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豐臺區(qū)2009年高三統(tǒng)一練習(一)

                      數(shù)  學(理科)           2009年3月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至2頁,第Ⅱ卷3至9頁,共150分?荚嚂r間120分鐘?荚嚱Y束,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選擇題  共40分)

注意事項: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卷上。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個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1. 在復平面內(nèi),復數(shù)所對應的點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試題詳情

2. 已知全集,集合,集合,那么集合等于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

試題詳情

3. 已知直線平面α ,直線平面α ,“直線c⊥,直線c⊥”是“直線c⊥平面α”的

(A)充分而不必要條件                  (B)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試題詳情

4. 以雙曲線的一個焦點為圓心,離心率為半徑的圓的方程是

試題詳情

(A)                    (B)

試題詳情

(C)                     (D)  

試題詳情

5. 已知函數(shù)的圖像與函數(shù)的圖像關于直線對稱,那么下列情形不可能出現(xiàn)的是

試題詳情

(A)函數(shù)有最小值              (B)函數(shù)過點(4,2)

試題詳情

(C)函數(shù)是偶函數(shù)              (D)函數(shù)在其定義域上是增函數(shù)

試題詳情

6.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作矩形,已知,則?的值為

(A)0                                (B)7          

試題詳情

(C)25                               (D)

試題詳情

7. 北京奧運會乒球男團比賽規(guī)則如下:每隊3名隊員,兩隊之間共需進行五場比賽,其中一場雙打,四場單打,每名隊員都需比賽兩場(雙打需兩名隊員同時上場比賽),要求雙打比賽必須在第三場進行,若打滿五場,則三名隊員不同的出賽順序安排共有

(A)144                             (B)72

(C)36                              (D)18

試題詳情

8. 已知,都是定義在上的函數(shù),且滿足以下條件:①=?);②;③。若,則使成立的x的取值范圍是

試題詳情

(A)(,)∪(,+∞ )            (B)()      

試題詳情

(C)(-∞,)∪(,+∞ )          (D)(,+∞ )

 

豐臺區(qū)2008年高三統(tǒng)一練習(一)

                   數(shù)  學 (理科)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110分)

注意事項:

試題詳情

 1. 用鋼筆或圓珠筆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

試題詳情

 2. 答卷前將密封線內(nèi)的項目填寫清楚。

題  號

總  分

15

16

17

18

19

20

分  數(shù)

 

 

 

 

 

 

 

 

 

得 分

評卷人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寫在題中橫線上。

9. 若展開式的二項式系數(shù)之和等于64,則第三項是             。

試題詳情

10. 設等比數(shù)列的前項和為,若,則=      。

試題詳情

11. 在長方體中,,若點這四點的距離相等,則        

試題詳情

12.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頂點,頂點在橢圓上,則                 

試題詳情

13. 已知函數(shù),則它們的圖像經(jīng)過平移后能夠重合的是函數(shù)        與函數(shù)        。(注:填上你認為正確的兩個函數(shù)即可,不必考慮所有可能的情形)

試題詳情

14. 對于函數(shù),我們把使的實數(shù)x叫做函數(shù)的零點。函數(shù)的零點是       ;若函數(shù)均是定義在上的連續(xù)函數(shù),且部分函數(shù)值分別由下表給出:

X

1

2

3

4

 

X

1

2

3

4

試題詳情

3

5

2

-1

試題詳情

4

2

1

3

  

 

 

試題詳情

  則當x=        時,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必有零點。

得 分

評卷人

試題詳情

三、解答題: 本大題共6個小題,共8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或證明過程。

15. (本小題共13分)

 

 

試題詳情

已知函數(shù)

試題詳情

(Ⅰ)求函數(shù)的定義域;

試題詳情

(Ⅱ)求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的最值。

 

 

 

 

 

得 分

評卷人

試題詳情

16. (本小題共13分)

 

 

試題詳情

已知數(shù)列中,,且當時,函數(shù)取得極值。

試題詳情

(Ⅰ)求數(shù)列的通項;

試題詳情

(Ⅱ)在數(shù)列中,,,求的值

 

 

得 分

評卷人

試題詳情

17. (本小題共14分)

 

 

試題詳情

如圖,在正三棱柱中,,的中點,點上,。

試題詳情

(Ⅰ)求所成角的正弦值;        

試題詳情

(Ⅱ)證明

試題詳情

(Ⅲ) 求二面角的大小.

得 分

評卷人

試題詳情

18. (本小題共13分)

 

 

某校高二年級開設《幾何證明選講》及《坐標系與參數(shù)方程》兩個模塊的選修科目。每名學生可以選擇參加一門選修,參加兩門選修或不參加選修。已知有60%的學生參加過《幾何證明選講》的選修,有75%的學生參加過《坐標系與參數(shù)方程》的選修,假設每個人對選修科目的選擇是相互獨立的,且各人的選擇相互之間沒有影響。

(Ⅰ)任選一名學生,求該生參加過模塊選修的概率;

試題詳情

(Ⅱ)任選3名學生,記為3人中參加過模塊選修的人數(shù),求的分布列和期望。

 

 

 

得 分

評卷人

試題詳情

19. (本小題共13分)

 

 

試題詳情

         已知分別為橢圓的左、右焦點,直線過點且垂直于橢圓的長軸,動直線垂直于直線,垂足為,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交于點M。

