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7799  7807  7813  7817  7823  7825  7829  7835  7837  7843  7849  7853  7855  7859  7865  7867  7873  7877  7879  7883  7885  7889  7891  7893  7894  7895  7897  7898  7899  7901  7903  7907  7909  7913  7915  7919  7925  7927  7933  7937  7939  7943  7949  7955  7957  7963  7967  7969  7975  7979  7985  7993  447348 

2.  在pH=13的無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

A.  NH、NO、K+、SO            B.CO、NO、HCO、Na+

C.Na+、ClO、[Al(OH)4]、NO        D.CrO、K+、Na+、SO

解析:pH=13,溶液中的c(OH)=0.1 mol·L1,選項A中NH與OH不能共存;選項B中HCO與OH不能共存;選項D中CrO為黃色。

答案:C

試題詳情

1.在下列條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 無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Mg2+、I、MnO

B.pH=1的NaNO3的水溶液中,NH、Fe2+、SO、Cl

C.c(HCO)=0.1 mol/L的溶液中,Na+、K+、CO、Br

D.由水電離產生的c(OH)=1×1014 mol/L的溶液中,H+、Al3+、Cl、NO

解析:A項中,若是無色透明的溶液,則不可能含有MnO;B項中,pH=1時呈酸性,能發(fā)生下列氧化還原反應3Fe2++4H++NO===3Fe3++NO↑+2H2O,而不能大量共存;D項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OH)=1×1014 mol/L,則pH=0或pH=14,即溶液呈酸性或堿性,而Al3+在堿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即Al3++3OH===Al(OH)3↓或Al3++

4OH===[Al(OH)4],則D也不能大量共存;C項中HCO、Na+、K+、CO、Br離子之間不發(fā)生反應,故一定能夠大量共存。

答案:C

試題詳情

28.6%。

答案:28.6%

試題詳情

20.在一定條件下,將一定量PCl5(g)通入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PCl5(g)    PCl3(g)+Cl2(g)。

當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相對于H2的密度為74.5,則PCl3(g)在平衡混合氣體中所占體積分數(shù)

是________,簡述計算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設起始時通入PCl5(g)的物質的量為1 mol,達到平衡時消耗PCl5(g)的物質的量為x,

    PCl5(g)PCl3(g)+Cl2(g)

  1  0  0

  x  x  x

  1-x  x  x

平衡時總物質的量為(1 mol-x)+x+x=1 mol+x。由題意得平衡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

==74.5×2 g·mol1,解得x=0.40 mol。

故PCl3(g)在平衡混合氣體中所占體積分數(shù)為×100%=×100%=

試題詳情

18.(2008·寧夏理綜,25)已知可逆反應:M(g)+N(g) P(g)+Q(g);ΔH>0,請回答下列問題:

(1)某溫度下,反應物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M)=1 mol/L,c(N)=2.4 mol/L;達到平衡后,M的轉化率為60%,此時N的轉化率為________;

(2)若反應溫度升高,M的轉化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若反應溫度不變,反應物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M)=4 mol/L,c(N)=a mol/L;達到平衡后,c(P)=2 mol/L,a=________;

(4)若反應溫度不變,反應物的起始濃度為:c(M)=c(N)=b mol/L,達到平衡后,M的轉化率為________。

解析:(1)M(g)  + N(g)P(g)+Q(g)

始態(tài)  1 mol/L       2.4 mol/L  0    0

變化量  1 mol/L×60%   1 mol/L×60%

因此N的轉化率為:×100%=25%

(2)由于該反應的ΔH>0,即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因此升高溫度,平衡右移,M的轉化率增大。

(3)根據(jù)(1)可求出各平衡濃度:

c(M)=0.4 mol/L c(N)=1.8 mol/L,c(P)=0.6 mol/L c(Q)=0.6 mol/L

因此化學平衡常數(shù)K===

由于溫度不變,因此K不變,達到平衡后

c(P)=2 mol/L c(Q)=2 mol/L,c(M)=2 mol/L c(N)=(a-2)mol·L1

k===

解得a=6

(4)設M的轉化率為x,則達到平衡后各物質的平衡濃度分別為:

c(M)=b(1-x)mol/L c(N)=b(1-x)mol/L,c(P)=bx mol/L c(Q)=bx mol/L

K===,解得x=41%

答案:(1)25% (2)增大 (3)6 (4)41%

 19.在A+B  2C的反應中,在某溫度下經t s后混合物中C

的百分含量的變化情況如右圖所示。則

(1)A與B化合生成C的反應是  熱反應。

(2)溫度在475℃以下,隨溫度升高,C的百分含量增大,這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溫度在475℃以上,隨溫度升高,C的百分含量反而減小,這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當溫度在475℃時,若B為氣態(tài),體系加壓時,C的濃度不變,則A、C的狀態(tài)又如何?

