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開……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3)至于負(fù)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然白發(fā),頹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環(huán)滁皆山也!瓪W陽修也。
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
(1)蒼然白發(fā) ( ) (2)醉翁之意 ( )
(3)樹林陰翳 ( ) (4)述以文者 ( )
2.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3.第(3)段描繪了四個場景,分別是滁人游、 、 、 。
4.《小石潭記》、《岳陽樓記》、《桃花源記》與《醉翁亭記》一樣,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懷之作。請根據(jù)提示,在空白處填上與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點相關(guān)的詞語。
《岳陽樓記》回蕩著憂樂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記》洋溢著 的和諧之音。
《小石潭記》彌漫著悄愴幽邃的凄寒之風(fēng)。
《桃花源記》飄逸著 的理想之風(fēng)。
5.歐陽修自號為“六一居士”。所謂“六一” ,即藏書一萬卷、集錄金石遺文一千卷、一壺酒、一張弓、一局棋、一醉翁。結(jié)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簡要談?wù)勛髡叩乃枷胄愿裉攸c。
評卷人 |
得分 |
|
|
五、作文
(每空? 分,共? 分)
16、1.(1)臉色蒼老 (20的) (3)遮蓋 (4)用
2.(1)游賞山水的樂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罷了。(2)游人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
3.太守宴 眾賓歡 太守醉
4.與民同樂 寧靜祥和 (符合要求即可)
5.悠然自得 豁達(dá)大度 寵辱不驚 (符合要求即可)
五、作文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文言文閱讀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記》
【小題1】與例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例句: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
A.皆以美于徐公。 | B.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 |
C.子墨子聞之,起于魯。 | D.告之于帝。 |
A.中蛾冠兒多髯者為東坡。 | B.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
C.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D.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專項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3.下列詞語中的“回”字與“峰回路轉(zhuǎn)”中的“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妙手回春 B.驀然回首 C.回復(fù)短信 D.回環(huán)往復(fù)
24.解釋選段中加點的詞語:(2分)
(1)蔚然: (2)輒:
25.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6.用自己的話寫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詳細(xì)地理位置。(2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①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
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然白
發(fā),頹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0.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①名之者誰( ) ②佳木秀而繁陰( )
③傴僂提攜( ) ④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
11.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12. 請用“/”標(biāo)出下列語句中的語意停頓。(每句標(biāo)一處)(2分)
①若 夫 日 出 而 林 霏 開 ②行 者 休 于 樹
13.用原文語句填空。(3分)
①第②段描寫了山間四季佳景,請找出描寫秋、冬景的句子,寫在下面橫線上。(2分)
,
②選文第一段的畫線處有一個成語一直沿用到今天,這個成語是 (1分)
14. 文章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環(huán)滁皆山也 環(huán):______________
(2)林壑尤美 尤:______________
(3)山行六七里 山:______________
(4)飲少輒醉 輒:______________
11、翻譯文中畫線語句。(4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0、本文作者歐陽修是 (朝代)文學(xué)家。(1分)
1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蔚然而深秀者 (2)名之者誰
12、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順序描繪了瑯琊山的美麗景色?(2分)
13、作者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描繪了“滁人”跟隨太守出游的歡樂場景。請分析他們“從太守游而樂”的原因。(2分)
14、歐陽修雖被貶滁州,卻能夠與民同游且“樂其樂也”。請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一談你從中得到哪些人生啟示。(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節(jié)選自《醉翁亭記》)
7.解釋文中加點的詞。(3分)
(1)其西南諸峰;
(2)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3)名之者誰。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直線的句子(2分)
9.從選文看,醉翁“醉”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告之于帝 |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C.如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D.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yuǎn)矣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中考語文基礎(chǔ)知識試題精選(最新修訂版)初三 題型:048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大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句中加粗詞的意義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有亭翼然臨(靠近)于泉上者
B.名(命名)之者誰
C.醉翁之意(意思)不在酒
D.得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2.與“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B.管夷吾舉于士
C.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3.寫遠(yuǎn)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寫近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借釋亭名來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這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6.表現(xiàn)醉是表象,樂是實質(zh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把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段文字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101網(wǎng)校同步練習(xí) 初二語文 人教社(新課標(biāo)2001-2年通過) 人教版 題型:048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本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號曰醉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給本段分層,分別概括層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之意”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的“醉翁”指誰?根據(jù)是什么?(根據(jù)《醉翁亭記》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概括滁州地理特征,鳥瞰全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點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寫景的順序是________,寫景的角度有________覺、________覺。
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它成為成語,用的是比喻意義,其意思是:(1)________(2)________
10、這段文字可分成兩層,其中第一層描寫醉翁亭秀美的自然風(fēng)光,分為五步,層層推出,步步逼近,突出了醉翁亭。其中第三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11、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