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四書",即《大學(xué)》、《中庸》、《論語》和《孟子》的合稱。

B、我國最早的詩歌是《詩經(jīng)》;最早的史書是《史記》。

C、《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和《紅樓夢》是我國小說中的四大古典名著。

D、朱自清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散文家,《春》是他的名篇之一。

1、B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屆廣東省梅州市九年級上學(xué)期第一次質(zhì)檢語文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 (3分)

A.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xùn)|集》,我們學(xué)過他的作品《小石潭記》。

B.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也稱“詩三百”,《關(guān)雎》就是其中的一篇。

C.“世外桃源”的故事出自三國時期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散文《桃花源記》。

D.周敦頤是北宋的哲學(xué)家,他的作品《愛蓮說》是托物言志的名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4屆遼寧省北票市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文章為思想而寫

人們?yōu)槭裁磳懳恼�,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為了傳遞信息,傳播知識,為了創(chuàng)造藝術(shù),創(chuàng)造美感。但還有更深一層,A、就象開礦一樣,是為了開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描寫之美,寫景,狀物,述事,傳遞信息、知識等 ,力求準(zhǔn)確、干凈。第二層是意境之美,即要寫出感覺、感情、美感。第三層是哲理之美,即要寫出新的思想。這種美在文學(xué)作品中有,在許多政論、哲學(xué)和科學(xué)論文甚至講話中都可找到。只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們平時看報紙,讀社論,聽講話,大部分時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為這些文章講話只到了傳遞信息、決定、指示這一層,還沒有給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講話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B、便如閃電劃過夜空,你會有永久的記憶。比如“文革”十年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辦”,報上無不重復(fù)著這樣的話。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報》冒出了一篇文章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提出一個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們對這篇文章記憶猶新。再細(xì)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傳下來成為經(jīng)典,除了藝術(shù)之美外,大都因為它首先說出了一種前人沒有說出的新思想。C、可以說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這些文章在人們頭腦里代代繁殖的種籽。當(dāng)然,光有種籽的顆粒還不行,還得有茂盛的枝干花葉。所以文章還得有文采,還得有前兩個層次的襯托。作為文學(xué)作品,如果三個層次都達(dá)到了便是不朽的好文。比如《岳陽樓記》,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寫之美,有作者由此引發(fā)的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獨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達(dá)到了一種哲理之美。這篇文章所以能流傳千古,氣貫百代,老實說,主要是因為這句話,這一個新思想。

人們或許會問,社會上每天文章千千萬萬,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許多文章只是完成著傳遞信息、傳播知識、講述故事的任務(wù)。作為一般人,這就夠了。但作為作家、思想者,這卻不夠;他必須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別人沒有表達(dá)過的思想。對這種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鑄煉新詞新句一樣,務(wù)求個性,務(wù)求最新�!罢Z不驚人死不休”,篇無新意不出手。因為你是弄文章的“專家”,當(dāng)然就與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點慢點都無所謂,而短跑運(yùn)動員則不同,他必須跑出比別人快的成績。因為他是專門干這個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長點。

1.文中最后一個自然段中的“增長點”的含義是:                      (2分)

2.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                                             (2分)

3.請仔細(xì)揣摩選文劃橫線的A、B、C三個句子,它們分別使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在內(nèi)容上有什么特點?具有什么作用?請選擇其中一句予以解讀。(4分)

答:你解讀的是            句,

你的解讀是:①論證方法                                                   

②內(nèi)容特點                                                   

③表達(dá)作用                                                   

4.下列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第二段主要運(yùn)用了對比論證,強(qiáng)調(diào)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B.選文采用立論方式,強(qiáng)調(diào)了所有人寫文章都要有新思想。

