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李白在《行路難》中用連續(xù)的動作表現(xiàn)自己內(nèi)心苦悶與情感變化的詩句是“  __________          

3、舉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李白在《行路難》中用連續(xù)的動作表現(xiàn)自己內(nèi)心苦悶與情感變化的詩句是“  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選出對《行路難》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敝小巴�、投、拔、顧”四個連續(xù)動作,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詩人在酒宴時,即將離開朋友而產(chǎn)生的無限依戀之情,連平時號稱“酒仙”的他難以豪飲而醉。
B、“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詩人巧用典故“呂尚垂釣”“伊尹乘舟日邊”表明自己雖然有著決意和無奈,但并沒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盡坎坷的呂尚和伊尹,他們的經(jīng)歷又增強了詩人的信心和信念。
C、“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娙讼嘈疟M管前路障礙重重,但總有一天會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彼岸,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抱負。
D、李白這首詩跳蕩縱橫,一波三折,強烈地表達了詩人苦悶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通往直前的起伏變化的思想歷程,讓人們強烈地感受到詩人的倔強、自信,執(zhí)著地追求理想的強大精神力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選出對《行路難》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敝小巴!⑼�、拔、顧”四個連續(xù)動作,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詩人在酒宴時,即將離開朋友而產(chǎn)生的無限依戀之情,連平時號稱“酒仙”的他難以豪飲而醉。
B、“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詩人巧用典故“呂尚垂釣”“伊尹乘舟日邊”表明自己雖然有著決意和無奈,但并沒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盡坎坷的呂尚和伊尹,他們的經(jīng)歷又增強了詩人的信心和信念。
C、“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詩人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總有一天會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彼岸,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抱負。
D、李白這首詩跳蕩縱橫,一波三折,強烈地表達了詩人苦悶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通往直前的起伏變化的思想歷程,讓人們強烈地感受到詩人的倔強、自信,執(zhí)著地追求理想的強大精神力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默寫題

默寫(7分)
(1)蒹葭蒼蒼,       。(《蒹葭》)
(2)       ,零丁洋里嘆零丁。(文天祥《過零丁洋》)
(3)但愿人長久,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4)李白在《行路難》“       ,       ”這句詩中寫出了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現(xiàn)示了自己內(nèi)心的苦悶,感情的激蕩。
(5)《岳陽樓記》中,“       ,       ”運用擬人手法,從空間上極寫洞庭湖廣闊浩淼的氣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文章千古說韓愈》,回答文后小題。(20分)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寫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讀韓愈其人是從讀韓愈其文開始的,因為中學(xué)課本上就有他的《師說》、《進學(xué)解》。課外閱讀,各種選本上韓文也隨處可見。他的許多警句,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導(dǎo)我們的行為。

有這樣一段故事。唐代憲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導(dǎo)下國內(nèi)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迎佛骨活動,就是將據(jù)稱是佛祖的一塊骨迎到長安,修路蓋廟,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勞民傷財,一場鬧劇。韓愈對這件事有看法,他當過監(jiān)察御史,有隨時向上面提出誠實意見的習(xí)慣。這種官職的第一素質(zhì)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見獲死罪都在所不辭。所謂“文死諫,武死戰(zhàn)”。韓愈在上書前思想好一番斗爭,最后還是大義戰(zhàn)勝了私心,終于實現(xiàn)了勇敢的“一遞”,誰知奏折一遞,就惹來了大禍;而大禍又引來了一連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韓愈是個文章家,寫奏折自然比一般為官者也要講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別動人,文字鏗鏘有力。他說那所謂佛骨不過是一塊臟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豈不盛哉!豈不快哉!”并說:這佛如果真的有靈,有什么禍殃,就讓他來找我吧(“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凜然大氣和獻身精神。但是,這正應(yīng)了我們現(xiàn)時說的,立場不同,感情不同這句話。韓愈越是肝腦涂地陳利害表忠心,憲宗就越覺得他是在抗龍顏,揭龍鱗,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聲把他趕出京城,貶到八千里外的海邊潮州去當?shù)胤叫」佟?/p>

