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粗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明代傳奇《牡丹亭·游園》妙化名句、成語,曲詞華美秀麗、閉月羞花、聲情并茂,如出己鑄,達(dá)到
      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B.王老師的精彩發(fā)言可謂拋磚引玉,引起了在場許多老師的深入思考:對當(dāng)代中學(xué)生,必須進(jìn)行行之
      有效的道德教育,以使他們健康成長。
C.文藝演出現(xiàn)場,身著盛裝的表演者光著腳、微笑著,一邊跳著傣族舞,一邊向人們潑水致意,在場群
      眾無不心花怒放
D.總經(jīng)理堅定地說:“為了扭轉(zhuǎn)公司的不利局面,我們將采用一種新的對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敗垂成
,在此一舉!”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01 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加粗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明代傳奇《牡丹亭·游園》妙化名句、成語,曲詞華美秀麗、閉月羞花、聲情并茂,如出己鑄,達(dá)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B.王老師的精彩發(fā)言可謂拋磚引玉,引起了在場許多老師的深入思考:對當(dāng)代中學(xué)生,必須進(jìn)行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以使他們健康成長。
C.文藝演出現(xiàn)場,身著盛裝的表演者光著腳、微笑著,一邊跳著傣族舞,一邊向人們潑水致意,在場群眾無不心花怒放。
D.總經(jīng)理堅定地說:“為了扭轉(zhuǎn)公司的不利局面,我們將采用一種新的對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敗垂成,在此一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新教材 新同步 語文 高二下冊 配人教版 題型:048

閱讀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易卜生的啟示

  熟悉易卜生生平和個性的讀者大概不會忘記,這位桀驁不馴的劇作家生前曾是一個與批評界格格不入甚至尖銳對立的“極端個人主義者”。當(dāng)他的劇作《群鬼》首次搬上舞臺時,遭到了批評界的猛烈攻擊,面對這一逆境,他不無自豪地宣稱:“對我的劇作《群鬼》大肆攻擊的所有這些衰弱無力的人終將有一天會在文學(xué)史上受到毀滅性的判決……我的作品是屬于未來的!贝_實,100多年之后,當(dāng)我們在中國舞臺上看到這一杰作時,不禁由衷地對這位有著強烈超前意識的“先鋒”作家表示崇敬。

  就易卜生劇作的社會內(nèi)容來看,他被稱為現(xiàn)實主義作家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他的意義僅局限于此的話,那么他也會同他的不少同輩人一樣成為文壇過客。研究現(xiàn)代主義的學(xué)者很容易從易劇的形成和語言追蹤到現(xiàn)代主義戲劇的源頭,而基于后結(jié)構(gòu)主義和后現(xiàn)代視角的學(xué)者則不難從他后期劇作中窺見一些后現(xiàn)代的因子,從而使其作品仍能為生活在后工業(yè)社會的西方觀眾所觀賞。這種現(xiàn)象不禁使我們問道,究竟是何種因素所使然?我這里想提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我們當(dāng)今的中國文壇,為什么各領(lǐng)風(fēng)騷三五年者并不在少數(shù),而能開一代新風(fēng)的大作家或世界級大師卻屈指可數(shù)呢?

  我想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當(dāng)代不少作家都有著一種急功近利之心,往往是追求寫作的數(shù)量和名字出現(xiàn)在圖書市場的頻率,而較少潛下心來撰寫能夠流芳百世的佳作,或者換一句話說,他們只顧眼前能夠為一些刊物趕寫粗制濫造之作,而缺少某種超前意識,因此他們的曇花一現(xiàn)就不足為奇了。

  易卜生在其50多年漫長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一共寫了25個劇本和一些詩文,這對我們中國的一些中青年作家來說并不算多,但這些作品中的許多在今天讀來仍可算作傳世佳作,這就是他的作品在經(jīng)過了100多年時間的考驗之后仍散發(fā)著藝術(shù)魅力的原因所在。而我們當(dāng)今的一些作家還未進(jìn)入老年其作品就被無情的時間老人所拋棄了。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應(yīng)該說,真正的藝術(shù)是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和歷史的篩選的。我認(rèn)為,易卜生對我們的啟示正在于此。

