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下列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第一次的感覺真奇妙,第一次去露營,第一次動手做飯,第一次坐火車……(          )

A、比喻
B、擬人
C、夸張
D、排比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期末題 題型:填空題

指出下列句子分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寫在后面的括號里。     
(1)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   (    )     
(2)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    )     
(3)他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                     (    )
(4)第一次的感覺真奇妙,第一次去露營,第一次動手做飯,第一次坐火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期中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給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
錢谷融
       給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究竟是什么書?我一時說不出來。要是問我最早給我以較大影響的書是哪一本?那我倒可以立即回答說:是《三國演義》。
       我已經(jīng)記不真切第一次讀《三國演義》是在哪一年了,大約總是在小學五年級前后。因為我記得很清楚,我讀《水滸傳》、《施公案》、《彭公案》、《金臺平妖傳》等書都是在讀《三國演義》以后,而這些書都是在小學里讀過的,所以大致可以肯定開始讀《三國演義》不會遲于小學五年級時候。當時自然并不能完全讀懂它,大都只是似懂非懂。但對里面的故事情節(jié)卻是大體了解的,并且深深受到吸引。在這以前,我也讀過一些文學作品,如鄭振鐸翻譯的泰戈爾的詩篇,葉紹鈞寫的童話等等。雖然也覺得喜歡,但并不怎樣被激動,看過也就算了。讀《三國演義》情況就不一樣,拿上手就有點放不下。盡管這是部章回小說,每回結束就告一個段落,寫著“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這時你就不妨放一放,該吃飯就去吃飯,該睡覺就去睡覺?晌铱傔是不肯放手,仍急著要繼續(xù)看下去,真可以說是廢寢忘食。所以經(jīng)常受到家里大人的責罵。也正是在讀過《三國演義》以后,我才對小說發(fā)生了莫大的興趣。先是盡量把家里所有的小說書找出來看,接著就向?qū)W校圖書館和熟識的親友去借。雖然我在小學時代所讀的小說(差不多都是舊小說),除了《水滸》等少數(shù)幾種以外,價值都不高,不是很值得讀的。但它們卻培養(yǎng)了我讀小說的興趣,以后我之所以會走上學文學的道路,跟這些書本給我的影響也是分不開的。而《三國演義》則是最早引起我這方面的興趣的第一本書,給我的影響尤其大。
       首先,它給我的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使我初步學會了寫作淺近的文言文。當然,這種所謂“文言文”,無非是把“的了嗎呢”換成“之乎者也”的半文半白、不文不白的東西而已。但這一點就已經(jīng)給了我極大的好處,使我能夠安然度過初進中學時面臨的一個難關了。我初中是在故鄉(xiāng)常州讀的。這所學校原來是一所國文專修館,里面的教師大都是些前清秀才之類的老派人物,都不喜歡白話文。我的一個哥哥比我早一年進這個學校,當我考取以后還沒有跨進校門時,我哥哥就多次嚇唬我(自然,同時也多少帶有自我夸耀的意味)說:中學不比小學,哪里還能寫白話,作文是都要寫文言文的!我聽了不免感到有些緊張。但進校以后,每次作文居然都順利通過了,有時還受到老師的表揚。原因就在于我讀過《三國演義》,多少摸到了一點寫作文言文的門徑,F(xiàn)在的中學語文課本中都選有相當數(shù)量的文言文,但學生如果只依靠語文課本,那么即使讀到初中畢業(yè),恐怕也不一定能夠?qū)懽鳒\近的文言文,甚至也不一定能夠讀懂唐宋以后的文言散文。單就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寫作文言文的能力這一點來說,恐怕把語文課本中的所有文言文加在一起,也及不上一部《三國演義》的作用。所以,我以為即使撇開其他方面的作用不說,即此一點,也就很值得把《三國演義》這部書鄭重地推薦給讀中學的年輕同學了。
       但《三國演義》之所以吸引我,主要當然不是因為它的文字;它所給我的最大的影響,同樣也并不是在于文字上。它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里面有許許多多或可愛或可恨的十分有趣的人物;是因為里面充滿著許多緊張而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它所給予我的最大的影響,主要也是在于思想感情和人生態(tài)度這方面,文字方面雖也給了我不小的影響,但畢竟是次要的。書中的許多人物,都性格鮮明、富有魅力,如曹操的奸詐,劉備的仁慈,諸葛亮的智慧,張飛的魯莽,等等。一個個寫得是那樣的生動形象,活龍活現(xiàn),仿佛他們就站立在我們眼前一樣。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或聯(lián)合或斗爭的復雜多變的形勢,它們相互間為了克敵制勝而勾心斗角、巧施計謀的緊張情況,又是那樣的驚心動魄,引人入勝,使我們不能不被它緊緊地吸引住,在思想感情上和在對社會和現(xiàn)實人生的理解方面受到影響。