C.作者以《岳陽樓記》為例,進(jìn)一步證明了中心論點。

D.選文論證極有分寸,結(jié)尾一段點明為文的意圖。

5.讀了全文,請你再寫出一句你學(xué)過的能體現(xiàn)“新思想”的文言語句。(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遼寧省北票市第五中學(xué)八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卷(帶解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文章為思想而寫
人們?yōu)槭裁磳懳恼�,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為了傳遞信息,傳播知識,為了創(chuàng)造藝術(shù),創(chuàng)造美感。但還有更深一層,A、就象開礦一樣,是為了開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描寫之美,寫景,狀物,述事,傳遞信息、知識等 ,力求準(zhǔn)確、干凈。第二層是意境之美,即要寫出感覺、感情、美感。第三層是哲理之美,即要寫出新的思想。這種美在文學(xué)作品中有,在許多政論、哲學(xué)和科學(xué)論文甚至講話中都可找到。只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們平時看報紙,讀社論,聽講話,大部分時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為這些文章講話只到了傳遞信息、決定、指示這一層,還沒有給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講話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B、便如閃電劃過夜空,你會有永久的記憶。比如“文革”十年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辦”,報上無不重復(fù)著這樣的話。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報》冒出了一篇文章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提出一個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們對這篇文章記憶猶新。再細(xì)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傳下來成為經(jīng)典,除了藝術(shù)之美外,大都因為它首先說出了一種前人沒有說出的新思想。C、可以說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這些文章在人們頭腦里代代繁殖的種籽。當(dāng)然,光有種籽的顆粒還不行,還得有茂盛的枝干花葉。所以文章還得有文采,還得有前兩個層次的襯托。作為文學(xué)作品,如果三個層次都達(dá)到了便是不朽的好文。比如《岳陽樓記》,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寫之美,有作者由此引發(fā)的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獨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達(dá)到了一種哲理之美。這篇文章所以能流傳千古,氣貫百代,老實說,主要是因為這句話,這一個新思想。
人們或許會問,社會上每天文章千千萬萬,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許多文章只是完成著傳遞信息、傳播知識、講述故事的任務(wù)。作為一般人,這就夠了。但作為作家、思想者,這卻不夠;他必須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別人沒有表達(dá)過的思想。對這種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鑄煉新詞新句一樣,務(wù)求個性,務(wù)求最新。“語不驚人死不休”,篇無新意不出手。因為你是弄文章的“專家”,當(dāng)然就與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點慢點都無所謂,而短跑運(yùn)動員則不同,他必須跑出比別人快的成績。因為他是專門干這個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長點。
【小題1】文中最后一個自然段中的“增長點”的含義是:                      (2分)
【小題2】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                                             (2分)
【小題3】請仔細(xì)揣摩選文劃橫線的A、B、C三個句子,它們分別使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在內(nèi)容上有什么特點?具有什么作用?請選擇其中一句予以解讀。(4分)
答:你解讀的是            句,
你的解讀是:①論證方法                                                   
②內(nèi)容特點                                                   
③表達(dá)作用                                                   
【小題4】下列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第二段主要運(yùn)用了對比論證,強(qiáng)調(diào)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B.選文采用立論方式,強(qiáng)調(diào)了所有人寫文章都要有新思想。
C.作者以《岳陽樓記》為例,進(jìn)一步證明了中心論點。
D.選文論證極有分寸,結(jié)尾一段點明為文的意圖。
【小題5】讀了全文,請你再寫出一句你學(xué)過的能體現(xiàn)“新思想”的文言語句。(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貴州省貴陽市九年級9月月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選出下列表述有錯誤的一項( )(2分)

A.《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古時也稱“詩”,分“風(fēng)、雅、頌”三部分。

B.《史記》的作者是東漢的司馬遷,魯迅贊譽(yù)《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編年體通史。

C.《戰(zhàn)國策》是西漢劉向編寫的國別體史書,《唐雎不辱使命》和《鄒忌諷齊王納諫》均出自該書。

D.《左傳》多傳為春秋人左丘明所作,采用編年體記錄史實,是一部著名的史學(xué)和文學(xué)著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山西省運(yùn)城中學(xué)七年級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3分)( )

A.《皇帝的新裝》的作者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快樂王子》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B.《格列佛游記》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時,發(fā)現(xiàn)小人國是用跳繩比賽來選拔官員的;他第四次出游來到了慧骃國。
C.《最后一片葉子》的作者歐·亨利,是著名的美國小說家,與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并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D.《伊索寓言》主要為古希臘民間流傳的以動物為主的寓言,相傳為希臘被釋奴隸伊索所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