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 1 化學基本概念的分析與判斷

金點子:

化學基本概念較多,許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時試題的靈活性較大。如何把握其實質(zhì),認識其規(guī)律及應用?主要在于要抓住問題的實質(zhì),掌握其分類方法及金屬、非金屬、酸、堿、鹽、氧化物的相互關(guān)系和轉(zhuǎn)化規(guī)律,是解決這類問題的基礎(chǔ)。

經(jīng)典題: 

例題1 (2001年全國高考)下列過程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

A.甘油加水作護膚劑                 B.用明礬凈化水

C.烹魚時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減少腥味,增加香味

D.燒菜用過的鐵鍋,經(jīng)放置常出現(xiàn)紅棕色斑跡

方法:從有無新物質(zhì)生成,對題中選項分別進行分析。

捷徑:充分利用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對四種物質(zhì)的應用及現(xiàn)象進行剖析知:甘油用作護膚劑是利用了甘油的吸水性,不涉及化學變化。明礬凈化水,是利用了Al3+水解產(chǎn)生的Al(OH)3膠體的吸附作用;烹魚時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減少腥味,增加香味,是兩者部分發(fā)生了酯化反應之故;燒菜用過的鐵鍋,經(jīng)放置出現(xiàn)紅棕色斑跡,屬鐵的吸氧腐蝕。此三者均為化學變化。故選A。

總結(jié):對物質(zhì)性質(zhì)進行分析,從而找出有無新物質(zhì)生成,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guān)鍵。

例題2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電子式書寫錯誤的是  (    ).


方法:從化合物(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原子的電子式―→得失電子―→化合物或原子團電子式,對題中選項逐一分析的。

捷徑:根據(jù)上述方法,分析CO2分子中電子總數(shù)少于原子中的電子總數(shù),故A選項錯。B項中N與N之間為三鍵,且等于原子的電子總數(shù),故B正確。C有一個負電荷,為從外界得到一個電子,正確。D為離子化合物,存在一個非極性共價鍵,正確。以此得正確選項為A。

總結(jié):電子式的書寫是中學化學用語中的重點內(nèi)容。此類試題要求考生從原子的電子式及形成化合物時電子的得失與偏移進行分析而獲解。

例題3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物質(zhì)有固定元素組成的是   (    )

A.空氣         B.石蠟        C.氨水          D.二氧化氮氣體

方法:從純凈物與混合物進行分析。

捷徑:因純凈物都有固定的組成,而混合物大部分沒有固定的組成。分析選項可得D。

總結(jié):值得注意的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及有機同分異構(gòu)體(如二甲苯)混在一起,它們雖是混合物,但卻有固定的元素組成。此類試題與純凈物和混合物的設問,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例題4 (1996年上海高考)下列各組分子中, 都屬于含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的是(    )

A.CO2   H2S       B.C2H4  CH4       C.Cl2    C2H4       D.NH3 HCl

方法:從極性鍵、非極性鍵與極性分子、非極性分子兩方面對選項進行排除分析。

捷徑:解題時,可從極性鍵、非極性鍵或極性分子、非極性分子任選其一,先對選項進行分析,再采用排除法獲得B答案。

總結(jié):當在同一試題中同時出現(xiàn)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條件時,采用排除可迅速獲得結(jié)果。

例題5 (2001年上海高考)化學實驗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產(chǎn)物作為另一步的反應物,形成一個循環(huán),就可不再向環(huán)境排放該種有害物質(zhì)。例如:

(l)在上述有編號的步驟中,需用還原劑的是       ,需用氧化劑的是       (填編號)。

(2)在上述循環(huán)中,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的兩性物質(zhì)是     (填化學式)

(3)完成并配平步驟①的化學方程式,標出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

□Na2Cr2O7+□KI+□HCl→□CrCl3+□NaCl+□KCl+□I2+□     

方法:從轉(zhuǎn)移電子及得失電子守恒分析。

捷徑:(1)鉻元素在化合物Na2Cr2O7中顯+6價,CrCl3中顯+3價,Na2CrO4顯+6價,因此反應①是用還原劑將Na2Cr2O7還原到CrCl3,而反應④CrCl3需用氧化劑把鉻元素從+3價氧化到+6價。其余反應②、③、⑤中化合價均未發(fā)生變化。以此需用還原劑的步驟是①步驟。需用氧化劑的步驟是④步驟。

