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019  1027  1033  1037  1043  1045  1049  1055  1057  1063  1069  1073  1075  1079  1085  1087  1093  1097  1099  1103  1105  1109  1111  1113  1114  1115  1117  1118  1119  1121  1123  1127  1129  1133  1135  1139  1145  1147  1153  1157  1159  1163  1169  1175  1177  1183  1187  1189  1195  1199  1205  1213  447090 

1.函數(shù)的定義域是

  A.(0,1]     B. (0,+∞)    C. (1,+∞)    D. [1,+∞)

試題詳情

21. (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橢圓C1:,拋物線C2:,

且C1、C2的公共弦AB過橢圓C1的右焦點.

(Ⅰ)當AB⊥軸時,求、的值,并判斷拋物線C2的焦點是否在直線AB上;

(Ⅱ)是否存在、的值,使拋物線C2的焦點恰在直線AB上?若存在,

求出符合條件的、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Ⅰ)當AB⊥x軸時,點A、B關于x軸對稱,所以m=0,直線AB的方程為:

        x =1,從而點A的坐標為(1,)或(1,-).  因為點A在拋物線上.

所以,即.此時C2的焦點坐標為(,0),該焦點不在直線AB上.

 

(II)解法一: 假設存在、的值使的焦點恰在直線AB上,由(I)知直線AB

的斜率存在,故可設直線AB的方程為.

由消去得………………①

設A、B的坐標分別為(x1,y1), (x2,y2),  

則x1,x2是方程①的兩根,x1+x2=.

  由 

消去y得.          ………………②

因為C2的焦點在直線上,

所以,即.代入②有.

即.                          …………………③

由于x1,x2也是方程③的兩根,所以x1+x2=.

從而=. 解得   ……………………④

 

又AB過C1、、\、、C2的焦點,所以

,

則    …………………………………⑤

 

由④、⑤式得,即.

解得于是

因為C2的焦點在直線上,所以.

 或.

由上知,滿足條件的、存在,且或,.

 

解法二:       設A、B的坐標分別為,.

    因為AB既過C1的右焦點,又過C2的焦點,

所以.

即.           ……①

由(Ⅰ)知,于是直線AB的斜率, ……②

且直線AB的方程是,

所以.        ……③

又因為,所以.    ……④

將①、②、③代入④得.  ……………⑤

  因為,所以.  …………⑥

將②、③代入⑥得  ……………⑦

由⑤、⑦得即

 

解得.將代入⑤得

   或.

由上知,滿足條件的、存在,且或,

 

 

 

 

試題詳情

      解得y=4,故z=4+3.即兩種方案的用水量分別為19與4+3.

   因為當,故方案乙的用水量較少.

(II)設初次與第二次清洗的用水量分別為與,類似(I)得

,(*)

于是+

          當為定值時,,

          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此時

          將代入(*)式得

          故時總用水量最少, 此時第一次與第二次用水量分別為

          ,    最少總用水量是.

          當,故T()是增函數(shù)(也可以用二次函數(shù)的單調性判斷).這說明,隨著的值的最少總用水量, 最少總用水量最少總用水量.

試題詳情

解:(Ⅰ)設方案甲與方案乙的用水量分別為x與z,由題設有=0.99,解得x=19.

        由得方案乙初次用水量為3, 第二次用水量y滿足方程:

試題詳情

20. (本小題滿分14分)對1個單位質量的含污物體進行清洗,清洗前其清潔度(含污物體的清潔度定義為:)為0.8,要求洗完后的清潔度是0.99.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方案甲:一次清洗;方案乙:兩次清洗.該物體初次清洗后受殘留水等因素影響,其質量變?yōu)?1≤a≤3).設用單位質量的水初次清洗后的清潔度是(),用質量的水第二次清洗后的清潔度是,其中是該物體初次清洗后的清潔度.

(Ⅰ)分別求出方案甲以及時方案乙的用水量,并比較哪一種方案用水量較少;

(Ⅱ)若采用方案乙,當為某定值時,如何安排初次與第二次清洗的用水量,使總用水量最少?并討論取不同數(shù)值時對最少總用水量多少的影響.

試題詳情

19. (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函數(shù),

數(shù)列{}滿足:

證明: (I).;   

(II)..

證明: (I).先用數(shù)學歸納法證明,n=1,2,3,…

          (i).當n=1時,由已知顯然結論成立.

          (ii).假設當n=k時結論成立,即.因為0<x<1時

,所以f(x)在(0,1)上是增函數(shù). 又f(x)在[0,1]上連續(xù),

從而.故n=k+1時,結論成立.

由(i)、(ii)可知,對一切正整數(shù)都成立.

又因為時,,

所以,綜上所述.

(II).設函數(shù),.由(I)知,當時,,

   從而

所以g (x)在(0,1)上是增函數(shù). 又g (x)在[0,1]上連續(xù),且g (0)=0,

  所以當時,g (x)>0成立.于是.

       故.

 

試題詳情

和2,AB=4.    (Ⅰ)證明PQ⊥平面ABCD;    (Ⅱ)求異面直線AQ與PB所成的角;

(Ⅲ)求點P到平面QAD的距離.

 

 

 

 

 

 

 

 

 

 

 

 

解法一: (Ⅰ).連結AC、BD,設.由P-ABCD與Q-ABCD

都是正四棱錐,所以PO⊥平面ABCD,QO⊥平面ABCD.

從而P、O、Q三點在一條直線上,所以PQ⊥平面ABCD.

           (II)由題設知,ABCD是正方形,所以.由(I),平面,故可以分別以直線CA、DB、QP為軸,軸,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如上圖),由題設條件,相關各點的坐標分別是,,

所以,,于是

從而異面直線AQ與PB所成的角是.

(Ⅲ).由(Ⅱ),點D的坐標是(0,-,0),,          

,設是平面QAD的一個法向量,

由    得.

取x=1,得.  所以點P到平面QAD的距離.

解法二: (Ⅰ).取AD的中點M,連結PM,QM.因為P-ABCD與Q-ABCD

都是正四棱錐,所以AD⊥PM,AD⊥QM. 從而AD⊥平面PQM.

又平面PQM,所以PQ⊥AD.同理PQ⊥AB,所以PQ⊥平面ABCD.

(Ⅱ).連結AC、BD設,由PQ⊥平面ABCD及正四棱錐的性質可知O在

PQ上,從而P、A、Q、C四點共面.

取OC的中點N,連結PN.

因為,所以,

從而AQ∥PN.∠BPN(或其補角)是異面直線AQ

與PB所成的角.連接BN,

因為.

所以.

從而異面直線AQ與PB所成的角是.

(Ⅲ).由(Ⅰ)知,AD⊥平面PQM,所以平面PQM⊥平面QAD. 過P作PH⊥QM

于H,則PH⊥平面QAD,所以PH的長為點P到平面QAD的距離.

連結OM,則.所以,

又PQ=PO+QO=3,于是.

即點P到平面QAD的距離是.

 

試題詳情

18. (本小題滿分14分)如圖4,已知兩個正四棱錐P-ABCD與Q-ABCD的高分別為1

試題詳情

(Ⅲ).某煤礦被關閉,即該煤礦第一次安檢不合格,整改后經復查仍不合格,所以該煤礦被關閉的概率是,從而該煤礦不被關閉的概率是0.9.由題意,每家煤礦是否被關閉是相互獨立的,所以至少關閉一家煤礦的概率是

試題詳情

       E=,即平均有2.50家煤礦必須整改.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