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下列劃線詞語的意思有誤的是 A、未若柳絮因風起(不如)(因此) B、俄而雪驟(不久、一會兒) C、撒鹽空中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 D、陳太丘與友期行(約定同行)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甲文中以鄉(xiāng)鄰們被悍吏來鄉(xiāng)逼索租賦鬧得不得安寧,跟蔣氏“弛然而臥”作對比,突出了文章主旨。 |
B.蔣氏自述的這段話,要表達的核心意思是“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己后矣”。 |
C.“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是豈不足為政邪!”中的“豈”“是”意義相同。 |
D.柳宗元被貶柳州時,聽到劉禹錫被貶到播州,主動請求朝廷將他們二人所貶之地對調(diào),寫法上先敘后議。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揚中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
(甲)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即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
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乙)元和中,嘗例召至京師,又偕出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嘆曰:“是豈不足為政邪!”因其土俗,為設教禁,州人順賴①。其俗以男女質錢②,約不時贖,子本③相侔④,則沒為奴婢。子厚與設方計,悉令贖歸。觀察使⑤下其法于他州,比一歲,免而歸者且千人。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其經(jīng)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
其召至京師而復為刺史也,中山劉夢得禹錫亦在遣中,當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吾不忍夢得之窮⑥,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闭堄诔,將拜疏,愿以柳易播,雖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夢得事白上者,夢得于是改刺連州。嗚呼!士窮乃見節(jié)義。 (《柳子厚墓志銘》節(jié)選)
【注釋】①順賴:依順信賴。②以男女質錢:用子女抵押換錢。③子本:利息和本金④侔:相等。⑤觀察使:官名。唐代后期出現(xiàn)的地方軍政長官。⑥窮:困窘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字。(4分)
(1)哀而生之: (2)犯寒暑:
(3)恂恂而起: (4)白其大人: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4分)
(1)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2)比一歲,免而歸者且千人。
【小題3】選出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2分) ( )
A.甲文中以鄉(xiāng)鄰們被悍吏來鄉(xiāng)逼索租賦鬧得不得安寧,跟蔣氏“弛然而臥”作對比,突出了文章主旨。 |
B.蔣氏自述的這段話,要表達的核心意思是“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己后矣”。 |
C.“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是豈不足為政邪!”中的“豈”“是”意義相同。 |
D.柳宗元被貶柳州時,聽到劉禹錫被貶到播州,主動請求朝廷將他們二人所貶之地對調(diào),寫法上先敘后議。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6分,每小題2分)
(甲)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茲若人之儔乎?酣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五柳先生傳》
(乙)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送東陽馬生序》
1.下列各項中劃線詞語解釋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持湯沃灌(熱水) B俟其欣悅(觀察)
C 腰白玉之環(huán)(腰佩) D 援疑質理(詢問)
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高可二黍許
B 馬之千里者 余之從師也
C 無從致書以觀 不敢出一言以復
D 候其欣悅 其真不知馬也
3.下列對文章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甲文主要是寫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志趣愛好及生活狀況,他有三大志趣:好讀書、性嗜酒和著文章。
B. 甲文中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原因是不慕榮利,他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求知的滿足、精神的享受。
C .乙文主要寫了作者少時讀書之難,抄書之苦及從師求學時生活的艱苦,采用了對比的手法。
D.乙文可知作者最終取得成就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刻苦好學,二是博覽群書,三是虛心請教。
4.把下列兩個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屆四川省仁壽縣聯(lián)誼學校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6分,每小題2分)
(甲)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裕澣羧酥畠壓?酣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五柳先生傳》