(2)從題中可看出,CrCl3與堿生成Cr(OH)3,Cr(OH)3與堿又生成NaCrO2,故Cr(OH)3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類似于典型的兩性氫氧化物Al(OH)3,Cr(OH)3+3HCl= CrCl3+3H2O,Cr(OH)3+NaOH = NaCrO2+2H2O,屬兩性物質(zhì)。

(3)配平反應式:第一步:Cr元素從+6價下降到+3價,一個Cr原子下降3價,以化學式Na2Cr2O7為標準,共下降6價(確切說得到6個電子),而KI中的I元素從―1價上升到0價,上升了1價(確切說失去1個電子),所以需要6個I才能滿足

得失電子守恒。Na2Cr2O7+6KI+□HCl ― 2CrCl3+□NaCl+□KCl+3I2+□       ;第二步,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原理各種元素的原子數(shù)保持不變。通常的辦法是首先配平金屬元素鉀、鈉,其次配平酸根離子,本題中是Cl,再確定產(chǎn)物中還有水,接著根據(jù)氫原子數(shù)守恒確定水的序數(shù),最后根據(jù)氧原子是否配平檢查整個反應式是否全部配平。以此得配平后的結(jié)果為1、6、14、2、2、6、3、7H2O。其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見下圖。

 

 

總結(jié):1、本題屬學科內(nèi)綜合,是目前理科綜合或文科綜合考試中一種常見的形式。2、確定反應式中缺少的產(chǎn)物的思路是:所缺的產(chǎn)物不可能是氧化產(chǎn)物或還原產(chǎn)物(題目中有其他信息暗示者例外)如果氧化產(chǎn)物或還原產(chǎn)物不確定反應方程式就無法配平。應是化合價不發(fā)生變化的元素間結(jié)合成的產(chǎn)物。如本題中的KCl、NaCl、H2O等。

例題6 (2002年全國高考)將40mL 1.5mo1? L-1 的CuSO4 溶液與30mL 3 mo1?L-1 的NaOH溶液混合,生成淺藍色沉淀,假如溶液中c(Cu2+)或c (OH)都已變得很小,可忽略,則生成沉淀的組成可表示為                                 (    )

    A.Cu(OH)2                         B.CuSO4?Cu(OH)2

    C.CuSO4?2Cu(OH)2                 D.CuSO4?3Cu(OH)2

方法:從溶液中離子物質(zhì)的量的變化及電荷守恒進行分析。

捷徑:混合前溶液中Cu2+的物質(zhì)的量為0.06mol,SO42為0.06mol,Na+的物質(zhì)的量為0.09mol,OH的物質(zhì)的量為0.09mol。混合后因溶液中c(Cu2+)或c (OH)都已變得很小,故沉淀中有Cu2+ 0.06mol,OH- 0.09mol,考慮到Na+不可能在沉淀中出現(xiàn),根據(jù)電荷守恒,沉淀中還將有SO42 0.015mol。因此沉淀中Cu2+、SO42、OH三者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4:1:6,得答案為D。

總結(jié):在對物質(zhì)的組成進行分析時,要充分考慮到各種守恒關(guān)系。

 

例題7 (2002年全國高考)碘跟氧可以形成多種化合物,其中一種稱為碘酸碘,在該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兩種價態(tài),這種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

   A.I2O3        B.I2O4        C.I4O7       D.I4O9

方法:采用遷移類比法,從氯酸鉀遷移到碘酸碘,再改寫成氧化物的形式。

捷徑:因氯酸鉀的化學式為KClO3,氯酸根離子為ClO3 ,遷移知,碘酸根離子為IO3 ,碘的化合價為+5價,又另一種碘元素呈+3價態(tài),故碘酸碘的化學式為I(IO3)3,其氧化物的形式為I4O9,故選D。

總結(jié):在應用遷移類比時要充分考慮化合價的變化,如Fe3O4可寫成FeO?Fe2O3,而Pb3O4只能寫成2PbO?PbO2 。

例題8 (1996年全國高考)某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表示為Co(NH3)x Cly (x,y均為正整數(shù))。為確定x和y的值, 取兩份質(zhì)量均為0.2140克的該化合物進行如下兩個實驗。