       真正的文學藝術作品,都有一種強大的感染力量,能夠使你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出好惡愛憎的感情。這種感情,直通你的心靈,深入你的骨髓,將熔鑄到你的整個品性和人格中去,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在你今后的處世行事中都會發(fā)生作用。不過,因為文學作品對我們的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地在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的,所以閱讀時你很難說清楚某本書在某一方面究竟給了你多少影響。你只是全神貫注地閱讀著作品,深深地為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所吸引,根本沒有意識到它對你有什么影響,可影響實際上已經(jīng)存在了,它已經(jīng)在對你的思想感情、對你的心靈發(fā)生作用了。譬如我們讀《三國演義》,看到曹操是這樣的奸詐殘忍,劉備則是那樣的寬厚仁慈,就很自然的會覺得劉備好,曹操壞,就會情不自禁地傾向于劉備一面。在雙方的斗爭中總希望劉備得勢,曹操倒霉。遠在北宋時代,蘇東坡在他的《志林》中就有記載說,他那個時候的小孩子聽三國故事,聽到劉備敗就垂頭喪氣,甚至有掉眼淚的。聽到曹操敗則不禁興高采烈,拍手稱快。千百年來,不管大人小孩,看三國戲,聽三國故事,對待曹操和劉備基本上抱的都是這種態(tài)度。這就是一種樸素的正義觀點。其中自然包含著封建性的東西,但在善惡是非的分辨上,大體上還是與人民群眾的意愿相一致的。明代人高儒曾經(jīng)指出:《三國演義》不但“易觀易入”,而且能“通好尚”。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來說,“易觀易入”就是可讀性強,吸引力大;“通好尚”則是說它能溝通人們的思想感情。而它之所以能溝通人們的思想感情,正是因為它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的緣故!度龂萘x》中的這種樸素的正義觀點,不是僅僅表現(xiàn)在對曹操和劉備兩個人的描寫中,而是貫穿全書的,是在對所有的人物和事物的描寫中都鮮明地表現(xiàn)著的,因此有很強的感染力,特別對于孩子來說,影響就更為深遠。
      《三國演義》描寫了眾多的人物,這些人物是各色各樣的,他們各有自己的性格,各有自己的特點。在他們的相互交往中,在他們面臨的共同的矛盾糾葛中,他們會作出種種不同的表現(xiàn)。他們的性格、特點,就從這些不同的表現(xiàn)中分別表現(xiàn)了出來。但我們同時也發(fā)現(xiàn),他們這些不同的表現(xiàn),又無不受到他們各自的身份、地位和所處的不同的利害關系的制約。通過作者的生動描寫,我們不但認識了這些人物,而且也認識了他們所處的時代、社會,并且進而認識了人和社會,人的性格和人所處的現(xiàn)實境遇之間的密不可分的關系,使我們對世態(tài)人情,對社會和人生,有了較真切的了解。我覺得,在人類的一切知識學問中,恐怕再沒有比對人和社會的了解,更重要、更有益的了!度龂萘x》在這方面所給予我們的幫助,將使我們終生受用不盡。說到對人和對社會的了解,當然不只是《三國演義》,幾乎一切優(yōu)秀的小說,特別是優(yōu)秀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可以說都是我們很好的教科書。我希望中學的同學們,能夠在課余盡量多讀一些好的小說作品。
      《三國演義》當然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優(yōu)點,不同的讀者會從其中得到各種不同的教益。我成年以后,又多次讀過《三國演義》,每一次讀都有不向的心得和體會。上面所說,雖是通過今天的理解水平來回憶過去,已不完全是兒時的原始感受,但基本上還保留著最初閱讀時所得的印象。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離開我第一次讀《三國演義》已經(jīng)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很感謝本書編者的好意,督促我撰寫此文,使我有機會重溫一下兒時的印象,從回憶中得到一點溫馨。年輕的讀者如果也對《三國演義》發(fā)生興趣,那也許就不會嫌我嘮叨了。
1.作者從四個方面說出《三國演義》對他影響之大,請概括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2自然段中,除《三國演義》外,作者列舉出讀過的一些書,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5自然段中,有兩處引用,請找出來,并考慮這兩處引用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開頭運用設問的修辭方法,請你也運用這種修辭方法寫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篇文章雖然是說的《三國演義》,但可以觸類旁通其它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就你讀過的一部文學作品,談談自己從中獲得的教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讀完這篇文章,你準備今后怎樣對待課外閱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我把國土交與誰