試題詳情

(Ⅰ)求動點M的軌跡的方程;

試題詳情

(Ⅱ)過點作直線交曲線于兩個不同的點P和Q,設=,若∈[2,3],求的取值范圍。

 

 

 

得 分

評卷人

試題詳情

20. (本小題共14分)

 

 

試題詳情

函數(shù)是定義在R上的偶函數(shù),且時,,記函數(shù)的圖像在處的切線為,

試題詳情

(Ⅰ) 求上的解析式;

試題詳情

(Ⅱ) 點列上,依次為x軸上的點,如圖,當時,點構成以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若,求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

(Ⅲ)在 (Ⅱ)的條件下,是否存在實數(shù)a使得數(shù)

試題詳情

是等差數(shù)列?如果存在,寫出的一

個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B

D

C

D

C

B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9.60   10. 4    11.    12. 2    13.  14. -2;1

三、解答題: 本大題共6個小題,共80分。

15. (本小題共13分)已知函數(shù)

(Ⅰ)求函數(shù)的定義域;   (Ⅱ)求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的最值。

解:(Ⅰ)由題意                  

所求定義域為  {}                             …………4分

(Ⅱ)

                           …………9分

   知   ,

所以當時,取得最大值為;                   …………11分

時,取得最小值為0 。                   …………13分

16.(本小題共13分)已知數(shù)列中,,當時,函數(shù)取得極值。(Ⅰ)求數(shù)列的通項;(Ⅱ)在數(shù)列中,,,求的值

解:(Ⅰ)     由題意    得    ,   …………6分

  所以 數(shù)列是公比為的等比數(shù)列  所以   …………8分

(Ⅱ) 因為   ,                 …………10分

所以    ,,……,

疊加得           把代入得   =       …………13分

17. (本小題共14分)

如圖,在正三棱柱中,,的中點,點上,。

(Ⅰ)求所成角的正弦值;                

(Ⅱ)證明;(Ⅲ) 求二面角的大小.

解:(Ⅰ)在正三棱柱中,   

,又是正△ABC邊的中點,

         

所成角

又     sin∠=                          …………5分

(Ⅱ)證明:  依題意得   ,

 因為    由(Ⅰ)知, 而,

所以              所以                     …………9分

(Ⅲ) 過C作,作,連接

  ,   …………11分  

      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      

二面角的大小為                                …………14分

18. (本小題共13分)

某校高二年級開設《幾何證明選講》及《坐標系與參數(shù)方程》兩個模塊的選修科目。每名學生可以選擇參加一門選修,參加兩門選修或不參加選修。已知有60%的學生參加過《幾何證明選講》的選修,有75%的學生參加過《坐標系與參數(shù)方程》的選修,假設每個人對選修科目的選擇是相互獨立的,且各人的選擇相互之間沒有影響。

(Ⅰ)任選一名學生,求該生參加過模塊選修的概率;

(Ⅱ)任選3名學生,記為3人中參加過模塊選修的人數(shù),求的分布列和期望。

解:(Ⅰ)設該生參加過《幾何證明選講》的選修為事件A,

參加過《坐標系與參數(shù)方程》的選修為事件B, 該生參加過模塊選修的概率為P,

則 該生參加過模塊選修的概率為0.9                                 …………6分

(另:

(Ⅱ) 可能取值0,1,2,3

    =0.001,=0.027

=0.243,   =0.729             …………10分

0

1

2

3

0.001

0.027

0.243

0.729

的分布列為

                                            …………13分

19. (本小題共13分)

           已知分別為橢圓的左、右焦點,直線過點且垂直于橢圓的長軸,動直線垂直于直線,垂足為,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交于點M。(Ⅰ)求動點M的軌跡的方程;(Ⅱ)過點作直線交曲線于兩個不同的點P和Q,設=,若∈[2,3],求的取值范圍。

解:(Ⅰ)設M,則,由中垂線的性質(zhì)知

||=     化簡得的方程為                …………3分

(另:由知曲線是以x軸為對稱軸,以為焦點,以為準線的拋物線

    所以  ,         則動點M的軌跡的方程為

(Ⅱ)設,由=  知        ①

又由在曲線上知  ②

由  ①  ②       解得    所以 有           …………8分

===     …………10分

    有 在區(qū)間上是增函數(shù),

,進而有 ,所以的取值范圍是 ……13分

20. (本小題共14分)

     函 數(shù)  是 定 義 在R上 的 偶 函 數(shù),且時,

,記函數(shù)的圖像在處的切線為,。

(Ⅰ) 求上的解析式;

(Ⅱ) 點列上,

依次為x軸上的點,

如圖,當時,點構成以為底邊

的等腰三角形。若,求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

(Ⅲ)在 (Ⅱ)的條件下,是否存在實數(shù)a使得數(shù)列是等差數(shù)列?如果存在,寫出的一個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Ⅰ) 函數(shù)是定義在R上的偶函數(shù),且

;是周期為2的函數(shù)         …………1分

 

可知=-4       ,             …………4分

(Ⅱ) 函數(shù)的圖像在處的切線為,且

切線過點且斜率為1,切線的方程為y=x+1                …………6分

上,有        即

構成以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 ①

同理… ②     兩式相減 得          

                                   …………11分

(Ⅲ) 假設是等差數(shù)列 ,則                  …………14分

故存在實數(shù)a使得數(shù)列是等差數(shù)列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