試樣溶于水,在硝酸存在的條件下用AgNO3溶液進行滴定(生成AgCl沉淀), 共消耗24.0mL0.100 mol/L的AgNO3溶液。

在另一份試樣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并加熱, 用足量鹽酸吸收逸出的NH3,吸收NH3共消耗24.0mL0.200 mol/LHCl溶液。

試通過計算確定該化合物的化學式。

(本題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0  N 14.0  Cl 35.5  Co 58.9 )

方法:根據(jù)反應過程和質(zhì)量守恒定律,分別求出Co離子、NH3分子和Cl三者物質(zhì)的量的比例關(guān)系而獲解。

捷徑:設n表示物質(zhì)的量, m表示質(zhì)量。根據(jù)題中反應得:

n(NH3)=0.200 mol/L×24.0×10-3 L = 4.80×10-3mol

m(NH3)=4.80×10-3 mol×17.0g /mol =8.16×10-2g

n(Cl-)=0.100 mol/L×24.0×10-3 L =2.40×10-3mol

m(Cl-)=2.40×10-3 mol×35.5 g / mol =8.52×10-2g

m(鈷離子)=0.2140g-8.16×10-2g-8.52×10-2 g = 4.72×10-2g

 

 

n(鈷離子) : n(NH3) : n(Cl-) = 1:6:3

以此,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o(NH3)6Cl3

總結(jié):在確定物質(zhì)的組成時,既可以通過反應過程中的物質(zhì)的量的比例關(guān)系求解,也可以通過化合價獲得結(jié)果。

 

金鑰匙:

例題1 下列電子式正確的是 (     )

                                        

方法:同高考題例2。從化合物(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原子的電子式―→得失電子―→化合物或原子團電子式,對題中選項逐一分析的。

捷徑:分析A選項,電子用兩種不同的符號表示,一種為“• ”號,另一種為“×”號,從題中電子數(shù)分析知,×號表示氫原子的電子,因×號位置寫錯,故A選項錯誤。B選項中Na2S為離子化合物,書寫正確。C選項中CO2分子中電子總數(shù)多于原子中的電子總數(shù),故C選項錯。D項中Cl有一個負電荷,其周圍應有8個電子,D錯誤。以此得正確選項為B。

總結(jié):對有機化合物電子式的書寫,如能通過結(jié)構(gòu)式去反推,將會迅速寫出。因結(jié)構(gòu)式中巳用一根短線代表一對共用電子對。

例題2 一些鹽的結(jié)晶水合物,在溫度不太高時就有熔化現(xiàn)象,既溶于自身的結(jié)晶水中,同時又吸收熱量,它們在塑料袋中經(jīng)日曬能熔化,在日落后又可緩慢凝結(jié)而釋放熱量,可以調(diào)節(jié)室溫,稱為潛熱材料,F(xiàn)有幾種鹽的結(jié)晶水合物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

 

 

 

Na2S2O3?5H2O

CaCl2?6H2O

Na2SO4?10H2O

Na2HPO4?12H2O  

熔點℃

40~50

29.92

32.38

35.1

熔化熱

49.7kJ/相對分子質(zhì)量g

37.3kJ/相對分子質(zhì)量g

77.0kJ/相對分子質(zhì)量g

100.1kJ/相對分子質(zhì)量g

(1)上述幾種鹽中,最適合作潛熱材料的是                、               。

(2)實際應用時最常用的(根據(jù)來源和成本考慮)應該是                 。

方法:考慮最適宜作潛熱材料的晶體不是從熔化熱數(shù)值上來比較分析,而應從單位質(zhì)量的晶體吸收熱量的數(shù)值及熔點去思考。

捷徑:最適宜作潛熱材料的晶體必須是易熔化且單位質(zhì)量的晶體吸收熱量的效率高。三種物質(zhì)單位質(zhì)量的晶體在熔化時吸收的熱量分別為:

Na2S2O3?5H2O = 49.7kJ/248g = 0.2kJ/g

CaCl2?6H2O = 37.3kJ/219g = 0.17kJ/g

Na2SO4?10H2O = 77.0kJ/322g = 0.24kJ/g

Na2HPO4?12H2O = 100.1kJ/357g = 0.28kJ/g

再結(jié)合各晶體的熔點可知最適宜作潛熱材料的是Na2SO4?10H2O和Na2HPO4?12H2O。在實際中應用的潛熱材料應是廉價的且容易獲得的晶體,故為Na2SO4?10H2O。

