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選項中字詞解釋有兩處錯誤的一項是

A.疾(奔跑)道左  小(知道)不及大知  (碰撞)呼欲絕
B.日以厭(輕視)  又(違背)懇愿    停于大室之(角落)
C.歔欷欲流(眼淚) 昂其(值)      而(占領)一國者
D.而夫婿逸(歡樂) (撩撥)以尖草    又劣弱不(中間)于款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年浙江省嘉興市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選文,回答下列各題。(共8分,每小題2分)
(一)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二)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六國論》)
(三)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四)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ā栋⒎繉m賦》)
【小題1】下列句中加點實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與嬴而不助五國也(與:親附)B.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速:加速)
C.秦人視之,亦不甚惜(惜:愛惜)D.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可憐:可惜)
【小題2】下列句子的句式與“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不相同的一項是(    )
A.洎牧以讒誅B.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C.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D.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小題3】下列加點詞語詞類活用不同的一項是(     )
A.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B.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C.朝歌夜弦,為秦宮人D.輦來于秦
【小題4】對以上選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一段最后提出假設,從反面將論證推進一步,假設六國如反上述之道而行之,勝負存亡尚未可知。
B.“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一語雙關,既批評六國的“為國者”,又告誡北宋“為國者”。
C.第三段運用比喻句和排比句,直接寫出美人之多,命運之慘,揭示秦始皇驕奢淫逸。
D.第三、四段從“宮人”“珍寶”兩方面對秦皇荒淫奢靡進行充分的鋪陳夸張描寫,文字雖極力鋪陳,卻不顯枯燥;雖極力夸飾,卻不顯浮靡,有著強烈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小題5】翻譯下列句子。(4分)
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2)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竇太后,趙之清河觀津人也。呂太后時,竇姬以良家子入宮侍太后。太后出宮人以之賜諸王,各五人,竇姬與在行中。竇姬家在清河,欲如趙近家,請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趙之伍中。”宦者忘之,誤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詔可,當行。竇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強,乃肯行。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后生兩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數(shù)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長男最長,立為太子。立竇姬為皇后,女嫖為長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為梁孝王。

竇皇后親蚤卒,葬觀津。于是薄太后乃詔有司,追尊竇后父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比靈文園法。

竇皇后兄竇長君,弟曰竇廣國,字少君。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為人所略賣,其家不知其處。傳十余家,至宜陽,為其主入山作炭,暮臥岸下百余人,岸崩,盡壓殺臥者,少君獨得脫,不死。自卜數(shù)日當為侯,從其家之長安。聞竇皇后新立,家在觀津,姓竇氏。廣國去時雖小,識其縣名及姓,又常與其姊采桑而墮,以為符信,上書自陳。竇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見,問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復問何以為驗?對曰姊去我西時與我決于傳舍中丐沐沐我請食飯我乃去于是竇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橫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賜田宅金錢,封公昆弟,家于長安。

竇太后好黃帝與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與老子,尊其術。竇太后后孝景帝六歲(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選自漢·司馬遷《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刪改)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欲如趙近家         如:到……去

B.比靈文園法         比:比較

C.為人所略賣         略:用策略

D.識其縣名及姓    識:懂得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竇姬以良家子入宮侍太    太后出宮人以之賜諸王

B.家貧,為人所略賣    至宜陽,為其主入山作炭

C.其家不知其處      從其家之長安

D.竇皇后言之于文帝    封公昆弟,家于長安

對下列省略句補充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已而(劉武)又徙梁,是為梁孝王

B.又復問(少君)何以為驗

C.合葬(于)霸陵

D.乃厚賜(侍御)田宅金錢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竇姬曾經(jīng)主動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冊放在去趙國的隊伍里,但宦官把這件事忘了,錯把她的名冊放到去代國的隊伍中了,導致她的人生發(fā)生了巨變。