韓愈這一貶,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為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順,比之李白的懷才不遇,柳永的屢試不第要嚴重得多。他們不過是登山無路,韓愈是已登山頂,又一下子被推到無底深淵,其心情之壞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趕出長安,年僅12歲的小女兒也慘死在驛道旁.當他到了潮州后,發(fā)現(xiàn)當?shù)氐那闆r比他的心境還要壞。就氣候水土而言這里還算富庶,但由于地處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習(xí)極多極重。農(nóng)耕方式原始,鄉(xiāng)村學(xué)校不興。當時在北方早已告別了奴隸制,唐律明確規(guī)定了不準沒良為奴,這里卻還在買賣人口,有錢人養(yǎng)奴成風(fēng)。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連續(xù)干了四件事。一是驅(qū)除鱷魚。當時鱷魚為害甚烈,當?shù)厝擞置孕牛恢渡笠约�,韓愈“選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興修水利,推廣北方先進耕作技術(shù)。三是贖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錢抵債,錢債相抵就給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錢贖,以后不得蓄奴。四是興辦教育,請先生,建學(xué)校,甚至還“以正音為潮人誨”,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推廣普通話。八個月就干了這四件事。我們且不說這事的大小,只說他那片誠心。當其獲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時,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難能可貴了。

人生的逆境大約可分四種。一曰生活之苦,饑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懷才不遇;三曰事業(yè)受阻,功敗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處絕境。處逆境之心也分四種,一是心灰意冷,逆來順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騷滿腹;三是見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處之,盡力有為。韓愈是處在第二、第三種逆境,而選擇了后兩種心態(tài),既見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腳踏實地,盡力去為。只這一點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層高明,沒有只停留在蜀道嘆難,江畔沉吟上。他不辭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顯,只是奉獻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韓愈之前,潮州只有進士3名,韓愈之后,到南宋時,登第進士就達172名。是他大開教育之功。

一個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歷史絕不會陪你哭泣,而它只認你的貢獻。悲壯二字,無壯便無以言悲。

1.試分析“韓愈這一貶,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4分)

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說明了韓愈的逆境比“李白的懷才不遇,柳永的屢試不第要嚴重得多”?(4分)

3.作者為什么說韓愈“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層高明”?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6分)

