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圖中曲線為某區(qū)域等年降水量線(陰影部分為海洋),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甲附近沿海地區(qū)氣候主要成因可能是
A.受暖流、東南信風控制
B.受寒流、離岸風控制
C.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D.常年受信風帶控制
2.乙地附近沿海地區(qū)自然植被類型可能是
A.熱帶疏林草原 B.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C.亞熱帶草原 D.溫帶落葉林
讀“世界洋流的局部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
(1).觀察圖示地區(qū)中低緯度的大洋環(huán)流,其分布規(guī)律按時針運動方向可描述為南半球 ,北半球 。
(2).按照洋流的冷暖性質,以中低緯大洋為中心,西側多為 流,東側多為 流。
(3).圖中各洋流,由西風吹拂而形成的有 (填字母代號)
(4).洋流D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是 .
(5).若某油輪在E處發(fā)生原油泄漏,洋流對該污染的不利影響是 (選擇填空)
A.加快污染物的凈化速度 B.使污染的范圍擴大
C.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 D.對污染物起到稀釋作用
(6). 圖中北半球海域由于洋流的影響能形成大漁場的地方在 地附近。(填字母)
讀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圖,回答(1)~(2)題。
(1)下列關于南半球中低緯度海區(qū)的大洋環(huán)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B.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C.大陸東岸為寒流
D.大洋東岸為暖流
(2)下列關于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A.洋流①對歐洲西部氣候增溫增濕作用明顯
B.洋流②對南美洲西岸氣候增溫增濕作用明顯
C.P處因上升流形成世界性大漁場
D.美國東岸海洋污染物不會影響歐洲西岸海域
讀“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圖”,回答19-20題。
10.關于南半球中低緯度洋流分布規(guī)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B.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C.大陸東岸為寒流
D.大洋西岸為寒流
11.關于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A.洋流①對歐洲西部氣候降溫減濕作用明顯
B.洋流②對南美洲西岸氣候增溫增濕作用明顯
C.P處因寒暖流交匯形成世界性大漁場
D.美國東岸海域污染物不會影響歐洲西岸海域
第Ⅰ卷:(選擇題)本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1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D
C
A
D
C
C
D
B
D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D
C
A
D
A
A
B
B
C
D
題號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C
D
A
第Ⅱ卷:(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計160分。
36題(共36分)
(1)東部:由東南向西北增加。(2分)受夏季風影響,降水由東南沿海向西部內陸減少;(2分)西部:由西南向東北增加。(2分)氣流遇山地(祁連山)抬升,降水由西南向東北減少。(2分)
(2)條件:光照強,(2分)氣溫日較差大。(2分)
原因: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2分)和土壤侵蝕(保持土壤水分、肥力),(2分)增大瓜田日溫差。(2分)
(3)高山冰雪融水(2分)。
汛期短且集中于夏季,(2分)冬季斷流(下游為季節(jié)河);(2分)含沙量較大;(2分)流量。2分)
(4)B湖面積縮小主要與A河水量減小、斷流期延長密切相關,(2分)A河水量減小、斷流又與上游人類擴大耕地面積、生產生活用水增加有關。(2分)
措施:退耕還草(恢復天然植被)、恢復下游供水;(1分)節(jié)約用水;(1分)發(fā)展科技,提高水資源利用率;(1分)推廣耐旱作物,發(fā)展特色高效農業(yè);(1分)
37.(共34分)
(1)政治主張:黃宗羲批判君主專制,提倡法治;洛克主張以法律限制國王權力,政府應維護公眾福利。(4分)
背景: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和發(fā)展;君主專制加強,推行文化專制;(3)
資本主義發(fā)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封建專制制度成為資產階級進一步發(fā)展的障礙。(2分)文藝復興、自然科學發(fā)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2分)英國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1分)
(2)特點:在形式上確立了君主立憲的聯(lián)邦政體,但實質上仍體現(xiàn)出濃厚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3分)
原因:普
(3)政治:戊戌變法,將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從設想推向實踐;(2分)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
思想: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2分)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任何人在中國再也無法復辟帝制;(2分)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人們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分)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宏揚。(2分)
(4)建立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2分)頒布了《共同綱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分)
38.(共32分)
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