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山東省中考真題 題型:默寫題
古詩文名句默寫。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_____!保ā墩撜Z》)
②《出師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諸葛亮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精神品格。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橫,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記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對空明澄澈、樹影搖曳的寺院優(yōu)美夜景的精彩描寫。
④李白“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兩句,以景寫情,含不盡之意于言外;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有此妙。
⑤提到奉獻精神,人們自然會想起“春蠶到死絲方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護花”等耳熟能詳?shù)墓旁娫~名句。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古詩文名句默寫。(5分)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_____。”(《論語》)
②《出師表》中“ , !币痪浔砻髁酥T葛亮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精神品格。
③“ ,水中藻、荇交橫, 。”一句是《記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對空明澄澈、樹影搖曳的寺院優(yōu)美夜景的精彩描寫。
④李白“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兩句,以景寫情,含不盡之意于言外;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 , ”亦有此妙。
⑤提到奉獻精神,人們自然會想起“春蠶到死絲方盡, ”、
“ ,化作春泥更護花”等耳熟能詳?shù)墓旁娫~名句。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遼寧省中考真題 題型:默寫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0-2011學年浙江省樂清市柳市中學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r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題1】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4分)
①不亦說乎 ②思而不學則殆
③溫故而知新 ④是知也
【小題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題3】孔子曾說過:“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這里有借鑒的意思)!庇谜n文中的原句就是 , 。
【小題4】青少年正處于求學階段,正需要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方法,試選取課文中與學習有關的一則,談談它對你學習的指導。(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紹興楊汛橋中學七年級12月份反饋檢測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19分)
(甲)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論語》十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r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題1】《論語》是 經(jīng)典著作之一,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鬃樱 ,字 , 時期魯國人。(2分)
【小題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3分)
(1)不亦說乎 ( )
(2)誨女知之乎 ( )
(3)是知也 ( )
【小題3】解釋下列加點的字。(2分)
人不知而不慍( ) 學而不思則罔( )
思而不學則殆( ) 死而后已( )
【小題4】解釋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不于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學而時習之 | B.誨女知之乎 |
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D.驅之別院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紹興楊汛橋中學七年級12月份反饋檢測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19分)
(甲)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論語》十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論語》是 經(jīng)典著作之一,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孔子,名 ,字 , 時期魯國人。(2分)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3分)
(1)不亦說乎 ( )
(2)誨女知之乎 ( )
(3)是知也 ( )
3.解釋下列加點的字。(2分)
人不知而不慍( ) 學而不思則罔( )
思而不學則殆( ) 死而后已( )
4.解釋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不于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學而時習之 |
B.誨女知之乎 |
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D.驅之別院 |
5.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屆浙江省樂清市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re>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4分)
①不亦說乎 ②思而不學則殆
③溫故而知新 ④是知也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孔子曾說過:“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這里有借鑒的意思)!庇谜n文中的原句就是 , 。
4.青少年正處于求學階段,正需要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方法,試選取課文中與學習有關的一則,談談它對你學習的指導。(3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