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方法上重點、難點:如何尋找、選擇解決問題的途徑,建立數(shù)學模型。
[課前準備]學生課前探討,完成下列表格:
假定我們有一簍面值一元的硬幣,假定每一硬幣的形狀、體積、質量是相同的,我們通過哪些方法或途徑可以知道這簍硬幣的個數(shù)?
序 號 |
方 法 或 途 徑 |
方法一 方法二 …… |
|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交流、研討]在開始今天的化學課之前,請同學們先回答我們布置的課前智力游戲:
假定我們有一簍面值一元的硬幣,假定每一硬幣的形狀、體積、質量是相同的,我們通過哪些方法或途徑可以知道這簍硬幣的個數(shù)?
(媒體顯示)
序 號 |
方 法 或 途 徑 |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方法五 方法六 方法七 方法八 …… |
直接數(shù)數(shù) 先稱量出一個硬幣的質量,再用硬幣的總質量除以一個硬幣的質量 先稱量出100個硬幣的質量,用硬幣的總質量除以100個硬幣的質量,再乘以100 先稱量出一個硬幣的體積,再用硬幣的總體積除以一個硬幣的體積 先稱量出100個硬幣的體積,用硬幣的總體積除以100個硬幣的體積,再乘以100 先測量出一個硬幣的厚度,再將硬幣壘起來,用硬幣的總厚度除以一個硬幣的厚度 先測量出100個硬幣的厚度,再將硬幣壘起來,用硬幣的總厚度除以100個硬幣的厚度,然后乘以100 用模具(比如一木板上刻有許多凹槽,每一凹槽中正好卡入10個硬幣)計量(銀行常用) …… |
[建立模型] 我把上述方法總結為兩種方法模型:直接計量和換算。前者直接獲得硬幣個數(shù),后者通過引入中間物理量搭橋,換算出硬幣個數(shù)。
[講述、媒體顯示]
模型一:直接計量 (方法一)
模型二:引入中間物理量換算 (方法二-方法八)
[引言] 下面我們來研究一個化學上經常遇到的宏觀物質的質量、體積與構成它的微觀粒子數(shù)之間的關系問題。也就是第三節(jié)所講述的內容。
[講述、媒體顯示]第三節(jié) 化學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質的量
1.知識上重點、難點:物質的量的含義和應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的:
(3) 通過模擬科學家解決實際問題的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讓他們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樂趣。
(4) 通過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
(4) 通過引導學生對自己熟悉問題的分析,讓他們學會怎樣從中提煉總結出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
(5) 通過模擬科學家解決實際問題的探究活動,讓學生感受科學家在面對實際問題時,如何分析、聯(lián)想、類比、遷移、概括和總結,如何建立數(shù)學模型,培養(yǎng)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領會物質的量、摩爾、摩爾質量、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的基本含義。
(2)使學生理解物質的量、摩爾質量、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等各物理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學會用物質的量來計量物質。
(3)掌握用物質的量濃度來表示溶液的組成,掌握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
(4)學會用物質的量進行有關化學反應的簡單計算。
3.完成你的《課堂活動記錄及報告》(便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
第三節(jié) 化學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質的量
育才中學 覃浩然
[課程安排]4課時
[教學目標]
2.傳統(tǒng)的練習(略)
2、描述氯氣的物理性質,概述氯氣的化學性質和特性。
[媒體展示上述內容] (略)
[活動評價]
自 評 |
他 評 |
師 評 |
|
|
|
[拓展延伸]
[提問]根據(jù)氯氣能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的事實,推論氯氣是否能與堿溶液反應?若能反應,請表述其產物并書寫氯氣分別與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媒體展示上述內容](略)
[知識應用--身邊的化學](學生看書第20頁)
[引述]身邊的化學
含氯化合物的漂白與消毒作用 次氯酸不僅能是有機色質退色,還能消滅細菌等。將氫氣通入堿液(如NaOH溶液)可制得次氯酸鹽(如次氯酸鈉,NaClO)。次氯酸鹽是一些漂白劑和消毒劑的有效成分,它與稀酸或空氣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次氯酸,起到漂白和消毒作用。 以次氯酸鹽為有效成分的漂白劑和消毒劑的有效期較短,放久了,會因分解而失去漂白與消毒功能。 二氧化氯也可用于漂白和消毒。實驗證明,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是等質量氫氣的2.65倍。不過,由于二氧化氯價格高,目前還不能完全取代氫氣用于漂白和消毒。 |
[過渡]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了物質的性質后,人們往往要探究產生相關性質的原因,這就是要涉及物質結構方面的問題,如:金屬鈉和氫氣各是由什么微粒構成的?這些微粒各有什么特點?它們與金屬鈉或氯氣的性質有什么關系?這些問題僅通過一般實驗是無法解決的,還需要利用模型、假說等方法進行有關研究。
[板書]3;瘜W探究過程中的模型與假說(引述)
(1)關于模型:
模型(model)是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建立起來的,是對事物及其變化的簡化模擬。模型一般可分為物體模型和思維模型兩大類。例如,在研究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時經常用到的球棍模型就是一種物體模型,而在研究原子結構的過程中所建立起的各種模型則屬于思維模型。
(2)關于假說:
假說(hypothesis)是以已有事實材料和科學理論為依據(jù),面對未知事實或規(guī)律所提出的一種推測性說明。假說提出后需得到實踐的證實,才能成為科學理論。道爾頓提出的原子學說起初就是一種假說,后來經過反復驗證和修正,才發(fā)展成科學理論。
關于物質性質的研究知識化學研究的任務之一,除此之外,還需要通過化學研究為物質發(fā)生的各種變化尋求合理的理論解釋,測定物質組成中各部分的含量,探究物質的內部結構,以及設計物質的合成方法,等等,F(xiàn)在,化學工作者不僅使用試管、燒杯等一般的化學儀器,而且使用許多先進的儀器來進行化學研究,使化學研究水平大為提高。
[知識拓展]
化學前沿 現(xiàn)代化學實驗室 并非所有的化學實驗都是在試管、燒杯等簡單的化學儀器中完成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化學研究室中出現(xiàn)了各種先進的儀器,幫助人們完成研究任務。例如,利用色譜儀可以把某種物質從混合物中分離出來,而X射線儀、質譜儀、核磁共振儀等則可以幫助人們測定化學物質的結構。 計算機技術的起興是為化學研究實驗研究開辟了一個新領域--計算機化學。在這個領域里進行化學研究的人們用計算機做實驗。利用速度快、儲存兩大的計算機和計算化學家們編制的新程序,可以計算出化學物質的結構,還可以預測未知化合物的性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對計算機有著更高的期望:教會計算機按照優(yōu)秀的化學家的思考方式去思考;讓計算機去評估浩如煙海的反應,確定哪一個反應最適合得到某種預期的目標化合物;開發(fā)一種計算機--受控機器人系統(tǒng),讓它們在實驗室里事實合成反應,等等。 |
[概括·整合](略) |
[小結] 略
[作業(yè)] 1. 學完這一節(jié)內容,請你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兩個維度談談你的收獲。
1、在探究氯氣性質的過程中應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其研究的基本程序是怎樣的?
3、氯水中有哪些物質?它具有哪些性質?在工農業(yè)生產中有何作用。
[問題思考]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