畢淑敏

    “我”是誰?是一一千千萬萬曾經(jīng)和正在保衛(wèi)祖國的邊防軍戰(zhàn)士。

    整整40年前,我有幸成為這支莊嚴隊伍的一員,奉命把守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那時,“用鮮血和生命誓死捍衛(wèi)祖國的每一寸領土”,是每天都振臂高呼的口號。某夜,我們之中一位年輕的士兵,中彈撲倒在萬古不化的冰雪上,用他不到20歲的青春年華,實踐了這句諾言。

    星寒風高,我們?yōu)樗鼡Q尸衣。被敵人擊穿的腸子流出體外,凍成猩紅的冰坨,耷拉著,再也無法安送回腹腔。我們只好將軍裝剪開,用層層衣襟交錯包裹,才把他勉強裝殮。待做完了這一切,天將破曉。我站在寂寞曠野中,仰望蒼穹,第一次悲愴地叩問上天:無知無覺的土壤,真的比一截生龍活虎的身體更寶貴嗎?冷硬干燥的沙子,真的比雪白而堅固的骨骼更值得珍惜嗎?

    答案苦澀:是啊。這寒漠邊陲的每一撮永凍土壤,都關乎到祖國人民的千萬年福祉。這里的每一杯毫無聲息的沙礫,都代表著一個飽受磨難民族的尊嚴。

    于是,匆匆拭淚,走向新的戰(zhàn)場,再也不費心思索這個問題了一一已然有了顛撲不破的答案。

    后來,我卸下軍裝,回歸一名普通的老百姓,生活在摩肩接踵的城市里,遠離擔子,成了被保衛(wèi)的一員。已經(jīng)履行了對祖國的承諾,從此不再遙想闊大冷峻的邊陲。2008年,我乘坐遠洋輪船,繞地球航行一周,用了一百多天,完成了環(huán)球之旅。終日僵坐船頭,看數(shù)十個國界如煙云般在眼前依次展現(xiàn),然后隱遁而去。面對看似無疆無際,實則每一寸水域都有歸屬的大海,突發(fā)奇想,好想輕聲問一句:我把國土交與誰?

