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圖b是正確實驗后的數(shù)據(jù).其中O為拋出點.則此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為 m/s.(2)在另一次實驗中將白紙換成方格紙.每一小方格邊長L=5 cm.通過實驗.記錄了小球在運動途中的三個位置.如圖c所示.則該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為 m/s.得分積分人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實驗題:
(1)讀出下面圖1中儀器的讀數(shù),游標卡尺讀數(shù)為
 
mm,螺旋測微器讀數(shù)為
 
cm.
(2)如圖2所示裝置,在斜面體的斜面上,一質(zhì)量為1kg的物塊后面固定一條通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先打點,然后讓物塊從靜止開始沿斜面勻加速下滑,得到一條如圖所示的紙帶.O點為打點的第一個點,A、B、C、D、E、F、H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標出,OA=17.65cm、AB=11.81cm、BC=14.79cm、CD=17.80cm、DE=20.81cm、EF=23.80cm、FH=26.79cm,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進行下列處理.精英家教網(wǎng)
物塊勻加速下滑的加速度是
 
 m/s2,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是
 
 N.(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甲同學使用如圖3所示的裝置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①下面是操作步驟:
a.按圖1安裝器材;
b.松開鐵夾,使重物帶動紙帶下落;
c.接通電火花計時器電源,使計時器開始工作;
d.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把上述必要的操作步驟按正確的順序排列
 

②備有如下器材:A.打點計時器;B.直流電源;C.交流電源;D.紙帶;
E.帶夾子的重物;F.秒表;G.刻度尺;H.導線;I.鐵架臺.
其中該實驗不需要的器材是
 
(填字母代號).?
③在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頻率為50Hz,實驗要求打點計時器在打完第一個點時釋放紙帶,甲、乙、丙三個學生分別用同一裝置各打出一條紙帶,量出各紙帶上第1、2兩點間的距離分別為0.48cm,0.19cm和0.18cm.可見其中肯定有一個學生在操作上有錯誤,錯誤操作的同學是
 
,其錯誤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實驗題:
(1)讀出下面圖1中儀器的讀數(shù),游標卡尺讀數(shù)為______mm,螺旋測微器讀數(shù)為______cm.
(2)如圖2所示裝置,在斜面體的斜面上,一質(zhì)量為1kg的物塊后面固定一條通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先打點,然后讓物塊從靜止開始沿斜面勻加速下滑,得到一條如圖所示的紙帶.O點為打點的第一個點,A、B、C、D、E、F、H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標出,OA=17.65cm、AB=11.81cm、BC=14.79cm、CD=17.80cm、DE=20.81cm、EF=23.80cm、FH=26.79cm,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進行下列處理.
物塊勻加速下滑的加速度是______ m/s2,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是______ N.(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甲同學使用如圖3所示的裝置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①下面是操作步驟:
a.按圖1安裝器材;
b.松開鐵夾,使重物帶動紙帶下落;
c.接通電火花計時器電源,使計時器開始工作;
d.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把上述必要的操作步驟按正確的順序排列______.
②備有如下器材:A.打點計時器;B.直流電源;C.交流電源;D.紙帶;
E.帶夾子的重物;F.秒表;G.刻度尺;H.導線;I.鐵架臺.
其中該實驗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填字母代號).?
③在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頻率為50Hz,實驗要求打點計時器在打完第一個點時釋放紙帶,甲、乙、丙三個學生分別用同一裝置各打出一條紙帶,量出各紙帶上第1、2兩點間的距離分別為0.48cm,0.19cm和0.18cm.可見其中肯定有一個學生在操作上有錯誤,錯誤操作的同學是______,其錯誤的操作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1)將一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固定在桌面上,在長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點計時器;
(2)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連在小車后端,用細線跨過定滑輪連接小車和鉤碼;
(3)把小車拉到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接通電源,從靜止開始釋放小車,得到一條紙帶;
(4)關閉電源,通過分析小車位移與速度的變化關系來研究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點O為紙帶上的起始點,A、B、C是紙帶的三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均有4個點未畫出,用刻度尺測得A、B、C到O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所用交變電源的頻率為50Hz,問:
(1)打B點時刻,小車的瞬時速度vB=
0.40
0.40
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本實驗中,若鉤碼下落高度為h1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W0,則當鉤碼下落h2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為
h2
h1
w0
h2
h1
w0
.(用h1、h2、w0表示)
(3)實驗中,該小組同學畫出小車位移x與速度v的關系圖象如圖3所示.根據(jù)該圖形狀,某同學對W與v的關系作出的猜想,
肯定不正確的是
AC
AC
(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W∝v        B.W∝v2
C.W∝
1
v
       D.W∝v3
(4)在本實驗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減小實驗誤差的是
ABC
ABC
(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把長木板右端適當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B.實驗中控制鉤碼的質(zhì)量,使其遠小于小車的總質(zhì)量
C.調(diào)節(jié)滑輪高度,使拉小車的細線和長木板平行
D.先讓小車運動再接通打點計時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1)將一塊一頭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固定放在桌面上,在長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點計時器.
(2)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連在小車后端,用細線跨過定滑輪連接小車和鉤碼.
(3)把小車拉到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接通電源,從靜止開始釋放小車,得到一條紙帶.
(4)關閉電源,通過分析小車位移與速度的變化關系來研究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如圖乙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點O為紙帶上的起始點,A、B、C是紙帶的三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均有4個點未畫出,利用刻度尺測得A、B、C到O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所用交變電源的頻率為50Hz,問:
①打B點時刻,小車的瞬時速度vB=
0.40
0.40
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②本實驗中,若鉤碼下落高度為h1時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為w0,則當鉤碼下落h2時,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為
h2
h1
w0
h2
h1
w0
.(用h1、h2、w0表示)
③實驗中,該小組同學畫出小車位移x與速度v的關系圖象如圖丙所示.根據(jù)該圖形狀,某同學對W與v的關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
AC
AC