4.文章結(jié)尾說“悲壯二字,無壯便無以言悲”,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文章千古說韓愈》,回答文后小題。(20分)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寫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讀韓愈其人是從讀韓愈其文開始的,因為中學(xué)課本上就有他的《師說》、《進學(xué)解》。課外閱讀,各種選本上韓文也隨處可見。他的許多警句,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導(dǎo)我們的行為。
有這樣一段故事。唐代憲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導(dǎo)下國內(nèi)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迎佛骨活動,就是將據(jù)稱是佛祖的一塊骨迎到長安,修路蓋廟,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勞民傷財,一場鬧劇。韓愈對這件事有看法,他當過監(jiān)察御史,有隨時向上面提出誠實意見的習(xí)慣。這種官職的第一素質(zhì)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見獲死罪都在所不辭。所謂“文死諫,武死戰(zhàn)”。韓愈在上書前思想好一番斗爭,最后還是大義戰(zhàn)勝了私心,終于實現(xiàn)了勇敢的“一遞”,誰知奏折一遞,就惹來了大禍;而大禍又引來了一連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韓愈是個文章家,寫奏折自然比一般為官者也要講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別動人,文字鏗鏘有力。他說那所謂佛骨不過是一塊臟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豈不盛哉!豈不快哉!”并說:這佛如果真的有靈,有什么禍殃,就讓他來找我吧(“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凜然大氣和獻身精神。但是,這正應(yīng)了我們現(xiàn)時說的,立場不同,感情不同這句話。韓愈越是肝腦涂地陳利害表忠心,憲宗就越覺得他是在抗龍顏,揭龍鱗,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聲把他趕出京城,貶到八千里外的海邊潮州去當?shù)胤叫」佟?br />韓愈這一貶,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為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順,比之李白的懷才不遇,柳永的屢試不第要嚴重得多。他們不過是登山無路,韓愈是已登山頂,又一下子被推到無底深淵,其心情之壞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趕出長安,年僅12歲的小女兒也慘死在驛道旁.當他到了潮州后,發(fā)現(xiàn)當?shù)氐那闆r比他的心境還要壞。就氣候水土而言這里還算富庶,但由于地處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習(xí)極多極重。農(nóng)耕方式原始,鄉(xiāng)村學(xué)校不興。當時在北方早已告別了奴隸制,唐律明確規(guī)定了不準沒良為奴,這里卻還在買賣人口,有錢人養(yǎng)奴成風(fēng)。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連續(xù)干了四件事。一是驅(qū)除鱷魚。當時鱷魚為害甚烈,當?shù)厝擞置孕�,只知投牲畜以祭,韓愈“選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興修水利,推廣北方先進耕作技術(shù)。三是贖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錢抵債,錢債相抵就給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錢贖,以后不得蓄奴。四是興辦教育,請先生,建學(xué)校,甚至還“以正音為潮人誨”,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推廣普通話。八個月就干了這四件事。我們且不說這事的大小,只說他那片誠心。當其獲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時,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難能可貴了。
人生的逆境大約可分四種。一曰生活之苦,饑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懷才不遇;三曰事業(yè)受阻,功敗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處絕境。處逆境之心也分四種,一是心灰意冷,逆來順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騷滿腹;三是見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處之,盡力有為。韓愈是處在第二、第三種逆境,而選擇了后兩種心態(tài),既見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腳踏實地,盡力去為。只這一點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層高明,沒有只停留在蜀道嘆難,江畔沉吟上。他不辭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顯,只是奉獻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韓愈之前,潮州只有進士3名,韓愈之后,到南宋時,登第進士就達172名。是他大開教育之功。
一個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歷史絕不會陪你哭泣,而它只認你的貢獻。悲壯二字,無壯便無以言悲。
【小題1】試分析“韓愈這一貶,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題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說明了韓愈的逆境比“李白的懷才不遇,柳永的屢試不第要嚴重得多”?(4分)
【小題3】作者為什么說韓愈“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層高明”?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6分)
【小題4】文章結(jié)尾說“悲壯二字,無壯便無以言悲”,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度江蘇省姜堰市二附中八年級下學(xué)期第一次學(xué)情調(diào)查語文試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文章千古說韓愈》,回答文后小題。(20分)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寫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讀韓愈其人是從讀韓愈其文開始的,因為中學(xué)課本上就有他的《師說》、《進學(xué)解》。課外閱讀,各種選本上韓文也隨處可見。他的許多警句,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導(dǎo)我們的行為。
有這樣一段故事。唐代憲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導(dǎo)下國內(nèi)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迎佛骨活動,就是將據(jù)稱是佛祖的一塊骨迎到長安,修路蓋廟,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勞民傷財,一場鬧劇。韓愈對這件事有看法,他當過監(jiān)察御史,有隨時向上面提出誠實意見的習(xí)慣。這種官職的第一素質(zhì)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見獲死罪都在所不辭。所謂“文死諫,武死戰(zhàn)”。韓愈在上書前思想好一番斗爭,最后還是大義戰(zhàn)勝了私心,終于實現(xiàn)了勇敢的“一遞”,誰知奏折一遞,就惹來了大禍;而大禍又引來了一連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韓愈是個文章家,寫奏折自然比一般為官者也要講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別動人,文字鏗鏘有力。他說那所謂佛骨不過是一塊臟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豈不盛哉!豈不快哉!”并說:這佛如果真的有靈,有什么禍殃,就讓他來找我吧(“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凜然大氣和獻身精神。但是,這正應(yīng)了我們現(xiàn)時說的,立場不同,感情不同這句話。韓愈越是肝腦涂地陳利害表忠心,憲宗就越覺得他是在抗龍顏,揭龍鱗,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聲把他趕出京城,貶到八千里外的海邊潮州去當?shù)胤叫」佟?br />韓愈這一貶,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為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順,比之李白的懷才不遇,柳永的屢試不第要嚴重得多。他們不過是登山無路,韓愈是已登山頂,又一下子被推到無底深淵,其心情之壞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趕出長安,年僅12歲的小女兒也慘死在驛道旁.當他到了潮州后,發(fā)現(xiàn)當?shù)氐那闆r比他的心境還要壞。就氣候水土而言這里還算富庶,但由于地處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習(xí)極多極重。農(nóng)耕方式原始,鄉(xiāng)村學(xué)校不興。當時在北方早已告別了奴隸制,唐律明確規(guī)定了不準沒良為奴,這里卻還在買賣人口,有錢人養(yǎng)奴成風(fēng)。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連續(xù)干了四件事。一是驅(qū)除鱷魚。當時鱷魚為害甚烈,當?shù)厝擞置孕牛恢渡笠约�,韓愈“選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興修水利,推廣北方先進耕作技術(shù)。三是贖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錢抵債,錢債相抵就給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錢贖,以后不得蓄奴。四是興辦教育,請先生,建學(xué)校,甚至還“以正音為潮人誨”,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推廣普通話。八個月就干了這四件事。我們且不說這事的大小,只說他那片誠心。當其獲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時,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難能可貴了。
人生的逆境大約可分四種。一曰生活之苦,饑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懷才不遇;三曰事業(yè)受阻,功敗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處絕境。處逆境之心也分四種,一是心灰意冷,逆來順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騷滿腹;三是見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處之,盡力有為。韓愈是處在第二、第三種逆境,而選擇了后兩種心態(tài),既見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腳踏實地,盡力去為。只這一點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層高明,沒有只停留在蜀道嘆難,江畔沉吟上。他不辭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顯,只是奉獻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韓愈之前,潮州只有進士3名,韓愈之后,到南宋時,登第進士就達172名。是他大開教育之功。
一個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歷史絕不會陪你哭泣,而它只認你的貢獻。悲壯二字,無壯便無以言悲。
【小題1】試分析“韓愈這一貶,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題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說明了韓愈的逆境比“李白的懷才不遇,柳永的屢試不第要嚴重得多”?(4分)
【小題3】作者為什么說韓愈“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層高明”?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6分)
【小題4】文章結(jié)尾說“悲壯二字,無壯便無以言悲”,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屆度江蘇省姜堰市八年級下學(xué)期第一次學(xué)情調(diào)查語文試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文章千古說韓愈》,回答文后小題。(20分)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寫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讀韓愈其人是從讀韓愈其文開始的,因為中學(xué)課本上就有他的《師說》、《進學(xué)解》。課外閱讀,各種選本上韓文也隨處可見。他的許多警句,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導(dǎo)我們的行為。

