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如圖甲所示,小物塊從光滑斜面上自由滑下,小物塊的位移x和時間的平方t2的關系如圖乙所示(g=10m/s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物塊的加速度大小恒為2.5m/s2B.斜面傾角為60°
C.小物塊2s末的速度是5m/sD.小物塊第2s內的平均速度為7.5m/s

分析 根據圖象乙寫出x-t的表達式,對照運動學公式得到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得斜面的傾角.由v=at求得2s末的速度,并求出平均速度.

解答 解:A、由圖乙得:x=2.5t2,對照公式x=v0t+$\frac{1}{2}a{t}^{2}$,得物塊的初速度為 v0=0,加速度為 a=5m/s2.故A錯誤.
B、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frac{mgsinθ}{m}$=gsinθ,得sinθ=$\frac{a}{g}$=$\frac{5}{10}$=0.5,得斜面的傾角 θ=30°,故B錯誤.
C、小物塊2s末的速度 v2=at=5×2=10m/s,故C錯誤.
D、小物塊第1s末的速度 v1=at=5×1=5m/s,則第2s內的平均速度 $\overline{v}$=$\frac{{v}_{1}+{v}_{2}}{2}$=7.5m/s,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采用對比的方法得到物體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是關鍵,要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公式,并能熟練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同學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電路.該電路既能測繪小燈泡的伏安曲線,又能測量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阻.
(1)若用圖a電路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閉合S1后測出的電源的U-I圖線如圖b中圖線2所示,則S2處于斷開(選填“斷開”或“閉合”)狀態(tài),用電壓傳感器B(填“A”或“B”)的數據作縱坐標.由圖線可知電池組的內阻為1.0Ω.
(2)若用圖a電路測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得到圖b中圖線1所示,S2處于閉合(選填“斷開”或“閉合”)狀態(tài),滑動端P向右滑動時小燈泡電壓將減。ㄟx填“增大”或“減小”).
(3)若由三個這樣的電燈和電動勢為1.5V,內阻為0.5Ω的電池及阻值為2Ω的電阻R組成圖c電路,電燈C功率為0.1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一只彈簧原長10厘米,掛10牛砝碼時彈簧長度變?yōu)?2厘米,如再掛20牛砝碼時,(沒有超出彈簧的彈性限度)則彈簧的長度變?yōu)椋ā 。?table class="qanwser">A.16厘米B.6厘米C.14厘米D.18厘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的偏振現象說明光是一種橫波
B.麥克斯韋預言并用實驗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
C.在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中,若僅將入射光由綠色光變?yōu)榧t光,則條紋間距變寬
D.波在介質中傳播的頻率由波源決定,與介質無關
E.鳴笛汽車駛近路人的過程中,路人聽到的聲波頻率與波源相比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是一個由電池、電阻R與平行板電容器組成的串聯電路,閉合開關,在增大電容器兩極板正對面積的過程中( 。
A.電阻R中沒有電流B.電容器的電容變小
C.電容器的電荷量應該變小D.電阻R中有從b流向a的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現提供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請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消除小車與水平木板之間摩擦力的影響應采取的做法是C.
A.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使小車在鉤碼拉動下恰好做勻速運動
B.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使小車在鉤碼拉動下恰好做勻加速運動
C.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在不掛鉤碼的情況下使小車恰好做勻速運動
D.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在不掛鉤碼的情況下使小車恰好做勻加速運動

(2)某學生在平衡摩擦力時,不慎使長木板傾角偏大.則他所得到的a-F關系應該是圖2中的哪根圖線?答:C(圖中a是小車的加速度,F是細線作用于小車的拉力).
(3)消除小車與水平木板之間摩擦力的影響后,要用鉤碼總重力代替小車所受的拉力,此時鉤碼質量m與小車總質量M之間應滿足的關系為m<<M;
(4)某同學在實驗中得到的紙帶如圖3所示,已知實驗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據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3.2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光滑水平直軌道上有三個質量均為m=1kg的物塊A、B、C處于靜止狀態(tài). B的左側固定一輕彈簧,彈簧左側的擋板質量不計.現使A以速度v0=4m/s朝B運動,壓縮彈簧;當A、B速度相等時,B與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且B和C碰撞過程時間極短.此后A繼續(xù)壓縮彈簧,直至彈簧被壓縮到最短.在上述過程中,求:

(1)B與C相碰后的瞬間,B與C粘接在一起時的速度;
(2)整個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
(3)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的彈性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是一位跳水隊員在空中完成動作時頭部的運動軌跡,最后運動員以速度v沿豎直方向入水.則在軌跡的a、b、c、d四個位置中,頭部的速度沿豎直方向的是( 。
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王騎自行車以速度v1=4m/s在平直公路上勻速前行.某時刻,在小王前面s0=22.5m處,一輛以速度v2=15m/s向前行駛的汽車突然關閉發(fā)動機,發(fā)動機關閉后,汽車以加速度大小為2m/s2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求:(1)汽車關閉發(fā)動機后繼續(xù)前行的時間t1及位移大小s;
(2)從汽車發(fā)動機關閉到小王追上汽車所用的時間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