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將下面一段文字譯為現(xiàn)代漢語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1)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2)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答(1) (2)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1.B    2.D     3.A    4.C      5.B      6.C      7.C     8.D      9.D

10.D(審:詳細)

11.①、④“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②“之”,助詞“往”

③“之”動詞“往”

⑤“之”代詞,此指“凝似之跡”

⑥“之”代詞,此指“水”

12.A“愚者”應為“一般的人”“普通的人”

“加慮”是“要用心思索的”(或“要深入考慮的”)

13.D③⑤⑥不能表達。其或事實,或應遵循規(guī)律,非相似之物使人惑。

14.C現(xiàn)實生活中,現(xiàn)象與本質,內容與形式未必總是一致的。

二、15.(1)我本來就聽人說起過它。

        (2)對于令人疑惑的相似的現(xiàn)象,不能不審察清楚,審察此現(xiàn)象,一定要找適當的人。

16.(1)流去的(水)像這樣(不斷地流去),而并沒有流去;時缺時圓的(月亮)像那樣(不斷地圓缺),卻沒有增減

 如果,從那變動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未停止。

17.詞人自勉自勵: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長駐,來日方長還可大顯身手,不必為白發(fā)傷感。

18.三首詩都抒發(fā)古今盛衰之感。

《越中覽古》明寫者日之盛,結以今日之衰

《蘇臺覽古》重寫今日之衰,暗示昔日之盛

《石頭城》與《蘇臺覽古》寫法基本相同,并兩詩都寫了“江月”,劉詩詩境更深遠些。

五、19.(1)杜甫使  唐詩的形式美達到極致

(2)杜詩成為后人的金科玉律(杜詩成就限制了后人的創(chuàng)造)

20.唐詩過分追求形式美而失去活力

  因謀篇之難能而真正流傳于口碑的,不過三百,佳句多于佳篇。

21.(1)形象、意象的朦朧美

   (2)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廣泛反映社會生活(答對一點即可)

22.A、E

23.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峰回路轉不見君,此地空留馬行處

 風含翠筱娟娟凈,雨?紅蕖冉冉香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兩句詩只寫與上文相吻合的一句即可)

24.①用“無力地”不簡潔,屬重復修飾,

②“落下地來”與“棉絮一樣”的雪花姿態(tài)不協(xié)調:“四處飄落”更貼切形象

③哆嗦,改后更為簡練

④不合常理,泥雪混合不能鑲上白邊

石板路上雪易化為水,兩側之雪為其鑲邊

25.B(既寫槐花又寫月。寫出了月下槐花)

26.正因為有了海誓山盟的執(zhí)著,才唱出了化蝶共舞之歌。該信――中國情人纏綿的絕唱。

  正因為有了為民謀福的諾言,才彈奏出清下廉潔之歌。誠信――中國清官恪守的定律。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