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下面是主要的實驗操作步驟.將所缺的內(nèi)容填寫在橫線上方: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實驗小組利用拉力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探究“動能定理”.如圖所示,他們將拉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用不可伸長的細線將其通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用拉力傳感器記錄小車受到拉力的大。谒矫嫔舷嗑50.0cm的A、B兩點各安裝一個速度傳感器,記錄小車通過A、B時的速度大小;
可以通過在小車上放置砝碼來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通過加減鉤碼的數(shù)量來改變拉力的大。

(1)實驗主要步驟如下:
①測量小車和拉力傳感器的總質(zhì)量M1,把細線的一端固定在拉力傳感器上,另一端通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正確地連接所需電路;
②將小車停在點C,由靜止開始釋放小車,小車在細線拉動下運動,記錄
細線拉力(或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
細線拉力(或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
及小車通過A、B時的速度;
③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或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重復②的操作.
(2)表格中是他們測得的一組數(shù)據(jù),其中M是M1與小車中砝碼質(zhì)量之和,|v12-v22|是兩個速度傳感器記錄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據(jù)此計算出動能變化量△E,F(xiàn)是拉力傳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間所做的功.表中的△E3=
0.600
0.600
J,W3=
0.610
0.610
 J(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請在圖2所示方格紙上作出△E-W圖線.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次數(shù) M/kg |v12-v22|/m2s-2 △E/J F/N W/J
1 0.500 0.760 0.190 0.400 0.200
2 0.500 1.65 0.413 0.840 0.420
3 0.500 2.40 △E3 1.220 W3
4 1.000 2.40 1.20 2.420 1.21
5 1.000 2.84 1.42 2.860 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動能定理”.圖中小車內(nèi)可放置砝碼;實驗中,小車碰到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打點計時器工作頻率為50Hz.
精英家教網(wǎng)
(1)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①在小車中放入砝碼,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連在小車后端,用細線連接小車和鉤碼;
②將小車停在打點計時器附近,
 
 
,小車拖動紙帶,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列點,關閉電源;
③改變鉤碼或小車中砝碼的數(shù)量,更換紙帶,重復②的操作.
(2)如圖乙是某次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在紙帶上選擇起始點0及多個計數(shù)點A、B、C、D、E、…,可獲得各計數(shù)點刻度值s,求出對應時刻小車的瞬時速度V,則D點對應的刻度值為sD=
 
cm,D點對應的速度大小為vD=
 
m/s.
(3)下表是某同學在改變鉤碼或小車中砝碼的數(shù)量時得到的數(shù)據(jù).其中M是小車質(zhì)量M1與小車中砝碼質(zhì)量m之和,|
v
2
2
-
v
2
1
|
是紙帶上某兩點的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據(jù)此計算出動能變化量△E;F是鉤碼所受重力的大小,W是在以上兩點間F所作的功.
次   數(shù) M/kg |
v
2
2
-
v
2
1
|/(m2?s-2)
△E/J F/N W/J
1 0.500 0.760 0.190 0.490 0.210
2 0.500 1.65 0.413 0.980 0.430
3 0.500 2.40 0.600 1.470 0.630
4 1.000 2.40 1.200 2.450 1.240
5 1.000 2.84 1.420 2.940 1.470
由上表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W總是大于△E,其主要原因是;鉤碼的重力大于小車實際受到的拉力造成了誤差,還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實驗小組利用拉力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探究“動能定理”,如圖,他們將拉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用不可伸長的細線將其通過一個定滑輪與鉤碼相連,用拉力傳感器記錄小車受到拉力的大。谒阶烂嫔舷嗑50.0cm的A、B兩點各安裝一個速度傳感器記錄小車通過A、B時的速度大。≤囍锌梢苑胖庙来a.
(1)實驗主要步驟如下:
①測量小車和拉力傳感器的總質(zhì)量M1,把細線的一端固定在拉力傳感器上另一端通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正確連接所需電路
②將小車停在C點,然后釋放小車,小車在細線拉動下運動,記錄
A
A