(1)

根據(jù)本文分析,當(dāng)今中國文壇創(chuàng)作者曇花一現(xiàn)者居多,其原因是不少作家有著一種________,缺少某種________

(2)

文中加線的“原因所在”是指(不超過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引用易卜生自己的話語說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為什么易卜生沒有像他的不少同輩一樣“成為文壇過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按照文意,下列哪兩項是易卜生給我們的啟示?

A.

作家的創(chuàng)作不僅其社會內(nèi)容是現(xiàn)實主義的,而且要創(chuàng)造出自己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B.

作家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形象既要有個性,富于典型性,又要有時代風(fēng)貌,能夠流芳百世。

C.

藝術(shù)作品不僅內(nèi)容上是現(xiàn)實主義的,而且要有超前意識,有后現(xiàn)代因子,否則就會是文壇過客。

D.

藝術(shù)作品既要追求一定的數(shù)量,為現(xiàn)實斗爭服務(wù),又要保證質(zhì)量,藝術(shù)家應(yīng)潛心撰寫出值得稱頌的傳世佳作。

E.

作家潛心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品,要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和歷史的篩選,永葆藝術(shù)魅力,這才是真正的藝術(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學(xué)習(xí)周報 語文 粵教高二版 2009-2010學(xué)年 第3期 總第159期 粵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問題。

知人善任

子產(chǎn)之從政也,擇能而使之。馮簡子能斷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孫揮能知四國之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貴賤、能否,而又善于辭令;裨諶能謀,謀于野則獲,謀于邑則否。鄭國將有諸侯之事子產(chǎn)乃問四國之為于子羽且使多為辭令與裨諶乘以適野使謀可否而告馮簡子使斷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應(yīng)對賓客。是以鮮有敗事。

(選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1)

對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

子太叔美秀而       文:文雅

B.

謀于野則         獲:得到

C.

是以有敗事        鮮:少

D.

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  辨:辯論

(2)

下列各項中,加粗虛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①公孫揮能知四國之 、谇沂苟辭令

B.

①是鮮有敗事    、诔適野

C.

①子太叔美秀文   、又善于辭令

D.

①鄭國將有諸侯事  、趷澓蘧

(3)

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子產(chǎn)之從政也,擇能而使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給文中畫線部分的句子斷句。

鄭 國 將 有 諸 侯 之 事 子 產(chǎn) 乃 問 四 國 之 為 于 子 羽 且 使 多 為 辭 令 與 裨 諶 乘 以 適 野 使 謀 可 否 而 告 馮 簡 子 使 斷 之 事 成 乃 授 子 太 叔 使 行 之 以 應(yīng) 對 賓 客

(5)

請簡要分析這段文字說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學(xué)習(xí)周報 語文 魯人高二版 2009-2010學(xué)年 第6期 總第162期 魯教版 題型:048

閱讀《鹓與鴟》,回答下題。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

  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鹓①,子知之乎?夫鹓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②得腐鼠,鹓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選自《莊子·秋水》)

  [注釋]①鹓yu1nch*),古代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②鴟(ch9),貓頭鷹的一種。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惠子梁  相:做宰相

B.

謂惠子曰 或:有人

C.

非梧桐不 止:棲息

D.

搜于中  國:國家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①夫鹓發(fā)南!、诙w北海

B.

于是惠子恐  、于是鴟得腐鼠

C.

①莊子往見   ②鹓

D.

①子知乎   、谘龆

(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莊子來,欲代子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莊子以鴟自比,以鹓比惠子,形象地表達(dá)了惠子唯恐失去的國相地位,在莊子看來不過是一只腐臭的死老鼠而已。在鮮明的對比中,顯示出莊子與惠子對待名利時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B.

