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A. 海底熱液研究(圖1)處于當今科研的前沿。海底熱液活動區(qū)域“黑煙囪”的周圍常存在FeS、黃銅礦及鋅礦等礦物。
(1) Ni2+的核外電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下表,銅的第一電離能(I1)小于鋅的第一電離能,而銅的第二電離能(I2)卻大于鋅的第二電離能,基主要原因是 。
電離能/kJ·mol-1 |
I1 |
I2 |
銅 |
746 |
1958 |
鋅 |
906 |
1733 |
(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 電負性:N>O>S>C B. CO2與COS(硫化羰)互為等電子體
C. NH3分子中氮原子采用sp3雜化 D. CO、H2S、HCN都是極性分子
(4) “酸性熱液”中大量存在一價陽離子,結構如圖2,它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
(5) FeS與NaCl均為離子晶體,晶胞相似,前者熔點為985℃,后者80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FeS晶胞中,與Fe2+距離相等且最近的S2-圍成的多面體的空間構型為________________。
B. 制備KNO3晶體的實質是利用結晶和重結晶法對KNO3和NaCl的混合物進行分離。下面是某化學興趣小組的活動記錄:
|
NaNO3 |
KNO3 |
NaCl |
KCl |
10℃ |
80.5 |
20.9 |
35.7 |
31.0 |
100℃ |
175 |
246 |
39.1 |
56.6 |
查閱資料:文獻中查得,四種鹽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S/g)如下表:
實驗方案:
Ⅰ. 溶解:稱取29.8g KCl和34.0g NaNO3放入250mL燒杯中,再加入70.0g蒸餾水,加熱并攪拌,使固體全部溶解。
Ⅱ. 蒸發(fā)結晶:繼續(xù)加熱和攪拌,將溶液蒸發(fā)濃縮。在100℃時蒸發(fā)掉50.0g 水,維持該溫度,在保溫漏斗(如圖所示)中趁熱過濾析出的晶體。得晶體m1g。
Ⅲ. 冷卻結晶:待溶液冷卻至室溫(實驗時室溫為10℃)后,進行減壓過濾。得KNO3粗產(chǎn)品m2g。
Ⅳ. 重結晶:將粗產(chǎn)品全部溶于水,制成100℃的飽和溶液,冷卻至室溫后抽濾。得KNO3純品。
假定:① 鹽類共存時不影響各自的溶解度;② 各種過濾操作過程中,溶劑的損耗忽略不計。試回答有關問題:
(1) 操作Ⅱ中趁熱過濾的目的是 。
(2) 若操作Ⅱ中承接濾液的燒杯中不加入蒸餾水,則理論上在操作Ⅲ中可得粗產(chǎn)品的質量m2=______g,其中混有NaCl______g。為防止NaCl混入,在操作Ⅱ中承接濾液的燒杯中至少應加入蒸餾水______g。
(3) 操作Ⅲ中采用減壓過濾,其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小組同學所用的裝置如右圖所示,試寫出該裝置中主要用到的玻璃儀器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若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倒吸現(xiàn)象,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海底熱液研究(圖1)處于當今科研的前沿。海底熱液活動區(qū)域“黑煙囪”的周圍常存在FeS、黃銅礦及鋅礦等礦物。
(1) Ni2+的核外電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下表,銅的第一電離能(I1)小于鋅的第一電離能,而銅的第二電離能(I2)卻大于鋅的第二電離能,基主要原因是 。
電離能/kJ·mol-1 | I1 | I2 |
銅 | 746 | 1958 |
鋅 | 906 | 1733 |
| NaNO3 | KNO3 | NaCl | KCl |
10℃ | 80.5 | 20.9 | 35.7 | 31.0 |
100℃ | 175 | 246 | 39.1 | 56.6 |
A. 海底熱液研究(圖1)處于當今科研的前沿。海底熱液活動區(qū)域“黑煙囪”的周圍常存在FeS、黃銅礦及鋅礦等礦物。
(1) Ni2+的核外電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下表,銅的第一電離能(I1)小于鋅的第一電離能,而銅的第二電離能(I2)卻大于鋅的第二電離能,基主要原因是 。
電離能/kJ·mol-1 | I1 | I2 |
銅 | 746 | 1958 |
鋅 | 906 | 1733 |
(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 電負性:N>O>S>C B. CO2與COS(硫化羰)互為等電子體
C. NH3分子中氮原子采用sp3雜化 D. CO、H2S、HCN都是極性分子
(4) “酸性熱液”中大量存在一價陽離子,結構如圖2,它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
(5) FeS與NaCl均為離子晶體,晶胞相似,前者熔點為985℃,后者80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FeS晶胞中,與Fe2+距離相等且最近的S2-圍成的多面體的空間構型為________________。
B. 制備KNO3晶體的實質是利用結晶和重結晶法對KNO3和NaCl的混合物進行分離。下面是某化學興趣小組的活動記錄:
| NaNO3 | KNO3 | NaCl | KCl |
10℃ | 80.5 | 20.9 | 35.7 | 31.0 |
100℃ | 175 | 246 | 39.1 | 56.6 |
查閱資料:文獻中查得,四種鹽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S/g)如下表:
實驗方案:
Ⅰ. 溶解:稱取29.8g KCl和34.0g NaNO3放入250mL燒杯中,再加入70.0g蒸餾水,加熱并攪拌,使固體全部溶解。
Ⅱ. 蒸發(fā)結晶:繼續(xù)加熱和攪拌,將溶液蒸發(fā)濃縮。在100℃時蒸發(fā)掉50.0g 水,維持該溫度,在保溫漏斗(如圖所示)中趁熱過濾析出的晶體。得晶體m1g。
Ⅲ. 冷卻結晶:待溶液冷卻至室溫(實驗時室溫為10℃)后,進行減壓過濾。得KNO3粗產(chǎn)品m2g。
Ⅳ. 重結晶:將粗產(chǎn)品全部溶于水,制成100℃的飽和溶液,冷卻至室溫后抽濾。得KNO3純品。
假定:① 鹽類共存時不影響各自的溶解度;② 各種過濾操作過程中,溶劑的損耗忽略不計。試回答有關問題:
(1) 操作Ⅱ中趁熱過濾的目的是 。
(2) 若操作Ⅱ中承接濾液的燒杯中不加入蒸餾水,則理論上在操作Ⅲ中可得粗產(chǎn)品的質量m2=______g,其中混有NaCl______g。為防止NaCl混入,在操作Ⅱ中承接濾液的燒杯中至少應加入蒸餾水______g。
(3) 操作Ⅲ中采用減壓過濾,其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小組同學所用的裝置如右圖所示,試寫出該裝置中主要用到的玻璃儀器的名稱:________________。若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倒吸現(xiàn)象,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