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4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圖14是我國某地區(qū)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a地區(qū)發(fā)展種植業(yè)有利的區(qū)位條件是


  1. A.
    光照充足  
  2. B.
    降水豐富
  3. C.
    地勢低平
  4. D.
    氣溫日較差大

2.圖中a地區(qū)種植的主要農(nóng)作物是


  1. A.
    春小麥  
  2. B.
    冬小麥
  3. C.
    甜菜
  4. D.
    棉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圖14為“1271 - 1295年馬可·波羅東行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fā),東行途中經(jīng)過A、B、C三地,其所屬的氣候類型分別是A   ,B          ,C         。其中A地的氣候特征是                           。

(2)馬可·波羅乘船返回途中,途經(jīng)的D處為             海峽,E處位于       板塊和         板塊的交界處附近。

(3)途經(jīng)的F處比E處的海水鹽度    (高、低),形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4)本題為選做題,只可從A、B兩題中選做一題,并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字母后的方框涂黑。

A題.馬可·波羅途經(jīng)塔里木盆地西部邊緣的喀什時,得知當?shù)亍坝忻利惖幕▓@、果園、葡萄園,棉花、亞麻產(chǎn)量十分豐富”。請簡要分析當?shù)孛藁ǚN植的有利自然條件。

B題.馬可·波羅往返途中都經(jīng)過西亞地區(qū)。請簡要分析當今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圖14中,甲、乙兩圖分別為世界某兩個重要的國家的地理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兩圖中面積較大的是            (國家名稱),判斷依據(jù)是                       

⑵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以政治職能為主的是      、      ,乙國最大海港

       甲國最大城市的是       。(填字母代號)

⑶②地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影響G地工業(yè)發(fā)展的主導區(qū)位因素是              。      

⑷圖上①、③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

①③兩地河降水豐富的共同原因是                                                            

(5)兩國在人口方面面臨的共同突出問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圖14為“我國南方某平原地區(qū)農(nóng)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示意圖”。讀圖完成 30-31題。

該地調(diào)整前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特點是

  A.商品率高,產(chǎn)品面向國際市場        B.作物品種單一,以小農(nóng)經(jīng)營為主

C.單產(chǎn)高,勞動生產(chǎn)率高              D.集約化生產(chǎn),機械化水平高

該地農(nóng)業(yè)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市場需求發(fā)生變化           B.勞動力數(shù)量減少

C.自然條件的改造             D.交通條件明顯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圖14是某企業(yè)的生產(chǎn)流程示意圖,讀后完成以下各題:

(1)該企業(yè)位于我國的_______(北或南)方,說明判斷理由。

(2)該生產(chǎn)模式是否合理?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高     三     地      理

第Ⅰ卷 (選擇題   共45分)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D

C

D

B

C

B

C

B

A

D

A

A

B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D

B

B

D

B

D

B

C

A

D

C

B

D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55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5分)

31.(15分),答題要點為:

(1)消亡(1分)  使該板塊的面積逐漸縮;(1分)邊界地區(qū)地殼不穩(wěn)定(1分)

(2)巴拿馬運河(1分)  地理意義: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捷徑(1分);是北美洲與南美洲之間的分界線(1分);促進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1分)。

(3)紅  ②  ⑤(各1分)。

(4)北海(1分)   溫帶地區(qū)、大陸架地區(qū)、寒暖流交匯、河流徑流匯入(每答出一點得一分)

 32.(14分)答題要點為:

(1)夏季(7月)普遍高溫(都在20℃以上,溫差小于10℃);冬季(1月)南北溫差大(達30℃);自南向北氣溫年較差逐漸增大;自南向北氣溫逐漸降低(答出其中3點即可得3分)

(2)C(1分 )

(3)降水特征: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左右),(1分)集中在夏季(1600毫米左右)。(1分)

形成原因:(廣州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夏季受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1分)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影響,(1分)雨季長;臺風活動較頻繁。(1分)

(4) 寒潮,(1分)冬半年;(1分)   洪澇災害,(1分)夏季。(1分) 

33.(12分)答題要點為:

(1)東段:自東北流向西南;(1分)西段:自東流向西(1分)

(2)河流、地形。(各1分)

(3)B(1分)  化工廠是有水污染的工廠(1分),應該建在居民區(qū)河流的下游地區(qū);(1分)化工廠是有大氣污染的工廠,(1分)應布局在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1分)

(4)D(1分)  衛(wèi)生防護綠化帶一般建在居民區(qū)與有污染工廠之間,(1分)D地位于居民區(qū)與化工廠之間,適宜建衛(wèi)生防護綠化帶(1分)

34.(14分),答題要點為:

(1)海陸間(大);(1分)促進全球水平衡;(1分)使陸地淡水資源不斷更新;(1分)促進了海陸間物質(zhì)遷移和能量交換;不斷塑造地表形態(tài)(1分)(后兩點中答出其中一點即可得1分)

(2)承壓(1分)   向斜(1分)

(3)熱帶沙漠(1分)    位于回歸線附近,(1分)受副熱帶高壓和信風帶控制;(1分);位于大陸西岸,沿岸寒流的影響。(1分)

(4)降水少,氣候干旱(1分) 

應對措施:跨流域調(diào)水(東水西調(diào));采用噴灌、滴灌等先進的灌溉技術;培育耐旱的農(nóng)作物;調(diào)整麥田、放牧地、休耕地的比例(調(diào)整農(nóng)業(yè)用地結(jié)構(gòu))等。(答出其中3條即可得3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