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入數據得:vm=2.16m/s 南寧三中高考物理套題訓練沖刺卷六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航空母艦(無彈射裝置)上的戰(zhàn)斗機在甲板上加速時,發(fā)動機產生的最大加速度是a=4.5m/s2,飛機起飛所需速度至少為v=50m/s,航空母艦甲板長為L=100m,為使飛機安全起飛,航空母艦勻速航行的最小速度v0為多大?
某同學求解過程如下:
由運動學知識可得 v2-v02=2aL 解得v0=
v2-2aL

代入數據得v0=
502-2×4.5×100
=40m/s

請問:該同學所得結論是否有錯誤?若有錯誤,請給出正確解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航空母艦(無彈射裝置)上的戰(zhàn)斗機在甲板上加速時,發(fā)動機產生的最大加速度是a=4.5m/s2,飛機起飛所需速度至少為v=50m/s,航空母艦甲板長為L=100m,為使飛機安全起飛,航空母艦勻速航行的最小速度v0為多大?
某同學求解過程如下:
由運動學知識可得 v2-v02=2aL 解得v0=
v2-2aL

代入數據得v0=
502-2×4.5×100
=40m/s

請問:該同學所得結論是否有錯誤?若有錯誤,請給出正確解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國受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推擠,地震活動比較頻繁,這次汶川地震是我國大陸內部地震,屬于淺源地震,其破壞力度較大.地震波分三種:縱波(P波),速度vP=9.9 km/s;橫波(S波),速度vS=4.5 km/s;面波(L波),速度vL=1.4 m/s,

 

(1)位于震源上方汶川附近的地震觀測點N處有水平擺A與豎直擺B(如圖16甲),地震發(fā)生時最先劇烈振動的是哪個擺?

(2)地震觀測臺T記錄到的地震曲線假如如圖16乙所示,則由圖可知a、b、c三種波形各對應于哪種地震波?若在曲線圖上測得P波與S波的時間差為5.80 s,則地震觀測臺T距震源Z多遠?

(3)若地震P波沿直線傳播到地震觀測臺T時,地表某標志物振動方向沿圖丙中ZT方向,測得某時刻標志物的水平分位移x=24 mm,豎直分位移y=1.2 mm,由此估算震源深度.

【解析】:(1)最先振動的是B擺,縱波速度最快,縱波使B擺最先劇烈上下振動.

(2)根據波速大小可推知,a處的波形對應的是速度最快的P波(縱波),b處的波形對應的是速度較快的S波(橫波),c處的波形對應的是速度較慢的L波(面波).設地震觀測臺T距震源的距離為s,則-=t,代入數據得s=47.9 km.

(3)設震源深度為h,縱波沿ZT方向傳播,設縱波傳播的方向與地面的夾角為θ,則tanθ=,hs·sinθ,代入數據得h=2.4 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2所示,兩根平行的金屬導軌,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磁感應強度B=0.05 T的勻強磁場與導軌所在平面垂直(圖中未畫出),導軌的電阻很小,可忽略不計.導軌間的距離l=0.20 m.兩根質量均為m=0.10 kg的平行金屬桿甲、乙可在導軌上無摩擦地滑動,滑動過程中與導軌保持垂直,每根金屬桿的電阻均為R=0.50 Ω.在t=0時刻,兩桿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有一與導軌平行、大小為0.20 N的恒力F作用于金屬桿甲上,使金屬桿在導軌上滑動.經過t=5.0 s,金屬桿甲的加速度為a=1.37 m/s2.問此時兩金屬桿的速度各為多少??

圖2

【解析】t=5.0 s時兩金屬桿甲、乙之間的距離為x,速度分別為v1v2,經過很短的時間Δt,桿甲移動距離v1Δt,桿乙移動距離v2Δt,回路面積改變ΔS=[(x-v2Δt)+v1Δtl-lx=(v1-v2)lΔt.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知,回路中的感應電動勢回路中的電流

對桿甲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BlI=ma

由于作用于桿甲和桿乙的安培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t=5.0 s時兩桿的動量(t=0時為0)等于外力F的沖量Ft=mv1+mv2

聯立以上各式解得

代入數據得v1=8.15 m/s,v2=1.8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國受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推擠,地震活動比較頻繁,這次汶川地震是我國大陸內部地震,屬于淺源地震,其破壞力度較大.地震波分三種:縱波(P波),速度vP=9.9 km/s;橫波(S波),速度vS=4.5 km/s;面波(L波),速度vL=1.4 m/s,

 

(1)位于震源上方汶川附近的地震觀測點N處有水平擺A與豎直擺B(如圖16甲),地震發(fā)生時最先劇烈振動的是哪個擺?

(2)地震觀測臺T記錄到的地震曲線假如如圖16乙所示,則由圖可知a、b、c三種波形各對應于哪種地震波?若在曲線圖上測得P波與S波的時間差為5.80 s,則地震觀測臺T距震源Z多遠?

(3)若地震P波沿直線傳播到地震觀測臺T時,地表某標志物振動方向沿圖丙中ZT方向,測得某時刻標志物的水平分位移x=24 mm,豎直分位移y=1.2 mm,由此估算震源深度.

【解析】:(1)最先振動的是B擺,縱波速度最快,縱波使B擺最先劇烈上下振動.

(2)根據波速大小可推知,a處的波形對應的是速度最快的P波(縱波),b處的波形對應的是速度較快的S波(橫波),c處的波形對應的是速度較慢的L波(面波).設地震觀測臺T距震源的距離為s,則-=t,代入數據得s=47.9 km.

(3)設震源深度為h,縱波沿ZT方向傳播,設縱波傳播的方向與地面的夾角為θ,則tanθ=,hs·sinθ,代入數據得h=2.4 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