莊子詼諧善辯,他借鹓與鴟的對話,熱烈贊揚鹓“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钡倪h(yuǎn)大抱負(fù),贊揚那種“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的高尚節(jié)操,辛辣地諷刺了鴟的陰暗心理和丑惡嘴臉。

C.

莊子通過鹓與鴟的對話,既表白了自己超然物外的人生態(tài)度,鄙棄功名、蔑視權(quán)貴的人生理想,又挖苦了惠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庸人自擾。

D.

《莊子》這部書大量運用寓言,對所論述的抽象事理進(jìn)行了形象化的比擬,并以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塑造了奇?zhèn)ス妍惖睦硐刖辰,使文章具有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本文篇幅雖短,我們卻不難從中領(lǐng)略《莊子》的獨特風(fēng)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寧夏銀川一中2010屆高三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課內(nèi)文言文,完成下題。

  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置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又稱宣子)、士季(又稱會)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三進(jìn)及溜,而后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麑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庇|槐而死。

(節(jié)選自《左傳·宣公二年》)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意思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問其故而

②公

③人誰無

而能改

[  ]

A.

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B.

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C.

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

D.

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2)

與“厚斂以雕墻”句中“以”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

A.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B.

樊噲側(cè)其盾以撞

C.

作《師說》以貽之

D.

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

(3)

與“則莫之繼也”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  ]

A.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

B.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C.

子何恃而往

D.

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4)

下面六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說明“晉靈公不君”的一組是

①厚斂以雕墻

②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避丸也

③宰夫靦熊蹯不熟,殺之

④吾知所過矣,將改之

⑤猶不改,宣子驟諫

⑥公患之,使麑賊之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⑥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④⑤

(5)

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進(jìn)及溜,而后視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必修二全優(yōu)指導(dǎo)語文粵教版 粵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fù)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1)

對下列加粗詞意義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人亦念家(顧念)

B.

瓦縫參差,多于身之帛縷(全)

C.

驕固(喜歡)

D.

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傳遞)

(2)

互文,即“互文見義”。把本應(yīng)合在一起說的話,臨時拆開,理解時又應(yīng)合在一起。下面四個句子不屬于“互文”的一項是

[  ]

A.

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

B.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C.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

D.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3)

下列句中加粗的詞,指代不同的一項是

[  ]

A.

B.

C.

D.

(4)

下列句中加粗的詞古今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  ]

A.

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

B.

可憐焦土

C.

感慨系之矣

D.

才能不及中人

(5)

下列句子中“使”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

②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③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④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

[  ]

A.

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

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

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

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6)

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與例句中加粗的詞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

A.

則思正身以黜

B.

楚人一炬,可憐

C.

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D.

辭樓下殿,來于秦

(7)

對下列句中“后人”的含義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③而復(fù)哀后人④也。

[  ]

A.

“后人”①是指秦朝以后的唐朝人。

B.

“后人”②是指秦朝以后的人。

C.

“后人”③是指唐朝以后的人。

D.

“后人”④是指秦朝以后的唐朝人。

(8)

下列對文段內(nèi)容的分析和闡釋,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  ]

A.

這部分,由古及今,借古諷今,由一般到特殊地分析議論秦始皇驕奢淫逸終于導(dǎo)致滅亡的事實,暗寓李唐王朝切勿重蹈覆轍。不要讓“后人”哀嘆“前人”的悲劇重演。

B.

在論述“秦愛紛奢”不恤民力必然導(dǎo)致滅亡的命運時,賦用的是推理分析的方法。

C.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指出六國與秦滅亡的外力各不相同,但都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誰也無法挽救六國和秦落得族滅的下場。

D.

