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 |
題破山寺后禪院 |
1.對這首詩中有關(guān)語句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TD> |
A.“高林”指的是山上高高的樹林。 B.“曲徑通幽”四字,生動而形象地表現(xiàn)了清幽的景色,常被后人借來題寫山水景點。 C.“潭影空人心”的意思是“潭水十分清澈,倒影其中,覺得心中雜念被洗滌一空! D.“萬籟”泛指自然界的一切聲音。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TD> |
A.從內(nèi)容上說,本詩寫了破山寺后禪院的深幽、寂靜,贊美的是佛境擺脫塵俗、怡悅無憂的境界。 B.尾聯(lián)用鐘磬音反襯靜,亦深得“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之妙,所以此聯(lián)在本詩中最為人們所欣賞。 C.本詩構(gòu)思巧妙,以敘寫事,以情布景,繪形繪聲,寫事寫物超出象外,讓人領(lǐng)略到景致之外的神髓。 D.本詩造意工致,透過視覺的、聽覺的、透視的、比襯的種種意象,使人如置身于它的時空之中,受到感官的、精神的感染,有難言之妙。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23、下列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尾聯(lián)表面上是進一步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是以聲靜來襯寫自己的心靜,抒發(fā)自己萬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B.這首詩題為“題破山寺后禪院”,可見“破山寺”是全詩重點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畫后,立即轉(zhuǎn)入對“破山寺”的描述。
C、“曲徑通幽處”引發(fā)人豐富的聯(lián)想與思緒,暗示的意義多于寫實的意義!扒、“幽”、“深”等字眼表現(xiàn)了禪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靜的環(huán)境。
D、“曲徑通幽處”一句,對“曲”課文注釋為一作“竹”。課本中用“曲”而不用“竹”,這兩個詞表達的意境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而“曲”,形容小路彎彎曲曲,層次很多,景致很深。
1. 賞析名句: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古詩詞閱讀賞析(5分)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1.這首詩中寫出環(huán)境幽靜的一聯(lián)是:(2分)
2.此詩的尾聯(lián)“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矛盾嗎?請說明理由。(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古詩詞閱讀賞析(4分)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1.這首詩中寫出環(huán)境幽靜的一聯(lián)是: (2分)
2.此詩的尾聯(lián)“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矛盾嗎?請說明理由。(2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0—2011學年廣東省星江中學第二學期七年級第一次月考語文卷 題型:詩歌鑒賞
古詩詞閱讀賞析(4分)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小題1】這首詩中寫出環(huán)境幽靜的一聯(lián)是: (2分)
【小題2】此詩的尾聯(lián)“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矛盾嗎?請說明理由。(2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丹陽司徒中學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檢測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詩歌鑒賞
古詩詞閱讀賞析(5分)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小題1】這首詩中寫出環(huán)境幽靜的一聯(lián)是:(2分)
【小題2】此詩的尾聯(lián)“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矛盾嗎?請說明理由。(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4屆江蘇省丹陽市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卷 題型:詩歌鑒賞
古詩詞閱讀賞析(5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1.這首詩中寫出環(huán)境幽靜的一聯(lián)是:(2分)
2.此詩的尾聯(lián)“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矛盾嗎?請說明理由。(3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