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為一列橫波某時刻的波形圖,已知該波沿+x方向連續(xù)傳播,傳播速度為2 m/s.
(1)求波上質(zhì)點P的振動周期并畫出從該時刻計時開始的振動圖象.
(2)如圖所示,在探究共振現(xiàn)象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當作用在裝置上MN間的驅(qū)動力的頻率與上述橫波的頻率相同時,MN間五個單擺中D擺恰好發(fā)生共振.現(xiàn)測得D擺擺線長l=99.6 cm.擺球的直徑d=0.8 cm,求當?shù)刂亓铀俣?i>g.(結(jié)果取兩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1)由圖象可以看出:λ=4 m.
由T=可解得:T==s=2 s.
由于t=0時刻P點向上振動,則P點的振動圖象如圖所示:
(2)由T=2π得:g=
又L=l+
聯(lián)立可得:
g=m/s2
=9.9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我國受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推擠,地震活動比較頻繁,這次汶川地震是我國大陸內(nèi)部地震,屬于淺源地震,其破壞力度較大.地震波分三種:縱波(P波),速度vP=9.9 km/s;橫波(S波),速度vS=4.5 km/s;面波(L波),速度vL=1.4 m/s,
(1)位于震源上方汶川附近的地震觀測點N處有水平擺A與豎直擺B(如圖16甲),地震發(fā)生時最先劇烈振動的是哪個擺?
(2)地震觀測臺T記錄到的地震曲線假如如圖16乙所示,則由圖可知a、b、c三種波形各對應于哪種地震波?若在曲線圖上測得P波與S波的時間差為5.80 s,則地震觀測臺T距震源Z多遠?
(3)若地震P波沿直線傳播到地震觀測臺T時,地表某標志物振動方向沿圖丙中ZT方向,測得某時刻標志物的水平分位移x=24 mm,豎直分位移y=1.2 mm,由此估算震源深度.
【解析】:(1)最先振動的是B擺,縱波速度最快,縱波使B擺最先劇烈上下振動.
(2)根據(jù)波速大小可推知,a處的波形對應的是速度最快的P波(縱波),b處的波形對應的是速度較快的S波(橫波),c處的波形對應的是速度較慢的L波(面波).設(shè)地震觀測臺T距震源的距離為s,則-=t,代入數(shù)據(jù)得s=47.9 km.
(3)設(shè)震源深度為h,縱波沿ZT方向傳播,設(shè)縱波傳播的方向與地面的夾角為θ,則tanθ=,h=s·sinθ,代入數(shù)據(jù)得h=2.4 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一透明球體置于空氣中,球半徑R=10 cm,折射率n=.MN是一條通過球心O的直線,單色細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體,AB與MN間距為5 cm,CD為出射光線.
(1)補全光路并求出光從B點傳到C點的時間;
(2)求CD與MN所成的角α.(需寫出求解過程)
【解析】:(1)連接BC,如圖18
在B點光線的入射角、折射角分別標為i、r
sini=5/10=,所以,i=45°
由折射率定律:在B點有:n= sinr=1/2
故:r=30°。2Rcosr
t=n/c=2Rncosr/c
t=(/3)×10-9 s
(2)由幾何關(guān)系可知∠COP=15°
∠OCP=135° α=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月球上含有豐富的He(氦3).它是一種高效、清潔、安全的核聚變?nèi)剂,其參與的一種核聚變反應的方程式為He+He―→2H+He.關(guān)于He聚變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
A.聚變反應不會釋放能量
B.聚變反應產(chǎn)生了新的原子核
C.聚變反應沒有質(zhì)量虧損
D.目前核電站都采用He聚變反應發(fā)電
【解析】:輕核聚變而生成質(zhì)量較大(中等)的新核.故B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甲是α、β、γ三種射線穿透能力的示意圖,圖乙是工業(yè)上利用射線的穿透性來檢查金屬內(nèi)部的傷痕的示意圖,請問圖乙中的檢查是利用了哪種射線
( )
A.α射線 B.β射線
C.γ射線 D.三種射線都可以
【解析】:由圖甲可知α射線和β射線都不能穿透鋼板,γ射線的穿透力最強,可用來檢查金屬內(nèi)部的傷痕,為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靜止在勻強磁場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當它放出一個α粒子后,其速度方向與磁場方向垂直,測得α粒子和反沖核軌道半徑之比為44∶1,如圖所示(圖中直徑?jīng)]有按比例畫),則 ( )
A.α粒子和反沖核的動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原來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電荷數(shù)是90
C.反沖核的核電荷數(shù)是88
D.α粒子和反沖核的速度之比為1∶88
【解析】:粒子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遵循動量守恒定律,由于原來的原子核是靜止的,初動量為零,則末動量也為零,即:α粒子和反沖核的動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A正確.