鋪寫秦王朝的窮奢極侈,連用了六個比喻。極度的夸張,有力地揭露了秦始皇掠奪天下財富的貪婪,飽含著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浸透著作者強烈的感情,即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醉生夢死、窮奢極欲的憤怒和批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新教材 新同步 語文 高二下冊 配人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問題。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xué)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shù)!段防厶摗贰犊荷W印分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nèi)濉⒛,雖當(dāng)世宿學(xué)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yǎng)食之?dāng)?shù)歲,衣以紋繡,以入大廟。當(dāng)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選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1)

下列加粗的詞的注音和解釋不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

其學(xué)無所不  窺:ku@,從小孔或縫隙里看,這里引申為涉獵,研究。

B.

孔子之徒  詆d! z!,毀辱,誹謗。

C.

然善屬書離辭  屬書:zh( sh&,寫文章。

D.

剽剝儒、墨  剽剝:pi1o b#,攻擊,駁斥。

(2)

下面加粗詞的解釋相同的一項是

[  ]

A.

B.

C.

D.

(3)

下面加粗詞的活用現(xiàn)象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

A.

老子之術(shù)

B.

終身不仕,以吾志焉

C.

養(yǎng)食之?dāng)?shù)歲,以文繡

D.

會盟而謀

(4)

下列加粗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

B.

C.

D.

(5)

翻譯。

(1)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面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莊子是與梁惠王和齊宣王同一時代的人,他學(xué)問廣博,其要旨從根本上說歸屬于老子學(xué)說。

B.

莊子著書十多萬字,所寫文章多空洞無物。善以寓言來闡發(fā)其思想精髓,內(nèi)容與儒、墨等其他流派針鋒相對。

C.

莊子善于行文措辭,描摹事物的情狀,語言汪洋浩漫、縱橫恣肆,以適合自己的性情,所以從王公大人起,都無法利用他。

D.

莊子淡泊名利,看透了名利背后的危害,愿像魚兒一樣自由游弋,逞其心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8年普通高等學(xué)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江西卷)、語文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子產(chǎn)①為政

  “何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執(zhí)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決所,傷人必多,吾不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愛于子,子有美錦,不使人學(xué)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xué)者制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僑聞學(xué)而后入政,未聞以政學(xué)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選編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

[注]①子產(chǎn):名僑,字子產(chǎn),春秋時著名政治家,鄭國名相。文中加“   ”的都是人名。②鄉(xiāng)校:鄉(xiāng)間公共場所。③范宣子:春秋時晉國大臣,晉平公時執(zhí)掌國政。④封洫: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戶編制。⑥輿人:眾人。⑦褚:儲藏。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吾不救也 克:能夠。

B.

鄭伯晉 如:到……去。

C.

非無之患,而無令名之難 賄:賄賂。

D.

子產(chǎn)使都有章,上下有服 鄙:邊遠(yuǎn)的地方。

(2)

下列句中的“病”字,與文中“鄭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予購三百盆,皆者,無一完者

B.

君子無能焉,不人之不己知也

C.

老臣足,曾不能疾走

D.

以夭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

(3)

下列八句話編為四組、分別表現(xiàn)子產(chǎn)治國以德,以民為本的一組是

①不聞令德,而聞重幣,僑也惑之

②大人之忠儉者,從而與之

③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

④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

⑤人之愛人,求利之也

⑥德,國家之基也

⑦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⑧夫令名,德之輿也

[  ]

A.

⑧②

B.

⑥⑤

C.

①③

D.

⑦④

(4)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子產(chǎn)高度重視傾聽民眾意見,并且把民眾的批評指責(zé)作為施政的依據(jù)。他認(rèn)為鄉(xiāng)校是民眾發(fā)表意見的重要場所,如果取締鄉(xiāng)校,堵塞言路,一定會對國家造成巨大傷害。

B.

子產(chǎn)認(rèn)為政事是關(guān)乎國計民生的大事。他反對子皮任用年輕而又沒有從政經(jīng)驗的尹何治理封地,認(rèn)為如果不經(jīng)過學(xué)習(xí)實踐就委以重任、一定會造成危害。

C.

子產(chǎn)認(rèn)為治國應(yīng)該重德輕財,治國以德可以獲取美好的名聲,從而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使國家根基穩(wěn)固,人民快樂安逸。

D.

