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學年度淄川區(qū)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初四化學試題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l2 O:16 S:32 Ca:40 C1:35.5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道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40分。)
1.下列變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的是( )
A.高爐煉鐵 B.土壤酸化 C.汽油揮發(fā) D.瓦斯爆炸
2.下列氣體中,不能用固體氫氧化鈉作干燥劑的是( )
A.氫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生鐵就是鋼,因為主要成分都是鐵 B.人和動物體內都含有鐵
C.純鐵是很硬、很脆的金屬
D.鐵的密度為7.
4.葡萄糖的化學式為C6H12O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含有三種元素,分別是碳、氫、氧元素
B.該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0
C.該分子中有6個氧原子、l2個氫分子、6個碳原子
D.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6┱1┱8
5.人體通過食物獲得蛋白質的主要作用是( )
A.與水發(fā)生一系列反應,最終變成葡萄糖
B.在腸胃道里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氨基酸
C.調節(jié)新陳代謝、預防疾病
D.維持恒定體溫提供能量
6.有一塊農田不長莊稼,經測定是酸性太強,可以適當施入( )
A.石灰石 B.熟石灰 C.草木灰 D.氮肥
7. 一次性就能將澄清石灰水、稀硫酸、食鹽水三種溶液區(qū)分開的試劑是( )
A.二氧化碳氣體 B.無色酚酞試液 C.氯化鋇溶液 D.碳酸鈉溶液
8.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用鉛筆芯的粉末可使鎖的開啟變得靈活
B.在煤爐上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氣中毒
C.用鹽酸和澄清石灰水可以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根
D.食醋和純堿反應所生成的氣體可使燃著的蠟燭熄滅
9.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A.蒸發(fā) B.稀釋濃硫酸
C.點燃酒精燈 D.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10.我國發(fā)射的“嫦娥I號”衛(wèi)星,衛(wèi)星運載火箭的動力由高氯酸銨(NH4ClO4)分解提供。高氯酸銨分解有可能排入大氣的物質是( )
A.H2O B.SO2 C.CO2 D.CO
11.金屬X、Y、Z分別是Fe、Al、Cu、Ag中的一種,其中X能與稀H2SO4反應生成X2(SO4)3,而Y、Z不能與稀H2SO4反應;Y能與AgNO3溶液反應,而Z不能與AgNO3溶液反應,則X、Y、Z依次為( )
A.Fe、Ag、Cu B.Fe、Cu、Ag C.Al、Cu、Ag D.Al、Ag、Cu
12.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且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
A.H+、Ag+、、 B.、Fe3+、、
C.H+、Na+、、 D.H+、Na+、、
1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不飽和溶液降溫不一定會變成飽和溶液
B.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
C.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只由所含溶質質量決定
D.相同溫度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14.下列各種情況下,埋在地下的鑄鐵輸氣管道被腐蝕速度最慢的是( )
A.在潮濕、疏松、透氣的土壤中 B.在呈酸性的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氣的土壤中 D.在含沙粒較多、潮濕透氣的土壤中
15.下列關于實驗操作中先后順序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室制取氣體時,先裝藥品,再檢查裝置氣密性
B.用托盤天平稱量藥品時,先調節(jié)天平平衡,再稱量
C.實驗室用CO與Fe2O3反應制取鐵時,先通CO,再點燃酒精燈
D.稀釋濃硫酸時,先在燒杯內倒入水,再緩慢注入濃硫酸,并不斷攪拌
16.
A.積極開發(fā)可再生能源
B.大力推廣使用一次性餐具
C.嚴格控制企業(yè)排污
D.盡量杜絕自來水的跑、冒、滴、漏現(xiàn)象
1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純堿屬于堿類,可用于玻璃、造紙、紡織、洗滌劑的生產
B.小蘇打是制造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還可以治療胃酸過多
C.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胃液中含有適量的鹽酸,幫助消化,增加食欲
18.生活中的下列物質,都含有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的有毒成分。其中,通過呼吸導致中毒的是( )
A、煤氣(一氧化碳) B、假酒(甲醇)
C、霉米(黃曲霉毒索) D、假鹽(亞硝酸鈉)
19.小紅觀察在不同酸堿度下紫甘藍(見下圖)汁液所顯示的顏色,記錄如下:
pH
1
2~3
4~6
7~9
10
11
12~14
顏色
深紅
紫紅
淺紫
藍
綠
黃綠
黃
下列物質中,能使紫甘藍汁液變黃的是( )
A.水 B.食鹽溶液 C.硫酸溶液 D.氫氧化鈉溶液
20.化學的發(fā)展對改善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和推進現(xiàn)代社會文明有著積極的作用,下列各項利用化學變化與其所要達到的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合成藥物 抑制細菌和病毒
B.生產化肥、農藥 增加糧食產量
C.開發(fā)新材料、新能源 改善生存條件,提高生活質量
D.合成食品添加劑 增進人體健康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60分)
二、理解與應用(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29分)
