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25450  25458  25464  25468  25474  25476  25480  25486  25488  25494  25500  25504  25506  25510  25516  25518  25524  25528  25530  25534  25536  25540  25542  25544  25545  25546  25548  25549  25550  25552  25554  25558  25560  25564  25566  25570  25576  25578  25584  25588  25590  25594  25600  25606  25608  25614  25618  25620  25626  25630  25636  25644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同學(xué)用彈簧秤、木塊和細線去粗略測定木塊跟一個固定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木塊放在斜面上,不加拉力時將保持靜止.實驗的主要步驟是:
(1)用彈簧秤測出
 
;
(2)用彈簧秤平行斜面拉動木塊,使木塊沿斜面向上做勻速運動,記下彈簧秤的示數(shù)F1;
(3)用彈簧秤平行斜面拉動木塊,
 
,記下彈簧秤的示數(shù)F2;
(4)推導(dǎo)出動摩擦因數(shù)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時,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力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O點,
(1)以下操作中正確的是
 

A.同一次實驗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
B.實驗中,橡皮條及施加的外力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
C.實驗中,只要記錄力的大小
D.實驗中,兩個力之間夾角應(yīng)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xué)方法是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D.類比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用等效代替法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1)本實驗中“等效代替”的含義是
 

A.橡皮筋可以用細繩替代
B.左側(cè)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側(cè)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
C.右側(cè)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側(cè)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
D.兩彈簧測力計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個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替代
(2)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著AO方向的是
 

(3)完成該實驗的下列措施中,能夠減小實驗誤差的是
 

A.拉橡皮筋的繩細一些且長一些
B.拉橡皮筋時,彈簧秤、橡皮筋、細繩應(yīng)貼近木板且與木板面平行
C.拉橡皮筋的細繩要長些,標(biāo)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近些
D.使拉力F1和F2的夾角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研究共點力的合成”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示.主要步驟是:
A.在桌面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方木板上;
B.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栓上兩條細繩,細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
C.用兩個彈簧秤分別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記下O點的位置和兩個彈簧秤的示數(shù);
D.按選好的標(biāo)度,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只彈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彈簧秤,通過彈簧秤拉橡皮條使其伸長,讀出彈簧秤的示數(shù),記下細繩的方向,按相同標(biāo)度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
F.改變兩個力的夾角,再做幾組,比較各組實驗中,F(xiàn)′與F是否相同,得出結(jié)論;
上述步驟中:
(1)有重要遺漏的步驟是
 
(填序號);
(2)相應(yīng)的遺漏內(nèi)容分別是
 

(3)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
(1)在實驗中,如果只將細繩換成橡皮筋,其它步驟沒有改變,那么實驗結(jié)果是否會發(fā)生變化?答:
 
.(選填“變”或“不變”)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xué)方法是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若實驗時彈簧秤的彈簧與其外殼發(fā)生了摩擦(但所描出的細繩拉力的方向較準(zhǔn)確),則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的F1和F2的合力F與其真實值比較,F(xiàn)的大小
 
.﹙填偏大、不變、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畫線處寫出下列3個演示實驗的目的:
精英家教網(wǎng)
 
;②
 
;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某同學(xué)在家中嘗試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他找到三條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鉛筆、細繩、白紙、釘子,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將兩條橡皮筋的一端分別掛在墻上的兩個釘子A、B上,另一端均與第三條橡皮筋的一端連接,結(jié)點為O,將第三條橡皮筋的另一端通過細繩掛一重物,如圖所示.
(1)為完成該實驗,下述操作中不必要的是
 

A.測量細繩的長度                    B.測量橡皮筋的原長
C.測量懸掛重物后橡皮筋的長度        D.記錄懸掛重物后結(jié)點O的位置
(2)釘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現(xiàn)有器材,改變條件再次驗證,可采用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同學(xué)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在豎直木板上鋪有白紙,固定兩個光滑的滑輪A和B,將繩子打一個結(jié)點O,每個鉤碼的重量相等,當(dāng)系統(tǒng)達到平衡時,根據(jù)鉤碼個數(shù)讀出三根繩子的拉力TOA、TOB和TOC,回答下列問題:
(1)改變鉤碼個數(shù),實驗?zāi)芡瓿傻氖?!--BA-->
 

A.鉤碼的個數(shù)N1=N2=2,N3=3
B.鉤碼的個數(shù)N1=N3=3,N2=6
C.鉤碼的個數(shù)N1=N2=N3=5精英家教網(wǎng)
D.鉤碼的個數(shù)N1=3,N2=4,N3=9
(2)在拆下鉤碼和繩子前,最重要的步驟是
 

A.標(biāo)記結(jié)點O的位置,并記錄OA、OB、OC三段繩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繩子的長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繩子之間的夾角
D.記錄鉤碼的個數(shù)N1、N2、N3
E.用天平測出鉤碼的質(zhì)量
(3)在作圖時,你認為圖2中
 
是正確的.(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
(1)其中的兩個實驗步驟分別是: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張白紙,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兩個繩套,通過細繩同時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與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它與細繩的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點,在白紙上用鉛筆記下O點的位置和讀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和F2
B.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使它的伸長量與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時相同,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和記下細繩的方向.
請指出以上步驟中的錯誤或疏漏:A中是
 
;B中是
 

(2)在實驗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填入相應(yīng)的字母)
A.拉橡皮條的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拉力F1和F2的夾角越大越好
C.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   D. 兩彈簧秤的拉力必須等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一根彈簧在彈性限度內(nèi),對其施加20N的拉力時,其長為25cm,對其施40N壓力時,其長為10cm,則該彈簧自然長度為
 
cm,其勁度系數(shù)為
 
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