    是啊,從上古時代開始,人類無休無止的戰(zhàn)爭,歸根到底,絕大多數(shù)都是為了土地。有了土地,就有了生存的底線,就有了繁衍昌盛的基本保障。于是,地球的版圖就在鐵蹄和硝煙中,一次次改寫。人們樸素而頑固的癖好就是:拼命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掠奪他人的地盤。讓自己游得舒服一點,寬敞一點,牢靠一點,富裕一點。至于對手嘛,哈!誰讓你弱小?誰讓你落后?誰讓你溫良?誰讓你沒有足夠的鐵與火,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落后就要挨打,你理應活得逼仄,理應衣食無著,理應萎縮消亡,理應最后被逐出人間舞臺……

這種選擇,從生物學的角度上也許可以歸入“物競天擇”“優(yōu)勝劣汰”的范疇,但人類畢竟不是沒有知覺的植物,不是弱肉強食的動物!肆意掠奪和滅絕其他種族,從社會學和人類進化的歷史來看,都是強盜和殖民者的邏輯,野蠻而殘忍。

    于是有了風起云涌的保衛(wèi)國土之戰(zhàn),于是有了談判桌上寸土必爭的較量,于是有了軍事的結盟和經(jīng)濟的壁壘,于是有了原子彈和種種高科技的殺人武器……而這一切的核心,都是為了讓自己和自己血脈相承的族人,在更遼闊富饒的土地上,活得更滋潤。

    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今天,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他人痛苦之上的戰(zhàn)爭哲學已日漸式微,靠明火執(zhí)仗地侵略他人的家園以擴展自己的生存空間,幾乎已不可能。愛好和平的人們終于認識到,地球這塊圓形蛋糕,體積就這么大。怎么折騰,都不可能做得再大了。哪怕是填海造田,表面上確實是增加了土地的面積,其實不過是以壓縮了海洋疆域為代價的。

    你想幸福嗎?只有一條路——把自家經(jīng)營好,精心規(guī)劃、精雕細刻、飛針走線、花團錦簇,然后,與他國和諧相處。

    邊防軍是需要的,土地是要捍衛(wèi)的。只是被保衛(wèi)得鐵壁合圍固若金湯曾經(jīng)浸染過熱血的國土,從握緊槍桿的戰(zhàn)士手中,最終交到哪里?

    交給日日推高房價的房地產(chǎn)商嗎?交給坐擁地下礦產(chǎn)之富的暴發(fā)戶嗎?交給收了若干年的過路費,還繼續(xù)高舉“還貸”旗幟的公路經(jīng)營者管理者嗎?交給已經(jīng)將土地分到手里然后撂荒的農(nóng)人嗎?交給為了一己之利污染山川河流的急功近利者嗎?交給有了一張七十年的土地使用權的房產(chǎn)證,證上有幾間小屋的你和我嗎?

    似乎,是的。然而,絕不是。

    把土地交給人民,自然是對的。可隨便某個人,就可以支配國土這個無比龐大的標的物嗎?顯然,并非如此。

    國土,一個如此蒼涼的概念。它覆蓋著祖國的每一寸肌膚,沒有了國土,一個民族便沒有了立足之地。國土又是一個如此古老的概念,在它的襟懷里,深扎著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根須。你很難設想,一個喪失了國土的后裔,還能從容地記憶和傳唱他先人的歌;國土,又是一個如此脆弱的體系,一朝污染一夕損毀,就再也難以復原。國土,是一個埋藏著巨大希望的聚寶盆,所有生于斯長于斯的人們的夢想之花,都要在它的蔭蔽下萌芽。

    百轉千思之后,想對能夠決定國土命運的人們鄭重說一句一一你們可要把國土管好啊!

    你們代表著曾經(jīng)在這塊土地上休養(yǎng)生息的萬千民眾,行使建設今天和構思明天的權力。你們是不帶槍的第二邊防軍,因為今天也還有各式各樣的勢力,以各種各樣的名目,企圖蠶食我們的領土。你們一定要給蛀蟲致命的還擊,斬斷罪惡的黑手。你們肩負著已經(jīng)出生和尚未出生的孩子們的期盼,因為今天活著的人們,不應該提前透支子引、萬代的富庶與歡顏。

    我把國土交與你,即使我們老去,也要在這塊土地中歇息。為了自己的清寧和民族的久安,你們可要善待這片古老的土地!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①裝(    )  ②一手(    )  ③荒(    )  ④蔽(    )

2.一位年輕的十兵,用他不到20歲的青春年華,實踐了“用鮮血和生命誓死捍衛(wèi)祖國的每一寸領土”的誓言,作者以凝重筆觸為我們描述士兵安葬之前這一情景的目的是什么?

