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劃線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趨之如歸(追趕) 猝不及防(突然,出乎意料) B、望洋興嘆(發(fā)出) 言簡意賅(完備) C、萍水相逢(浮萍) 趾高氣揚(腳) D、煞費苦心(極,很) 風塵仆仆(比喻旅途辛苦)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專項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9-22題。
(A)謝安,字安石,尚從弟也。父裒,太常卿。安年四歲時,譙郡桓彝見而嘆曰:“此兒風神秀徹,后當不減王東海。”及總角,神識沈敏,風宇條暢,善行書。少有盛名,時多愛慕。
后安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起浪涌,孫、王諸人色并遽,便唱使還。安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既風轉(zhuǎn)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眾人即承響而回。于是審其量,足以鎮(zhèn)安朝野。
(B)及帝崩,桓溫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陳兵衛(wèi),將移晉室�;腹自O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問謝曰:“當作何計?” 謝神意不變,謂文度曰:“晉阼⑥存亡,在此一行�!毕嗯c俱前。王之恐狀,轉(zhuǎn)見于色。謝之寬容,愈表于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桓憚其曠遠,乃趣⑦解兵。王、謝舊齊名,于此始判優(yōu)劣。
【注釋】①裒(póu):謝裒,謝安的父親。②桓彝:尚書吏部郎桓彝,桓溫的父親。③王東海:即王承,晉名臣。④總角:指童年時。⑤將無:相當于“還是……吧”。⑥阼(zuò):國家。⑦趣:通“促”,趕快。
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孫、王諸人色并遽(驚慌) | B.便唱使還(通“倡”,提議) |
C.轉(zhuǎn)見于色(神情) | D.望階趨席(奔向) |
2..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ā� �。�4分)
A.眾人即承響而回挾天子而令諸侯 |
B.于是審其量未嘗不痛恨于桓靈也 |
C.王之恐狀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
D.乃趣解兵凡三往,乃見 |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2分)
②桓公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2分)
4..兩篇短文都體現(xiàn)了謝安怎樣的品質(zhì)?具體表現(xiàn)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文意簡要分析。(4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杭州市教育集團九年級12月份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9-22題。
(A)謝安,字安石,尚從弟也。父裒,太常卿。安年四歲時,譙郡桓彝見而嘆曰:“此兒風神秀徹,后當不減王東海�!奔翱偨牵褡R沈敏,風宇條暢,善行書。少有盛名,時多愛慕。
后安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起浪涌,孫、王諸人色并遽,便唱使還。安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既風轉(zhuǎn)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眾人即承響而回。于是審其量,足以鎮(zhèn)安朝野。
(B)及帝崩,桓溫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陳兵衛(wèi),將移晉室。桓公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問謝曰:“當作何計?” 謝神意不變,謂文度曰:“晉阼⑥存亡,在此一行�!毕嗯c俱前。王之恐狀,轉(zhuǎn)見于色。謝之寬容,愈表于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笐勂鋾邕h,乃趣⑦解兵。王、謝舊齊名,于此始判優(yōu)劣。
【注釋】①裒(póu):謝裒,謝安的父親。②桓彝:尚書吏部郎桓彝,桓溫的父親。③王東海:即王承,晉名臣。④總角:指童年時。⑤將無:相當于“還是……吧”。⑥阼(zuò):國家。⑦趣:通“促”,趕快。
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孫、王諸人色并遽(驚慌) |
B.便唱使還(通“倡”,提議) |
C.轉(zhuǎn)見于色(神情) |
D.望階趨席(奔向) |
2..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ā� )(4分)
A.眾人即承響而回挾天子而令諸侯 |
B.于是審其量未嘗不痛恨于桓靈也 |
C.王之恐狀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
D.乃趣解兵凡三往,乃見 |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2分)
②桓公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2分)
4..兩篇短文都體現(xiàn)了謝安怎樣的品質(zhì)?具體表現(xiàn)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文意簡要分析。(4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孫、王諸人色并遽(驚慌) | B.便唱使還(通“倡”,提議) |
C.轉(zhuǎn)見于色(神情) | D.望階趨席(奔向) |
A.眾人即承響而回挾天子而令諸侯 |
B.于是審其量未嘗不痛恨于桓靈也 |
C.王之恐狀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
D.乃趣解兵凡三往,乃見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屆浙江省杭州市高橋初中教育集團九年級12月份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9-22題。
(A)謝安,字安石,尚從弟也。父裒,太常卿。安年四歲時,譙郡桓彝見而嘆曰:“此兒風神秀徹,后當不減王東海�!奔翱偨牵褡R沈敏,風宇條暢,善行書。少有盛名,時多愛慕。
后安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起浪涌,孫、王諸人色并遽,便唱使還。安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既風轉(zhuǎn)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眾人即承響而回。于是審其量,足以鎮(zhèn)安朝野。
(B)及帝崩,桓溫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陳兵衛(wèi),將移晉室�;腹自O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問謝曰:“當作何計?” 謝神意不變,謂文度曰:“晉阼⑥存亡,在此一行�!毕嗯c俱前。王之恐狀,轉(zhuǎn)見于色。謝之寬容,愈表于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笐勂鋾邕h,乃趣⑦解兵。王、謝舊齊名,于此始判優(yōu)劣。
【注釋】①裒(póu):謝裒,謝安的父親。②桓彝:尚書吏部郎桓彝,桓溫的父親。③王東海:即王承,晉名臣。④總角:指童年時。⑤將無:相當于“還是……吧”。⑥阼(zuò):國家。⑦趣:通“促”,趕快。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孫、王諸人色并遽(驚慌) | B.便唱使還(通“倡”,提議) |
C.轉(zhuǎn)見于色(神情) | D.望階趨席(奔向) |
A.眾人即承響而回挾天子而令諸侯 |
B.于是審其量未嘗不痛恨于桓靈也 |
C.王之恐狀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
D.乃趣解兵凡三往,乃見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期末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