解析:(1)據(jù)圖象分析:隨著溫度升高,C%反而降低,故本反應是放熱反應。

(2)在475℃以下,是建立平衡階段,v(正)>v(逆),所以C%增大。

(3)在475℃以上,是因為達平衡后,升溫向左移動。v(逆)>v(正),所以生成物的含量反而

減小。

答案:(1)放 (2)建立平衡階段,v(正)>v(逆),所以C%增大 (3)升溫平衡向左移動,

v(逆)>v(正),所以生成物的含量反而減小 (4)A、C均為氣態(tài)或C為固(液)態(tài)

試題詳情

17.恒溫、恒壓下,在一個容積可變的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

N2(g)+3H2(g) 2NH3(g)

(1)若開始時放入1 mol N2和3 mol H2,達到平衡后,生成a mol NH3,這時N2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mol。

(2)若開始時無NH3,只放入N2和H2,達到平衡時生成NH3的物質的量為3a mol,則開始時放入N2和H2的物質的量分別為________mol和________mol(平衡時NH3的質量分數(shù)與(1)中相同)。

(3)若開始時放入x mol N2、6 mol H2和2 mol NH3達到平衡后,N2和NH3的物質的量分別為y mol和3a mol,則x=________,y=________。平衡時H2的物質的量________(選填一個編號)。

A.大于6 mol  B.等于6 mol

C.小于6 mol  D.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6 mol

作出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6 mol NH3,再次達到平衡后,NH3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

解析:  N2(g) +  3H2(g) 2NH3(g)

n(開始)    1 mol    3 mol    0

n(轉化)      mol   a mol    a mol

 

n(平衡)

恒溫、恒壓下,將起始物質轉化為方程式同一側時,物質的量之比相同,即建立等效平衡。故(2)、(3)、(4)均與(1)是等效平衡,達到平衡時NH3的質量分數(shù)相同。

答案:(1) (2)3 9 (3)2 3- D

若3a>2,則平衡時H2的物質的量小于6 mol,若3a=2,則平衡時H2的物質的量等于6 mol,若3a<2,則平衡時H2的物質的量大于6 mol(其他合理理由也可) (4)50a%

試題詳情

2.取5支試管,編號分別為1,2,3,4,5,然后各取步驟(1)中FeCl3和KSCN的混合溶液4 Ml

加到5支試管中。往1號試管滴加2-3滴1.0 mol/L FeCl3溶液,振蕩,觀察現(xiàn)象;往2

號試管滴加2-3滴1.0 mol/L KSCN溶液,振蕩,觀察現(xiàn)象;往3號試管中加入少量KCl

固體,振蕩,觀察現(xiàn)象;往4號試管中滴加2-3滴1.0 mol/L NaF溶液,振蕩,觀察

現(xiàn)象。

根據(jù)你所學的內容完成下列表格,并回答有關問題。

FeCl3與KSCN溶液反應

編號
混合溶液顏色
滴加的溶液
溶液顏色的變化
平衡移動的方向
1
橙紅色
FeCl3
①顏色______了,由橙紅色變成了______色
③向______移動
2
橙紅色
KSCN
②顏色______了,由橙紅色變成了______色
④向______移動
3
橙紅色
KCl
顏色變淺了,由橙紅色變成了黃色
⑤向______移動
4
橙紅色
NaF
顏色變淺了,由橙紅色變成了無色
⑥向______移動
5
橙紅色

橙紅色
不移動

(1)由①②現(xiàn)象說明假設______成立,假設______不成立。

(2)根據(jù)Fe3++3SCN  Fe(SCN)3,加入KCl固體,顏色不應該有變化,但現(xiàn)象

卻是變淺了,請你分析變淺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jù)“4”號試管中的現(xiàn)象,分析在4號試管中發(fā)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說明了

__________(從改變濃度影響平衡移動角度回答)

解析:FeCl3與KSCN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為:FeCl3+3KSCN  Fe(SCN)3+3KCl,F(xiàn)e3

