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苯的結構和性質.芳香烴的概念.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5·江蘇)通常人們把原子總數和價電子總數相同的分子或離子稱之為等電子體,等電子體間的結構相似,如化合物(硼氮苯)與苯是等電子體.由苯的結構和性質推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是極性分子

B.能發(fā)生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

C.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具有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疏水作用是決定生物分子的結構和性質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蛋白質的折疊,藥物分子與受體(蛋白質、DNA等)的相互作用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非極性化合物例如苯、環(huán)己烷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小,與水混合時會形成互不相溶的兩相,即非極性分子有離開水相進入非極性相的趨勢,即所謂的疏水性(Hydrophobicity),非極性溶質與水溶劑的相互作用則稱為疏水效應。

5-1  有關相似相溶原則可以用熱力學自由能的降低來理解。(△G<0;△G=△H-T△S,式中ΔH是焓變,代表降低體系的能量因素;ΔS是體系熵增的因素。在常溫下(25° C),非極性溶質溶于水焓的變化(△H)通常較小,有時甚至是負的,似乎是有利于溶解的;但實際上溶解度不大!請分析原因。

5-2  疏水基團之間的相互作用通常被認為是沒有方向性的,但是最近對劍橋晶體結構數據庫(CSD)和蛋白質晶體結構數據庫(PDB)的研究發(fā)現,疏水作用是有方向傾向性的。請分析富電子的吲哚芳環(huán)與苯環(huán)、缺電子的惡唑環(huán)與苯環(huán)的可能接觸方式,畫出示意圖。

5-3  下面的研究有助于進一步揭示疏水效應和疏水作用的本質。芳香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其實也不是很小,這取決于相互間的氫鍵作用,該氫鍵是因為什么而產生?_________;Na,K等陽離子能與有些芳香化合物很好的互溶取決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有關簡單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的描述,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有關物質的結構和性質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人們對苯的結構及性質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1)實驗測得苯的分子式為C6H6,與烷烴相比,6個碳原子應結合14個氫原子才能達到飽和,寫出C6H6的一種含叁鍵且無支鏈鏈烴(注意:C周圍四對共用電子對除碳碳叁鍵外其他碳原子達到飽和)的結構簡式
CH≡C-C≡C-CH2-CH3
CH≡C-C≡C-CH2-CH3

(2)既然苯中含有雙鍵或三鍵等不飽和鍵,苯應該能使溴水褪色,但實驗發(fā)現,將溴水滴入苯中,只是出現了分層現象.若將溴水換成液溴,加入少量鐵粉,可發(fā)生劇烈反應.
某化學課外小組用圖裝置使苯與液溴反應.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將混合液慢慢滴入反應器A(A下端活塞關閉)中.
①實驗結束時,打開A下端的活塞,讓反應液流入B中,充分振蕩,目的是
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反應的方程式
Br2+2NaOH→NaBr+NaBrO+H2O
Br2+2NaOH→NaBr+NaBrO+H2O

②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Br
催化劑
-Br+HBr
+Br
催化劑
-Br+HBr

反應類型:
取代反應
取代反應

③能證明苯和液溴發(fā)生的是取代反應,而不是加成反應,可向試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產生淡黃色沉淀,則能證明.另一種驗證的方法是向試管D中加入
石蕊試液
石蕊試液
,現象是
溶液變紅色
溶液變紅色

(3)1866年凱庫勒提出了苯的單、雙鍵交替的正六邊形平面結構,解釋了苯的部分性質,但還有一些問題尚未解決.它不能解釋下列哪些事實
AD
AD

A.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溴苯沒有同分異構體
C.1mol苯能與3molH2加成            D.鄰二溴苯只有一種
(4)現代化學認為苯分子碳碳之間的鍵是
介于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特殊的鍵
介于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特殊的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