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熱器皿--酒精燈 (1)酒精燈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①不可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②用火柴從側面點燃酒精燈.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盞酒精燈,③熄滅酒精燈應用燈帽蓋熄.不可吹熄. (2)酒精燈內的酒精量不可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也不應少于1/4. (3)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焰心.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物體. (4)如果酒精燈在燃燒時不慎翻倒.酒精在實驗臺上燃燒時.應及時用沙子蓋滅或用濕抹布撲滅火焰.不能用水沖.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把下列實驗操作所需要的主要儀器的名稱填寫在橫線上:
(1)取少量氧化銅粉末用
藥匙
藥匙

(2)向燒杯中滴加少量稀鹽酸溶液用
膠頭滴管
膠頭滴管
;
(3)取用8毫升的蒸餾水用
10mL量筒和膠頭滴管
10mL量筒和膠頭滴管
;
(4)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使用的熱源是
酒精燈
酒精燈
;
(5)既能用于液體加熱,又能用于固體加熱的反應容器是
試管
試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是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
(1)寫出裝置中對應的儀器名稱
試管
試管
       ②
酒精燈
酒精燈

水槽
水槽
       ④
集氣瓶
集氣瓶

(2)用一團棉花放在靠近試管口的地方,目的
防止受熱的高錳酸鉀粉末飛濺而堵塞導管或進入水槽污染水槽;
防止受熱的高錳酸鉀粉末飛濺而堵塞導管或進入水槽污染水槽;

(3)將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標號為④的瓶里,開始收集氧氣的適宜時刻是
氣泡連續(xù)、均勻放出時
氣泡連續(xù)、均勻放出時

(4)待瓶內的水排完,用玻璃片在水面下蓋住瓶口,把集氣瓶移出水面后正放在實驗桌面上,原因是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5)停止加熱時先把導氣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滅酒精燈其原因是
防止冷卻后水倒吸進試管而引起試管的炸裂.
防止冷卻后水倒吸進試管而引起試管的炸裂.

(6)寫出該裝置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面是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氣體的裝置,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酒精燈
酒精燈

(2)從裝置A~D中選擇:加熱KMnO4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應選用圖中的
AD
AD
(填字母);實驗室制取CO2時應選用的收集裝置是圖中的
C
C
(填字母).
(3)若用B裝置制取氧氣,將儀器上部與下部
b
b
(填“b”或“c”)連接就可以實現(xiàn)“隨開隨用、隨關隨�!钡囊�,此方法制備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2
 MnO2 
.
 
2H20+O2
2H2O2
 MnO2 
.
 
2H20+O2
;
(4)用裝置E排空氣收集H2,氣體應從導管的
e
e
(填“d”、“e”)端進入;若制取的O2用F裝置排水收集,請將裝置F補畫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馬飛和幾位同學在實驗室用下列裝置制取幾種氣體.
(1)寫出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
酒精燈
酒精燈
、②
錐形瓶
錐形瓶

(2)馬飛用高錳酸鉀所取氧氣,他選擇上述裝置中的
C
C
(填字母序號)和D進行組裝.你認為你所選有裝置中還缺少
棉花團
棉花團
.寫出該反應的方字表達式:
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3)黃偉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其中二氧化錳起
催化
催化
作用.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
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
.實驗結束后,黃偉問:“我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為什么不會復燃?”請你幫助黃偉同學推測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
裝置漏氣
裝置漏氣

(4)①如果用A裝置收集該氣體,則氣體從
d
d
端進入.(選填“c”或“d”,下同)
②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在瓶子裝滿水后,氧氣從導管
c
c
進入集氣瓶.
③若要用水將瓶中氧氣排出使用,水應從
d
d
端導管進入.
④在醫(yī)院給病人輸氧氣時,也利用了類似裝置,并在裝置中盛放大約半瓶蒸餾水,則病人吸入氧氣的塑料管應與
c
c
端連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面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圖,根據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裝置圖中標有①②序號的儀器名稱:①
試管
試管
酒精燈
酒精燈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A
A
;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C
C
D
D
(寫出裝置代號).裝置B是實驗室用
過氧化氫溶液
過氧化氫溶液
二氧化錳
二氧化錳
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
(3)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是
氯酸鉀
二氧化錳
加熱
氯化鉀+氧氣
氯酸鉀
二氧化錳
加熱
氯化鉀+氧氣

(4)在做硫粉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為什么預先在集氣瓶中放少量的水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