21.(5分)在碳、氫、氧、鈉、氯五種元素中選擇適當元素,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將其化學式填入空格中。
(1)侯氏聯(lián)合制堿法中的“堿”是 (2)食醋中含有的酸
(3)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是
(4)具有還原性的氣態(tài)氧化物
(5)從人類生存環(huán)境角度考慮,比較理想的氣體燃料是 。
22.(4分)家庭廚房實際上就是一個化學世界,“柴米油掛醬醋糖”等都是化學物質。讓我們一起走進廚房,用你學過的化學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1)部分城市家庭廚房中的“柴”是“天然氣”,寫出天然氣主要成分能化學式 。
(2)米中含有淀粉,可用于釀酒。在釀酒過程中,淀粉先轉化為 ,再發(fā)酵生成酒精;
(3)加碘食鹽所含碘酸鉀(KIO3)中,I元素的化合價是 ;
(4)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臺面上,會使其失去光澤,變得粗糙。這是因為食醋中的醋酸與大理石中的 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23.(4分)“無土栽培”是一項利用化學試劑配成的營養(yǎng)液來栽培植物的新技術。下表是某實驗小組的兩種營養(yǎng)液的配方。請你回答有關問題:
配方Ⅰ
配方Ⅱ
KCl
KNO3
KH2PO4
Ca(NO3)2
MgSO4
(NH4)3PO4
CaSO4
MgSO4
FeCl3
備注:①各用
(1)配方Ⅰ中屬于復合肥料的物質是 ;
(2)判斷所用的水是否是硬水的方法: ;
(3)從均衡養(yǎng)分的角度分析,選用 (填“配方Ⅰ”或“配方Ⅱ”)種植的同種植物在其他條件相同時長勢會更好,其理由是 。
24.(5分)下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示意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1)
(2)
(3)將
(4)
25.(3分)化學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食糖中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如:糖類、油脂、蛋白質、維生素等,對人類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處在身體生長發(fā)育關鍵時期的中學生,不能偏食、挑食,每天都要攝入足夠、均衡的營養(yǎng)。
(1)某向學平時不吃飯,只吃菜,結果出現(xiàn)乏力、疲倦甚至昏迷等癥狀,他缺少的營養(yǎng)成分是 ;
(2)某同學在畢業(yè)體檢時,檢查出蛋白質攝入量不足。假如你是一名醫(yī)生,你會建議他在平時的飲食中應該多吃的食物是 ;(任填一種)
(3)根據你所學過的知識,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也可以對食品中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進行檢驗。下列實驗能完成的是 。
A、葡萄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B、檢驗豆油中是否摻有少量花生油
C、檢驗土豆中是否含有淀粉
26.(4分)商代的司母戊方鼎標志著我國在3000多年前青器鑄造已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西漢時期,我國首開“濕法煉鋼”之先河,西漢劉安所著的《淮南萬畢術》中已有“曾青得鐵化為銅”的記載。試回答下列問題;
(1)青銅屬于 (填“高分子材料”、“合金”“復合材料”)中之一。
(2)“濕法煉銅”的原理可用一個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3)上述化學反應屬于 反應。
27.(4分)某無色混合氣體中,可能含有H2、N2、CO、CO2、HCl中的幾種,現(xiàn)將該氣體經下列處理(假設每步反應或作用都是完全的)。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澄清石灰水時,無沉淀但氣體體積明顯減少,說明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通過無水硫酸銅變藍,說明原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 。
三、實驗與探究(共21分)
28.(13分)請你參與某學習小組的探究活動,并回答相關問題。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把氫氧化鈉的片狀固體放在表面皿中,離開實驗室。三天后進行觀察。
發(fā)現(xiàn)問題:三天后片狀圓體變成白色粉末狀固體了
提出問題:“白色粉末固體物質是什么?”
建立假設:
設計實驗:請你來完成以下實驗,把相關內容填寫在表格中。
實驗方法及操作
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反思與應用:
我們學過的哪些物質還具有這樣的性質?
應如何保存這些物質
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
29.(8分)某課外小組的同學們收集了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廢氣,為了確認這種廢氣的組成,他們在實驗室按如下裝置進行了實驗。
(1)B裝置中盛放足量濃氫氧化鈉溶液,其作用是 。
(2)C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A裝置和D裝置完全相同,其作用的不同之處 。
(4)該小組同學認為廢氣中的一氧化碳可以利用,于是設計如下裝置除去廢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準備進行后續(xù)地探究。其中最合理的裝置是 (填序號,瓶內為氫氧化鈉溶液)。
四、分析與計算(共10分)
30.(3分)制作“葉脈書簽”需要
(1)配制時需要氫氧化鈉固體的質量是 g,水的質量是 g;
(2)若用20%的氫氧化鈉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氮氧化鈉溶液質量是 g。
31.(7分)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為了測定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小剛和小勇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1)他倆將蛋殼洗凈、干燥并搗碎放在燒杯里,然后往燒杯中加入足量鹽酸(假設除碳酸鈣外,其他成分不與鹽酸反應)。
(2)實驗過程和測定的相關實驗數(shù)據如圖所示。
①小剛根據“蛋殼殘渣質量為
②小勇根據“反應過程中減少的質量”為(
(3)小剛和小勇根據不同的數(shù)據求得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有明顯差別,請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