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有兩根和水平面成α角的光滑平行的金屬軌道,上端有可變電阻R,下端足夠長,空間有垂直于軌道平面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一根質(zhì)量為m的金屬桿從軌道上由靜止開始滑下,經(jīng)過足夠長的時間后,金屬桿的速度會趨于一個最大速度vm,則(   )

A. 如果B增大,vm將變大

B. 如果α增大,vm將變大

C. 如果R增大,vm將變大

D. 如果m變小,vm將變大

【答案】BC

【解析】金屬桿受重力、支持力、安培力,開始時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于安培力,所以金屬桿做加速運動.隨著速度的增加,安培力在增大,所以金屬桿加速度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到零,速度最大.當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有mgsinα=BIL, 解得:

如果B增大,vm將變小,故A錯誤.如果α變大,vm將變大,故B正確.如果R變大,vm將變大,故C正確.如果m變小,vm將變小,故D錯誤.故選B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為一列簡諧橫波在t=0時刻的波形圖;圖2為介質(zhì)中x=2m處的質(zhì)點P0時刻開始的振動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這列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

B. 這列波傳播速度是20m/s

C. 0.1sQ的振動方向沿y軸負方向

D. 0-0.15s時間內(nèi),P沿x軸的正方向移動了3m

E. 0.35s時,Q與平衡位置的距離小于P與平衡位置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橫截面為半圓形的某種透明柱體介質(zhì),截面ABC的半徑R=10 cm,直徑AB與水平屏幕MN垂直并與A點接觸。由紅光和紫光兩種單色光組成的復色光沿半徑方向射向圓心O,已知該介質(zhì)對紅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別為, 。

(i)求紅光和紫光在介質(zhì)中傳播的速度比;

(ii)若逐漸增大復色光在O點的入射角,使AB面上剛好只有一種色光射出,求此時入射角的大小及屏幕上兩個亮斑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圖示裝置可以做力學中的許多實驗。

1)利用此裝置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_______(選填需要不需要)設法消除小車和木板間的摩擦阻力的影響。

2)利用此裝置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關系并用圖象法處理數(shù)據(jù)時,如果畫出的a-m關系圖象是曲線,則_________(選填不能)確定小車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反比。

3)利用此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時,通過增減砝碼改變小車所受拉力時,_________(選填需要不需要)重新調(diào)節(jié)木板的傾斜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家用電熱水壺正常工作時的電阻為44Ω,60s通過電熱絲的電荷量是300C。

:(1)電熱水壺正常工作的電流是多少;

(2) 正常工作通電10s電熱水壺產(chǎn)生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物體的質(zhì)量為m,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發(fā)生了一段位移S,始末狀態(tài)的速度分別是,如圖所示。

(1)該過程中恒力對物體所做的功______________

(2)物體始末狀態(tài)的動能_______、_______;

(3)恒力對物體所做的功與物體動能的變化的關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填空內(nèi)容均要求用已知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4)請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規(guī)律,寫出上述關系式的推導過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造地球衛(wèi)星A、B圍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軌跡如圖所示,且RA>RB,關于它們的 線速度、周期、角速度、加速度的關系正確的是( 。

A. vAvB B. TA>TB C. ωA>ωB D. aA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物體都在做勻速圓周運動,下列情況下,關于向心加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當它們的角速度相等時,乙的線速度小則乙的向心加速度小

B. 當它們的周期相等時,甲的半徑大則甲的向心加速度大

C. 當它們的線速度相等時,乙的半徑小則乙的向心加速度小

D. 當它們的線速度相等時,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甲與圓心的連線掃過的角度比乙的大,則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最后一期《時代》周刊評選出一位“世紀人物”,他被稱為“天才、政治難民、人道主義者、原子和宇宙的開啟者”。這位“世紀人物”是

A. 牛頓 B. 達爾文 C. 愛迪生 D. 愛因斯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