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學在中考實驗專項復習時發(fā)現(xiàn)一些燃燒實驗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試回答:硫在氧氣中燃燒和紅磷燃燒法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瓶中裝少量水的作用各是什么?你還能想到什么實驗也需要在瓶中預先裝少量水?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3、不久前日本科學家成功用硅原子排列出世界上最小的元素符號──Si.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硅的說法正確的是
C

A.中子數(shù)為14                 B.屬于金屬元素
C.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28.09”D.
該元素的核外有14 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碳酸鎂晶須(MgCO3?nH2O,n=1~5的整數(shù))廣泛應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產(chǎn)品等領域.為測定碳酸鎂晶須中n的值,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裝置并進行了3次實驗:(不考慮稀鹽酸揮發(fā))

[查閱資料]:
a、碳酸鎂晶體受熱分解,生成3種氧化物;
b、相對分子質(zhì)量:[Mr(MgCO3):84、Mr(H2O):18、Mr(MgO):40、Mr(CO2):44]
[實驗步驟]
檢查氣密性
檢查氣密性
;
②準確稱取3.45g MgCO3?nH2O放在B裝置中,連接儀器;
③打開彈簧夾a,鼓入一段時間空氣,稱量C裝置的質(zhì)量;
④關閉彈簧夾a,打開分液漏斗活塞,緩緩滴入稀鹽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為止;
⑤打開彈簧夾a,
緩緩鼓入空氣
緩緩鼓入空氣

⑥準確稱量C裝置的質(zhì)量(如表);
編  號 1 2 3
實驗前 228.00 228.00 228.00
實驗后 229.10 229.11 229.09
⑦重復上述步驟;
⑧根據(jù)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
[實驗分析及數(shù)據(jù)處理]
(1)完善實驗步驟:①
檢查氣密性
檢查氣密性
;⑤
緩緩鼓入空氣
緩緩鼓入空氣
;
(2)請計算碳酸鎂晶須中的n值.(要求有計算過程,3分)
(3)A裝置中盛放的溶液是
NaOH(濃)溶液
NaOH(濃)溶液
;
(4)D裝置的作用是
防止空氣中的CO2進入C裝置,造成誤差
防止空氣中的CO2進入C裝置,造成誤差

[實驗反思]
(5)實驗結(jié)果與理論值有偏差,原因可能是
B裝置生成的CO2帶出的水蒸氣一同進入C裝置
B裝置生成的CO2帶出的水蒸氣一同進入C裝置
;
(6)下列選項中,會造成實驗結(jié)果偏大的是
①⑤
①⑤
;偏小的是
②③④
②③④

①反應結(jié)束后,沒有通空氣;            ②稱量C裝置前,沒有通空氣;
③沒有A裝置;                        ④沒有D裝置;
⑤稀鹽酸滴加速率太快;                ⑥C裝置中NaOH溶液濃度過大;
(7)為精確測定n的值,在老師指導下,小組同學稱取13.8g MgCO3?nH2O進行熱重分析,并繪制出如圖所示的熱重曲線示意圖.則:

①t2℃時,剩余固體為
MgCO3?H2O
MgCO3?H2O
(填化學式);
②最終剩余的4.0g物質(zhì)是
MgO
MgO
(填化學式);
③MgCO3?nH2O完全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MgCO3?3H2O
  △  
.
 
MgO+CO2↑+3H2O
MgCO3?3H2O
  △  
.
 
MgO+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齊齊哈爾)中考了,媽媽為小云準備了如下的食譜:主食:饅頭,配菜:紅燒肉、豆腐湯、牛肉干.你認為食譜中還應添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齊齊哈爾)小明在實驗室驗證鹽酸化學性質(zhì)時,將碳酸鈉溶液倒入裝有稀鹽酸的燒杯中看到有氣泡產(chǎn)生.為了解兩種物質(zhì)間的反應情況,他決定從反應后溶液中溶質(zhì)的組成入手進行探究.
(1)小明對反應后溶液溶質(zhì)組成了兩種猜想,請你再補充一種猜想
猜想1:溶質(zhì)為NaCl和Na2CO3
猜想2:溶質(zhì)為NaCl和HCl
猜想3:溶質(zhì)為
NaCl
NaCl

(2)比較三種猜想,說明你提出猜想3的理由:
碳酸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
碳酸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氯化鈉

(3)小明設計兩個不同的實驗方案,用兩種方法驗證了猜想2成立.按要求填寫下表.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方法一 取少量反應后溶液,加入
鋅粒
鋅粒
有氣泡產(chǎn)生
有氣泡產(chǎn)生
猜想2成立
方法二 取少量反應后溶液,加入硝酸銀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2成立
(4)反思與評價:
你認為方法二是否正確
不正確
不正確
,說出理由:
氯化鈉也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氯化銀沉淀,所以不能證明是否含有鹽酸
氯化鈉也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氯化銀沉淀,所以不能證明是否含有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齊齊哈爾)小明和小艷在實驗室配制石灰水時,小明同學將兩藥匙熟石灰樣品放入小燒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充分攪拌后發(fā)現(xiàn)燒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體,于是他認為熟石灰樣品已經(jīng)變質(zhì).小艷同學不同意他的判斷,你認為小艷同學的理由是
Ca(OH)2微溶于水
Ca(OH)2微溶于水
.針對該熟石灰樣品的成分同學們展開了討論,請你參與討論并完成實驗報告.
【提出問題】熟石灰樣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學猜想是Ca(OH)2;乙同學猜想是CaCO3;你認為是
Ca(OH)2和CaCO3
Ca(OH)2和CaCO3

【實驗與結(jié)論】請你通過實驗驗證你的猜想: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取少量的熟石灰樣品于燒杯中,加適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過濾.
向濾液中加入適量
酚酞
酚酞
溶液;
向濾出固體中加入適量
稀鹽酸
稀鹽酸
溶液.

溶液變?yōu)榧t色
溶液變?yōu)榧t色
;

固體溶解、有氣泡產(chǎn)生
固體溶解、有氣泡產(chǎn)生
猜想正確
【拓展與應用】小組同學反思了熟石灰變質(zhì)的原因,認識到實驗室應
密封
密封
保存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