B.代王成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個男孩接連病死,竇姬的長子就被立為太子,竇姬也被立為皇后,第二年,竇姬的小兒子被封為代王。

C.竇皇后的雙親早已去世,葬在觀津,這時薄太后就下詔有關官員,追尊竇皇后父親為安成侯,母親為安成夫人。

D.竇皇后的弟弟竇廣國少時曾多次被轉賣,后來又入山燒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覺,不料山崖崩塌,睡在山崖下邊的人只有少君脫險,其余都被壓死了。

斷句和翻譯。

(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

對曰姊去我西時與我決于傳舍中丐沐沐我請食飯我乃去于是竇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橫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竇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強,乃肯行。

②又常與其姊采桑而墮,以為符信,上書自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03 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選項中字詞解釋有兩處錯誤的一項是
[     ]
A.疾(奔跑)道左  小(知道)不及大知  (碰撞)呼欲絕
B.日以厭(輕視)  又(違背)懇愿    停于大室之(角落)
C.歔欷欲流(眼淚) 昂其(值)      而(占領)一國者
D.而夫婿逸(歡樂) (撩撥)以尖草    又劣弱不(中間)于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題目

楊洪字季休,犍為武陽人也。先主定蜀,太守李嚴命為功曹。嚴欲徙郡治舍,洪固諫不聽,遂辭功曹,請退。嚴欲薦洪于州,為部蜀從事。先主爭漢中,急書發(fā)兵,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洪,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zhàn),女子當運,發(fā)兵何疑?”時蜀郡太守法正從先主北行,亮于是表洪領蜀郡太守,眾事皆辦,遂使即真。

先主既稱尊號,征吳不克,還住永安。漢嘉太守黃元素為諸葛亮所不善,聞先主疾病,懼有后患,舉郡反,燒臨邛城。時亮東行省疾,成都單虛,是以元益無所憚。洪即啟太子,遣其親兵,使將軍陳曶、鄭綽討元。眾議以為元若不能圍成都,當由越嶲據(jù)南中,洪曰:“元素信兇暴,無他恩信,何能辦此?不過乘水東下,冀主上平安,面縛歸死;如其有異,奔吳求活耳。敕曶、綽但于南安峽口遮,即便得矣!睍、綽承洪言,果生獲元。

五年,丞相亮北往漢中,欲用張裔為留府長史,問洪何如?洪對曰:“裔天姿明察,長于治劇,才誠堪之,然性不公平,恐不可專任,不如留向朗。朗情偽差少,裔隨從目下,效其器能,于事兩善!背酰嵘倥c洪親善,裔流放在吳,洪臨裔郡,裔子郁給郡吏,微過受罰,不特原假。裔后還聞之,深以為恨,與洪情好有損。及洪見亮出,至裔許,具說所言。裔答洪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時人或疑洪意自欲作長史,或疑洪知裔自嫌,不愿裔處要職,典后事也。后裔與司鹽校尉岑述①不和,至于忿恨。亮與裔書曰:“君昔在陌下,營壞,吾之用心,食不知味;后流迸南海,相為悲嘆,寢不安席;及其來還,委付大任,同獎王室,自以為與君古之石交也。石交之道,舉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猶不相謝也,況吾但委意于元儉,而君不能忍邪?”論者由是明洪無私!                            

(選自《三國志·蜀書》)

    注:①岑述:字元儉。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亮于是表洪領蜀郡太守       表:上表

B.才誠堪之             堪:勝任

C.不愿裔處要職,典后事也      典:掌管

D.同獎王室,自以為與君古之石交也  獎:獲得褒獎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漢中則益州咽喉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B.敕曶、綽但于南安道口遮      不拘于時,學于余

C.裔后還聞之,深以為恨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D.舉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    作《二京》賦,因以諷諫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楊洪竭力勸諫太守李嚴,不要搬遷郡府,建制房舍,李嚴不聽,楊洪于是請求辭職。之后李嚴又想推薦楊洪做蜀郡從事。

