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由動能定理有: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由于臭氧在紫外光波長200~300nm的譜段有強吸收帶,在300~340nm的譜段有弱吸收帶,在440~740nm可見光區(qū)有吸收帶,所以臭氧層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線可見光.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紫外線產(chǎn)生的微觀機理是

[  ]

A.振蕩電路中自由電子的運動而產(chǎn)生的

B.原子的外層電子受到激發(fā)而產(chǎn)生的

C.原子的內(nèi)層電子受到激發(fā)而產(chǎn)生的

D.原子核受激發(fā)而產(chǎn)生的

(2)若用上述兩種波長的紫外線照射銀板,試通過計算說明哪個譜段的光線可能使銀板產(chǎn)生光電效應?(銀的極限頻率為1.15×1015Hz)

(3)氫原子處于基態(tài)時能量為E1=-13.6eV,當它從n=2能級向基態(tài)躍遷時,發(fā)出的紫外線波長為多少?(h=6.63×10-34J·s)

(4)太陽光的可見光部分照射到地面上,通過一定的裝置可觀察太陽光譜.下圖是一簡單裝置,將一加滿清水的碗放在有陽光的地方,將平面鏡斜放入水中,調(diào)整傾斜角度,使太陽光經(jīng)水面折射再經(jīng)水中平面鏡反射,最后由水面折射回空氣射到室內(nèi)白墻上即可觀察的太陽光譜,光譜的排列情況是

[  ]

A.此光譜線是平行于地面水平排列的

B.此光譜線是垂直于地面豎直排列的

C.若是平行于地面水平排列的道線則紅光在最上面

D.若是垂直于地面豎直排列則從左側看去,紅光在左紫光在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A:如圖所示,長木板A上右端有一物塊B,它們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勻速運動,速度v0=2m/s.木板左側有一個與木板A等高的固定物體C.已知長木板A的質(zhì)量為mA=1.0kg,物塊B的質(zhì)量為mB=3.0kg,物塊B與木板A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取g=10m/s2
(1)若木板A足夠長,A與C第一次碰撞后,A立即與C粘在一起,求物塊 B在木板A上滑行的距離L應是多少;
(2)若木板足夠長,A與C發(fā)生碰撞后彈回(碰撞時間極短,沒有機械能損失),求第一次碰撞后A、B具有共同運動的速度v;
(3)若木板A長為0.51m,且A與C每次碰撞均無機械能損失,求A與C碰撞幾次,B可脫離A?
B:如圖所示,長木板A上右端有一物塊B,它們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勻速運動,速度v0=2m/s.木板左側有與A等高的物體C.已知長木板A的質(zhì)量為mA=1kg,物塊B的質(zhì)量為mB=3kg,物塊C的質(zhì)量為mc=2kg,物塊B與木板A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取g=10m/s2
(1)若木板足夠長,A與C碰撞后立即粘在一起,求物塊B在木板A上滑行的距離L;
(2)若木板A足夠長,A與C發(fā)生彈性碰撞(碰撞時間極短,沒有機械能的損失),求第一次碰撞后物塊B在木板A上滑行的距離L1;
(3)木板A是否還能與物塊C再次碰撞?試陳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1.關于“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每次實驗必須設法算出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具體數(shù)值

B.每次實驗中,橡皮筋拉伸的長度沒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車的長木板應該盡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電源,再讓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

2.在“探究恒力做功與物體的動能改變量的關系”的實驗中備有下列器材:A.打點計時器;B.天平;C秒表;D.低壓交流電源;E.電池; F.紙帶;G.細線、砝碼、小車、砝碼盤;H.薄木板.

①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____,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測量時間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測量質(zhì)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圖實所示是打點計時器打出的小車(質(zhì)量為m)在恒力F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紙帶.測量數(shù)據(jù)已用字母表示在圖中,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請分析,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能否驗證動能定理?若不能,請說明理由;若能,請寫出需驗證的表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關于“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每次實驗必須設法算出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具體數(shù)值

B.每次實驗中,橡皮筋拉伸的長度沒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車的長木板應該盡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電源,再讓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

2.在“探究恒力做功與物體的動能改變量的關系”的實驗中備有下列器材:A.打點計時器;B.天平;C秒表;D.低壓交流電源;E.電池; F.紙帶;G.細線、砝碼、小車、砝碼盤;H.薄木板.

①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____,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測量時間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測量質(zhì)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圖實所示是打點計時器打出的小車(質(zhì)量為m)在恒力F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紙帶.測量數(shù)據(jù)已用字母表示在圖中,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請分析,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能否驗證動能定理?若不能,請說明理由;若能,請寫出需驗證的表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A:如圖所示,長木板A上右端有一物塊B,它們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勻速運動,速度v0=2m/s.木板左側有一個與木板A等高的固定物體C.已知長木板A的質(zhì)量為mA=1.0kg,物塊B的質(zhì)量為mB=3.0kg,物塊B與木板A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取g=10m/s2
(1)若木板A足夠長,A與C第一次碰撞后,A立即與C粘在一起,求物塊 B在木板A上滑行的距離L應是多少;
(2)若木板足夠長,A與C發(fā)生碰撞后彈回(碰撞時間極短,沒有機械能損失),求第一次碰撞后A、B具有共同運動的速度v;
(3)若木板A長為0.51m,且A與C每次碰撞均無機械能損失,求A與C碰撞幾次,B可脫離A?
B:如圖所示,長木板A上右端有一物塊B,它們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勻速運動,速度v0=2m/s.木板左側有與A等高的物體C.已知長木板A的質(zhì)量為mA=1kg,物塊B的質(zhì)量為mB=3kg,物塊C的質(zhì)量為mc=2kg,物塊B與木板A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取g=10m/s2
(1)若木板足夠長,A與C碰撞后立即粘在一起,求物塊B在木板A上滑行的距離L;
(2)若木板A足夠長,A與C發(fā)生彈性碰撞(碰撞時間極短,沒有機械能的損失),求第一次碰撞后物塊B在木板A上滑行的距離L1;
(3)木板A是否還能與物塊C再次碰撞?試陳述理由.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