3.本文語言流暢,氣勢強烈,內(nèi)容連貫,情感深沉。請從修辭角度賞析下面兩段文字。    ①我站在寂寞曠野中,仰望蒼穹,第一次悲愴地叩問上天:無知無覺的土壤,真的比一截生龍活虎的身體更寶貴嗎?冷硬干燥的沙子,真的比雪白而堅固的骨骼更值得珍惜嗎?

    答案苦澀:是啊。這寒漠邊陲的每一撮永凍土壤,都關乎到祖國人民的千萬年福祉。這里的每一抔毫無聲息的沙礫,都代表著一個飽受磨難民族的尊嚴。

    ②交給日日推高房價的房地產(chǎn)商嗎?交給坐擁地下礦產(chǎn)之富的暴發(fā)戶嗎?交給收了若干年的過路費,還繼續(xù)高舉“還貸”旗幟的公路經(jīng)營者管理者嗎?交給已經(jīng)將土地分到手里然后撂荒的農(nóng)人嗎?交給為了一己之利污染山川河流的急功近利者嗎?

4.“愛好和平的人們終于認識到,地球這塊圓形蛋糕,體積就這么大,怎么折騰,都不可能做得再大了!本渲小罢垓v”一詞在文中具體指什么?

5.自上古時代以來,人類無休止爭奪的“國土”;邊防戰(zhàn)士用生命捍衛(wèi)的“國土”,在作者看來,究竟有何特點?

6.“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同樣深愛“國土”的作者,在本文中表達了哪些思想感情?

7.作者以“我把國土交與誰”為題,有哪些好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F(xiàn)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jīng)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________,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1)第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寫第二段中空缺的三句話。

(3)指出文中空缺的兩句話所用的修辭方法正確的一組是

[  ]

  A.排比、夸張
B.比喻、擬人
  C.擬人、比喻
D.排比、比喻

(4)第二段的寫景,運用多種形容詞、動詞,從不同角度描寫事物的特征。請用劃線方式將下列相對應的內(nèi)容連接起來。

  碧綠    味道

  長吟    顏色

  肥胖    形狀

  臃腫    體態(tài)

  酸甜    動作

  輕捷    聲音

(5)文中“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一句式的運用強調(diào)的是

[  ]

  A.百草園的景色優(yōu)美。

  B.百草園泥墻根一帶有無限趣味。

  C.百草園的樂趣非常多。

  D.百草園有很多的動植物。

(6)從兩個“不必說”的內(nèi)容看,前者是(A.動態(tài)描寫 B.靜態(tài)描寫);后者采用了(A.由低到高 B.由高到低)的順序。

(7)從詳略的角度看,兩個“不必說”描寫的景物屬________,“泥墻根一帶”的景物屬________。

(8)第二段描寫景物的順序是由________到________(A.局部 B.整體)。

(9)簡答題。

 、俚谝欢沃械摹八坪酢迸c“確鑿”從字面上看是矛盾的,你認為矛盾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谡務勀銖倪x文中看出“我”具有怎樣的心理和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初中語文課外練習(開明版)初二(六冊) 題型:048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很奇怪,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學生呢?中國人向西方學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總是不能實現(xiàn)。多次奮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樣全國規(guī)模的運動,都失敗了。國家的情況一天一天壞,環(huán)境迫使人們活不下去。懷疑( 。┝,( 。┝,(  )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震動了全世界。俄國人舉行了十月革命,創(chuàng)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過去蘊藏在地底下為外國人所看不見的偉大的俄國無產(chǎn)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寧、斯大林領導之下,像火山一樣突然爆發(fā)出來了,中國人和全人類對俄國人都另眼相看了。這時,也只是在這時,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才出現(xiàn)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中國的面目就起了變化了。