B.漢嘉太守黃元舉郡反叛,攻成都不克,占據(jù)南中,楊洪啟奏太子劉禪,派大將在南安峽口設伏,生擒黃元。

C.楊洪少年時與張裔關系親密,但張裔之子犯小錯,楊洪也并不特別寬容他,張裔返蜀后,對這件事耿耿于懷。

D.諸葛亮欲用張裔為長史,楊洪表示不贊同,別人猜疑是楊洪怕張裔身居要職對己不利,最后這些人終于明白楊洪是正直無私的。

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先主爭漢中,急書發(fā)兵,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洪。

譯文:                                                                  

(2)時亮東行省疾,成都單虛,是以元益無所憚。

譯文:                                                                  

(3)及洪見亮出,至裔許,具說所言。裔答洪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山東省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精段選讀。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怡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1.下列加粗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或寄所托。因:因為。     
B.雖世事異。殊:不同。     
C.文嗟悼。臨:面對。     
D.其所述。錄:記下。     
2.下列加粗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     
A.放浪形骸之外     
B.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C.夫人之相與     
D.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3.比較下列每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思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及其所既倦。 
②情隨事遷,感慨系矣。 
③猶不能不之興懷。 
④引為流觴曲水。     
A.兩個“之”字相同,兩個“以”字也相同。     
B.兩個“之”字相同,兩個“以”字不同。     
C.兩個“之”字不同,兩個“以”字相同。     
D.兩個“之”字不同,兩個“以”字也不同。     
4.下列句子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譯文)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懷,不受拘束,放縱無拘地生活。     
B.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譯文)面對古人那些文章我總是感嘆悲傷,可總是不能表達出來。     
C.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己為陳跡。 (譯文)原先高興的,轉眼之間,已成為舊跡。     
D.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譯為)本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     
5.下列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     
A.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著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段段首,承上文“樂”字而來,談“欣”,談“怡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然后急轉,談得意總有盡頭,人生總有盡頭,從而逼出本文正題“死生”二字。     