有這樣一段故事。唐代憲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導(dǎo)下國內(nèi)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迎佛骨活動,就是將據(jù)稱是佛祖的一塊骨迎到長安,修路蓋廟,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勞民傷財,一場鬧劇。韓愈對這件事有看法,他當過監(jiān)察御史,有隨時向上面提出誠實意見的習(xí)慣。這種官職的第一素質(zhì)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見獲死罪都在所不辭。所謂“文死諫,武死戰(zhàn)”。韓愈在上書前思想好一番斗爭,最后還是大義戰(zhàn)勝了私心,終于實現(xiàn)了勇敢的“一遞”,誰知奏折一遞,就惹來了大禍;而大禍又引來了一連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韓愈是個文章家,寫奏折自然比一般為官者也要講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別動人,文字鏗鏘有力。他說那所謂佛骨不過是一塊臟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豈不盛哉!豈不快哉!”并說:這佛如果真的有靈,有什么禍殃,就讓他來找我吧(“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凜然大氣和獻身精神。但是,這正應(yīng)了我們現(xiàn)時說的,立場不同,感情不同這句話。韓愈越是肝腦涂地陳利害表忠心,憲宗就越覺得他是在抗龍顏,揭龍鱗,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聲把他趕出京城,貶到八千里外的海邊潮州去當?shù)胤叫」佟?/p>

韓愈這一貶,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為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順,比之李白的懷才不遇,柳永的屢試不第要嚴重得多。他們不過是登山無路,韓愈是已登山頂,又一下子被推到無底深淵,其心情之壞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趕出長安,年僅12歲的小女兒也慘死在驛道旁.當他到了潮州后,發(fā)現(xiàn)當?shù)氐那闆r比他的心境還要壞。就氣候水土而言這里還算富庶,但由于地處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習(xí)極多極重。農(nóng)耕方式原始,鄉(xiāng)村學(xué)校不興。當時在北方早已告別了奴隸制,唐律明確規(guī)定了不準沒良為奴,這里卻還在買賣人口,有錢人養(yǎng)奴成風(fēng)。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連續(xù)干了四件事。一是驅(qū)除鱷魚。當時鱷魚為害甚烈,當?shù)厝擞置孕�,只知投牲畜以祭,韓愈“選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興修水利,推廣北方先進耕作技術(shù)。三是贖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錢抵債,錢債相抵就給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錢贖,以后不得蓄奴。四是興辦教育,請先生,建學(xué)校,甚至還“以正音為潮人誨”,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推廣普通話。八個月就干了這四件事。我們且不說這事的大小,只說他那片誠心。當其獲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時,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難能可貴了。

人生的逆境大約可分四種。一曰生活之苦,饑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懷才不遇;三曰事業(yè)受阻,功敗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處絕境。處逆境之心也分四種,一是心灰意冷,逆來順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騷滿腹;三是見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處之,盡力有為。韓愈是處在第二、第三種逆境,而選擇了后兩種心態(tài),既見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腳踏實地,盡力去為。只這一點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層高明,沒有只停留在蜀道嘆難,江畔沉吟上。他不辭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顯,只是奉獻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韓愈之前,潮州只有進士3名,韓愈之后,到南宋時,登第進士就達172名。是他大開教育之功。