總結(jié):這是一道信息遷移題,一般在分析解題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在接受新信息后,將新信息與已有的舊知識相結(jié)合,形成新的知識網(wǎng)絡,并進一步從這種新形式的網(wǎng)絡中提取有關(guān)的知識塊,遷移到題設的情境中去,迅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例題3 維生素C(簡稱Vc,化學式為C6H8O6)是一種水溶性物質(zhì),其水溶性呈酸性,人體缺乏Vc易得壞血癥,故Vc又稱抗壞血酸。Vc具有較強的還原性,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在新鮮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中都富含Vc,如新鮮橙汁中V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已知Vc與I2能發(fā)生如下反應:C6H8O6+I2=C6H6O6+2HI,I2遇淀粉變藍。

請回答以下問題:

(1)Vc與I2的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是哪種物質(zhì)?

(2)若上述反應在水溶液中進行,請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提示:C6H8O6和C6H6O6均為難電離的有機物分子,HI的水溶液是強酸溶液)

(3)上述反應能否用于檢驗Vc是否變質(zhì)?  

方法:此題屬于信息給予題,解題關(guān)鍵是尋找與題目相關(guān)的有用信息,結(jié)合氧化還原反應及離子方程式的知識解決問題。

捷徑:(1)從反應C6H8O6+I2=C6H6O6+2HI可知碘元素的化合價由0 → ―1,化合價降低,則I2被還原,應為氧化劑,該反應屬氧化還原反應。

(2)根據(jù)題意其離子方程式為C6H8O6+I2=C6H6O6+2H++2I。 

(3)題給信息告訴我們,Vc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如果Vc已被氧化,就不會與I2發(fā)生上述反應。加入的I2未被還原,能與淀粉反應變藍。所以能用于檢驗Vc是否變質(zhì)。

總結(jié):該題中,雖然C6H8O6和C6H6O6中碳元素的化合價并未給出,但不能認為缺少判斷條件,因為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的對立統(tǒng)一關(guān)系,在同一化學反應中,有化合價的降低,必然有化合價的升高。解題時要善于把握有用信息,并納入已有的知識信息網(wǎng)絡中,以便不被雜亂無章的無用信息所左右。

例題4 向BaCl2溶液中滴入某未知濃度的H2SO4溶液至反應恰好完全,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反應前(指未加入H2SO4溶液前)溶液的質(zhì)量與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恰好相等。則加入H2SO4溶液的百分比濃度為  (    )

A.98%          B.75%           C.42%          D.25%

方法:由反應式BaCl2 + H2SO4 = BaSO4↓+ 2HCl 可知,反應前后溶液的質(zhì)量相等,說明加入的H2SO4溶液的質(zhì)量與生成的BaSO4沉淀的質(zhì)量相等。以此可根據(jù)質(zhì)量恒等列式計算。

捷徑:假設生成1 mol BaSO4,則m (H2SO4)溶液 = m (BaSO4) = 233 g 。

H2SO4 % =               ? 100% ≈ 42% 。

 

總結(jié):“反應前溶液的質(zhì)量與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恰好相等”是此題的關(guān)鍵點。

例題5 在空氣中將氫氧化鋅和鋅粉的混合物灼燒至恒重,若所得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原混合物的質(zhì)量相等,求原混合物中氫氧化鋅和鋅粉的百分含量。  

方法:題目未給出任何數(shù)據(jù),乍看似乎很難入手。但也不難發(fā)現(xiàn),鋅在空氣中灼燒后得ZnO,而使其質(zhì)量增加;Zn(OH)2在空氣中灼燒后得到的固體物質(zhì)也是ZnO,同時失去水而使其質(zhì)量減少。這里Zn變成ZnO增加的量與Zn(OH)2變成ZnO減少的量相等。因此,利用兩個差值關(guān)系式建立等式,即可求出兩種成分的百分含量。