A.細線拉力及小車通過A、B時的速度
B.鉤碼的質(zhì)量和小車的質(zhì)量
C、鉤碼的質(zhì)量及小車通過A、B時的速度
D、小車的質(zhì)量和細線的長度
③在小車中增加砝碼,或減少砝碼,重復②的操作.
(2)表1是他們測得的一組數(shù)據(jù),其中M是M1與小車中砝碼質(zhì)量m之和,|v22-v21|是兩個速度傳感器記錄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據(jù)此計算出動能變化量△E,F(xiàn)是拉力傳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間所作的功.表格中△E3=
0.600
0.600
,W3=
0.610
0.610
.(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表1 數(shù)據(jù)記錄表
次數(shù) M/kg |v22-v21|/(m/s)2 △E/J F/N W/J
1 0.500 0.760 0.190 0.400 0.200
2 0.500 1.65 0.413 0.840 0.420
3 0.500 2.40 △E3 1.220 W3
4 1.000 2.40 1.20 2.420 1.21
5 1.000 2.84 1.42 2.860 1.43
(3)根據(jù)表1提供的數(shù)據(jù),請在方格紙上作出△E-W圖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實驗小組利用拉力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探究“動能定理”.如圖,他們將拉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用不可伸長的細線將其通過一個定滑輪與鉤碼相連,用拉力傳感器記錄小車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兩點各安裝一個速度傳感器,記錄小車通過A、B時的速度大。≤囍锌梢苑胖庙来a.

(1)實驗主要步驟如下:
①測量小車和拉力傳感器的總質(zhì)量M′;把細線的一端固定在拉力傳感器上,另一端通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正確連接所需電路;
②將小車停在C點,釋放小車,小車在細線拉動下運動,記錄細線拉力及小車通過A、B時的速度.
③在小車中增加砝碼,或
改變鉤碼數(shù)量
改變鉤碼數(shù)量
,重復②的操作.
(2)下表是他們測得的一組數(shù)據(jù),其中M是M′與小車中砝碼質(zhì)量之和,|
v
2
2
-v12|是兩個速度傳感器記錄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據(jù)此計算出動能變化量△E,F(xiàn)是拉力傳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間所做的功.表格中的△E3=
0.600
0.600
,W3=
0.610
0.610
.(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次數(shù) M/kg |
v
2
2
-v12|/(m/s)2
△E/J F/N W/J
1 0.500 0.760 0.190 0.400 0.200
2 0.500 1.65 0.413 0.840 0.420
3 0.500 2.40 △E3 1.220 W3
4 1.000 2.40 1.20 2.420 1.21
5 1.000 2.84 1.42 2.860 1.43
(3)根據(jù)表,我們在圖中的方格紙上作出△E-W圖線如圖所示,它說明了
拉力(合力)所做的功近似等于物體動能的改變量
拉力(合力)所做的功近似等于物體動能的改變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實驗小組利用拉力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探究“動能定理”,如圖所示,他們將拉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用不可伸長的細線將其通過一個定滑輪與鉤碼相連,用拉力傳感器記錄小車受到拉力的大。谒阶烂嫔舷嗑50.0cm的A、B兩點各安裝一個速度傳感器記錄小車通過A、B時的速度大。≤囍锌梢苑胖庙来a.
(1)實驗主要步驟如下:
①測量
小車、砝碼
小車、砝碼
和拉力傳感器的總質(zhì)量M1;把細線的一端固定在拉力傳感器上另一端通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正確連接所需電路;
②將小車停在C點,
由靜止開始釋放
由靜止開始釋放
,小車在細線拉動下運動,記錄細線拉力及小車通過A、B時的速度.
③在小車中增加砝碼,或
減少砝碼
減少砝碼
,重復②的操作.
(2)表1是他們測得的一組數(shù)據(jù),其中M是M1與小車中砝碼質(zhì)量m之和,|v22-v12|是兩個速度傳感器記錄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據(jù)此計算出動能變化量△E,F(xiàn)是拉力傳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間所作的功.表格中△E3=
0.600
0.600
,W3=
0.610
0.610
.(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數(shù)據(jù)記錄表
次數(shù) M/kg |v22-v21|/(m/s)2 △E/J F/N W/J
1 0.500 0.760 0.190 0.400 0.200
2 0.500 1.65 0.413 0.840 0.420
3 0.500 2.40 △E3 1.220 W3
4 1.000 2.40 1.20 2.420 1.21
5 1.000 2.84 1.42 2.860 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