C.轉入“死生”這一正題后,作者否定了在當時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場的莊子的“一死生”“齊彭殤”的觀點,很有積極意義。     
D.文章的結尾處,作者以曠達的話作結,有無窮逸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題。
呂元膺,字景夫,鄆州東平人。姿儀瑰秀.有識。歷右司員外郎。出為蘄州刺史,嘗錄囚,囚或白:“父母在,明日歲旦不得省,為恨。”囚泣,元膺惻然,悉釋械歸之,而戒還期。吏白“不可”,答曰:“吾以信待人,人豈我違?”如期至。自是群盜感愧,悉避境去。
元和中,累擢給事中。俄為同州刺吏。既謝,帝,所對詳詣。明日,謂宰相曰:“元膺直氣讜言,宜留左右,奈何出之?”李簿、裴珀謝,因言:“陛下及此,乃宗社無疆之休。臣等死請留元膺給事左右!蔽磶祝婊侍邮套x,進御史中丞。拜鄂岳觀察使。嘗夜登城,守者不許。左右曰:“中丞也!睂υ唬骸耙共豢杀。”乃還。明日,擢守者為大將。入拜尚書左丞。度支使潘孟陽、太府卿王遞交相惡,乃除陽散騎常侍,遂鄧州刺史,詔辭無所輕重。元膺上其詔,請明枉直,顯褒懲。
江西裝堪按度州刺史李將順受賕,不覆訊而貶。元膺曰:“觀察使奏部刺史,不加覆,當誅,猶不可為天下法!闭埱灿钒磫,宰相不能奪。選拜東都留守。故事,留守賜旗甲,至元膺不給。上言:“用兵討淮西,東都近賊,損其儀,沮威望,請比華、汝、壽三州。”帝不聽,并三州罷之。留守不賜旗甲,自此始。都有李師道留邸,邸兵與山棚謀竊發(fā),事覺,元膺禽破之。始,盜發(fā),都人震恐,守兵弱不足恃,元膺坐城門指縱部分,意氣閑舒,人賴以安。東畿西南通鄧、虢,川谷曠深,多麋鹿,人業(yè)射獵而不事農,遷徙無常,皆趲悍善斗,號曰“山棚”。權德輿居守,將羈縻之,未克。至是,元膺募為山河子弟,使衛(wèi)宮城,詔可。
改河中節(jié)度使。時方鎮(zhèn)多姑息,獨元膺秉正自將,監(jiān)軍及中人往來者,嚴憚。入拜吏部侍郎。正色立朝,有臺宰望,處事裁宜,人服其有體。以疾改太子賓客。居官始終無訾缺。卒,年七十二,贈吏部尚書。
(節(jié)選自《新唐書·卷八十七》)
【小題1】下列對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姿儀瑰秀,有識器:能
B.既謝,帝問政事逮:機
C.臣等死請留元膺給事左右昧:愚昧
D.元膺坐城門指縱部分部分:部署,分派
【小題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項是
A.①如期至②君子博學日參省乎己
B.①請明枉直,顯褒懲②留待限期,塞官責
C.①當誅,猶不可為天下法②今以鐘磬置水中,大風浪不能鳴也
D.①上言②人固有一死,重于泰山
【小題3】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現(xiàn)呂元膺“正直無私”的一項是
①悉釋械歸之,而戒還期 ②上其詔,請明枉直 ③請遣御史按問,宰相不能奪 ④留守賜旗甲。至元膺不給 ⑤獨元膺秉正自將 ⑥居官始終無訾缺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小題4】下列對文中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錯誤的一項是
A.呂元膺任蘄州刺史時,不顧屬下反對,在大年初一將囚徒釋放回家探望父母,而這些囚徒也很守信用,如期而返,境內的盜賊也受到感動,主動離開了蘄州。
B.呂元膺任鄂岳觀察使時,曾在夜間想登城巡視,守城人認為夜間辨認不清身份,不許他登城,元庸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提拔他做了大將。
C.呂元膺任尚書左丞時,度支使潘盂陽與太府卿王遂兩人鬧矛盾,關系緊張,他就安排 盂陽做了散騎常侍,王遂做了鄧州刺史。在公文中并不明確指出誰是誰非,成功地化解了二人的矛盾。
D.呂元膺任東都留守時,邸兵與山棚人陰謀叛亂,守軍勢力孤弱,人們惶恐不安,面對 危急的形勢,呂元膺坐在城門上從容不迫,指揮若定,很快穩(wěn)定了局勢,平定了叛亂。
【小題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吏白“不可”,答曰:“吾以信待人,人豈我違?”(4分)
(2)陛下及此,乃宗社無疆之休。(3分)
(3)正色立朝,有臺宰望,處事裁宜,人服其有體。(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天利38套《2008全國各省市高考模擬試題匯編(大綱版)》、語文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題。