一個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歷史絕不會陪你哭泣,而它只認你的貢獻。悲壯二字,無壯便無以言悲。

1.試分析“韓愈這一貶,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4分)

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說明了韓愈的逆境比“李白的懷才不遇,柳永的屢試不第要嚴重得多”?(4分)

3.作者為什么說韓愈“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層高明”?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6分)

4.文章結(jié)尾說“悲壯二字,無壯便無以言悲”,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文章千古說韓愈》,回答文后小題。(20分)
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寫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讀韓愈其人是從讀韓愈其文開始的,因為中學(xué)課本上就有他的《師說》、《進學(xué)解》。課外閱讀,各種選本上韓文也隨處可見。他的許多警句,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導(dǎo)我們的行為。
有這樣一段故事。唐代憲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導(dǎo)下國內(nèi)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迎佛骨活動,就是將據(jù)稱是佛祖的一塊骨迎到長安,修路蓋廟,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勞民傷財,一場鬧劇。韓愈對這件事有看法,他當過監(jiān)察御史,有隨時向上面提出誠實意見的習(xí)慣。這種官職的第一素質(zhì)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見獲死罪都在所不辭。所謂“文死諫,武死戰(zhàn)”。韓愈在上書前思想好一番斗爭,最后還是大義戰(zhàn)勝了私心,終于實現(xiàn)了勇敢的“一遞”,誰知奏折一遞,就惹來了大禍;而大禍又引來了一連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韓愈是個文章家,寫奏折自然比一般為官者也要講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別動人,文字鏗鏘有力。他說那所謂佛骨不過是一塊臟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豈不盛哉!豈不快哉!”并說:這佛如果真的有靈,有什么禍殃,就讓他來找我吧(“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凜然大氣和獻身精神。但是,這正應(yīng)了我們現(xiàn)時說的,立場不同,感情不同這句話。韓愈越是肝腦涂地陳利害表忠心,憲宗就越覺得他是在抗龍顏,揭龍鱗,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聲把他趕出京城,貶到八千里外的海邊潮州去當?shù)胤叫」佟?br />韓愈這一貶,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為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順,比之李白的懷才不遇,柳永的屢試不第要嚴重得多。他們不過是登山無路,韓愈是已登山頂,又一下子被推到無底深淵,其心情之壞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趕出長安,年僅12歲的小女兒也慘死在驛道旁.當他到了潮州后,發(fā)現(xiàn)當?shù)氐那闆r比他的心境還要壞。就氣候水土而言這里還算富庶,但由于地處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習(xí)極多極重。農(nóng)耕方式原始,鄉(xiāng)村學(xué)校不興。當時在北方早已告別了奴隸制,唐律明確規(guī)定了不準沒良為奴,這里卻還在買賣人口,有錢人養(yǎng)奴成風(fēng)。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連續(xù)干了四件事。一是驅(qū)除鱷魚。當時鱷魚為害甚烈,當?shù)厝擞置孕�,只知投牲畜以祭,韓愈“選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興修水利,推廣北方先進耕作技術(shù)。三是贖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錢抵債,錢債相抵就給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錢贖,以后不得蓄奴。四是興辦教育,請先生,建學(xué)校,甚至還“以正音為潮人誨”,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推廣普通話。八個月就干了這四件事。我們且不說這事的大小,只說他那片誠心。當其獲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時,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難能可貴了。
人生的逆境大約可分四種。一曰生活之苦,饑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懷才不遇;三曰事業(yè)受阻,功敗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處絕境。處逆境之心也分四種,一是心灰意冷,逆來順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騷滿腹;三是見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處之,盡力有為。韓愈是處在第二、第三種逆境,而選擇了后兩種心態(tài),既見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腳踏實地,盡力去為。只這一點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層高明,沒有只停留在蜀道嘆難,江畔沉吟上。他不辭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顯,只是奉獻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韓愈之前,潮州只有進士3名,韓愈之后,到南宋時,登第進士就達172名。是他大開教育之功。
一個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歷史絕不會陪你哭泣,而它只認你的貢獻。悲壯二字,無壯便無以言悲。
小題1:試分析“韓愈這一貶,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題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說明了韓愈的逆境比“李白的懷才不遇,柳永的屢試不第要嚴重得多”?(4分)
小題3:作者為什么說韓愈“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層高明”?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6分)
小題4:文章結(jié)尾說“悲壯二字,無壯便無以言悲”,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