1.請選擇恰當?shù)脑~語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

增長      發(fā)展     產(chǎn)生

2.文段中加粗的“先生”和“學生”,分別指的是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俄國的十月革命,給苦苦尋找真理的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簡析文段第1句話中“迷夢”一詞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畫線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人教版新課標(2012) 七年級上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華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婉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②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fā)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xiāng)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nóng)民,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③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xiāng)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④春天像________,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⑤春天像________,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⑥春天像________,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1.《春》是一篇寫春的精美________(體裁),作者是我國著名作家________。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補全文章空白處,并明確這三處依次突出了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各用一個字填空)

3.“吹面不寒楊柳風”,這句話中的“楊柳風”指什么?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

4.第②段中畫橫線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辭手法,句中的“斜”字用得好,因為________。

5.請說明“樹葉兒卻綠得發(fā)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這句話的表達效果。________

6.以上語段生動細致地描繪了春天的動人畫面。請給段各加一個小標題。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段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春天的特點,贊美了春天。請你模仿這種句式,也寫一句話來贊美春天。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年蘇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十三歲的際遇》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

①我曾在一個年邁的富人家做過鐘點,恭恭敬敬地,每天除了搞衛(wèi)生還有半個鐘頭的“陪讀”任務。一天,我把花瓶與筆筒的位置弄反了,他大發(fā)雷霆,罵我是笨蛋……

②,等到他要我讀一段故事給他聽時,我想起了一個臺灣朋友講過的來自南太平洋的見聞——所羅門島上的一些土著,如果樹木長得過大,連斧頭都砍不了時,他們會對著樹木集體叫喊,直到樹木倒下為止……喊叫扼殺了樹的精靈。  

③刀棍、石頭會打斷我們的骨頭;尖酸、粗魯?shù)难哉Z,會刺傷我們的心。   ④年邁富有但性格怪僻的老人聽完我的故事,不說話了。當我把咖啡送了面前,準備為他加塊糖時,他第一次慈祥地抬起頭,說:“不,你已為我加了糖!”

⑤由此,我想起另外一幕:一個幼兒園的老師恨透了一個頑皮搗蛋的男孩,她問全班小朋友:“他像不像一頭笨豬?”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稚聲稚氣地齊聲回答說:“像!”

⑥我想,那個頑皮的小朋友,肯定會一輩子記住這一句惡毒的話,而這也意味著,他心靈所受的傷害,可能伴他一生。

⑦舌頭是柔軟的,但也是刃血的刀,稍有不慎,就會傷人。

1.解釋文中的詞語。(8分)

土著(                )          扼殺   (               )

怪僻(                )          天真無邪(                )

2.第①段中“我”挨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一原因暗示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里刻畫出“年邁的富人”有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6分)

3.第③段運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__________,重在表達_________________之意。(4分)

4.第④段寫老人的性格由_________變?yōu)開________。之所以產(chǎn)生這一變化,是因為_____                      (4分) 

5.第④段中老人說:“不,你已為我加了糖!”“糖”到底指什么?(2分)

6.第⑦段“舌頭是柔軟的,但也是刃血的刀;稍有不慎,就會傷人”,其中“舌

頭”一詞的含義是:___________;這個句子運用了______________修辭手法,形象地告

訴我們說話交流時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7.說話是一門藝術,會說話是一種修養(yǎng),請寫出一個能證明這一觀點的事例來。

(2分)