由于釋放的α粒子和反沖核,在垂直于磁場的平面內(nèi)且在洛倫茲力作用下做勻速圓周運動,所以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qvB=m,得R=.
若原來放射性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為Q,則對α粒子:
R1=.
對反沖核:R2=.
由于p1=p2,所以有:=.
解得:Q=90.
它們的速度大小與質(zhì)量成反比.所以B、C正確,D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氦氖激光器能產(chǎn)生三種波長的激光,其中兩種波長分別為λ1=0.6328μm,λ2=3.39μm.已知波長為λ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級間隔為ΔE1=1.96 eV的兩個能級之間躍遷產(chǎn)生的.用ΔE2表示產(chǎn)生波長為λ2的激光所對應的躍遷的能級間隔,則ΔE2的近似值為
( )
A.10.50eV B.0.98eV
C.0.53eV D.0.36eV
【解析】:由躍遷公式得ΔE1=,ΔE2=,聯(lián)立可得ΔE2=.ΔE1=0.36 eV,選項D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用于火災報警的離子煙霧傳感器如圖3所示,在網(wǎng)罩Ⅰ內(nèi)有電極Ⅱ和Ⅲ,a、b端接電源,Ⅳ是一小塊放射性同位素镅241,它能放射出一種很容易使氣體電離的粒子.平時,镅放射出的粒子使兩個電極間的空氣電離,在a、b間形成較強的電流.發(fā)生火災時,煙霧進入網(wǎng)罩內(nèi),煙塵顆粒吸收空氣中的離子和镅發(fā)出的粒子,導致電流發(fā)生變化,電路檢測到這種變化從而發(fā)生警報.下列有關(guān)這種報警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镅241發(fā)出的是α粒子,有煙霧時電流增強
B.镅241發(fā)出的是α粒子,有煙霧時電流減弱
C.镅241發(fā)出的是β粒子,有煙霧時電流增強
D.镅241發(fā)出的是β粒子,有煙霧時電流減弱
【解析】:三種射線中α射線的電離本領(lǐng)最強,當有煙塵時,由于煙塵吸收空氣中的離子和α粒子,所以電流會減弱.故B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光電效應的實驗結(jié)論是:對于某種金屬
( )
A.無論光強多強,只要光的頻率小于極限頻率就不能產(chǎn)生光電效應
B.無論光的頻率多低,只要光照時間足夠長就能產(chǎn)生光電效應
C.超過極限頻率的入射光強度越弱,所產(chǎn)生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就越小
D.超過極限頻率的入射光頻率越高,所產(chǎn)生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就越大
【解析】:根據(jù)光電效應規(guī)律可知A正確,B、C錯誤.根據(jù)光電效應方程mv=hν-W,頻率ν越高,初動能就越大,D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裂變反應是目前核能利用中常見的反應.以原子核為燃料的反應堆中,當俘獲一個慢中子后發(fā)生的裂變反應可以有多種方式,其中一種可表示為:
U。 → Xe。r+3X
235.0432 1.0087 138.9178 93.9154
反應方程下方的數(shù)字是中子及有關(guān)原子核的靜止質(zhì)量(以原子質(zhì)量單位 u 為單位,取1 u 的質(zhì)量對應的能量為9.3×102 MeV,此裂變反應中
( )
A.釋放出的能量是30×102 MeV,X是中子
B.釋放出的能量是30 MeV,X是質(zhì)子
C.釋放出的能量是1.8×102 MeV,X是中子
D.釋放出的能量是1.8×102 MeV,X是質(zhì)子
【解析】:據(jù)核反應過程中質(zhì)量數(shù)和電荷數(shù)守恒可判斷X是中子.Δm=(235.0432+1.0087-138.9178-93.9154-3×1.0087) u=0.1926 u,可見該反應釋放能量,釋放的能量ΔE=0.1926×9.3×102 MeV=1.8×102 MeV.故C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