捷徑:設原混合物中Zn粉的物質(zhì)的量為x mol, Zn(OH)2的物質(zhì)的量為 y mol 。

2Zn  +  O2         2ZnO  增值     Zn(OH)      ZnO   +   H2O  減少值

2 mol   32g           32g        1mol                   18g    18g

x mol                32x/2 g         ymol                          18y g

根據(jù)題意得:32x/2 = 18y,16x = 18y,X / y = 9 / 8

 

∴    Zn % =             × 100% = 42.48%

 

Zn(OH)2 % = 1 ― 42.48 % = 57.2 %

總結(jié):此題不僅可以用上述方法,還可以利用守恒法,即Zn元素守恒求解。同樣可設原混合物中Zn為xmol,Zn(OH)2為ymol,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和Zn元素守恒得:65x + 99y = 81( x + y ),同樣解得X / y = 9 / 8。

例題6 Fe3O4可寫成FeO?Fe2O3,若看成一種鹽時,又可寫成Fe(FeO22,根據(jù)化合價和這種書寫方法,若將Pb3O4用上述氧化物形式表示,其化學式可寫成       ,看成鹽可寫成           。

方法:從化合價去分析而獲得結(jié)果。

捷徑:Pb與Fe在氧化物中的價態(tài)并不相同,F(xiàn)e分別呈+2、+3價,而Pb則分別為+2、+4價,故氧化物形式為2PbO?PbO2,鹽的形式為Pb2(PbO4)。

總結(jié):部分考生將化學式分別寫成PbO?Pb2O3、Pb(PbO22 。出現(xiàn)錯解的原因是未考慮化合價的不同,生搬硬套題中規(guī)律所致。

例題7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一個氮原子的質(zhì)量就是氮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B.一個碳原子的質(zhì)量約為1.99×1023g

C.氧氣的摩爾質(zhì)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它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

D.氫氧化鈉的摩爾質(zhì)量是40g  

方法:根據(jù)基本概念逐一分析。

捷徑:質(zhì)量的單位為kg或g等,而相對原子質(zhì)量、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單位為1(通常不寫出),一個氮原子的質(zhì)量約為2.33×1023g,而氮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4,故A不正確;一個碳原子的質(zhì)量可以根據(jù)碳原子的摩爾質(zhì)量和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計算出:12g?mol―1/6.02×1023mol―1=1.99×1023g, B項正確;氧氣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2, 其摩爾質(zhì)量為32g? mol―10.032kg?mol―1,因此只有在摩爾質(zhì)量的單位用g?mol―1時,物質(zhì)的摩爾質(zhì)量在數(shù)值上才等于它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故C項不正確; 氫氧化鈉的摩爾質(zhì)量是40g? mol―1,D項不正確。以此得正確答案為B。

總結(jié):此類試題所涉及的知識內(nèi)容較多,在解題時要多方分析,謹慎審題。

例題8 (1) “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上述兩種說法哪種說法正確?還是兩種說法都正確,兩種說法都不正確?簡述其理由。

(2)“堿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肯定是堿性氧化物”,上面兩種說法哪個正確?為什么?

(3)“既能跟酸反應,又能跟堿反應的化合物都屬于兩性化合物”的論述你認為是否正確,并做簡要分析。

方法:此題為一氧化物部分的概念題,既要考慮普遍規(guī)律,又要考慮特殊情況。

捷徑:(1)“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屬氧化物”的說法不正確。如Mn2O7、Cr2O3等變價金屬的高價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卻不是非金屬氧化物!胺墙饘傺趸锟隙ㄊ撬嵝匝趸铩钡恼f法同樣不正確,H2O、NO、H2O2等氧化物都是非金屬氧化物,但卻不是酸性氧化物。

(2)“堿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屬氧化物”的說法正確,“金屬氧化物肯定是堿性氧化物”的說法不正確,如Al2O3是兩性氧化物,Na2O2是過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它們都是金屬氧化物,卻不是堿性氧化物。

3.不正確,弱酸的酸式鹽如NaHS,可與酸反應生成H2S,與堿反應生成Na2S,但不是兩性化合物;又如弱酸弱堿鹽(NH4)2CO3,可與鹽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又可與氫氧化鈉共熱產(chǎn)生氨氣,但(NH4)2CO3并不是兩性化合物。只有Al2O3、Al(OH)3、等化合物才是兩性化合物。

