之,兼于涂而不能遂。令趨駕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盡于氓,任器存于陌。公照,及之康內(nèi)。公下車從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棄不援,寡人不是以有約也,夫子不顧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請率齊國之粟米財(cái)貨,委之百姓,多寡輕重,惟夫子之令!彼彀萦谕尽j套幽朔。命稟巡氓,家有布縷之本而絕食者,使有終月之委;絕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無委積之氓,與之薪撩,使足以畢霖而。令拍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財(cái)乏者,三日而畢。手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攢肉撤酒。三日,吏告畢上:貧氓萬七千家,用粟九十七萬種,薪撩萬三千乘;壞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內(nèi)奶食,琴瑟不張,鐘鼓不陳。晏子請左右與以歌弊娛君者退之。(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釋:①任器:裝粟米的容器 ②數(shù)量:艱難的樣子 ③樂:喜歡、樂意 ④康:大路
1.下列語句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能歌者——致:使……到來
B.行見公曰——徒: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逮:趕上
D.之百姓——委:任命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粗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三請,不許——徒行公曰
B.令國致樂不——狗馬室妾,不厚乎
C.公驅(qū),及康內(nèi)——愿夫子幸存寡人
D.晏子返——斷其喉,盡其肉,
3.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bǔ)出的文字,補(bǔ)出后句子意思不符號原文的一項(xiàng)是(     )
A.(但)無樂有上矣。
B.(景公)令趨駕追晏子其家。
C.惟夫子之令(是聽)。
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4.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晏子愛民愛國的一組是(     )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 ③請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損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畢上。 ⑥晏子請左右與以歌舞娛君者退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5.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會對統(tǒng)治者不滿。
B.景公是一位從諫如流、知錯就改的開明君主。
C.景公降尊紆貴,并以社稷百姓的名義追回了晏子。
D.晏子愛民愛國,為了勸諫景公不惜放棄自己的官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設(shè)計(jì)必修四語文粵教版 粵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題。

  景公之時,霖雨十有七日。公飲酒,日夜相繼。晏子請發(fā)粟于民,三請,不許。公命柏遽國,能歌者。晏子聞之,不說,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壞室鄉(xiāng)有數(shù)十,饑氓里有數(shù)家,百姓老弱,凍寒不得短褐,饑餓不得糟糠,敝撤②無走,四顧無告。而君不恤,日夜飲酒,令國致樂不。馬食府粟,狗履芻豢,三室之妾俱足梁肉。狗馬室妾,不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窮而無告,無樂③有上矣;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嬰隨百官,使民饑餓窮約而無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嬰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請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從之,兼于涂而不能令趨駕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盡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驅(qū),及康④內(nèi)。公下車從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棄不援,寡人不是以有約也,夫子不顧社稷百姓乎?愿夫子幸存寡人。寡人請奉齊國之粟米財(cái)貨,之百姓,多寡輕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返。命稟巡氓,家有布縷之本而絕食者,使有終月之委;絕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無委積之氓,與之薪撩,使足以畢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財(cái)乏者,三日而畢。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損肉撤酒。三日,吏告畢上:貧氓萬七千家,用粟九十七萬鐘,薪撩萬三千乘;壞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內(nèi)退食,琴瑟不張,鐘鼓不陳。晏子請左右與以歌舞娛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①任器:裝粟米的容器。②敝撤:艱難的樣子。③樂:喜歡、樂意。④康:大路。

(1)

下列語句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能歌者     致:使……到來。

B.

行見公曰    徒:步行。

C.

兼于涂而不能逮  逮:趕上。

D.

之百姓     委:任命。

(2)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粗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

三請,不許   徒行公曰

B.

令國致樂不   狗馬室妾,不厚乎

C.

公驅(qū),及康內(nèi)  愿夫子幸存寡人

D.

晏子返     斷其喉,盡其肉,

(3)

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bǔ)出的文字,補(bǔ)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項(xiàng)是

[  ]

A.

(但)無樂有上矣。

B.

(景公)令趨駕追晏子其家。

C.

惟夫子之令(是聽)。

D.

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4)

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晏子愛民愛國的一組是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饑餓而無告,無樂有君矣。

③請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損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畢上。

⑥晏子請左右與以歌舞娛君者退之。

[  ]

A.

①②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⑥

D.

③④⑥

(5)

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

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會對統(tǒng)治者不滿。

B.

景公是一位從諫如流、知錯就改的開明君主。

C.

景公降尊紆貴,并以社稷百姓的名義追回了晏子。

D.

晏子愛民愛國,為了勸諫景公不惜放棄自己的官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