A.W∝v  B.W∝v2   C. W∝
1
v
  D.W∝v3
④在本實驗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減小實驗誤差的是
ABC
ABC

A.把軌道右端適當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B.實驗中控制鉤碼的質(zhì)量,使其遠小于小車的總質(zhì)量
C.調(diào)節(jié)滑輪高度,使拉小車的細線和長木板平行
D.先讓小車運動再接通打點計時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功   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1)將一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固定在桌面 上,在長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點計時器;

(2)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連在小 車后端,用細線跨過定滑輪連接小車和鉤碼;

(3)把小車拉到靠近打點計時器的位置,接通電源,從靜止開始釋放小車,得到一條紙帶;

(4)關閉電源,通過分析小車位移與速度的變化關系來研究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下圖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點O為紙帶上的起始點,A、B、C是紙帶的三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均有4個點未畫出,用刻度尺測得A、B、C到O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所用交變電源的頻率為50Hz,問:

(1)打B點時刻,小車的瞬時速度vB=           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2)本實驗中,若鉤碼下落高度為h1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W0,則    當鉤碼下落h2時,合外力對小車所做的功為            。(用h1 、h2、 w0表示)

(3)實驗中,該小組同學畫出小車位移x與速度v的關系圖象如圖所 示。根據(jù)該圖形狀,某同學對W與v的關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確的是       (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    B.       C.      D. 

(4)在本實驗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減小實驗誤差的是          (填寫選項字母代號)

A.把長木板右端適當墊高,以平衡摩擦力

B.實驗中控制鉤碼的質(zhì)量,使其遠小于小車的總質(zhì)量

C.調(diào)節(jié)滑輪高度,使拉小車的細線和長木板平行

D.先讓小車運動再接通打點計時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選擇題(本題共9小題;共31分。其中1-5為單選題,每小題3分;6-9題為多選題,每題4分,全部選對得4分,選不全得2分,有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

1

2

3

4

5

6

7

8

9

A

BD

AD

AC

ABD

 

 

 

 

二、簡答題(每題6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10.相互平衡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每空3分)

11.d/v    不變                    (每空3分)

12.0.74 , 4.36  ,0.47            (每空2分)

13. (1)1.6 。ǎ玻保5     (每空3分)

 

三、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其中14題9分,16、17、18題每題12分,共45分)

14、6ec8aac122bd4f6e解:(1)經(jīng)對小孩和雪橇整體受力分析得:

   豎直方向:Fsinθ+F N=mg         2分

解得 F N= mgFsinθ=340N       2分

雪橇對的地面壓力6ec8aac122bd4f6e是地面對雪橇支持力F N的反作用力,所以雪橇對的地面壓力:

6ec8aac122bd4f6e=F N=340N      1分

(2)水平方向:Fcosθ―F f=0                  2分

F f=μF N                      

由上式解得:μ=4/17=0.24                  2分

 

 

 

15.解:(1)t=y/vo=1s                                       2分

    (2)x=at2/2                                             2分

       F=ma   F=20N                                       2分

     (3)vx=at=5m/s                                         2分

        v2= vx2+ vo2

        v=56ec8aac122bd4f6em/s                                           2分

tanθ= vo/ vx=1     θ=450 速度方向與x軸成450 斜向上             2分

 

 

 

 

16、解:(1)設a、b兩物塊的加速度分別為a1、a2,

由υ-t圖可得:a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1.5m/s    2分

2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0.75m/s          2分

(2)設a、b兩物塊8s內(nèi)的位移分別為s1、s2,由圖象得:

     6ec8aac122bd4f6e                                  1分 

6ec8aac122bd4f6e                               1分

所以    s2-s160m                                     2分

(3)對a、b兩物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ma1,                                        1分

F-f=ma2                                                               1分

由此得:m=0.8kg                                   2分

 

 

 

17、解:(1)V2=2gh   v=6ec8aac122bd4f6e                2分

(2)mg+f=maB                                                  2分

    v2=2aBH       H=mgh/(mg+f)              2分

(3)B再次著地時共用時  t=2v/aB                        1分

對A物體:mg-f=maA                                    1分

     Xa=vt+aAt2/2                             2分

   Xa≤L   

   L≥8m2g2h/(mg+f)2                                2分

 

 

本資料來源于《七彩教育網(wǎng)》http://www.7caiedu.cn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