總結(jié):在解答此類試題時,要注意不能將一般規(guī)律無限推廣。

 

聚寶盆:

知識定律的合理應用是正確解題的前提。有的學生在解題時,未及認真仔細分析題意,未及透徹理解題中每個概念的含義,未及認識題中已知條件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錯誤地選用某些知識或化學定律便著手解答,從而造成知識性錯誤。

化學概念和化學定律是解題的依據(jù),對基本概念和定律一知半解而出錯在解題中占比例較多。常見的表現(xiàn)有:對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徹,對相近概念辨別不清,抓不準化學問題和化學過程的基本要素,從而造成知識性錯誤。

形式地記憶公式、定律,忽視其成立的條件;機械地記住某些規(guī)律的結(jié)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公式、規(guī)律的本質(zhì)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不問青紅皂白,生硬地加以套用,以此也往往造成知識性錯誤。

 

熱身賽:

1.在測定液態(tài) BrF3 導電時發(fā)現(xiàn),20℃時導電性很強,說明該化合物在液態(tài)時發(fā)生了電離,存在陰、陽離子。其它眾多實驗證實,存在一系列有明顯離子化合物傾向的鹽類,如 KBrF4 、(BrF22SnF6、ClF3?BrF3 等。由此推斷液態(tài) BrF3 電離時的陰、陽離子是                                                             (  。

A.Br3+ 和Fˉ       B.Br2Fˉ 和Fˉ   C.BrF2+ 和 BrF4ˉ        D.BrF32ˉ 和 BrF2+

2.在反應FeS2 + CuSO4 + H2O → Cu2S + FeSO4 + H2SO4 ( 未配平 ) 中,當有7mol電子發(fā)生轉(zhuǎn)移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被氧化的硫原子與被還原的硫原子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7:3

B. 還原產(chǎn)物與氧化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7:3

C.產(chǎn)物中FeSO4的物質(zhì)的量為   mol

D. 產(chǎn)物中H2SO4的物質(zhì)的量為4mol

3. X和Y兩種物質(zhì)混合后發(fā)生的反應通過下列步驟進行:X+Y=Z,Y+Z=W+X+V,由此做出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X是催化劑;                 B.Z是催化劑;

C.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2Y=W+V;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2Y+Z=W+V。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兩種元素構(gòu)成的共價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學鍵都是極性鍵

   B.含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C.只要是離子化合物,其熔點就一定比共價化合物的熔點高

   D.只要含有金屬陽離子,則此物質(zhì)中必定存在陰離子

   5.某元素的碳酸鹽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M,它同價態(tài)的溴化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N,則該元素在這兩種化合物中的價態(tài)是                                    (  )

    A.       B.        C.       D.

6.用下列方法制取O2:KClO3(MnO2)受熱分解,‚Na2O2加水,ƒH2O2中加MnO2,„KMnO4受熱分解。 若制得相同質(zhì)量的氧氣,反應中上述各物質(zhì)(依編號順序)的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目之比是                                                        (  )

A. 3∶2∶2∶4      B. 1∶1∶1∶1      C. 2∶1∶1∶2          D. 1∶2∶1∶2

7.據(jù)權(quán)威刊物報道,1996年科學家在宇宙中發(fā)現(xiàn)了H3分子。請回答:

  (1)H3和H2是:                    

  A.氫的同位素    B.氫的同素異形體   C.同系物     D.同分異構(gòu)體

  (2)甲、乙、丙、丁四位學生對上述認識正確的是:

  甲認為上述發(fā)現(xiàn)絕對不可能,因為H3的分子違背了共價鍵理論

  乙認為宇宙中還可能存在另一種氫單質(zhì),因為氫元素有三種同位素必然會有三種同素異形體

  丙認為如果上述發(fā)現(xiàn)存在,則證明傳統(tǒng)的價鍵理論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繼續(xù)發(fā)展

丁認為H3分子實質(zhì)上是H2分子與H+離子以配位鍵結(jié)合的產(chǎn)物,應寫成H3+ 

8.有四種化合物 W(通常狀況下是氣體)、X(通常狀況下是液體)、Y和Z(通常狀況下是固體),都是由五種短周期元素A.B、C.D、E中的元素組成。已知:

   ①A.B、C、D、E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A與D同主族,C與E同主族,B與C同周期。

