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中.當物體從可向間移動過程中.物體的像的變化是A.像越來越小.并且與凸透鏡的距離變大B.像越來越大.并且與凸透鏡的距離變大C.像越來越大.并且與凸透鏡的距離變小D.像越來越小.并且與凸透鏡的距離變小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實驗室中提供了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
①在組裝和調(diào)試實驗裝置時,應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和
光屏
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跟燭焰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②實驗時,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如下圖所示,當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80厘米刻度處時,找到了最清晰的像,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光屏上所成的像應該是倒立、
放大
的實像(選填“放大”或“縮小”).

③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把物體移至20厘米刻度線處,則應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才能找到清晰的燭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6、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發(fā)光體S(箭頭形狀的發(fā)光二極管,長為2cm)、凸透鏡T、光屏P安裝在光具座上進行試驗,如圖所示.
固定凸透鏡T,將發(fā)光體S放在離凸透鏡4cm(物距u)處,移動光屏P,如果找不到像,則記錄光屏上光斑的特征;如果在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則記下像的特征,測出光屏P到透鏡T的距離(像距v)和像的長度.然后,將物距依次增加2cm,重復上面的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根據(jù)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次數(shù)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長度/cm 像的特征
1 4.0 / 光斑大小變化 只有圓光斑
2 6.0 / 光斑大小變化 只有圓光斑
3 8.0 / 光斑大小不變 只有圓光斑
4 10.0 40.0 8.0 倒立的箭頭
5 12.0 24.0 4.0 倒立的箭頭
6 14.0 18.7 2.7 倒立的箭頭
7 16.0 16.0 2.0 倒立的箭頭
8 18.0 14.4 1.6 倒立的箭頭
9 20.0 13.3 1.3 倒立的箭頭
(1)凸透鏡T的焦距為
8
cm.
(2)物距u在
大于8cm小于16cm
范圍時,在光屏上總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3)當物距從開始再到逐漸增大時,則像的大小
變小
,像距
變小
.(均選填“變大”、“變小”、“不變”、“先變小后變大”、“先變大后邊小”)
(4)當物距等于7cm時,物體在光屏上
一定不會
成像(填“一定會”、“一定不會”“可能會”).分析表中成倒立實像的實驗數(shù)據(jù),當物像間距(u+v)最小時,成在光屏上的像的長度
等于
發(fā)光體的長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請你根據(jù)上表提供的信息,再找出一條規(guī)律
f>8cm成實像;f<8cm成虛像;f>16cm成倒立縮小實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凸透鏡、光屏、物體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器材中,傳統(tǒng)的發(fā)光物體為燃燒的蠟燭,光屏為普通的白紙板.小明同學對它們進行了改進:他在有方格的白紙板上裝了6個發(fā)光二極管做發(fā)光物體,如圖甲所示.又用這種有同樣大小方格的白紙板做光屏.實驗時將發(fā)光物體、凸透鏡和光屏組裝到光具座上并調(diào)整好.
(1)當發(fā)光物體在a點時,如圖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圖丙所示.若將發(fā)光物體由a點移動到b點,要想找到像的位置,應向
靠近
靠近
(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光屏,直到
光屏上再次出現(xiàn)清晰的像
光屏上再次出現(xiàn)清晰的像
為止.
(2)本實驗中改進的發(fā)光物體和光屏與傳統(tǒng)的相比最主要的一條優(yōu)點是:
便于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關(guān)系
便于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物體離透鏡16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像;那么,當物體離透鏡8cm時,在光屏上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