(乙)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送東陽馬生序》
1.下列各項中劃線詞語解釋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持湯沃灌(熱水) B俟其欣悅(觀察)
C 腰白玉之環(huán)(腰佩) D 援疑質理(詢問)
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高可二黍許
B 馬之千里者 余之從師也
C 無從致書以觀 不敢出一言以復
D 候其欣悅 其真不知馬也
3.下列對文章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甲文主要是寫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志趣愛好及生活狀況,他有三大志趣:好讀書、性嗜酒和著文章。
B. 甲文中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原因是不慕榮利,他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求知的滿足、精神的享受。
C .乙文主要寫了作者少時讀書之難,抄書之苦及從師求學時生活的艱苦,采用了對比的手法。
D.乙文可知作者最終取得成就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刻苦好學,二是博覽群書,三是虛心請教。
4.把下列兩個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甲文主要是寫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志趣愛好及生活狀況,他有三大志趣:好讀書、性嗜酒和著文章。 |
B.甲文中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原因是不慕榮利,他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求知的滿足、精神的享受。 |
C.乙文主要寫了作者少時讀書之難,抄書之苦及從師求學時生活的艱苦,采用了對比的手法。 |
D.乙文可知作者最終取得成就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刻苦好學,二是博覽群書,三是虛心請教。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甲文主要是寫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志趣愛好及生活狀況,他有三大志趣:好讀書、性嗜酒和著文章。 |
B.甲文中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原因是不慕榮利,他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求知的滿足、精神的享受。 |
C.乙文主要寫了作者少時讀書之難,抄書之苦及從師求學時生活的艱苦,采用了對比的手法。 |
D.乙文可知作者最終取得成就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刻苦好學,二是博覽群書,三是虛心請教。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年四川省仁壽縣聯(lián)誼學校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6分,每小題2分)
(甲)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逼溲裕澣羧酥畠壓?酣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五柳先生傳》
(乙)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送東陽馬生序》
【小題1】下列各項中劃線詞語解釋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持湯沃灌(熱水) B俟其欣悅(觀察)
C 腰白玉之環(huán)(腰佩) D 援疑質理(詢問)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高可二黍許
B 馬之千里者 余之從師也
C 無從致書以觀 不敢出一言以復
D 候其欣悅 其真不知馬也
【小題3】下列對文章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甲文主要是寫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志趣愛好及生活狀況,他有三大志趣:好讀書、性嗜酒和著文章。 |
B.甲文中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原因是不慕榮利,他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求知的滿足、精神的享受。 |
C.乙文主要寫了作者少時讀書之難,抄書之苦及從師求學時生活的艱苦,采用了對比的手法。 |
D.乙文可知作者最終取得成就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刻苦好學,二是博覽群書,三是虛心請教。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級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柳宗元“永州八記”選段,完成題目。(15分)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乙】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眴柶鋬r,曰:“止四百!庇钁z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①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鏟刈②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游,舉熙熙然③回巧④獻技⑤,以效⑥茲丘之下。枕席而臥,則清泠⑦之狀與目謀⑧,瀯瀯⑨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⑩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澧鎬鄂杜,則貴游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nóng)夫漁父,過而陋之。價四百,連歲不能售。而我與深源、克己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于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鈷鉧潭西小丘記》節(jié)選