8.請你從知識的積累中找出一句有關“說話”話題的名言來:(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
歌 聲
  昨晚中西音樂歌舞大會里“中西絲竹合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個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灑在我臉上,引起潤澤、輕松的感覺。新鮮的微風吹動我的衣袂,像愛人的鼻息吹動我的手一樣。我立在的一條白帆石的甬道上,經(jīng)了那細雨,正如涂了一層薄薄的乳油;他這只覺越發(fā)細膩可愛了。
  這是在花園里。群花都還在做他們的清夢。那微雨偷偷洗去她們的塵垢,她們的甜軟的光澤便自煥發(fā)了。在那被洗去的乳艷下,我能看到她們在有日光時所深藏著的恬靜的紅,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與綠。以前錦繡般在我眼前的,現(xiàn)在都帶了黯淡的顏色——是愁著芳春的消歇么?是趕著芳春的困倦么?
  大約也因那蒙蒙細雨,園里沒有了濃郁的香氣。涓涓的東風只吹來一縷縷餓了似的花香;夾帶著些潮濕的草叢的氣息和泥土的滋味。園外田畝和沼澤里,又時時送過些新插的秧,少壯的麥,和成團的柳樹的清新的蒸汽。這些雖非甜美,卻能強烈地刺激我的鼻觀,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聲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聽著;也用心唱著。我終于被一種健康的麻痹襲取了,于是為歌所有。此后只有歌獨自唱著,聽著,世界上便只有歌聲了。
1.第一自然段中“神迷心醉”暗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從哪些方面運用什么藝術手法把抽象的歌聲生動具體地表現(xiàn)出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從聽覺開始,依次喚起觸覺、視覺、嗅覺,最后又回到聽覺。試分別找出一句。
聽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觸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視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嗅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方法,并簡析表達效果。
(1)新鮮的微風吹動我的衣袂,像愛人的鼻息吹著我的手一樣!   
修辭:____________;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前錦繡般在我眼前的,現(xiàn)在都帶了黯淡的顏色——是愁著芳春的消歇么?是趕著芳春的困倦么?
修辭:____________;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
 。1)“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
 。2)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兩三天?蓜e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fā)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xiāng)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nóng)夫,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3)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xiāng)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了!耙荒曛嬙谟诖骸,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4)春天像________,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5)春天像________,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6)春天像________,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1.《春》是一篇寫春的精美________(體裁),作者是我國著名作家________。(2分)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補全文章空白處,并明確這三處依次突出了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各用一個字填空)
3.“吹面不寒楊柳風”,這句話中的楊柳風指什么?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段的畫線句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辭手法,句中的“斜”字用得好,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
5.請說明“樹葉兒卻綠得發(fā)亮,小草也青的逼你的眼”這句話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上語段生動細致地描繪了春天的動人畫面,請給(1)—(3)段加上一個小標題: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7.以上語段最后三句話,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春天的特點,贊美了春天,請你模仿這種句式,也寫一句話,抓住特征贊美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雙色筆記  九年級語文(上) 題型:048

  掌面鼓皮樣硬,老繭布滿每個角落。手指特別粗大肥圓,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節(jié)老甘蔗。

  左手大拇指沒有指甲,長過指甲的地方,刻著四條裂紋,形成上下兩個“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個關節(jié)都纏著線,線染成了泥色。

  “纏線做什么?”我問。

  “治手裂。”張迎善說。

  “手裂貼膠布涂手油多好?”

  “栽樹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塊塊得用手揀出來。要保證苗不窩根,苗根得用手送進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膠布、手油不頂用!

  “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樹?”

  “1000多棵。”

  一天能栽1000多棵樹!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呢?……這雙手虧得是肉長的,若是鐵鑄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你等等!蔽疫呎f邊去里屋取來一卷米尺。我像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來:長24厘米,寬10厘米,厚2.5厘米。這真是我今生今世見到的天下第一號大手。

(1)選文由手的________________說到________再說到________和________,是依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順序來進行描寫的。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的一項是

[  ]

A.掌面鼓皮樣硬,老繭布滿每個角落。

B.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節(jié)老甘蔗。

C.手指各個關節(jié)都纏著線,線染成了泥色。

D.我握的是手嗎?那簡直是半截老松木。

(3)選文對手的外形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同時也對主人公張迎善的語言進行了生動的描述。他的語言,話雖不多,但具有鮮明的特點和表現(xiàn)力,試作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文列舉了許多具體的數(shù)據(jù),如:“1000多棵”、“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等,哪些是概數(shù),哪些是確數(sh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選文最后一段運用了哪幾種句式?文中的省略號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這雙手虧得是肉長的,若是鐵鑄的,也怕磨光、磨透了”,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深刻含義?“虧得”一詞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這段文字贊美了主人公什么精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