人人都有糊涂時

  在日常生活中,心不在焉、細小的疏忽和不由自主的失言是司空見慣的。有些人甚至忘記出席重要會議,忘記自己的生日。這種疏忽通常是因未來事務記憶失誤導致的,對未來事務的記憶是協(xié)調和安排大部分日;顒拥年P鍵,如出門時帶上鑰匙或雨傘、赴約、吃藥等。德國心理學家馬克·麥克丹尼爾博士認為,這一使我們能夠計劃和安排未來活動的思維進程與前額腦皮層的神經(jīng)活動有關。因此,如果大腦的這個部位受傷,會導致心不在焉和記憶失誤大量出現(xiàn)。

  但是,即使大腦完全健康,也會出現(xiàn)心不在焉的情況。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如果我們忘記一個重要的日子或重要的約會,事情就會發(fā)生變化,疏忽者會被指責為不尊重他人。一般而言,我們周圍的人很少出現(xiàn)影響工作日程的重大疏忽,反復失約的情況也很少出現(xiàn)。因此,專家建議我們使用記事本或其他能夠幫助我們記住工作的做法,他們認為這種技巧是最有效的。心理學家研究了人們?yōu)橛涀∧臣虑槎淖內粘S闷返奈恢?/U>在大腦中出現(xiàn)的反應。麥克丹尼爾博士發(fā)現(xiàn),在大腦的同一區(qū)域內,我們的記憶會同時存儲要記住的事件,如約會和我們?yōu)榇怂舻挠浱。當我們再次看到所留記號時,那個區(qū)域就會重新出現(xiàn)事件的信息,并將其傳送給大腦。所留的記號越醒目,記憶出現(xiàn)失誤的可能性越小。

  當然,不是所有的心不在焉都是因記憶失誤所致。精神分析原理顯示,遺忘都是有原因的。這些心不在焉的行為表明我們潛意識中的某種心理因素受到壓抑。忽略一項工作可能表明拒絕工作的潛意識;在戀愛時失約表明我們對等待的人有一種未表明的拒絕態(tài)度。弗洛伊德認為,這種行為從來不是偶然的。

  在許多學者和天才人物身上也會出現(xiàn)類似情況。他們專心致志地投身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之中,對外界毫不關心。在藝術和科學史上,在做出驚人成就的同時行為荒唐的“分心”智者屢見不鮮。有人甚至認為,神經(jīng)錯亂是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天才人物的特點之一。亞里士多德曾問道:杰出天才人物的精神健康出了什么問題呢?為什么在哲學、政治學、詩歌和藝術界所有杰出人士都明顯地性情暴躁?心理學教授費爾南德斯認為,天才人物在技能、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方面具有天賦,但在自控能力、心理平衡和社會交往方面通常很令人失望。因此,這就是某些天才人物不拘小節(jié)和對世俗事務不感興趣的原因。

(1)

下列關于“未來事務記憶”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

未來事務記憶不是記憶過去的事,而是記將要發(fā)生的事。

B.

人們大部分的日;顒佣伎课磥硎聞沼洃泚韰f(xié)調和安排。

C.

未來事務記憶與人的大腦中前額腦皮層的神經(jīng)活動有關。

D.

未來事務記憶失誤造成的都是細小疏忽,不必過分在意。

(2)

下列理解或推斷,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

使用記事本幫助我們記住工作的技巧可以有效防止未來事務記憶失誤。

B.

記憶失誤是由對未來事務記憶失誤以及潛意識反感兩方面原因造成的。

C.

若用精神分析原理解釋人們遺忘的原因,所有的心不在焉都是故意的。

D.

作者認為,性情暴躁、神經(jīng)錯亂是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天才人物的特點之一。

(3)

文章第二段中,心理學家所研究的“人們?yōu)橛涀∧臣虑槎淖內粘S闷肺恢谩钡男袨,在大腦中的反應是怎樣的?請用三個短句或三個關鍵詞語概括其過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選文結束處“某些天才人物不拘小節(jié)和對世俗事務不感興趣的原因”是什么?請根據(jù)文意簡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19分)

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人也。家富於財,性好施與。周瑜為居巢長,將數(shù)百人故過候肅,并求資糧。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肅乃指一囷與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親結。時孫策已薨,權尚住吳,瑜因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yè),不可令去也。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曰“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guī)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jù)而有之,然后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yè)也!睓嘁尜F重之。

會權得曹公欲東之問,與諸將議,皆勸權迎之,而肅獨不言。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權知其意,執(zhí)肅手曰:“卿欲何言?”肅對曰:“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原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權嘆息曰:“此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此天以卿賜我也。

