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已知拋物線.橢圓和雙曲線都經(jīng)過點(diǎn).它們在軸上有共同焦點(diǎn).橢圓和雙曲線的對稱軸是坐標(biāo)軸.拋物線的頂點(diǎn)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Ⅰ)求這三條曲線的方程,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拋物線、橢圓和雙曲線都經(jīng)過點(diǎn)M(1,2),它們在x軸上有共同焦點(diǎn),橢圓和雙曲線的對稱軸是坐標(biāo)軸,拋物線的頂點(diǎn)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
(1)求這三條曲線的方程;
(2)已知動直線l過點(diǎn)P(3,0),交拋物線于A,B兩點(diǎn),是否存在垂直于x軸的直線l′被以AP為直徑的圓截得的弦長為定值?若存在,求出L′的方程;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拋物線、橢圓和雙曲線都經(jīng)過點(diǎn)M(2,1),它們在y軸上有一個(gè)公共焦點(diǎn),橢圓和雙曲線的對稱軸是坐標(biāo)軸,拋物線的頂點(diǎn)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
(1)求這三條曲線的方程;
(2)已知動直線l過點(diǎn)P(0,3),交拋物線于A、B兩點(diǎn),是否存在垂直于y軸的直線m被以AP為直徑的圓截得的弦長為定值?若存在,求出m的方程;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拋物線、橢圓和雙曲線都經(jīng)過點(diǎn)M(1,2),它們在x軸上有共同焦點(diǎn),橢圓和雙曲線的對稱軸是坐標(biāo)軸,拋物線的頂點(diǎn)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
(1)求這三條曲線的方程;
(2)對于拋物線上任意一點(diǎn)Q,點(diǎn)P(a,0)都滿足|PQ|≥|a|,求a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已知拋物線、橢圓和雙曲線都經(jīng)過點(diǎn),它們在軸上有共同焦點(diǎn),橢圓和雙曲線的對稱軸是坐標(biāo)軸,拋物線的頂點(diǎn)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Ⅰ)求這三條曲線的方程;(Ⅱ)已知動直線過點(diǎn),交拋物線于兩點(diǎn),是否存在垂直于軸的直線被以為直徑的圓截得的弦長為定值?若存在,求出的方程;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已知拋物線、橢圓和雙曲線都經(jīng)過點(diǎn),它們在軸上有共同焦點(diǎn),橢圓和雙曲線的對稱軸是坐標(biāo)軸,拋物線的頂點(diǎn)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

(1)求這三條曲線的方程;

(2)已知動直線過點(diǎn),交拋物線于兩點(diǎn),是否存在垂直于軸的直線被以為直徑的圓截得的弦長為定值?若存在,求出的方程;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天津精通高考復(fù)讀學(xué)校數(shù)學(xué)教研組組長  么世濤

一、選擇題 :1-4, BBBB ;5-8,DABD。

提示:1.

2.

3.用代替

4.

5.,

6.

7.略

8.     

二、填空題:9.60;  10. 15:10:20   ;  11.;  12.

13.0.74  ; 14. ①、;②、圓;③.

提示: 9.

10.,

11.,

12.,,,

13.

14.略

 

三、解答題

15. 解:(1).    

  (2)設(shè)抽取件產(chǎn)品作檢驗(yàn),則,  

    ,得:,即

   故至少應(yīng)抽取8件產(chǎn)品才能滿足題意.  

16. 解:由題意得,原式可化為,

   

故原式=.

17. 解:(1)顯然,連接,∵,

.由已知,∴,.

 ∵, ,

.

 ∴.        

 (2)     

當(dāng)且僅當(dāng)時(shí),等號成立.此時(shí),即的中點(diǎn).于是由,知平面,是其交線,則過

。

 ∴就是與平面所成的角.由已知得,,

 ∴, , .      

(3) 設(shè)三棱錐的內(nèi)切球半徑為,則

,,,,

 ∴.     

18. (1)    

(2) ∵ ,

∴當(dāng)時(shí),      

∴當(dāng)時(shí),,  

,,,.

的最大值為中的最大者.

