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點是: ①礦產資源豐富 ②地形為平原 ③處在濕潤氣候區(qū) ④海運便利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④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我國“十一五”規(guī)劃把推進環(huán)渤海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放到重要位置。環(huán)渤海城市布局由三個都市圈(京津唐、遼中南、山東半島)構成。“三圈”以特大城市為核心、城市聚合軸為骨架、都市圈為網絡。它將帶動和推進環(huán)渤海地區(qū)的城市化。結合下圖及學過的有關知識回答問題。

三個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點是:(    )

  ①礦產資源豐富    ②地形為平原    ③處在濕潤氣候區(qū)     ④海運便利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批準武漢城市圈(包括武漢市、黃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黃岡市、咸寧市、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為全國資源節(jié)約型和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

材料一   楚故澤國,耕稔甚饒。一歲再獲柴桑,吳越多仰給焉。諺曰“湖廣熟,天下足!

——明代李釜源撰《地圖綜要》內卷

材料二  (張之洞在武漢)舉辦了大批近代輕工業(yè),以湖北紡紗、織布、繅絲、制麻所謂“湖北四局”為代表,……“四局”本身就是整個洋務派舉辦的紡織工業(yè)的代表。

尤其是張之洞舉辦的漢陽鐵廠,是我國最大的鋼鐵、煤礦聯合企業(yè),也是東半球上最早最大的鋼鐵企業(yè)。 ……1896年改為“官督商辦”,由盛宣懷招商股100萬兩接辦 ……轉入正常生產后,先后為京漢、正太、淞滬、寧滬、滬杭甬、津浦、廣九、川漢等鐵路提供了鐵軌,京漢鐵路“除蘆保一段外,二千余里,皆屬漢廠自造。”

——馬東玉《張之洞大傳》

材料三  1926年11月26日,國民黨在廣東舉行了中央政治會議,正式決定把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遷到武漢去,并于1927年元旦在武漢正式辦公。……1926年11月9日,北伐軍克服南昌,蔣介石把他的總司令部設在南昌。并把他的嫡系部隊布置在閩、贛一帶,擴充實力,搶奪地盤,原來主張遷都武漢的蔣介石,變了卦,突然要求改遷南昌。

                                            ——北師大歷史系《中國現代史》(上冊)

   (1)材料一反映湖廣地區(qū)經濟的什么特點?湖北四局、漢陽鐵廠屬于什么性質的企業(yè)?比較材料一、二,你認為當地經濟正開始發(fā)生什么重大變化?

   (2)請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說說國民政府遷都武漢的理由,并簡述其產生的后果影響。

材料四 

武漢城市圈略圖

   (3)圖中所示著名自然景觀A是_________,該處景觀的最佳觀賞位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試分析武漢城市圈形成的主要區(qū)位因素。

   (5)位于武漢城市圈中的重要商品糧基地有_______________;請綜合評價該商品糧基地的發(fā)展條件。

材料五  在武漢100公里半徑內,集中了黃石、鄂州、孝感、黃岡、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8個中小城市,形成湖北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但該城市群地域經濟發(fā)展彼此分割,武漢與周邊城市的分工合作沒有形成,產業(yè)低水平重復,資源配置的效率低下;武漢作為該地區(qū)中心城市和航運中心、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其服務、輻射、集聚周邊城市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在經濟發(fā)展、招商引資上,城市間存在不良競爭。

(6)從經濟學的角度,談談如何解決材料五中武漢城市群所存在的問題?

材料六  為了發(fā)展經濟,湖北從本世紀初開始建立武漢城市圈。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批準武漢城市圈為全國資源節(jié)約型和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武漢城市圈的改革試驗成功后,在全國具有示范推廣作用。

注:城市圈,指在城市群中出現的以大城市為核心,周邊城市共同參與分工、合作,一體化的圈域經濟現象。

   (7)運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原理,說明將武漢城市圈作為全國資源節(jié)約型和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選擇題(共7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題  號

l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A

C

B

A

C

D

B

B

D

A

題  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C

D

D

C

B

A

A

D

C

B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lO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全選對者得3分,只選一項且選對者得1分,其余情況均不得分。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BD