子產(chǎn)是春秋時期鄭國的賢相,他具有很強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賞罰分明,治國有方,文章最后通過鄭國流傳的民謠,用對比的手法,對子產(chǎn)給予了高度的贊揚。

(5)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

(2)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xué)焉,夫亦愈知治矣。

(3)子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學(xué)習(xí)周報 語文 粵教版 2009-2010學(xué)年 第43期 總第199期 粵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逢蒙①學(xué)射于羿,盡羿②之道,思天下惟羿為愈己,于是殺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儀曰:“宜若無罪焉。”曰:“薄乎云爾,惡得無罪?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wèi),衛(wèi)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zhí)弓,吾死矣夫!’問其仆曰:‘追我者誰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唬骸嵘印!淦驮唬骸坠梗l(wèi)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庾公之斯學(xué)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xué)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坠怪,曰:‘夫子何為不執(zhí)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zhí)弓!唬骸∪藢W(xué)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xué)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槭,扣輪,去其金,發(fā)乘矢③而后反!

 。圩⑨專茛俜辏p6ng)蒙:羿的學(xué)生和家眾,后來叛變,幫助寒浞殺了羿。

 、隰啵河址Q后羿,傳說是夏代有窮國的君主。

 、鄢耸福核闹Ъ。

(1)

下列加粗的詞語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盡羿之道     道:學(xué)問、技巧

B.

思天下惟羿為己 愈:愈合

C.

今日我作   疾:疾病

D.

其取友必矣  端:端正

(2)

下列各項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

①逢蒙學(xué)射羿

②尹公之他學(xué)射

B.

①追我誰也

②庾公之斯,衛(wèi)之善射

C.

仆曰:庾公之斯也

取友必端矣

D.

①我不忍夫子之道反害夫子

②曉之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薄乎云爾,惡得無罪?

________________

(4)

讀完這則材料,談?wù)勀阌泻胃惺堋?/P>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桂壯紅皮書·高考總復(fù)習(xí)系列·高考紅皮書·語文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題。

初,權(quán)謂蒙及蔣欽曰:“卿今并當(dāng)涂掌事,宜學(xué)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喽鄤(wù),恐不容復(fù)讀書。”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dāng)今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tǒng)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xué)必得之,寧當(dāng)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鬃友浴K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光武當(dāng)兵馬之務(wù),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xué)。卿何獨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學(xué),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后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xué)識英博,非復(fù)吳下阿蒙!薄瓩(quán)常嘆曰:“人長而進(jìn)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jié)好學(xué),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并作國士,不亦休乎!”

1.對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2.下列各句中的“為”字與例句中的“為”字,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孤豈欲卿治經(jīng)博士邪

[  ]

A.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B.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趙將

C.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

D.會其怒,不敢獻(xiàn),公我獻(xiàn)之

3.文中“其所覽見,舊儒不勝”意在說明

[  ]

A.呂蒙看過的書很多,連舊儒也趕不上他。

B.呂蒙看過的書很多,連舊儒都不勝欽佩。

C.呂蒙讀書見解深刻,連舊儒也趕不上他。

D.呂蒙讀書見解深刻,連舊儒都不勝欽佩。

4.“后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一句的意思是

[  ]

A.后來魯肅升任周瑜的職位,探訪呂蒙時言談議論,常常感到受委屈。

B.后來魯肅代表周瑜,探訪呂蒙時言談議論,常常感到受委屈。

C.后來魯肅升任周瑜的職位,探訪呂蒙時言談議論,常常差點兒被難住。

D.后來魯肅代表周瑜,探訪呂蒙時言談議論,常常差點兒被難住。

5.下列句子全都表現(xiàn)孫權(quán)、呂蒙讀書好學(xué)的一組是

①統(tǒng)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 、谝庑岳饰,學(xué)必得之

③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   、苊墒季蛯W(xué),篤志不倦

⑤折節(jié)好學(xué),耽悅書傳

[  ]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