時周瑜受使至鄱陽,肅勸追召瑜還。遂任瑜以行事,以肅為贊軍校尉,助畫方略。曹公破走,肅即先還,權大請諸將迎肅。肅將入閤拜,權起禮之,因謂曰:“子敬,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肅趨進曰:“未也。”眾人聞之,無不愕然。就坐,徐舉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yè),更以安車軟輪徵肅,始當顯耳。”權撫掌歡笑。

周瑜病困即拜肅奮武校尉代瑜領兵及羽與肅鄰界數(shù)生狐疑疆埸紛錯肅常以歡好撫之。備既定益州,與羽相拒。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俱會。肅因責數(shù)羽曰:“國家區(qū)區(qū)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闭Z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羽操刀起謂曰:“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備遂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

肅年卒。權為舉哀,又臨其葬。權稱尊號,臨壇,顧謂公卿曰:“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保ㄟx自《三國志•魯肅傳》有刪改)

1.對下面加點的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組(3分)

A.備既定益州,與羽相    拒:拒絕

B.曹操不可除            卒:通“猝”,倉促

C.乘犢車,吏卒          從:使……跟隨

D.使之去                目:用眼睛示意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3分)

A.肅指一囷與周瑜             秦王恐其破璧,辭謝

B.權起更衣,肅追宇下         州司臨門,急星火

C.愿至尊威德加四海           浩浩如馮虛御風

D.惟德所在耳,何常有         師道不傳也久矣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3分)

A.面對前來求取糧食的周瑜,魯肅慷慨地把家中的兩倉米送給他一倉。周瑜認為魯肅是個奇才,與他結下深厚的友誼,后來又把它介紹給孫權。

B.得知曹操來犯,孫權集合眾將商議,眾人都勸孫權投降,只有魯肅設身處地地位他著想,勸他力排眾議,早定大計,這與孫權的心意相合。

C.擊敗曹操后,孫權特地為他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魯肅卻自恃功大,認為迎接儀式不夠顯赫,希望孫權以帝王的身份以安車軟輪迎接他。

D.周瑜病困,魯肅領軍。在于蜀軍相拒時,魯肅邀請關羽談判。會面時,魯肅責問關羽蜀軍失信,最終劉備以湘水劃界,兩家于是罷軍。

4.用“/”給文中劃線句部分斷句

周瑜病困即拜肅奮武校尉代瑜領兵及羽與肅鄰界數(shù)生狐疑疆埸紛錯肅常以歡好撫之

5.把原文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瑜因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yè),不可令去也。(4分)

(2)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19分)
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人也。家富於財,性好施與。周瑜為居巢長,將數(shù)百人故過候肅,并求資糧。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肅乃指一囷與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親結。時孫策已薨,權尚住吳,瑜因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yè),不可令去也。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曰“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guī)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jù)而有之,然后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yè)也!睓嘁尜F重之。
會權得曹公欲東之問,與諸將議,皆勸權迎之,而肅獨不言。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權知其意,執(zhí)肅手曰:“卿欲何言?”肅對曰:“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原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權嘆息曰:“此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此天以卿賜我也。
時周瑜受使至鄱陽,肅勸追召瑜還。遂任瑜以行事,以肅為贊軍校尉,助畫方略。曹公破走,肅即先還,權大請諸將迎肅。肅將入閤拜,權起禮之,因謂曰:“子敬,孤持鞍下馬相迎,足以顯卿未?”肅趨進曰:“未也。”眾人聞之,無不愕然。就坐,徐舉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yè),更以安車軟輪徵肅,始當顯耳!睓鄵嵴茪g笑。
周瑜病困即拜肅奮武校尉代瑜領兵及羽與肅鄰界數(shù)生狐疑疆埸紛錯肅常以歡好撫之。備既定益州,與羽相拒。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俱會。肅因責數(shù)羽曰:“國家區(qū)區(qū)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闭Z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羽操刀起謂曰:“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備遂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
肅年卒。權為舉哀,又臨其葬。權稱尊號,臨壇,顧謂公卿曰:“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保ㄟx自《三國志?魯肅傳》有刪改)
【小題1】對下面加點的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組(3分)

