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 .(2)簡述強調“測得的pH小于7 的理由: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 和“滴入植物油 目的是 .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由此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大于2mol/L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 .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分)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                                。

(2)簡述強調“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

由此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大于2mol/L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                                                    

                                                              

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編號

鹽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x =        。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右圖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                      (填實驗現(xiàn)象)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   
(2)簡述強調“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由此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大于2mol/L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   
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編號鹽酸NaOH溶液△t/℃
13.65%2.00%3.5
23.65%4.00%x
37.30%8.00%14
(1)表中x=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右圖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    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________.

(2)簡述強調“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________.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_____.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________由此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大于2 mol/L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韶關一模)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將被測液滴到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
即可得溶液的pH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將被測液滴到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
即可得溶液的pH

(2)簡述強調“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鹽酸過量,這時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
鹽酸過量,這時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趕走溶液中少量氧氣,隔絕氧氣
趕走溶液中少量氧氣,隔絕氧氣
.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CO32-+H2OHCO3-+OH-
CO32-+H2OHCO3-+OH-

由此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大于2mol/L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
做對比實驗,取上述NaOH溶液稀釋,加入酚酞溶液出現(xiàn)紅色且不褪去
做對比實驗,取上述NaOH溶液稀釋,加入酚酞溶液出現(xiàn)紅色且不褪去

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編號 鹽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x=
7
7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右圖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
U形管中左邊液面下降
U形管中左邊液面下降
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興趣小組探究SO2氣體還原Fe3+、I2,他們使用的藥品和裝置如下圖所示:

FeCl3溶液     含有淀粉的碘水     NaOH溶液

          A                    B                  C

(1)在配制氯化鐵溶液時,需先把氯化鐵晶體溶解在          中,再加水稀釋,這樣操作的目的是                              。

(2)裝置C的作用是                                             。

(3)若要從A中所得溶液提取晶體,必須進行的實驗操作步驟:蒸發(fā)、冷卻結晶、            、自然干燥,在這一系列操作中沒有用到的儀器有                        (填序號)。

A.蒸發(fā)皿

B.石棉網(wǎng)

C.漏斗

D.燒杯

E.玻璃棒

F. 坩堝

(4)根據(jù)以上現(xiàn)象,該小組同學認為SO2 與 FeCl3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①寫出SO2與FeCl3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②請設計實驗方案檢驗有Fe2+生成                                    

③該小組同學向C燒杯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現(xiàn)白色沉淀,即可證明反應生成了SO42—。該做法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5)能表明I的還原性弱于SO2的現(xiàn)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D  2.C  3.B  4.D  5.C  6.A  7.B  8.D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正確答案只包括一個選項,多選時,該題為0分;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的給2分,選兩個且都正確的給4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就為0分)

9.CD  10.AD  11.D  12.C  13.BC  14.D

三、(本題包括1小題,共14分)

15.

方案一:

(1)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將被測液滴到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

(2)排除因鹽酸的加入,稀釋氫氧化鈉溶液而引起pH減小

方案二:

(1)趕走溶液中少量氧氣,隔絕氧氣

(2)CO32+H2O       HCO3+OH

(3)做對比實驗,取上述NaOH溶液稀釋,加入酚酞溶液出現(xiàn)紅色且不褪去

方案三:

(1)7     (2)U形管中左邊液面下降

(每空2分,共14分)

四、(本題包括2小題,共18分)

16.

                                                                 

⑵CO2+2AlO2+3H2O=2Al(OH)3↓+CO32

⑶Al4SiC4+2N24AlN+SiC+3C

⑷可行,該反應是一個焓減、熵略大于0的反應,能自發(fā)進行  

(每空2分,共8分)

17.

⑴ 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   

生成的CaCO3溶解度小于CaSO4有利于反應向正向進行。

⑵)BCD   ⑶CO2    ⑷ABD(每空2分,共10分)

五、(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18.

⑴見圖示(2分 ,其中過渡元素涂對得1分)

  ⑵    ⑶ r(Cl-)>r(K+)

  ⑷  ②④     (5)   

 

 

  (除⑴外其余每空2分,共10分)

六、(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19.

⑴①增大壓強   t3~t

⑵①如圖  ②適當增大壓強,研究新催化劑

 

 

    (每空2分,共10分)

 

七、(本題包括1小題,共8分)

20.

⑴  2   第2周期第VIA族  (各1分,共2分)

⑵1s22s22p63s23p63d64s2

⑶H+ + AlO2- + H2O*Al(OH)3*Al3+ + 3H2O

⑷4Fe(OH)2 + 2H2O+ O2=4Fe(OH)3

(除⑴外其余每空2分,共8分)

八、(本題包括1小題,共12分)

21.

⑴-80kJ?mol―1 

⑵用過量的稀硫酸溶解過量的鎂,不斷攪拌,過濾,洗凈、干燥

⑶加快反應速率,促進平衡向水解的方向移動  

⑷取少量洗滌液,在其中加入AgNO3(或BaCl2),無沉淀生成則說明無相應離子。

  Ag++Cl-=AgCl↓     Ba2++SO42-=BaSO4

(每空2分,共8分)

Ⅲ 1.5mol/L(4分,分步給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