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圖2所示.容器中裝一些水.A.B.C三點的壓強關系為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被固定不動的容器,下橫截面積S1=200cm2,上橫截面積S2=50cm2,上部高60cm,下部分較長.容器中有一活塞能在容器下部與容器壁做嚴實而又無摩擦滑動,活塞重量為10N,活塞上方有一定量的水,與一些其他機械組成如圖所示的結構(細線足夠長).不計輪與軸間的摩擦及滑輪、繩子重量.
(1)當物體A掛在滑輪時,整個裝置恰好平衡,求物體A的重量.
(2)為了使容器中的水不外溢或活塞從下部脫落,則滑輪下方所物體的重量應滿足什么條件?計算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被固定不動的容器,下橫截面積S1=200cm2,上橫截面積S2=50cm2,上部高60cm,下部分較長.容器中有一活塞能在容器下部與容器壁做嚴實而又無摩擦滑動,活塞重量為10N,活塞上方有一定量的水,與一些其他機械組成如圖所示的結構(細線足夠長).不計輪與軸間的摩擦及滑輪、繩子重量.
(1)當物體A掛在滑輪時,整個裝置恰好平衡,求物體A的重量.
(2)為了使容器中的水不外溢或活塞從下部脫落,則滑輪下方所物體的重量應滿足什么條件?計算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把質(zhì)量為1kg、初溫為20℃的水[C=4.2×103J/]和煤油放在兩個相同的保溫(不與外界發(fā)生熱傳遞)的容器中,用兩個相同的熱得快(標有“220V 210W”)分別給它們加熱,用兩只相同的溫度計分別測量它們的溫度.
(1)這個實驗裝置可以研究物質(zhì)的______;(填字母)
A.質(zhì)量        B.密度          C.比熱
(2)小紅同學把熱得快接在家庭電路中,記錄了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一些數(shù)據(jù)(見表一),通過對表一中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可知:相同質(zhì)量的不同物質(zhì)吸收相同的熱量,所______不同;根據(jù)表一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煤油的比熱是______J/;
表一:
時間(min)12345
水溫(℃)202326293235
油溫(℃)202632384450
表二:
時間(min)12345
水溫(℃)2022.424.827.229.632
油溫(℃)2024.829.634.439.244
(3)第二天中午用電高峰時,小明同學用小紅的裝置重復了小紅同學的實驗,保持煤油及水的質(zhì)量、初溫、熱得快、保溫容器和溫度計均不變,可測得的數(shù)據(jù)卻不同(見表二),對比表一和表二的數(shù)據(jù),經(jīng)過分析可知:小明同學測得實驗數(shù)據(jù)偏低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一個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積為2×10-2m2,內(nèi)裝有一定量的水,將一個實心的合金塊A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并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5N,水面上升了2.5×10-2m,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2×103Pa。根據(jù)以上條件可以求出哪些物理量?(至少寫出6個物理量的求解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如圖1所示,學習完液體壓強知識后,小虎找來了一個空塑料瓶做實驗.他先在a、b、c處各開了一個小孔,在瓶內(nèi)裝滿水,發(fā)現(xiàn)a、b、C三處都有水流出,這說明了______.并且C處水流速最快,這又說明了______.為了加快小孔處水的流速,他將水瓶向上舉起了一定高度.他這樣做能達到目的么?______.這是因為______.

如果用瓶蓋將裝滿水的瓶口擰緊,則a、b、C三個孔中不會有水流出的孔是______.
他又將a、b、C三處都堵上,在瓶內(nèi)裝滿水,若水的重力是G,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為F,則G______F(填“>”“=”或“<”).
(2)圖2是為了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而設計的實驗,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到______的結論.
比較乙、丙兩圖可得到______的結論.
設計這個實驗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