CD

BC

AB

BD

AD

CD

CD

AB

AD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

    (本大題中的開放性試題,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31.(10分)

    (1)南極大陸(2分)  (2)大陸架(2分)  (3)季風水田農業(yè)(水稻種植業(yè))(2分)

    (4)①(2分)  (5)②③④①(全對2分,其余情況不得分)

    32.(16分)

    (1)B(2分)  (2)西北風(偏北風)(2分)

    (3)因為臺風中心眼區(qū)為下沉氣流,風速很小,幾乎為O;而風眼外圍旋渦風雨區(qū)風力很大(2分)

    (4)狂風、暴雨、風暴潮(答對三個得2分,一個或兩個得1分)

    防御措施:①加強臺風的監(jiān)測和預報并及時發(fā)布相關信息;

    ②加強臺風宣傳和臺風來臨撤退演練,提高人們的防臺風意識,確保臺風登陸時能迅速

有序地疏散轉移;

    ③做好部分生產、生活設施的加固工作;

    ④營造沿海防護林,防御海風、海浪的襲擊。

    (每答對一點得2分,滿分6分。)

    (5)帶來豐富的降水,減輕旱情;  緩解高溫酷暑(兩點2分)

    33.(14分)

    (1)B D(全對得2分,其余情況不得分)

    (2)太行山(2分)地勢第二、三級階梯(2分)

    (3)有利于保護森林資源(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1分)節(jié)約資源。(i分)

    (4)①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②有利于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⑧拓展(延長)了農業(yè)產業(yè)鏈,有利于調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提高農民收入;

    ④有利于安排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yè)。(每答對一點得2分,滿分6分)

    34.(共14分)

    (1)D(2分)  (2)A B(全對2分,只答一項且答對得1分,其它不得分)

    (3)東南高西北低(2分)  南高北低(2分)

    (4)法國:工農業(yè)均發(fā)達(2分)  德國:工業(yè)比重較大,而農業(yè)比重較小(2分)

    (5)法國南部為地中海氣候,熱量充足,光照條件好(2分)

    35.(16分)

    (1)北段(青藏高原以北):由南向北降低(1分),主要因為緯度向北增高,(降水量大致

  向北增多)(1分);

    南段(青藏高原以南):由北向南降低(1分),主要因為降水量大致由北向南增加(1分)

    (2)溫室效應,全球變暖(2分)

    (3)①該區(qū)位于河谷,海拔較低,熱量條件相對較好;②靠近水源,灌溉條件較好③位

  于河谷,土壤較肥沃(每答對一點得2分,滿分4分)

    (4)土地(綠}}}{)荒漠化(2分)。

    ①合理用水;  ②解決生活能源問題,禁止過度樵采;

    ③恢復自然植被;④采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固沙;

    ⑤調整農業(yè)結構,退耕還林還草;  ⑥合理放牧,建設綠洲草場;

    (答對一點得1分,滿分4分)

    36.(10分)

    (1)①該地區(qū)自然和人文景觀兼?zhèn),自然風光秀麗,人文風情獨特;

    ②旅游資源質量高,組合狀況好,(每點得2分,共4分)

    (2)B C(全選對得2分)

    (3)旅游活動的規(guī)模要與旅游區(qū)的環(huán)境容量相適應,要合理控制游客人數與旅游旺季景

  區(qū)游客密度;對雪山、森林、石林、湖泊景區(qū)開發(fā)要注意環(huán)境保護,避免引起生態(tài)的破壞;道路建設及各種旅游設施建設要注意與環(huán)境協(xié)調,和諧;要注意做好當地人文特色文化的保護與開發(fā)。(答對一點得2分,滿分4分)

    37.(10分)

    (1)任意焚燒;隨便丟棄(2分);  焚燒會對大氣環(huán)境造成嚴重瀉染(1分);隨便丟棄,其有害物質可能會對土壤、水體造成嚴重污染(1分);

    (2)B C(全選對得2分)

    (3)手揀分類與磁選(鼓膜)分離(2分)  風力搖床(2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