   ②W由A和B組成,且W的分子中,原子個數(shù)比為A :B =1:1;X由A和c組成,且X分子中原子個數(shù)比為A:C =1:1;Y由C和D組成,屬離子化合物,且測得Y固體中原子個數(shù)比C:D = 1:1;Z由D和E組成,屬離子化合物,且其中陽離子比陰離子少一個電子層。由此可推知四種化合物的化學式分別是:

   W:        X:               Y:               Z:             

9.稱取m g Na2CO3,正好與20 mL HCl全部反應生成CO2、H2O和NaCl

       (1)這種HCl的物質(zhì)的量的濃度為               

       (2)若上述m g Na2CO3中混有K2CO3,那么這種HCl的實際濃度比(1)中的值要(大或小)               

10.化合物E(含兩種元素)與NH3反應,生成化合物G和H2。化合物G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約為81,G分子中硼元素(B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0.8)和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40%和7.4%。由此推斷:

(1)化合物G的化學式為______;

(2)反應消耗1 mol氨,可生成2 mol氫氣,組成化合物E的元素是______和______。

(3)1mol E和2 mol氨恰好完全反應,化合物E的化學式為______。

11.有如下敘述:(1)元素的原子量是該元素的質(zhì)量與12C原子質(zhì)量的的比值,(2)質(zhì)子數(shù)相同的微粒均屬于同一種元素,(3)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性質(zhì)的一種微粒,(4)原子是在物質(zhì)變化中的最小微粒,(5)同一種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是純凈物,(6)原電池是把化學能轉(zhuǎn)變?yōu)殡娔苎b置,(7)金屬腐蝕的實質(zhì)是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被氧化的過程,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

12.瀝青鈾礦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U3O8。歷史上,柏齊里烏斯把U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定為120,門捷列夫建議改為240,阿姆斯特朗又認為是180,F(xiàn)已證明門氏正確,請推測柏氏與阿氏給瀝青鈾礦寫的化學式。

13. 過氧化氫(H2O2)俗名雙氧水,醫(yī)療上可作外科消毒劑。

    (1)H2O2的電子式為_____。

    (2)將雙氧水加入經(jīng)酸化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的紫紅色消褪了,此時雙氧水表現(xiàn)出____性。

    (3)久置的油畫,白色部位(PbSO4)常會變黑(PbS),用雙氧水揩擦后又恢復原貌,有關(guān)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14.將純凈的H2通過灼熱的固體CrCl3時,能發(fā)生還原反應,測知HCl是唯一的氣體產(chǎn)物,而CrCl2、CrCl、Cr等可能的還原產(chǎn)物均為不揮發(fā)固體。若反應器中含有0.3170 g無水CrCl3,當向容器中通入0.1218 molH2,使溫度升至327℃時發(fā)生還原反應,待反應完畢后容器中氣體(H2和HCl)的總物質(zhì)的量是0.1238 mol。則CrCl3的還原產(chǎn)物是_____。

15.有一種含氧酸Hn+1RO2n,其分子量為M,則R的原子量為____,該酸中R的化合價是____,這種酸被堿中和能生成_____種鹽,其中____種是酸式鹽,在R的氣態(tài)氫化物中R的化合價為_____。

16.酸堿質(zhì)子理論認為:凡能給出質(zhì)子(H+)的物質(zhì)都是酸,凡能接受(或結(jié)合)質(zhì)子的物質(zhì)都是堿 ,酸堿反應就是質(zhì)子的轉(zhuǎn)移(即傳遞)過程。根據(jù)酸堿質(zhì)子理論判斷,下列微粒:HS-、CO32-、HPO42-、NH4+、H2S、HF、H2O其中即可作為酸又可作為堿的是____。

 

大檢閱:

1.  C 2.A 3.AC 4.B 5.D 6.C

7.(1)B;(2)C

8. W:C2H2     X:H2O2        Y:Na2O2        Z:Na2S

9.(1)   m mol/L , (2)偏;(3)偏小

10. (1)B3N3H6(2)B、H(3)B2H6

11.(6)(7)

12.U3O4、UO2

13.

14.CrCl

15.M-33n-1    3n-1    n+1    n    -(9-3n)

16. HS-、HPO42-、H2O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