∴ 當(dāng)時(shí),有最大值為

19.(1)解:∵函數(shù)的圖象過原點(diǎn),

.      

又函數(shù)的圖象關(guān)于點(diǎn)成中心對稱,

.

(2)解:由題意有  即,

 即,即.

 ∴數(shù)列{}是以1為首項(xiàng),1為公差的等差數(shù)列.

 ∴,即. ∴.

  ∴ ,,

(3)證明:當(dāng)時(shí),   

 故       

20. (1)解:∵,又

    ∴.             又∵     

    ,且

.        

(2)解:由,,猜想

    (3)證明:用數(shù)學(xué)歸納法證明:

    ①當(dāng)時(shí),,猜想正確;

    ②假設(shè)時(shí),猜想正確,即

1°若為正奇數(shù),則為正偶數(shù),為正整數(shù),

   

   2°若為正偶數(shù),則為正整數(shù),

,又,且

所以

即當(dāng)時(shí),猜想也正確          

   

由①,②可知,成立.     

(二)

一、1-4,AABB,5-8,CDCB;

提示: 1.  即   

2.   即

3.   即,也就是 ,

4.先確定是哪兩個(gè)人的編號與座位號一致,有種情況,如編號為1的人坐1號座位,且編號為2的人坐2號座位有以下情形:

  • 人的編號

    1

    2

    3

    4

    5

    座位號

    1

    2

    5

    3

    4

     

    人的編號

    1

    2

    3

    4

    5

    座位號

    1

    2

    4

    5

    3

     

                                                     

     

     

    所以,符合條件的共有10×2=20種。

    5. ,又,所以

    ,且,所以

    6.略

    7.略

    8. 密文shxc中的s對應(yīng)的數(shù)字為19,按照變換公式:

    ,原文對應(yīng)的數(shù)字是12,對應(yīng)的字母是;

    密文shxc中的h對應(yīng)的數(shù)字為8,按照變換公式:

    ,原文對應(yīng)的數(shù)字是15,對應(yīng)的字母是;

    二、9.; 10.2;11.-48; 12. ; 13、5; 14、①3,②,③

    提示:

    9.  ,

    10. 數(shù)列是首相為,公差為的等差數(shù)列,于是

      又,所以

    11. 特殊值法。取通徑,則,

    。

    12.因,,所以同解于

    所以

    13.略 。

     

    14、(1)如圖:∵

    ∴∠1=∠2=∠3=∠P+∠PFD          

    =∠FEO+∠EFO

    ∴∠FEO=∠P,可證△OEF∽△DPF

    即有,又根據(jù)相交弦定理DF?EF=BF?AF

    可推出,從而

    ∴PF=3

    (2) ∵PFQF,  ∴  ∴

    (3)略。

    三、15.解:(1)  依題知,得  

    文本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精通?nèi)部學(xué)員使用么老師答疑電話
13702071025
 所以

    (2) 由(1)得

        

    ∴            

    的值域?yàn)?sub>。

     

    16.解:設(shè)飛機(jī)A能安全飛行的概率為,飛機(jī)B能安全飛行的概率為,則

      所以

    當(dāng)時(shí),,,;

    當(dāng)時(shí),,

    當(dāng)時(shí),,,;

    故當(dāng)時(shí),飛機(jī)A安全;當(dāng)時(shí),飛機(jī)A與飛機(jī)B一樣安全;當(dāng)時(shí),飛機(jī)B安全。

     

    17.(1) 證明:以D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DA所在的直線x

    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如圖。

    設(shè),則

    ,,

    ,

    ,所以

                        即  ,也就是

    ,所以 ,即。

    (2)解:方法1、找出二面角,再計(jì)算。

     

    方法2、由(1)得:(當(dāng)且僅當(dāng)取等號)

    分別為的中點(diǎn),于是 ,。

    ,所以 ,

    設(shè)是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則

      也就是

    易知是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

                       

    18.(1) 證明:依題知得:

    整理,得

     所以   即 

    故 數(shù)列是等差數(shù)列。

    (2) 由(1)得   即 ()

      所以

     =

    =

     

    19.解:(1) 依題知得

    欲使函數(shù)是增函數(shù),僅須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