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加粗詞語使用不當?shù)囊豁検?/TD> |
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B.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 C.農(nóng)村里有這么個風俗,大庭廣眾之下,夫婦倆不合坐一條板凳。 D.農(nóng)婦把他當做了死神冤鬼,大聲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順眼,連聲諾諾。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山東省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河北省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山西省月考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重慶市2011年初中畢業(yè)暨高中招生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13
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三十年來,社會滄桑巨變,《讀者》做精神家園守望者的宗旨卻始終未變。
炮轟食品犯罪行為,維護百姓餐桌安全,是時代賦予新聞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保障游客權益,使游客在參差不齊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騙,國家大力整頓了旅游市場。
網(wǎng)絡交友已是許多人玩膩了的游戲,可有些年輕人依然樂此不疲,一個個前赴后繼地扎進去。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2012屆九年級中考模擬(三)語文試題 題型:013
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P>
A.為保障游客權益,使游客在參差不齊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騙,國家大力整頓了旅游市場。
B.三十年來,社會滄桑巨變,《讀者》做精神家園守望者的宗旨卻始終未變。
C.炮轟食品犯罪行為,維護百姓餐桌安全,是時代賦予新聞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D.網(wǎng)絡交友已是許多人玩膩了的游戲,可有些年輕人依然樂此不疲,一個個前仆后繼地扎進去。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江蘇省錫中實驗學校2012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13
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P>
某些食品生產(chǎn)經(jīng)營企業(yè)鼠目寸光,只顧眼前利益,濫用食品添加劑以獲取高額利潤,嚴重危害了百姓健康。
這幅畫飽含詩情,使人浮想聯(lián)翩,神游畫外,得到美的享受。
為保障游客權益,使游客在參差不齊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騙,國家大力整頓了旅游市場。
半個月過去了,風平浪靜,然而老趙心里的愁悶卻與日俱增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09年廣西省南寧市中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湖北省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廣西自治區(qū)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胡質(zhì)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厲操清白。質(zhì)之為荊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貧,無車馬童仆,威自驅(qū)驢單行,拜見父。停廄中十余日,告歸。臨辭,質(zhì)賜絹一匹,為道路糧。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審于何得此絹�!辟|(zhì)曰:“是吾俸祿之余,故以為汝糧耳。”威受之,辭歸。每至客舍,自放驢,取樵炊爨,食畢,復隨旅進道,往還如是。質(zhì)帳下都督,素不相識,先其將歸,請假還家,陰資裝,百余里要之,因與為伴,每事佐助經(jīng)營之,又少進飲食,行數(shù)百里。威疑之,密誘問,乃 知其都 督也,因取向所賜絹答謝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質(zhì)。質(zhì)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 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譽著聞,歷位宰牧。晉武帝賜見,論邊事,語及平生。帝嘆其父清,謂威曰:“卿清孰與父清?”威對曰:“臣不如也�!钡墼唬骸耙院螢椴蝗�?”對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遠也�!惫僦燎皩④姟⑶嘀荽淌�。太康元年卒,追贈鎮(zhèn)東將軍。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威自京都省之——探望。
B.不審于何得此絹——知道。
C.自放驢,取樵炊爨——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質(zhì)——使者。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是吾俸祿之余,故以為汝糧耳。 見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其客語。
B.每至客舍,自放驢,取樵炊爨�!�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jié)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質(zhì)。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晉武帝賜見, 論邊事,語及平生�!M北船,延及岸上營落。
3.從句式的角度看,對下列兩組句子中加粗的部分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1)大人清白,不審于何得此絹。
(2)于是名譽著聞,歷位宰牧。
(3)密誘問,乃知其都督也。
(4)質(zhì)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1)與(2)相同,(3)與(4)不同
B.(1)與(2)相同,(3)與(4)也相同
C.(1)與(2)不同,(3)與(4)相同
D.(1)與( 2)不同,(3)與(4)也不同
4.下列各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食畢,復隨旅進道——吃完飯以后,又跟隨旅伴上路。
B.先其將歸,請假還家——早就要帶他回去,于是請假回家。
C.陰資裝,百余里要之——暗中準備盤纏;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賜絹答謝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給自己的絹答謝他,并把他打發(fā)走。
5.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組是( )
①是吾俸祿之余,故以為汝糧耳。
②每至客舍,自放驢,取樵炊爨。
③又少進飲食,行數(shù)百里。
④因取向所賜絹答謝而遣之。
⑤質(zhì)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⑥于是名譽著聞,歷位宰牧。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胡威自小志向遠大,砥勵名節(jié),品格高尚。他在辭父歸家時,問明所賜絹的來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親自放驢,料理生活,從無靡費之舉。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聲譽。
B.胡威之父胡質(zhì)身居高位卻能恪守清廉。胡威辭別回家時,他僅取絹一匹送作路資。在兒子詢問時坦然地表明,此絹為正當所得,并非不義之財。從而贏得了兒子的敬佩。
C.胡質(zhì)帳下都督善于逢迎。為博得胡質(zhì)的好感,他在胡威歸家途中曲意巴結,并輾轉(zhuǎn)地讓胡質(zhì)知道此事。豈料弄巧成拙,胡質(zhì)了解真 相后對他嚴加處罰,并免去他的官職。
D.晉武帝十分贊賞胡質(zhì)。他問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說“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認為自已遠遠不如。這既說明了胡質(zhì)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親的心情。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