+3SCN  Fe(SCN)3。加入FeCl3或KSCN(增大反應物濃度)會使平衡向右移動,

顏色加深,加入KCl固體,顏色變淺,說明平衡向左移動,可能是加入的Cl與Fe3+

成配位離子,減小了Fe3+的濃度。加入NaF溶液變?yōu)闊o色,說明F與Fe3+形成了比

Fe(SCN)3更穩(wěn)定的配位化合物,使平衡向左移動。

答案:①加深 血紅、诩由睢⊙t、塾摇、苡摇、葑蟆、拮蟆(1)1 2 (2)Fe3+與Cl

形成絡離子,使Fe3+濃度減小,平衡向左移動 (3)F與Fe3+形成了無色的且比Fe(SCN)3

穩(wěn)定的化合物(絡合物) 減小反應物的濃度會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試題詳情

1.往250 mL燒杯中加入100 mL蒸餾水,然后加入10 mL 0.01 mol/L FeCl3溶液,再加

入10 mL 0.01 mol/L KSCN溶液,溶液由黃色變成橙紅色。

試題詳情

16.探究性問題在理論指導元素化合物實驗具有重要意義。

[問題]

對于已達平衡的可逆反應,當其它條件不變時,改變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會對化學平

衡有何影響?

[猜想與假設]

假設1:化學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其它條件不變,增加反應物濃度,使平衡向正反應方

向移動。

假設2:化學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其它條件不變,增加反應物濃度,使平衡向逆反應方

向移動。

假設3:化學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其它條件不變,增加生成物濃度,使平衡向逆反應方

向移動。

假設4:化學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其它條件不變,增加生成物濃度,使平衡向正反應

方向移動。

[設計和實施方案]

在已反應平衡的FeCl3和KSCN的混合液中,分別加入:①FeCl3溶液、贙SCN溶液 

③KCl固體 ④NaF溶液

實驗用品:儀器: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試劑:FeCl3(aq)(0.01 mol/L,1.0 mol/L),KSCN(aq)(0.01 mol/L,1.0 mol/L),KCl(s),

NaF(aq)(1.0 mol/L)。

實驗步驟:

試題詳情

15. 在實驗室進行工業(yè)合成氨的模擬實驗:

N2(g)+3H2(g) 2NH3(g) ΔH<0

當反應達到平衡后,分離出氨,并補充氮氣、氫氣物質的量之比與起始時相同的原料氣,以實現(xiàn)連續(xù)生產,各組分物質的量和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1)起始時刻氮氣與氫氣的物質的量之比n(N2)∶n(H2)=________。反應開始至15 min時第一次達到平衡,容器體積為1 L,這段時間內,以NH3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是________。

(2)寫出代表H2的曲線在下列時刻的坐標并在圖上畫出t1-t2間的曲線:

t1補充原料氣之后:(________,________);t2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達平衡時H2的轉化率是________。

t1補充原料氣之后為起始狀態(tài),第二次達到平衡時H2的轉化率是________。

以這樣的氮氣和氫氣的物質的量之比補充原料氣,試計算經濟上是否合算?

解析:(1)觀察圖像的起點,氮氣為1.00 mol,氫氣為3.30 mol,其比值為:1∶3.3;縱坐標每小格為0.20 mol,則v(NH3)=0.20 mol/(1 L×15 min)=0.013 3 mol/(L·min)。

(2)第一次平衡時,氮氣的物質的量為0.90 mol,在t1時,加入氮氣應為0.10 mol,再根據(jù)“補充氮氣、氫氣物質的量之比與起始時相同的原料氣”,可求出應加入的氫氣的物質的量為:0.10 mol×3.3=0.33 mol,而第一次平衡時,氫氣為3.00 mol,故t1補充原料氣之后的坐標為(25,3.33);第二次平衡時,生成氨氣仍為0.20 mol,消耗的氫氣為0.30 mol、氮氣為0.10 mol,故平衡氣體中,氫氣的物質的量為(3.33-0.30) mol,t2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的坐標為(50,3.03)。

(3)第一次平衡時氫氣的轉化率為:(0.30 mol/3.30 mol)×100%=9.09%;

第二次平衡時氫氣的轉化率為:(0.30 mol/3.33 mol)×100%=9.01%;第二次的轉化率低,不合算。

答案:(1)1∶3.3 0.013 3 mol/(L·min)

(2)(25,3.33) (50,3.03)(右圖)

(3)9.09% 9.01% 不合算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