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關于地心說和日心說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地心說的參考系是地球

B. 日心說的參考系是太陽

C. 地心說和日心說只是參考系不同,兩者具有等同的價值

D. 日心說是由開普勒提出來的

【答案】AB

【解析】

地心說認為太陽及其它天體圍繞地球運動,參考系為地球,A錯誤;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日心說認為一切天體都是繞著太陽運動,參考系為太陽,B正確D錯誤;地心說是由于古代人缺乏足夠的宇宙觀測數(shù)據(jù),以及懷著以人為本的觀念,因此他們誤認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而其他的星體都是繞著她而運行的。天主教教會接納此為世界觀的正統(tǒng)理論。而日心說是在足夠的天文觀測的數(shù)據(jù)基礎上,哥白尼等人提出的,符合科學研究的結果,而不是臆想出來的,是科學的一大進步。故兩者具有不能等同的價值,C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電源和電流,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源的電動勢就是電源正負極之間的電壓

B.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看,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C.由公式可知,導體的電阻與通過它的電流成反比

D.閉合白熾燈開關,燈立刻就亮,這表明導線中自由電荷定向運動的速率接近光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半徑 R=0.8m 圓弧形管道,A端與圓心O等高AC 為水平面,B點為管道的最高點且在 O的正上方.質量 m = 0.5kg的小球,從 A點正上方某位置靜止釋放,自由下落至 A點進入管道并通過 B點,過 B點時小球的速度vB5m/s,小球最后落到 AC面上的 C點處.不計空氣阻力.g = 10m/s2.求:

(1)小球過 B點時對管壁的壓力為多大,方向如何?

(2)落點 C A點的距離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幅圖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甲圖中,球m1以速度v碰撞靜止球m2,若兩球質量相等,碰后m2速度一定為v

B. 乙圖中,在光顏色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入射光越強,飽和光電流越大

C. 丙圖中,射線甲由電子組成,射線乙為電磁波,射線丙由α粒子組成

D. 丁圖所示的鏈式反應屬于重核的裂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電場強度的理解,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

A. E=可知,電場強度E跟放入的電荷Q所受的電場力成正比

B. 當電場中存在試探電荷時,電荷周圍才出現(xiàn)電場這種特殊的物質,才存在電場強度

C. E=可知,在離點電荷很近,r接近于零,電場強度達無窮大

D. 電場強度是反映電場本身特性的物理量,與是否存在試探電荷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兩個等量同種電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連線中垂線上有A、B、C三點,如圖甲所示,一個電荷量為2C,質量為1kg的小物塊從C點靜止釋放,其運動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其中B點處為整條圖線切線斜率最大的位置(圖中標出了該切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B點為中垂線上電場強度最大的點,場強

B. CA的過程中物塊的電勢能先減小后變大

C. C點到A點電勢逐漸升高

D. A、B兩點間的電勢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平行金屬板中央有一個初始靜止的電子(不計重力),兩板間距離足夠大,當兩板間加上如圖乙所示的電壓后,在下圖中反映電子速度v、位移x和加速度a三個物理量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正確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足夠長的U型光滑金屬導軌平面與水平面成θ角(0θ90°),其中MNPQ平行且間距為L,導軌平面與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垂直,導軌電阻不計,金屬棒ab由靜止開始沿導軌下滑,并與兩導軌始終保持垂直且良好接觸,ab棒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當流過ab棒某一橫截面的電量為q時,棒的速度大小為v,則金屬棒ab在這一過程中( 。

A.運動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B.下滑位移大小為

C.產生的焦耳熱小于qBLv

D.受到的最大安培力大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理想變壓器上接有3個完全相同的燈泡,其中1個燈泡與原線圈串聯(lián),另外2個燈泡并聯(lián)后接在副線圈兩端。已知交流電源的電壓,3個燈泡均正常發(fā)光,忽略導線電阻,則變壓器( 。

A.副線圈電壓的頻率為50Hz

B.原線圈兩端的電壓為18V

C.原副線圈的電流比為21

D.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