A.備既定益州,與羽相拒:拒絕
B.曹操不可除卒:通“猝”,倉促
C.乘犢車,吏卒從:使……跟隨
D.使之去目:用眼睛示意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3分)
A.肅指一囷與周瑜秦王恐其破璧,辭謝
B.權起更衣,肅追宇下州司臨門,急星火
C.愿至尊威德加四海浩浩如馮虛御風
D.惟德所在耳,何常有師道不傳也久矣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3分)
A.面對前來求取糧食的周瑜,魯肅慷慨地把家中的兩倉米送給他一倉。周瑜認為魯肅是個奇才,與他結下深厚的友誼,后來又把它介紹給孫權。
B.得知曹操來犯,孫權集合眾將商議,眾人都勸孫權投降,只有魯肅設身處地地位他著想,勸他力排眾議,早定大計,這與孫權的心意相合。
C.擊敗曹操后,孫權特地為他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魯肅卻自恃功大,認為迎接儀式不夠顯赫,希望孫權以帝王的身份以安車軟輪迎接他。
D.周瑜病困,魯肅領軍。在于蜀軍相拒時,魯肅邀請關羽談判。會面時,魯肅責問關羽蜀軍失信,最終劉備以湘水劃界,兩家于是罷軍。
【小題4】用“/”給文中劃線句部分斷句
周瑜病困即拜肅奮武校尉代瑜領兵及羽與肅鄰界數(shù)生狐疑疆埸紛錯肅常以歡好撫之
【小題5】把原文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瑜因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yè),不可令去也。(4分)
(2)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2年高考語文必備 一本全 高三 題型:013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問題。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壽春人也。信臣為人勤力有方略,好為民興利,務在富之。躬勸耕農,出入阡陌,止舍離鄉(xiāng)亭,稀有安居時。行視郡中水泉,開通溝瀆,起水門提閼幾數(shù)十處,以廣溉灌,歲歲增加,多至三萬頃。民得其利,蓄積有余。信臣為民作均水約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分爭。禁止嫁娶送終奢靡,務出于儉約。府縣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為事,輒斥罷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視好惡。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歸之,戶口倍增,盜賊獄訟衰止。吏民親愛信臣,號之曰“召父”。荊州刺史奏信臣為百姓興利,郡以殷富,賜黃金四十斤。遷河南太守,治行常為第一,復數(shù)增秩賜金。竟寧中,征為少府,列于九卿,奏請上林諸離遠宮館稀幸御者,勿復繕治共張,又奏省樂府黃門倡優(yōu)諸戲,及宮館兵弩什器減過泰半。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然蘊火,待溫氣乃生。信臣以為此皆不時之物,有傷于人,不宜以奉供養(yǎng),及它非法食物,悉奏罷,省費歲數(shù)千萬。信臣年老以官卒。

(選自《漢書·循吏傳·召信臣傳》)

  

1.下面各組加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止舍離鄉(xiāng)亭,稀有安居時  很少有

B.信臣為民作均水約束  規(guī)約

C.百姓歸之,戶口倍增  人口

D.又奏省樂府黃門倡優(yōu)諸戲  樂府詩

2.對下列兩組句于加粗部分的詞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3.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好為民利  興:興建

B.開通溝讀(d*,水渠),水門提閼(8,堤壩)數(shù)十處  起:筑起

C.甚者其不法,以視好惡  案:幾案

D.河南太守  遷:調任

4.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遷河南太守,治行常為第一,復數(shù)增賜金  秩:官吏的俸祿

B.奏請上林諸離遠宮館稀幸御者,勿復繕治共  張:帷帳

C.又奏省樂府黃門倡優(yōu)諸戲,及宮館兵弩什器減過半  泰:大

D.信臣以為此皆不之物  時:時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