【注釋】 ①李深源、元克己:作者的兩位友人。②刈(yì意):割。③熙熙然:和諧愉快的樣子。④回巧:指山巒回環(huán)、云水縈繞。⑤獻技:指鳥獸呈獻出各種技藝。⑥效:呈獻。⑦清泠:形容景色清涼明澈。⑧謀:這里是接觸的意思。⑨瀯瀯:擬聲詞,水回旋的聲音。⑩匝(z。┭簼M十天。(11)澧鎬鄂杜:地名,都是當時京都長安附近豪門貴族聚居的地區(qū)。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字詞或短語。(4分)
①蒙絡搖綴( ) ②往來翕忽( )
③悄愴幽邃( ) ④籠而有之( )
⑤予憐而售之( )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②今棄是州也,農(nóng)夫漁父,過而陋之。
【小題3】下列理解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3分) 【 】
A.甲文中石潭的構造特點、有活水注入、少有人來等都是潭水清澈見底的原因。 |
B.甲文中“斗折”寫的是靜止的溪身,“蛇行”寫的是流動的溪水,一動一靜,各具特色;用“犬牙”形容小溪兩岸的形狀,突出了“岸”是石岸,特征明顯。 |
C.甲乙兩文中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繪的自然景物密切地交融在一起,情融景,景寓情,使這兩篇游記散文具有了深沉的思想內(nèi)容。 |
D.甲乙兩文都綜合運用了敘述、描寫、議論的表達方式。敘述發(fā)現(xiàn)石潭、購買小丘的事,描寫石潭和小丘的美麗景色,議論石潭和小丘的遭遇,直接表達了對它們不幸命運的同情。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甲文中石潭的構造特點、有活水注入、少有人來等都是潭水清澈見底的原因。 |
B.甲文中“斗折”寫的是靜止的溪身,“蛇行”寫的是流動的溪水,一動一靜,各具特色;用“犬牙”形容小溪兩岸的形狀,突出了“岸”是石岸,特征明顯。 |
C.甲乙兩文中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繪的自然景物密切地交融在一起,情融景,景寓情,使這兩篇游記散文具有了深沉的思想內(nèi)容。 |
D.甲乙兩文都綜合運用了敘述、描寫、議論的表達方式。敘述發(fā)現(xiàn)石潭、購買小丘的事,描寫石潭和小丘的美麗景色,議論石潭和小丘的遭遇,直接表達了對它們不幸命運的同情。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級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柳宗元“永州八記”選段,完成題目。(15分)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石潭記》
【乙】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眴柶鋬r,曰:“止四百。”予憐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①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鏟刈②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游,舉熙熙然③回巧④獻技⑤,以效⑥茲丘之下。枕席而臥,則清泠⑦之狀與目謀⑧,瀯瀯⑨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⑩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澧鎬鄂杜,則貴游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nóng)夫漁父,過而陋之。價四百,連歲不能售。而我與深源、克己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于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鈷鉧潭西小丘記》節(jié)選
【注釋】 ①李深源、元克己:作者的兩位友人。②刈(yì意):割。③熙熙然:和諧愉快的樣子。④回巧:指山巒回環(huán)、云水縈繞。⑤獻技:指鳥獸呈獻出各種技藝。⑥效:呈獻。⑦清泠:形容景色清涼明澈。⑧謀:這里是接觸的意思。⑨瀯瀯:擬聲詞,水回旋的聲音。⑩匝(z。┭簼M十天。(11)澧鎬鄂杜:地名,都是當時京都長安附近豪門貴族聚居的地區(qū)。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字詞或短語。(4分)
①蒙絡搖綴( ) ②往來翕忽( )
③悄愴幽邃( ) ④籠而有之( )
⑤予憐而售之( )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②今棄是州也,農(nóng)夫漁父,過而陋之。
3.下列理解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3分) 【 】
A.甲文中石潭的構造特點、有活水注入、少有人來等都是潭水清澈見底的原因。
B.甲文中“斗折”寫的是靜止的溪身,“蛇行”寫的是流動的溪水,一動一靜,各具特色;用“犬牙”形容小溪兩岸的形狀,突出了“岸”是石岸,特征明顯。
C.甲乙兩文中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繪的自然景物密切地交融在一起,情融景,景寓情,使這兩篇游記散文具有了深沉的思想內(nèi)容。
D.甲乙兩文都綜合運用了敘述、描寫、議論的表達方式。敘述發(fā)現(xiàn)石潭、購買小丘的事,描寫石潭和小丘的美麗景色,議論石潭和小丘的遭遇,直接表達了對它們不幸命運的同情。
4.有人評論:柳宗元在“永州八記”中刻畫永州山水,不是純客觀地描摹自然,而是以山水自喻,他筆下的小石潭和小丘正是作者自身的寫照。請結合以上兩段選文,聯(lián)系作者的遭遇,說說小石潭、小丘與作者之間的相似點。(4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