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球從點開始做斜上拋運動.其最大高度低于點.這可證明. 練 習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圖1,用“碰撞實驗器”可以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即研究兩個小球在軌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動量關系.
①實驗中,直接測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過僅測量    (填選項前的符號),間接地解決這個問題.
A.小球開始釋放高度h
B.小球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射程
②圖10中O點是小球拋出點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實驗時,先讓入射球m1多次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找到其平均落地點的位置P,測量平拋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靜置于軌道的水平部分,再將入射球m1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與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復.

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是    .(填選項前的符號)
A.用天平測量兩個小球的質(zhì)量m1、m2
B.測量小球m1開始釋放高度h
C.測量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別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點的位置M、N
E.測量平拋射程OM,ON
③若兩球相碰前后的動量守恒,其表達式可表示為    (用②中測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彈性碰撞,那么還應滿足的表達式為    (用②中測量的量表示).
④經(jīng)測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點的平均位置距O點的距離如圖2所示.碰撞前、后m1的動量分別為p1與p1′,則p1:p1′=    :11;若碰撞結(jié)束時m2的動量為p2′,則p1′:p2′=11:   
實驗結(jié)果說明,碰撞前、后總動量的比值   
⑤有同學認為,在上述實驗中僅更換兩個小球的材質(zhì),其它條件不變,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射程增大.請你用④中已知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計算出被碰小球m2平拋運動射程ON的最大值為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1,用“碰撞實驗器”可以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即研究兩個小球在軌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動量關系.
①實驗中,直接測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過僅測量______(填選項前的符號),間接地解決這個問題.
A.小球開始釋放高度h
B.小球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射程
②圖10中O點是小球拋出點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實驗時,先讓入射球m1多次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找到其平均落地點的位置P,測量平拋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靜置于軌道的水平部分,再將入射球m1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與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復.

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是______.(填選項前的符號)
A.用天平測量兩個小球的質(zhì)量m1、m2
B.測量小球m1開始釋放高度h
C.測量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別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點的位置M、N
E.測量平拋射程OM,ON
③若兩球相碰前后的動量守恒,其表達式可表示為______(用②中測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彈性碰撞,那么還應滿足的表達式為______(用②中測量的量表示).
④經(jīng)測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點的平均位置距O點的距離如圖2所示.碰撞前、后m1的動量分別為p1與p1′,則p1:p1′=______:11;若碰撞結(jié)束時m2的動量為p2′,則p1′:p2′=11:______.
實驗結(jié)果說明,碰撞前、后總動量的比值
p1
p′1
+p′2
為______.
⑤有同學認為,在上述實驗中僅更換兩個小球的材質(zhì),其它條件不變,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射程增大.請你用④中已知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計算出被碰小球m2平拋運動射程ON的最大值為__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2,用"碰撞實驗器"可以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即研究兩個小球在軌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動量關系。

實驗中,直接測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過僅測量______  (填選項前的符號),間接地解決這個問題。

A. 小球開始釋放高度h

B.小球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射程

圖2中O點是小球拋出點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實驗時,先讓入射球ml多次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找到其平均落地點的位置P,測量平拋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靜置于軌道的水平部分,再將入射球ml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與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復。

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是_________。(填選項前的符號)

A.用天平測量兩個小球的質(zhì)量ml、m2

B.測量小球m1開始釋放高度h

C.測量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別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點的位置M、N

E.測量平拋射程OM,ON

若兩球相碰前后的動量守恒,其表達式可表示為_________ (用中測量的量表示);

若碰撞是彈性碰撞,那么還應滿足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 (用中測量的量表示)。

經(jīng)測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點的平均位置距O點的距離如圖3所示。碰撞前、后m1的動量分別為p1p1´,則p1:p1´=____ :11;若碰撞結(jié)束時m2的動量為p2´,則p1´: p2´=11:_______。

實驗結(jié)果表明,碰撞前、后總動量的比值為____________。

有同學認為,在上述實驗中僅更換兩個小球的材質(zhì),其它條件不變,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射程增大。請你用中已知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計算出被碰小球m2平拋運動射程ON的最大值為____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1,用“碰撞實驗器”可以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即研究兩個小球在軌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動量關系.
①實驗中,直接測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過僅測量
C
C
(填選項前的符號),間接地解決這個問題.
A.小球開始釋放高度h
B.小球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射程
②圖10中O點是小球拋出點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實驗時,先讓入射球m1多次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找到其平均落地點的位置P,測量平拋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靜置于軌道的水平部分,再將入射球m1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與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復.

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是
ADE
ADE
.(填選項前的符號)
A.用天平測量兩個小球的質(zhì)量m1、m2
B.測量小球m1開始釋放高度h
C.測量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別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點的位置M、N
E.測量平拋射程OM,ON
③若兩球相碰前后的動量守恒,其表達式可表示為
m1?OM+m2?ON=m1?OP
m1?OM+m2?ON=m1?OP
(用②中測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彈性碰撞,那么還應滿足的表達式為
m1?OM2+m2?ON2=m1?OP2
m1?OM2+m2?ON2=m1?OP2
(用②中測量的量表示).
④經(jīng)測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點的平均位置距O點的距離如圖2所示.碰撞前、后m1的動量分別為p1與p1′,則p1:p1′=
14
14
:11;若碰撞結(jié)束時m2的動量為p2′,則p1′:p2′=11:
2.9
2.9

實驗結(jié)果說明,碰撞前、后總動量的比值
p1
p
1
+p
2
1.01
1.01

⑤有同學認為,在上述實驗中僅更換兩個小球的材質(zhì),其它條件不變,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射程增大.請你用④中已知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計算出被碰小球m2平拋運動射程ON的最大值為
76.8
76.8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甲所示,用“碰撞實驗器”可以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即研究兩個小球在軌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動量關系。
(1)實驗中,直接測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過僅測量____(填選項前的符 號),間接地解決這個問題。
A.小球開始釋放高度h
B.小球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射程
(2)圖甲中O點是小球拋出點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實驗時,先讓入射球m1多次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找到其平均落地點的位置P,測量平拋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靜置于軌道的水平部分,再將入射球m1從斜軌上S位置靜止釋放,與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復,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是___(填選項前的符號)
A.用天平測量兩個小球的質(zhì)量m1、m2
B.測量小球m1開始釋放高度h
C.測量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別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點的位置M、N
E.測量平拋射程OM,ON
(3)若兩球相碰前后的動量守恒,其表達式可表示為___(用(2)中測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彈性碰撞,那么還應滿足的表達式為___(用(2)中測量的量表示)。
(4)經(jīng)測定,m1=45.0 g,m2=7.5 g,小球落地點的平均位置距O點的距離如圖乙所示。碰撞前、后m2的動量分別為P1與P1',則P1:P1'=____:11;若碰撞結(jié)束時m2的動量為P2',則P1':P2'=11:____。實驗結(jié)果說明,碰撞前、后總動量的比值為____。
(5)有同學認為,在上述實驗中僅更換兩個小球的材質(zhì),其他條件不變,可以使被碰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射程增大。請你用(4)中已知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計算出被碰小球m2平拋運動射程ON的最大值為____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